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0|回复: 0

中医事业如何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9 11:4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中医事业如何发展8 v( E# J& i. G) Q. `
* A) }' r* f7 ?, V
    我上面谈的是中医学应该发展,也有可能发展,但如何发展?
: }$ {2 F+ F6 h
9 ]# E# P  ^; f7 B) c0 B    1 人才是根本。百年树人,必须把中医教育搞好。中医教育,大专院校应逐步创造条件,扩大招生人数。加强探索课程设置,注意如何有利于培养出在中医方面真正具有水平的人才。这种人才既不同于老中医,也不是中西结合医。此外还应大办中等中医药专业,培养中医药各专科人才,要抓紧抢救老中医学术经验等工作。办学还可以多样化,近十年内容许老中医带徒。通过国家考试,应承认真学历。. T; D% a5 K0 m* _2 w+ c! x. r4 G; |
4 g  J8 B$ q3 j- f, o2 |
    2.医院是关键。目前中医发展最薄弱一环是医院,中医医院既少又小,与十亿人口的需要很不相称,由于中医医院少,学生实习无门.临床课的学习实习大受影响,中医乏术得不到解决。其次是已经为数不多的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分配,有些地方也成了问题,亦因为没有中医医院容纳之故。一方面是队伍太小,一方面是毕业生分配困难,真使人啼笑皆非。这是中医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中医医院应逐步健全和发展,使中医有“用武之地”,大显身手。
; X$ n1 V" H$ Z8 b
; U, J& |" |9 t6 f; ]    3.中医特色是方向。中医学院和中医医院,必须办出中医特色来,不然何必设立呢?如果偏离这一方向,中医学将名存实亡,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必须把失去的岁月抢回来,万众一心去发掘、继承、总结、提高中医的临床水平。如果靠中医技术不能为人民解除疾苦,中医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靠西药治疗,硬多凑一副中药,不是浪费国家钱财以自欺欺人吗?这样下去怎能提高中医科学水平?有人认为抗菌素发明之后肺炎的治疗中医已落后了,由于速尿的发明,利尿法已不技西医了。香港一位研究中药的化学家问我,你们治疗肺炎还用中药吗?好象凡是西医已经有的,中医的便可作废了。依我看,抗菌素有它的优点,但现在越用越大量,越来越滥用,杀菌力越强副作用也越大。所以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医的作用,相反,要更好地研究和发展中医。) g3 m& K* M& e

& O" o* Z! o) e0 d    (二)中医学术如何发展
' ~" T! x# v) S8 v/ R7 S  M4 i; P; _
    1.必须以马列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先秦哲学中的朴素辩证唯物论思想,给中医带来几千年的发展,赋予中医以强大的生命力。马列主义哲学是现代最科学的哲学,我认为学习它、运用它以指导我们的继承与发扬工作,使中医学又来一次飞跃的发展,是可以肯定的。中医教育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要把它看成是发展中医的命根子。
7 W  B' k6 q8 E
7 {" w4 ~8 W' O4 n    2.发展中医辨证论治,运用中医的综合治疗方法,参考西医的诊断方法。中医针灸按摩,加上丸散膏丹,历来是中医抢救危重症的手段。但现在的年青医生,大多不重视针灸、按摩,以学会开刀为荣。中药常缺,急用之九、散、膏、丹,几成空白,这真是置中医于绝境了!必须改变这不合理之局面。西医的一些检查手段,大多借助于生化、物理学之成就,这些成就也可以为中医之辨证论治服务,我们不可拒而不用,应该看到采用最新的自然科学技术,越能发展中医学。例如血液流变学与血流动力学,可以为我们对血瘀证的辨证提供指标。中医医院的仪器设备越新越好。但必须说明的是借用西医的诊断仪器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发展中医的技术与理论,使我们的经验总结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1 d* n4 c& k* T

0 s4 ^2 v" l* g! j) C' z    3.继承与发扬。继承与发扬两者是辩证的关系,没有继承,发扬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扬只是一句空话,只顾继承而不去发扬,中医学的生命便会停止。就目前而论,中医学的继承工作,做得很不够,特别是临床学科方面丢失的东西太多了,因此必须急起抓紧继承工作。抢救中医学术,已成燃眉之急,就整个中医学而言,“继承”与“发扬”,在现阶段,“继承”是主要的。因为没有继承也就谈不上发扬。当然,并不排除某些单位与个人可以重点搞发扬工作。0 Y2 Z! T9 r  A" Q+ d4 T# _
" K$ E& Q& [4 ?. {
    4.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包括西医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要用实验科学解决中医的理论问题,单靠中西医结合是做不到的,甚至往往得出相反的结果,例如白虎汤的退热问题,西医药理研究无法证实。至于脏象、经络、运气学说等就更难用目前西医之实验手段去突破。要想中医学由量变到飞跃的发展,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不采用多学科的最新成就,是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但与自然科学结合过程中,必须以马列主义哲学作指导,继承中医学的系统理论,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 B* q8 m* D" w
$ C2 w, y/ i% J2 k    到底中医之前途如何呢?我认为向前发展的可能性较大,但也存有慢慢消亡的隐患,不可掉以轻心!物必先腐,然后虫生。希望有志于发扬祖国医药学的同志们团结起来,朝着正确的方向迈步前进!
* s, Q$ _  ~) V9 G9 E" J8 r7 K! Y# }; \2 \+ P& j
    著名老中医:邓铁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18:02 , Processed in 0.0462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