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5370|回复: 283

虽远必诛:大汉帝国的扩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0 1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醉罢君山
# ?; I, x# r: F+ \. N
, B5 q0 B# B- ?1 p$ N# K  B8 ~  纲要:暂定
) D) c+ A4 j9 X% B. E3 ?: H5 i* {7 E  / E6 ~6 q" K/ A6 J
  第一章 奇耻大辱
* n6 T0 [; w( v0 C8 b  
9 f' m8 ?7 L7 I& t) z2 h7 c9 W2 S  一、大漠枭雄:冒顿的崛起
% {+ g* c# k. A, h7 z3 {0 f  二、白登山的七天七夜
3 k9 e$ `1 g# f5 ]- Q4 V- Q  三、和亲之议:无奈的女色外交
. \3 w( F) d' Q: z  4 J7 E2 d6 m  j; _1 o1 \. D
  第二章 绥靖政策1 U) A4 K3 k6 t3 n
  
+ q) X  l1 C% _. H  一、汉文帝下了一步错棋/ R0 H6 s, x( A
  二、树欲静而风不止
: @8 N# }4 L5 G; u' g1 G/ r" i  三、边关飞将
5 O6 K, R/ I% M/ G: R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9 j, n4 T3 _7 Q7 P) S) a3 @  # D- `" b4 D5 a( |3 z
  第三章 生死决战(上)2 `' x% a: ^: u
  
8 b& g( J4 m! W/ N: z  一、马邑奇谋3 E! y- |) x) X' Z, u- v
  二、从奴隶到将军:卫青的崛起2 _2 o+ ]9 j" c1 E
  三、战略反击的开始:河南战役
! `" `( b3 z0 J9 z2 c& o7 J( G- X  四、初露锋芒:一颗将星冉冉升起& y7 T# ^5 J) C5 o
  五、血战河西:夺取咽喉之地% h6 N, k5 d! G7 w" O! g+ z7 c
  六、决定性的胜利:漠北之战
, G  \0 o, L/ D8 O  C/ h  ( h+ R& s6 O, G. |9 I
  第四章 西域的争夺7 i& X, C! S& x3 r6 h5 F
  
; b2 j5 L3 P* \( ^  一、凿空西域:张骞的伟大冒险
& ]1 |6 S" k1 T6 G  二、斩断匈奴的右臂
/ d" ^6 D7 o+ X# F" Y" r  三、西击楼兰
8 n2 h6 {+ ?1 [/ C+ h$ v3 o+ W  四、通往死亡之路:汗血马之战% N- r4 j' U6 L
  & |" ]/ \# b( b  I, F
  第五章 开疆拓地; o5 h( H  n) C# J# s, D
  ! u! }! B! \& h, H; P* F
  一、南越往事
- |2 r! `# w9 T2 M& E0 U5 u  二、深入南方的莽莽丛林
  W" p0 p% p2 p3 j6 o  三、打通西南夷# S* ?0 ]" ?# n) l
  四、跨过鸭绿江# j3 f( U, E# T$ i' D, b& [
  
4 s( z) }9 Q1 @  第六章 生死决战(下)
' g/ P' h; Y* k" c6 ~% W4 r( E  8 a! ^5 L" G, E8 \9 o9 O
  一、风云再起/ D' [1 s8 l# F4 m: z) |9 P
  二、横挑强胡:李陵的悲歌9 t2 O2 r/ f3 B- |0 u
  三、李广利成了胡坛祭品
. v+ w0 ~/ [# g  四、苏武牧羊:意志力的较量
9 @, N& V4 R! @9 p$ G7 ?. Z  五、腹背受敌:匈奴的惨败# L- y8 `/ i0 |) V
  7 f# e6 x5 G% _0 t0 u6 L& k. e
  第七章 万里远征+ r9 D7 W7 ~3 p! |; X$ T- i
  
! O( n* \% @: Q" z- S% }# a! Z  一、奋斗在西域的英雄, X/ ~! N  b/ {! I( E
  二、虽远必诛:陈汤的远征
' W6 O2 v% c' N( x7 }4 M  三、匈奴归藩$ k2 p6 L1 c; C( k, }1 }
  四、平定西羌
9 l# O! b# T3 Y% m' b  
/ T2 ?* V! S& {* v  第八章 分崩离析$ x6 T2 s8 [7 V7 \+ c. [
    P: ?" h+ W8 P8 P9 O1 ~: C+ m
  一、文字游戏的严重后果0 F7 B  i& H* O% D1 w5 L
  二、西南夷的叛乱
& F- n7 ^+ ~9 E5 E; I  三、失控的边疆
9 ^7 C0 j3 S7 d. l% u  
3 _7 x+ k+ b2 L) m) }  第九章 秩序的恢复
: e# X/ X9 {+ l0 @  " r% ^, R7 k2 Q7 U# F4 g
  一、马革裹尸:马援在边疆的奋斗4 U) ~# i8 j3 Q2 o; q0 s6 o
  二、西域的复通6 H' Q9 O7 }2 [/ N9 e) F+ J! e
  三、再战匈奴
( `7 ?3 m! x- Z. Z, }# i  四、勒石燕然7 i1 U* _/ G9 x& n. O9 ]3 j; s
  五、风卷残云:匈奴帝国的彻底崩溃& w0 B4 R- T' W! e: m; v
  ! |5 ?6 H% A: |( {3 l
  第十章 英雄中的英雄
( |5 b* v6 d  {5 ]0 Y$ W  |  
$ ]/ d, x* y/ d  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 j! C* R% `  A- p8 @/ q; X  二、孤身奋斗在异国他乡
2 Y( t, `9 e$ e2 Z7 U  三、无冕之王2 a3 ?! l) d4 ]4 U$ `
  四、虎父无犬子
, |6 c  X" }+ C7 G/ u  8 v3 v! w1 D0 U2 E  h5 ~# t
  第十一章 日落黄昏
% u5 a3 }! \5 s& W0 X4 R  ( n8 }' {8 N8 N- z0 _! T
  一、拖垮汉帝国的羌战
" d1 _$ F! S, |1 p4 p8 k  二、西域的丧失
$ t0 T( Z: m9 _& Y6 `+ Z6 g  三、伟大时代的终结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1); M9 G5 x6 z) R3 O4 S: D
  # ], M' g3 Q6 @% f7 F
  第一章 奇耻大辱9 `. Y/ E+ b! @+ k( v
  
1 c! {. P4 W6 f- U( @% b; H  一、大漠枭雄:冒顿的崛起
: r% J4 Z; i6 Y9 y' m" p% S7 x8 g6 T: O  * g6 G8 b7 C& C1 q$ o9 y+ A
  公元前二零零年,垓下。
, E+ a/ B5 S, c& m$ }& }  楚汉之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最后的决战到来了。曾经叱咤风云、战无不胜的西楚霸王项羽,此时陷入汉军的十面埋伏,寒冷的冬季,四面楚歌响起,曾经不可一世的西楚军队,分崩离析。( @3 y4 @( B+ _* W, @- ~) I3 M4 H, q
  垓下的最后一夜,注定是那么的凄美哀怜。西楚霸王与美人虞姬对饮,饮至酒兴处,霸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不由得潸潸泪下,便是无双英雄西楚霸王也泣数行下。
) R3 B3 Y2 t: t# A! N( ^  这一夜,虞姬伏剑自尽;这一夜,西楚霸王以八百铁骑突出重围。# v: D) f4 h  I% P( Y0 `, b
  心灰意冷的西楚霸王逃到乌江江畔,望着滔滔东流的河水,西楚霸王几分悲怆,当年江东起兵,兴师族秦,逐鹿中原,何等的慷慨气壮,如今树倒猢狲散,手下数十万精兵强将,叛的叛,降的降,只剩下区区百余骑人马,抱头鼠窜,何等的狼狈,何等的落魄。此等狼狈相,有何颜面重见江东父老!与其苟且偷生,不如让生命之火最后一次闪耀激情的光芒。他调转马头,冲入汉军的阵营,往返三次,斩将刈旗,勇不可挡。最后,他拔出自己的宝剑,锋利的剑锋划过自己的咽喉,鲜血象泉水一样喷涌而出,染红了乌江畔千年的砾石。他选择了这种英勇的方式,来完成人生最后一搏,以捍卫自己的荣誉与尊严。
8 A3 P+ K  k0 n9 H* t' q& l% W6 |+ [  一个旧日的英雄倒下了。3 P% I  R7 U& Q. T' g7 Z9 W0 t
  一个崭新的帝国从战争的废墟中诞生了。1 \# s. ]5 [+ u& `
  $ Y% h4 I+ F# m4 ~4 ^$ r  @
  两个月后,在汜水之阳,刘邦以胜利者的姿态,郊天祭地,正式称帝。
; @( C/ r. s  r, G' r2 U  天下尽在脚底!刘邦对“天命”有了一种模糊的相信。
' A3 U5 n* g2 d7 ]. R  八年前,他还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不,他甚至把泗水亭长这个小官也丢了,因为他在解送囚徒前往骊山时,囚徒们中途跑了一大半,他思忖着交不了公差了,索性把囚徒都放了,自己落草当了绿林好汉。& V" Y( N* P, j2 r* A! T
  这个已经四十七岁的绿林好汉,曾有过豪言壮语。5 \9 q: d( z6 F: o2 v  C3 V5 j; ^
  有一回他出差去了咸阳,秦帝国的都城,见到秦始皇出巡时的车队,朱轮华毂,何其壮也!他不禁喟然慨叹了一声:“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6 C- ~/ B' \% J
  四十七岁还一无所成啊,谁会想到天下风云突变,居然给了他这个将近半百的人一次转折人生的机会,当陈胜、吴广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号召,揭竿而起时,他也投入到兵戈铁马的滚滚洪流之中。
, b( n+ }; p# l# \! B1 U7 p- b8 P  兴义兵、诛暴秦、入关中、破咸阳。四年的戎马生涯,居然缔造了人生的一个奇迹,一文不名的他,凭借着非凡的战绩,挤身封王的行列。之后,他与西楚霸王开始了雄霸天下的争夺,而他,刘邦,最终笑到了最后,将头上的王冠升格为皇冠。0 v* S$ a# n" G% j6 p
  回首八年来的风风雨雨,刘邦有恍然隔世的感慨,当初被老父亲奚落为败家子的刘季刘老三,现在,是高高在上、俯瞰大地的皇帝、天子。( e* P# F$ n. x. S1 [  {/ y0 [! J
  但是作为天子,头顶的蓝天,并没有罩住在帝国北部的茫茫大漠。
" @. V4 n- N  N1 [4 |5 d  就在此刻,在遥远的北方,一场血雨腥风,也正悄悄地酝酿着。
  J, c7 O0 ^+ Z( t) P) N  
' s6 k2 H+ X0 Z" S1 ^& w  大汉帝国的北部,匈奴的兵营。
" O  X4 L. }- x1 u0 j8 A7 D+ y+ ]  一支由一万人组成的骑兵队伍集结完毕。) H( `! _5 d5 ?2 G' {$ M
  这是冒顿太子所统领的亲兵。
% z+ j7 O$ Q% x$ C6 |+ W4 i  冒顿策马到骑兵队列前,表情冷峻,目光中充满着一股杀气与威严,令人望而生畏。他从箭袋中取出一支箭,握着箭抬起手,扫视了骑兵一眼,说道:, c3 ?6 A: X4 `* k
  “这是一支鸣镝,是用动物的骨制成的箭,此箭射出,会有刺耳的鸣声。”2 C8 N& C% Y4 E  Q: f, z- t5 ]
  说罢他搭箭上弓,向远处的箭靶射去,一声尖锐的鸣声由近及远,箭十分精确地射中靶心,众人一阵的喝彩。. l6 f7 X/ S6 p4 ]+ k, E
  “众骑兵听令,从今以后,响箭即是军令,只要响箭射出,众骑兵必须将手中的箭,射向响箭的方向。违令者,斩!”
' \3 P' C# _& d' g  当最后这个“斩”字从冒顿口中说出时,那么冷酷的声音,令所有人感到不寒而栗。
, j; y# X5 M! w  
/ ?1 J% g0 x  v6 h  没有人知道他的用意,除了冒顿本人。3 I0 `9 e. ~) l* v2 S
  他耗费心血,研制出鸣镝,会响的箭。
3 {- u$ o) X: P9 [$ h  这是他精心策划的一个惊天计划的第一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2)" G! i: y2 p3 `( f2 ~- P6 S
  
, u, P& Y  \* @, o% \  V  冒顿还记得,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父亲对他是何等的疼爱,早早就立他为太子,准备将自己创下的基业,交给他发扬光大。而冒顿也不负父望,他果断而坚强,骑马射箭,无不精通,继承大业,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 X( H$ F) l; R+ \1 _  L  但是一个女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 q6 V0 H* j% S, @: o' G4 \3 \+ q  这个女人成为头曼单于宠爱的阏氏(读音:胭脂,阏氏就是匈奴君王的妻妾的统称),这个阏氏为头曼单于生了一个小儿子。
( M' ^* q4 ^' O/ M. R+ B  头曼单于老了。跟多数的老年人一样,他特别喜欢幼子,宠爱的阏氏又不断地在他耳边吹枕边风,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取代冒顿的太子地位。老单于犹豫了。( U! ^2 M1 n+ e0 y! x/ E
  经过一番痛苦的心里挣扎,为了心爱的女人,头曼单于终于下了狠心,准备牺牲冒顿。然而冒顿超群的骑射技术与非凡的领导能力,使其在族人间有着极高的威望,要废掉冒顿太子位,并不是容易的事。, |+ k8 K$ s; i/ e
  作为父亲的头曼,一咬牙,想出一条除掉冒顿的毒计。. W% [' K& \, s6 `& ^# b
  当时的匈奴,强敌环伺,西有月氏,东有东胡,这两个草原汗国非常强大。为了维系和平,匈奴经常派人到月氏、东胡充当人质,这次,头曼别有用心地让冒顿前往月氏充当人质。
7 q, U+ v/ l: m3 ?: \  虎毒不食子,但,头曼却将儿子推向虎口。1 ]  ]" t  c6 a
  
- {/ c" N% ~" ^+ a  冒顿入质月氏后,头曼单于故意频频地与月氏制造磨擦,甚至出动大军侵入月氏。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想激怒月氏人,杀了人质冒顿。
' E  |* }5 y+ L7 @  果然,月氏人对头曼单于的挑衅恨之入骨,就把人质冒顿抓了起来。4 p" i+ ?) S+ R6 ~
  作为人质,冒顿也是和平的使者。起初,他大惑不解:父亲头曼单于为何会选择在此时对月氏国入侵?派遣人质无非为了和平,但又单方面挑起战争,这是为什么?
  ?7 V% X3 K) d6 o) x5 j  直到他身陷囹圄时,冒顿才幡然省悟,心头一惊:莫非是父亲要借刀杀人,置我于死地?他双手颤抖,脸色苍白,喃喃自语: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 T! O9 M$ l& Q  此刻的冒顿,终于看清了,一直以来的慈父,已成了恶魔的化身。5 s5 X5 n8 f" p) V
  就在这一刻,冒顿一阵的狂笑。: N% K+ T* ^5 Y  f" f  O, e
  这一刻,他意识到了后来哲学家的一句名言:他人是地狱!6 m5 `' v: |) |, m2 e, {+ W6 @
  他冷笑了一声:要置我于死地,哪有这么容易的事?
3 W$ Y2 S. t; k5 w! v' t# F8 i" ~6 b5 b  
5 r% C  h. M# D: M1 X2 u4 \: ?  他不是秦帝国的太子扶苏,对自己的命运坐以待毙。在此岌岌可危之际,惟一可以凭借的,只有他的镇定、智慧与超人的胆略。$ |( f( j  W- M3 L2 z
  当月氏人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着是否要处死冒顿时,冒顿却凭着自己的机智,从囚禁地逃了出来,并且偷了一匹快马,向东延长而去。
: S+ h/ m# i4 u4 ?( A+ `: c  月氏人发觉冒顿逃跑了,派出骑兵拼命地追赶。从草原穿越戈壁,这是一场意志的追逐赛。数日的囚禁与长距离的奔逃,使得冒顿饥肠辘辘、口干唇燥,然而他依然骑在马背上,力挽强弓,击退追兵。( V2 g) ]1 }" M7 V; v- u
  生存本能与报复心理,支撑着冒顿死地求生。0 l! L. }* E1 p
  勇气、耐力、精湛的骑术,穿越了数百里蛮荒之地,冒顿单骑返回匈奴。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3)+ R8 K3 r4 f/ \/ Z+ S0 S
  6 B5 p; h) p0 I
  头曼单于对冒顿的归来,几分失望,几分惊喜。
/ ?( A% S# c3 w  失望的是他改立太子的计划,就此泡汤了,那位美艳欲滴的阏氏,少不了又要吵闹一番。惊喜的是,冒顿死里逃生所表现出的惊人的胆略,让老单于也不禁暗暗的喝彩。
% N% X$ e8 }% d' x+ y* {  对头曼单于,对匈奴民族而言,勇敢是人的第一美德。
9 K4 D6 x! y9 D+ r+ q  面对死里逃生返回的儿子,头曼单于不免有几分愧疚,作为补偿,他将一支由一万人组成的精锐骑兵交给冒顿,作为冒顿的亲兵。此刻的冒顿,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怨言和不满的情绪,他如荒野中正准备捕杀猎物的狼,耐心等待着时机。$ L1 z  W+ S/ |
  冒顿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一番秘密的调查。他震惊了:父亲仅仅是为了一个女人,而要对自己痛下杀下手。" \- b& o6 G4 h! G* ?2 z( m3 b9 `
  面对强有力的父亲,他仍然恭恭敬敬。但,这只是表面,在他内心深处,这位将自己投入虎口的父亲,已成为必杀的恶魔,当然,还有那位被父亲宠爱万分的阏氏。* D% Z) y0 w$ W
  如何报复?来挑战匈奴之王?冒顿思忖良久,必须充分利用这支骑兵部队,使之自己忠心不二,只知有冒顿太子,而不知有头曼单于。
+ Q% B  X; {. w" `" `2 U  于是他设计了鸣镝,会发出声响的箭。
* F) `3 K5 a! Z. `+ r. H. j# p  , j6 D2 z7 I5 s8 L7 c$ \1 a
  鸣镝声起,所以的骑兵一起拉弓,箭雨飘向鸣镝的方向。4 @& Q5 a$ Z) C2 d
  久而久之,鸣镝取代了口头的命令。
0 e& T+ r2 {$ h  冒顿决定用自己心爱的战马,来考验骑兵们服从命令的程度。$ C% s" |* V* v; m2 ~
  一次,冒顿下了战马,让自己坐骑在远处吃草,众骑士在等候着鸣镝的声音。冒顿的鸣镝对准自己的战马,一声清脆的声音划过草原,大部分的骑士不假思索,射出的箭紧随着鸣镝,一匹剽悍的战马立即倒毙在箭雨之中。而一些人却犹豫了:是不是太子的鸣镝射失手了?那可是太子心爱的战马啊!
7 N$ A. R7 K& i  R3 Y  但是冒顿不会给犹豫者第二次的机会,他下令将没有射出箭的骑士全部抓起来,然后从冷冰冰的嘴唇中吐出一个字:“斩!”
/ ^$ o1 Y8 P0 F% c+ c  不一会儿,一排被吹下的头颅被陈放在众骑兵面前,所有人心里都不由得打寒颤。
( j+ n/ s# p0 v+ V# w9 u  冒顿重申他的命令:“骑兵们身负重任,所以必须要随时听从命令,果断执行,当动荡局面来临时,惟有果断者可以取胜。即便是让你们射杀我心爱的战马,也不要犹豫,必须果断执行命令,违者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8 j8 J7 q4 M2 Z7 K; T
  
0 @2 k1 |5 Y, @  冒顿简直疯了。  X2 k2 l5 T  s- p5 h! Y* A+ M9 T
  为了考验战士的忠诚,他射杀自己心爱的战马。
# [" Q$ X% Q9 B  他意犹未足,再把自己的宠妾推上祭台。1 `7 Q6 c) p$ Q; U8 m
  当冒顿带着宠妾到了兵营,这位宠妾以为这是恩宠,却不知自己将成为权力祭台上的牺牲品。冒顿,已经沦落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冷血动物。# F+ i+ d& w8 V  L
  冒顿举起响箭,瞄准了宠妾。
+ z- D4 m% P# a" s# Q/ ^  宠妾正会心地转过头,含情脉脉望着冒顿,但她看到冒顿手中的弓正瞄准着自己,秋水般的眼神,顿时变得惊恐万分。心爱的夫君射出无情的响箭,这个美丽女人,对世界的最后一眼,看到是铺满天空的一片箭雨。) ~# r8 [& q# o4 N: d, s5 c, q
  连惨叫声都来不及叫出,数千支随之而来的利箭刺穿了她的身体,一个美丽之花瞬间香消玉殒,鲜血沾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头。
7 O9 E6 S* X# c, O& B  冒顿没有一丝的动心,照例将一些惊恐万分而没有射箭的骑兵斩首示众。
( Q6 g2 K# b+ m$ V  他没有任何表情地看着万箭穿身的美女,淡淡地说:“把尸体埋了。此事不得泄露,违者,斩。”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4)
  s: h1 V; ?' ^1 J/ v  4 n6 x& u' }9 r# V0 ~/ t# c
  冒顿把追随他的人,统统变成冷血。8 S. h5 `- o$ l4 ?
  他要最后一次考验骑兵们的忠诚之心。
2 n( j# y2 [( D$ {  冒顿把头曼单于的坐骑偷了出来。匈奴是一个游牧民族,长年在马背上征战,使得匈奴人视马为宝物,而单于的坐骑,更象征着单于的权力。) e4 B+ h/ Q0 M& ?$ S2 K0 m/ [
  冒顿一支响箭射向单于的坐骑。这次,没有一个骑兵犹豫迟疑,万箭齐发。
& @# c4 |0 K; p+ @  ?+ h! A2 R  冒顿露出了一丝欣喜。" R& I4 B- I. n% W9 m' P4 T
  恶魔没有感情,但有欣喜。
$ Y# h( [6 p) S+ N/ _  时机成熟了!! _& \, U. R! N3 t' R0 O# u
  
5 T% Z9 Q6 Q, R( I- {8 P2 e  农历五月。盛夏时节,正是草原上水草丰茂的季节,一片生机勃勃,也是狩猎的好时节。冒顿趁机向头曼单于建议,到辽阔的草原上,猎杀飞禽走兽。生机盎然的季节,也使得头曼单于心情特别的愉快,也正想展示一下自己老当益壮的敏捷身手。( G) q, U3 y  h7 i
  然而,真正的猎杀者是冒顿,头曼单于正是猎物。' ]6 s' p$ _. e" o/ B/ T: K$ ~
  正当头曼单于手持弓箭,一马当先驰骋在草原上,追逐着飞禽走兽,冒顿及其死心踏地的追随者在后面紧跟。螳螂捕食,黄雀在后,头曼单于做梦也没想到,这个猎场也是他的墓地。
2 J& L1 A% u4 n  e& g9 z  眼看头曼单于远离了自己的护卫队,冒顿意识到,机会,终于到来了!
# R3 {' {6 X& x4 N" [3 p  机不可失。冒顿用鸣镝之法训练骑兵,目的只有一个:必须要一发中的,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与彷徨。这是一盘赌局,以生命为赌注的赌局。' i! ]9 X0 a3 Z9 U
  冒顿冷静地搭上鸣镝,朝向头曼单于的方向射出。背后的骑兵早已在无数次的训练中练就了不假思索的果断,立即有千百支利箭飞向鸣镝的方向,直扑向头曼单于,纵使头曼单于有三头六臂,也绝对躲不过如雨点般密集的箭群,他,连同他的战马,一起仆倒在地,如同一只庞大的刺猬。3 T( y6 M6 M# W( S$ V' |3 ^& D
  ! x1 }4 s/ J% E; j
  冒顿马不停蹄赶回王庭,当众宣布头曼单于的死讯,众大臣惊愕不已,一时难以从这次突发的政变中醒悟过来,面面相觑。稍有流露出不服从的大臣,立即被冒顿下令处死。3 z+ A, k" b% }4 G
  头曼单于所宠幸的阏氏,以及其小王子,被冒顿派来的人乱刀砍死,这正应验中国古人说的“富贵烟云”一语。
1 r0 k( n% g* G$ R2 Y  血腥的屠杀很短暂,清除异己势力后的冒顿,名正言顺地坐上的单于的宝座。冒顿以快刀斩乱麻的干净利索,平息了国内的反对力量。然而,此时的匈奴,外患的威胁,仍然在一步步地逼进。
- c# A( f# v8 S# d: [5 @; }: ?. p6 p  
/ x: X; U( ~  S/ E) e; j  匈奴的东部,是强大的东胡。+ ~) V, A0 W) s
  东胡人侍着兵强马壮,得知匈奴内部内讧,也想来坐收渔翁之利,同时给这个新上任的单于一个下马威。东胡派来了使者,向冒顿单于说:“我们想要头曼单于在世时的千里马。”" B0 I# f. y8 @  [. }
  冒顿询问群臣,大臣们很生气:“千里马是匈奴的宝贝,怎么可以给东胡?”冒顿说:“东胡是我们的邻邦,国境相连,何必因为一匹马来破坏两国关系?”于是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的使者。6 N. D8 V$ |% p/ A
  东胡人乐开心了:原来新上台的冒顿单于,不过是个外强中干的货色罢了。过了不久,东胡又派来一个使者,说想到得到冒顿的一个宠妾(阏氏),大臣们一听,气愤得不得了,但冒顿却淡淡地说:“何必因为一个女人来破坏两国的邦交呢?”于是又把自己的宠妾送给了东胡人。7 C- n5 s" p  X) @) p8 S8 x
  - A' ~+ ?# [+ z  z) X& j4 a- ~- H, h
  东胡人认定冒顿不过是个软柿子,好欺负得很哩。当时在匈奴靠近东胡边境上,有一块广阔的荒凉之地,由于缺乏水草,所以没有人居住,东胡人就想趁机把这片土地吞并过来。于是第三次派出使者到了匈奴,向冒顿提出想要得到这片土地。
4 e4 [# v1 g$ r7 t" k: L  冒顿不出声,让大臣议论此事,有些大臣表示对东胡的无理要求很愤怒,也有些大臣认为这片地没有水草,根本没办法在那生存,送给东胡也无不可。
( p0 v% {) G3 t& G  冒顿听到后者的议论后大怒:“土地乃是国家之根本,怎么可以拱手相让予人!”下令将所有主张割让土地的大臣处死,然后披上戎装,跨上战马,集合军队,发布全国战争总动员令:向东胡发动进攻!
: N) u# R. D2 p8 w% l# P  全国可以战斗的人,全部参加,不随军出征者,斩!行动不积极,落在最后者,斩!& [5 _: F2 T2 L4 A
  战争的机器,快速地运转起来了,在极短的时间里,冒顿已经纠集了三十万控弦之士,对于匈奴而言,这是倾国之兵。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5)2 E! V/ U1 A& f8 ?- s
  ) _$ S% r& n4 x2 p% G* Z" n
  三十万的骑兵,如同一群恶狼,向东边扑去。而此时的东胡,却沉醉在对匈奴的外交胜利之中,他们完全相信,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匈奴的大片土地,就象他们曾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头曼的千里马与冒顿的阏氏。( s# {# _; S+ v3 C, j1 u( [) }
  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使者所带回的捷报,而是匈奴三十万的骑兵。他们所犯下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们误把猛虎当作绵羊,猛虎决不软弱,它只是蛰伏,等待时机,只是在麻痹它的对手。冒顿就是这只猛虎。
# C" ~$ ~  J' ~1 H, n* h2 q' e  当东胡人发现了来势汹汹的匈奴骑兵时,一切都晚了,因为东胡人早已在边境放松了警戒,面对匈奴突然发动的闪电战,还来不及反应,已经成为这群恶狼的盘中餐,除了被杀死,就是被俘虏。% \/ r/ u& c3 ^: F) w5 O
  冒顿的骑兵深入东胡境内,直捣王庭,杀死东胡王,东胡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匈奴毁灭了。冒顿将匈奴的地盘,扩展到了辽阔的东方。% k; E, w% a- {3 H
  这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 a7 G! E( y2 W  & J! n2 N, D! ^6 X5 z
  然而,冒顿的胃口远不止此。. z- {: v  ]/ U* l
  冒顿将矛头调转方向,又从东边杀往西边,兵锋直指月氏国。- j8 ^! r- ?1 V
  月氏国有十万的控弦之士。曾几何时,月氏与匈奴、东胡三强鼎立于北方的荒原,冒顿本人还曾入质月氏,并且险些在月氏国丢了性命。仅凭这点,就可以想象冒顿对月氏是何等的痛恨。
; o* P) ~0 H9 K( z9 ?7 g  月氏人惊讶地发现,匈奴忽然变得如此的强大,冒顿所一手训练出来的骑兵,在辽阔的战线上勇不可挡。
! [9 v0 ?4 t; I8 x+ e  月氏的军队全线溃败。月氏的土地一半沦入匈奴之手,一部分月氏人选择撤退,重新寻找避难之地。
$ ]" H3 R% c6 N9 r" G& g' f  这是何等辉煌的胜利!所有的北方蛮族,都从匈奴的铁蹄声中感到了震憾与恐慌。
" J% k. Y- ^( M" B' V* e  冒顿并没有对月氏人赶尽杀绝,这绝不是因为他心慈手软,而是在他眼中,月氏已经是不堪一击,只是一只病猫,随时可以收拾。这使得月氏暂时得以苟延残喘。
! `+ U. N' j/ Q: q2 K2 o  在东、西两侧吞下两头大象,冒顿还要什么?
. F% w' t4 c! ]$ e% z+ L+ Z  这头发了疯似的雄狮,还能吞得下食物吗?
2 h& h, S* M3 J: Y$ |  
* a: Z; N1 ]% _. M/ D1 m' J  匈奴的大军,在东、西线取得了庞大的土地。此刻的匈奴,其土地的广袤,几乎可以与汉帝国相媲美。可是雄心勃勃的冒顿并不想停止扩张的步伐。% r; {2 W3 {7 v) l/ v
  匈奴的大军越过阴山,向南挺进,渡过黄河,势如破竹,吞并了两个盘居在此的蛮族部落:楼烦、白羊,占领了这片被称为“河南地”的战略要地,即现今黄河河套西北部的区域。  h" J2 [3 B1 G' v& H" M
  河南地曾是匈奴之痛。4 O: g, O0 H- g; i
  匈奴的先祖们曾经盘踞在此地,但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时(公前元216年),秦国大将蒙恬统领三十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河南地,并在北面防线上修筑长城,以防止匈奴的反扑。
* M0 W0 |) O0 n0 e7 `8 o+ P  秦末天下大乱,中原逐鹿,群雄并起。河南地成了一片被遗忘的土地,盘踞在此的蛮族楼烦、白羊趁机瓜分这片土地。冒顿的铁蹄不费吹灰之劲,轻松收拾了楼烦与白羊,收复了匈奴人的故地。
4 C& A5 G+ @: [* m8 Y3 g9 n  如今,冒顿的铁骑将蒙恬修建的河套长城抛在身后,将汉匈边境,恢复到了秦帝国蒙恬北伐前的格局。
9 t1 w' D& E/ ^8 {0 E  北方的匈奴汗国与南方的大汉帝国,各据一方,两虎对峙,即将燃起三百年绵绵的烽火。# _# J6 V( b! |0 A
  2 }. O2 j' H# f! l  R
  (第一章 第一节 完)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6)4 A! k, Y. x2 j% |/ {4 P( E% A6 Y
  
3 C1 Z* R+ X7 ?+ o1 z  二、谜中之谜:白登山的七天七夜
) I0 A8 n0 f' L) v  , `7 S5 r( d! i8 |: |; \1 U
  匈奴兵锋南下,位于汉匈边境的韩国首当其冲。
# v9 G: b9 G8 G  韩国是大汉帝国的封国。刘邦分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其中韩王韩信便是其中之一。汉初有两个韩信,一个是功勋卓著的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另一个便是这位韩王,为了以示区别,便叫他韩王信。) I$ v+ Z1 ]) A$ o. k/ o
  匈奴对韩王信镇守的马邑(山西省朔县)发动进攻。+ Z; j/ W# w( \& o1 l2 [
  匈奴的进攻剽悍如风。韩王信拼命抵挡,一面派人急书汉高帝刘邦,请求支援,一面派出使者面谒匈奴单于冒顿,要求与匈奴和谈。不想刘邦对异姓诸侯提防心很重,早就安插了密探在马邑城内,密探将韩王信数次派人前往匈奴营地的情报秘密送达给刘邦。; m% @4 T9 ~1 u2 a5 y9 l
  刘邦震怒了!* z: [4 f8 v. F, G) a: [- f
  对韩王信,刘邦始终有一种不信任。几年前的荥阳之战,刘邦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留守荥阳城的,正是韩王信与汉将周苛。荥阳被西楚霸王击破,周苛宁死不降,结果被项羽下令烹杀,而韩王信,却投降了。后来韩王信又逃出楚营,重新回到汉军的阵列,刘邦为了联合反项羽阵线,仍然礼待有嘉,保留其韩国的属地。& ]( Q( f* W3 B5 i( x+ E9 g& {) y7 a
  如今韩王信三番五次向匈奴派出使臣,其居心何在?
& ^6 b* j3 F/ x  对韩王信而言,前线吃紧,援军远在千里之外,摆出与匈奴和谈的姿态,不过欲求得缓兵之计。苦苦等待,没有等到援兵,却等来了汉高帝的使节。
; i. M) B! l5 F$ |) Q  使节以皇帝的口吻,斥责韩王信心怀二志,首鼠两端,擅自与匈奴交通。
9 O" R* {6 u, o  韩王信恼羞成怒,心想刘氏的江山,也有老子的一份功劳,老子也是战国时韩国王室的后裔,正宗王族血统,你刘邦只不过一介布衣出身,现在居然连小小的使节,狗仗人势,也敢面斥我堂堂韩王。
% I8 M1 o4 X% y! I  此可忍,孰不可忍!
3 x4 U# m0 k. I( g  第二天,韩王信斩杀汉使,打开马邑的城门,献给冒顿单于,投降匈奴。: N2 C7 `9 }: V9 J
  6 p7 p4 p0 b( U& k
  汉帝国的北门洞开!防御线被突破了一个缺口。
) o8 v+ `3 u  c7 }3 P* @4 x9 O  冒顿单于的匈奴骑兵进驻马邑,略作休整后,随即大举南下,越过句注山(山西省代县西北),围攻太原,进逼晋阳。: \, ?% L0 G* K9 M% V
  叛降的韩王信更是甘作急先锋,从晋阳南下,直达铜鞮(山西省沁县)。
- Q, [+ W4 B( q  刘邦按捺不住了。虽然这一年,新建的长乐宫刚刚落成,对于酒色成性的刘邦来说,大可把征战的事,托付给他能征善战的武将们,自己可以尽情躲进长乐宫中,尽情享用美酒与美女,而且,他是一个将近六旬的老人了。
! G7 _3 \) F8 ]) W) y  但是刘邦确实有其非凡之处,他喜欢酒色,却可以不沉溺于其中;他喜欢享受,但随时可以重回残酷的战场。李宗吾先生戏言,刘邦是集“厚黑学”之大成,除了厚黑之外,刘邦身上仍然充满着草莽英雄的战斗精神。  l0 g. @4 Z+ V
  刘邦亲率大军,从首都长安城出发 ,直扑韩王信的兵团所在地:铜鞮。9 F, Z$ E% L, ?5 a
  韩王信的军队大败!大将王喜被汉军斩杀于阵前。韩王信一路向北狂奔,逃到匈奴的大本营代谷(现山西省大同市东)。不过韩王信逃跑得太快了,以致于手下的残兵败将也追不上他,一时间群龙无首,这时韩王信的部将曼丘臣、王黄等人,在当地找到一个战国时赵国王族的后裔,名叫赵利,就把赵利推为赵王,然后以赵王的名义,总算把韩王信的残兵败将招拢回来。8 c6 E" v2 N* n7 K
  这支以韩兵团的残余拼凑起来的赵兵团,紧急向匈奴冒顿单于求援。  k" w( |; @& Z/ q6 i
  汉军的先锋部队步步紧逼。
 楼主| 发表于 2008-1-10 12:46:35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远必诛-7)7 e7 n2 k' I- U* u6 {# W
  0 z7 f5 G+ g  a4 q( \! E
  匈奴以左、右贤王率领一万骑兵紧急驰援赵兵团,在广武(山西省代县)至晋阳(山西省太原)一带构筑防御线。4 N5 p% r. d. X1 z2 g! G8 f; s
  在北方战场上战无不胜的匈奴骑兵,这次见识到了汉军的实力,远非东胡、月氏、楼烦、白羊这些国家可以相比。整齐划一的阵容、精良的武器、令人胆战心惊的强弩,在战斗中体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均让匈奴骑兵大为惊叹。( ~: }  \" N+ Y# n
  汉军抵达晋阳城下。, k+ ?" J- V2 f( {% c& V4 Q
  大将周勃、夏侯婴、灌婴各率一军,对晋阳展开猛攻,枭勇异常的汉军兵团令匈奴骑兵遭到重创。灌婴阵斩一名匈奴的将领。" {/ c+ B1 G/ L6 G( J6 g
  汉军的前锋向前冲击,匈奴骑兵抵挡不住,向北撤退,退到硰石。灌婴指挥燕、赵、齐、梁、楚等封国的车骑部队,对匈奴军队和赵利的残军再度发起强攻,迫使匈奴骑兵再尝败绩,继续向北逃窜。
" a/ h/ }& g" T5 R, ?  汉军穷追猛打。然而,寒冷迟滞了汉军的进攻,时值冬日,一股强大的寒潮,从蒙古高原向南方袭来,一时间天寒地冻,汉军中约有十分之三的士兵手指被冻伤,战斗力大大削弱。
' a- H7 `, j1 j% B5 u( ]2 @4 |. x  继续进军呢,还是退兵,以待来年春季继续开战?% o7 o( r& A) n2 u3 w; T: _0 A; B
  + C4 h. l- i; @. Q4 q$ Y% m
  此时,一条谍报传到刘邦手中:匈奴大本营设在代谷(山西大同东),由冒顿单于亲自驻守。刘邦展开地图,代谷离汉军前锋不足百里!# X; H7 H) x: `; \
  刘邦一阵的欣喜,这可是天赐的良机,只要凭此一战,吞掉匈奴主力,俘虏冒顿单于,便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大汉帝国的北方边患。: ~7 N/ p7 s) k9 C$ c
  但刘邦毕竟久经沙场,老成持重,决不会轻易发动一次准备不充分的进攻。他心知这次决战对于帝国边疆的重要性,所以极为谨慎,连续派遣十批人潜入到代谷附近,侦察匈奴的军事部署并评估匈奴军队的战斗力。- m8 _# X9 R6 P
  
; ]( z$ s% N+ J' b  驻兵在代谷的冒顿单于也获得谍报:汉军将对匈奴大本营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并且已经派出侦察兵前来侦察虚实。5 {. o0 k& E2 j. {( ?. Y3 ^
  孙子兵法说:“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在谋兵上,刘邦与冒顿这两位枭雄都同样的谨慎,大战尚未打开,情报战已经展开。" u* }1 m) @/ ~' `
  冒顿决定将计就计,将匈奴的精锐部队隐蔽起来,而将老弱病残者置于军中。) L- [" o, v4 j* F& D
  刘邦派出的十批侦察人员陆续返回,得出了一致的判断:匈奴在代谷的大本营中,没有精锐部队,不堪一击,汉军全力出击,必然可以活捉冒顿单于,迫使匈奴投降。
, w9 S3 j; V. u; P+ r  刘邦对这个判断充满狐疑。从战国时代开始,匈奴便成为中国北部最强悍的对手,匈奴骑兵的悍强与坚强,给中国各诸侯国留下深刻印象,至秦一统六国,蒙恬北逐匈奴,虽然将匈奴逐出河南地,但并没有给匈奴骑兵予致命打击,只能采用修筑长城这种消极防御,来防止匈奴的入侵。- \7 Z4 a7 l% k, O
  刘邦决定派出非常能干的娄敬潜入代谷,作最后一次侦察。
! u$ o& v6 H  `% t- t  娄敬又名刘敬,两年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关西戍卒,却颇有胆略,以卑微的身份求见高帝刘邦,力陈不可定都洛阳,而应定都于关中。他的建议得到刘邦的采纳,并从此得到刘邦的赏识,拜为郎中,赐姓刘氏。, G- ]' d& U4 g- N/ O
  娄敬深入代谷,经过缜密的观察,他断定匈奴故意隐藏着了精锐部队,而以老弱残兵充斥阵营,其中必有诈,必有天大的阴谋。, q7 }7 X* y* _! T
  娄敬迅速南返,半途之中,却吃惊地发现,汉军已经倾巢而出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4-6-1 20:13 , Processed in 0.03346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