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药物进补有学问
! o% c+ o3 q% a6 `1 r Y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亦应之。人体的阳气于冬季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皆已采用冬令进补,作为陈病强身的传统方法。
! q1 M* ^1 v# ?* B 一般认为,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最佳时候,这是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确定的。“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回,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怎样补呢?
/ T+ g% E5 v' U& M: T( {4 n" ~' K& N % }. _0 q" \4 w3 [; }# p7 l4 t; {' R+ y
辨证进补
- e# h- O" b0 i! [( M) a# O 虚人当补,但虚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故进补时一定要分清气血、阴阳、脏腑、寒热,辨证施补,方可取得益寿延年之效,而不致出现偏颇。 / X, K k1 z& _/ y! N: Q
气虚者的补法: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晄白、舌淡白、脉虚弱无力。气虚之人可选用下列补药:
! Y5 E) ^4 m$ ]( h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是补气要药,《本经》谓“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甙,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时,可用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人参若切成饮片,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 n# e7 Y- S# g" w" o1 i% \ 怀参:是山药的别名,性平、味甘,功能长志安神,补中益气、助五脏、强筋骨。现代化学分析,怀参含丰富淀粉、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B1、B2、烟酸、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因此,食用山药能使人体摄入大量粘液蛋白,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可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过早发生动脉硬化;其次,食用山药,能防止肝肾中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使用时,可用怀参研未、米煮食。 " a& y/ O; s# P/ i' d7 \
茯苓:性平、味甘淡,《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清代宫廷中,曾把茯苓制成茯苓饼,作为经常服用的滋补佳品,成为却病延年的名点。近代研究证明,茯苓的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其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 {& O0 U: i' s0 K 血虚者的补法: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濡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色无华、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血虚体质者当选用下列补药:
' G* |3 j D# G- r; l 龙眼肉:性温、味甘,《本经》谓其:“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其功能补心脾,益气血,清代大养生家曹庭栋在其所著《老老恒言》中,有龙眼肉粥,即龙眼肉15克、红枣10克、粳米60克,一并煮粥。若能每日早晚服用一、二碗,可用“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紫河车:性微温,味甘咸,《本草经疏》谓:“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本品具有养血、补气、益精等功效。使用时,可炖食,亦可研未服,每次3一10克,温水冲服。
9 ]5 J3 B5 t$ Y6 E" _ 何首乌:性温、味甘,《开宝本草》谓其:“益气血;黑髭鬓,悦颜色。久服长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本品具有补益精血、涩精止遗、补益肝肾的作用。据报道,何首乌能降低血脂、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本品使用时一般多为丸、散、煎剂所用,可水煎、酒浸、亦可熬膏。
7 l2 @) `1 |- q3 d1 ]$ _9 W' D 阴虚者的补法:所谓阴虚,是指营养人体的血、津液、阴精皆不足,是血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征是:形体消瘦,午时面色潮红、口咽少津、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多喜冷饮、不喜过春夏,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体质者当选用下列补药:
* A$ f' ^6 d b% }1 ~: G: _ 枸杞子:性平。味甘,《本经》谓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本草纲目》云:“枸杞子补精血,益肾气。”近代研究,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太平圣惠方》载有枸杞粥,用枸杞子30克、粳米60克,煮粥食用,对中老年因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腰膝酸软、久视昏暗及老年性糖尿病等,有一定效用。
; K5 v, r! Z5 H$ f! F% G 桑椹:性寒、味苦,《本草拾遗》云:“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变白不老。”本品可补益肝肾,有滋阴养血之功。近代临床常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及阴虚型高血压。使用时,可将桑椹水煎,过滤去滓,装于陶瓷器皿中,文火熬成膏,兑适量自蜜,贮存于瓶中。日服二次,每次9~15克,温开水调服。 $ x8 E7 {5 k: u" c
黄精: 性平、味甘,《本经逢原》云:“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本品具有益脾胃、润心肺、填精髓之作用。近代研究证明,黄精具有降压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也有一定效果,故常吃黄精,对肺气虚患者有益,还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在《太平圣惠方》里载有服黄精法,即将黄精根茎不限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去掉苦汁、经九蒸九晒时,食之。此对气阴两虚、身倦乏力、口干津少有益。 % B/ A R4 U" B. Y) Z: a+ x
阳虚者的补法:此系气虚者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征是畏寒、肢冷、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舌淡胖、脉沉乏力,这种体质也即是人们所常说的“火力不足”,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常用的补药是: " k2 T. g+ V/ o" u& i$ r
杜仲:性温、味甘,《本经》谓其:“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本品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科学研究证实,杜仲含有杜仲酸,为异戊已烯的聚合体,还含有树脂,动物实验证明,杜仲有镇静和降血压作用。
: i: \2 H5 z; `; P; F5 ~0 i 鹿茸:性温。味甘咸,《本经》谓其:“益气强志,生齿不老。”本品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近代研究证明,鹿茸含鹿茸精,系雄性激素,又含磷酸钙、碳酸钙的胶质、软骨及氯化物等。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能力,改善饮食和睡眠。是一种良好的全身强壮药物。单味鹿茸可冲服,亦可炖服。冲服时,鹿茸研细未,每服0.5~1克,炖服时,鹿茸1.5~4.5克,放杯内加水,隔水炖服。 " `9 R( k( {% ?6 }' y+ B
补勿过偏。: x f( s( p7 }, q
& a, Y3 K% U; Y9 F 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新的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大剂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又比如:虽属气虚,但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由上可知,补宜适度,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过偏。
4 e- T; b. n; c' f& ^ ; Q2 u7 t9 R5 |% M5 O5 l
若是对于医药卫生知识懂得不多的人,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补,千万不要盲目进补,应在辨明虚实,确认属虚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补。正如清代医家程国彭所指出的:“补之为义,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不识开合,不知缓急,不分五脏,不明根本,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是不可不讲也。” + H& t* u. K- s, G/ q# C
冬季进补固然重要,但其它养生方法亦不可忽视,最好能与其他养生法结合起来,如节房室、避风寒、调饮食等,这样有益于药补的吸收、利用、相得益彰。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