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05|回复: 2

读医札记(11)从一则《伤寒论》佚文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1 22: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医札记(11)从一则《伤寒论》佚文引起的思考' P- l0 ?  ?$ M  a

$ w- E: I4 F3 l; h2 N( ~* o, O      
阳明病外证身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宜柴胡汤。! w4 y8 o+ c- \/ S' t
        

! R5 A/ k) _6 y3 M5 k  I* o+ i              以上为一则《伤寒论》佚文,见于钱超尘先生《伤寒论文献通考》一书所引用的高本《伤寒论》。高本为隋唐以前的流传抄本,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本条所说的柴胡汤,根据高本与宋本第229、230、231条对照,凡宋本写作小柴胡汤的,高本均作“柴胡汤”,由此可知,这里的“柴胡汤”就是指小柴胡汤无疑。2 c( c# f; U. e3 V! [5 J1 C* t
这一条《伤寒论》佚文,说明了两个问题:8 u* b7 e) w9 j; @7 ~% |8 j5 g5 c
        首先,由此条可知,小
柴胡汤并不是少阳病的主方,所谓“六经铃百病”的说法并不可靠。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实际是宣透郁热,提邪外出。该方与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 G. B+ J  ~5 v1 o  c        其次,小
柴胡汤除了可以治疗太阳病、少阳病与厥阴病以外,由本条可知还可治疗阳明病。这就说明,对于经方的运用,必须走从病机原理入手的路子,才能真正的掌握辨治方法,从而面对病症千变而应对无穷。方证对应的方法无异于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看似简便,其实反而缩小了经方的应用范围。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13 23: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启发意义!
发表于 2009-7-31 13: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柴胡汤的治疗作用实际是宣透郁热,透邪外出。抓住了病机!当然与方证对应机械生搬硬套迥然不同!学习伤寒论,就是要学习仲景的辩证法!学习辩证法就是要抓病机!明原理!活学活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04:45 , Processed in 0.0378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