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诸子散文 6 V* R1 @% c; v9 ]7 B
先秦诸子十家:
8 u- K, g3 d. C( b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 小说
& V3 k9 W5 S; Y《论语》 3 h, A! K$ Y# j0 f
《孟子》 6 n# @2 N2 ]4 Y
《荀子》 + ? Q" R- u9 U( m
《老子》
( `' z1 F V- p' U" ^$ m6 s* x《庄子》 - m4 P" @, |1 T) D* ^. K, L
《韩非子》 + \6 T% d' V B+ W
《墨子》
2 R* c) ]2 `4 | j; n" f/ p8 Q;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 L- A& Z+ B7 I' C' ^1 s
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 A/ `) c1 [) U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 C* K% q7 l! P$ }( V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4 x/ f7 u. a! V! v( o& q
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
( \3 z3 f0 c2 [" j- f语录体为主
" ]$ t' j$ Y2 x: h《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3 T; N! N8 n9 q- p# s' d3 m
《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5 F7 h& |% G9 z2 u3 k8 `+ L; \
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2 [+ |4 M! J' t3 I- e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6 Z/ u- N( ^& D/ i. c0 b0 P《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 ]! c( i/ w' u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 U/ _4 v1 V7 }+ P" P9 _# W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 F! ~0 L* p% v* d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z& Z1 O% }$ u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8 }" a3 n6 @5 j8 a/ [/ f& {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0 ]- }7 D4 n7 y5 L) o* }
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