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传说,以民俗学的观点来看,自然是颇多漏洞与相互矛盾,大家看看便可。 在汉民族的祭祀文化中,对自然神多用生的祭品,对祖先多用熟食入祭。祭祀月神,自然是用水果等生食,当然,为便于祭后之餕,月饼经过烤制,经过长期的发展,月饼的制作产生出各种风味流派。 ) b! S4 o( f8 ]. x2 ~! e5 }9 w6 a
除了月饼、水果等,还有一些有特色的祭月用品。如月光纸和兔儿爷等。
0 l/ I8 [6 r9 N" T% Y( ]- X) J6 ^3 T 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饼必需;分瓜必牙错瓣刻之,如莲华纸肆市月光纸,缋满月像,趺坐莲华者,月光遍照菩萨也。华下月轮挂殿,有兔持杵而人立,捣药臼中。约小者三寸,大者丈,致工者金碧缤粉。”这种纸,上部画有月光菩萨像,下部绘玉兔捣药及月宫图案,到了清代改称“月光马儿”。
$ j- m6 v, E' H# K/ L% m. c ( J9 U! b* I9 }7 H K3 f* z9 }' q
月光纸 6 t- g+ {' W& I! a% ?
兔儿爷是一种兔首人身的泥塑,它产生于明末,盛行于清代,既是祭品,也是中秋的儿童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