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6 0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二十二日,毛主席专门派了秘书陈伯达、田家英来到跨车胡同,探望齐白石,问候他老人家的生活起居、身体状况。已经不爱说话的齐白石很是兴奋,侃侃而谈,倾诉自己思念毛主席、感谢毛主席,希望有一天能到毛主席身边,合照一张照片的由衷之情。客人走了,他伸出手,指着文化部授给他的奖状上的毛主席像,不停地说:“毛主席太看得起我了。”
- ], O. M# C' a9 R- h) [ 在春夏之际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白石竟然不用人搀扶;从自己的卧床缓步来到画室,用手摸了摸儿子为他铺好的宣纸,辨别了纸的正反面,然后用笔蘸了洋红,信笔在纸上挥洒了起来。不一会儿,斗大的牡丹花朵艳丽、夺目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接着,他画叶,色墨文辉、随心所欲,一幅多姿多彩的《牡丹图》在他笔下产生了。白石老人看了看,满意地笑了。
; \* {; |; c3 C( B 而今,这幅《牡丹图》竟成于他生命历程中创作的最后的一幅画。而多姿多彩的牡丹,不正是他近一个世纪彩色的生命的写照吗? 2 K0 m6 Z3 w$ W
九月十七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齐白石逝世的消息。这一天的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和全国各省市的报纸,都刊载了齐白石逝世和以郭沫若为主任的“齐白石治丧委员会”组成的消息。于非囗、方人定、叶浅予、田汉、刘开渠、齐燕铭、老舍、阳翰笙、沈尹默、关山月、何香凝、吴作人、李济深、周恩来、周扬、沈雁冰、陈半丁、陈叔通、郑振铎、夏衍、梅兰芳、黎锦熙、蔡若虹、钱俊瑞等二十五人为委员。 4 b0 z& h) E6 y' t5 o' P4 y' q1 i
这一天,简朴、庄重的遗体入殓仪式在北京医院举行。灵柩是他二十多年前亲自设计的,用的是他故乡湖南出产的杉木,漆了几层厚漆。 $ i! t$ ~) O& L0 Q. d" u
齐白石的遗体被安放在灵柩之中。按照老人生前的遗愿,随葬的东西,一件是他刻着自己姓名、籍贯的印章,另一件是他使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漆拐杖。 6 O* Z: L+ E* M' _4 O! J* ?
遗体入殓之后,立即移灵到嘉兴殡仪馆。灵堂布置得庄严肃穆,正上方悬挂着“齐白石先生永垂不朽”的白边黑地金字的横额。灵柩前立着齐白石遗像,上面扎着白布花。中央和国家机关、团体、国际友人以及齐白石生前友好送的花圈、挽联,密密地陈列在灵堂的四周。 # {: T% {- {6 z
周恩来总理送了花圈。 . _/ y& A e6 ?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挽联上写着: 3 w7 t; t/ H5 q( M# I
' c( ?6 d+ b$ ^0 E" w3 ^ 抱松乔习性,守金石行操,峥嵘九七春秋,不愧劳动人民本色; ' V0 e6 S/ V: J8 H/ \: M+ l
抒稻忝风性,写虫鱼生趣,灼烁新群时代,凭添和平事业光辉。
8 n" |, N2 r3 X/ D$ B* ]2 w: r . l: v9 @0 p9 e1 \* V
郭沫若的挽联为:
5 c0 u$ [, I) X$ y. j5 Y, b E, q1 a
; A, \- c( E: ?- o 百岁老人,永使百花齐放;
9 w [$ h5 B5 h( ]0 g0 K( n 万年不朽,赢得万口同声。
( D4 h) E( _* A
2 S/ d. S& n* C8 {) R( U7 G Y 二十一日,北京市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前来向这位人民忠诚的儿子祭奠,表示最后的深深的故意。在北京的美术界的同行们,他们四人为一班,轮流肃立灵前,为齐白石守灵。
2 Q/ q6 ~: b, D; A+ t 二十二日上午十时三十分,庄严、隆重的公祭仪式在嘉兴寺举行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陈叔通,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文化部部长沈雁冰,以及各有关单位、人民团体的代表,齐白石生前的友好、门生共四百多人,参加了公祭。 / O( |( E1 v( j* L$ ~# w
各国驻华使馆的代表和白石生前的外籍朋友也赶来参加了公祭,向这位为和平事业、为世界艺术的繁荣昌盛而整整奋斗了一生的中国艺术巨匠,表示深深的哀悼。 & K$ T e5 N1 ~. `
在低沉的、悲痛的哀乐声中,郭沫若宣布公祭开始,数百人朝着白石的遗像,深深地三鞠躬。不少人眼里飘着泪花,许多人压抑不住悲痛的心情,失声痛哭。 1 {% S; i" Z& V
在郭沫若致悼词之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介绍了齐白石的一生道路和他在艺术上的辉煌业绩,他在中国当代绘画史上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 J) D4 y# k7 K" c! F% S- A* s 治丧委员会收到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十七个国家许多团体和个人拍来的四十多封唁电和国内的许多唁电。
! t3 N B7 `, d; Z+ U6 ^; S 齐白石的亲属向与祭者行礼致谢后,起灵了。灵车和数十辆送灵的车,沿着长街,缓缓行进。白石将安葬在老人生前为自己选择的最后安息之所——魏公村的湖南公墓。
0 C6 F# x1 W9 g) A! O 灵车经过之处,行人驻足,行车停驶,人们默默地伫立着、目送着老人远远而去。别了,一代大师,愿您安息在祖国宽厚、仁慈的怀抱里。
6 h8 N/ |' u; @: h# N6 x, [ 墓地是质朴无华,和他那水墨画卷一样。墓前的碑石是用花岗石镌刻的,字是篆体。这是齐白石生前亲自预备下的,上面写着“湘潭齐白石墓”六个大字。旁边是他继室胡宝珠的墓。
6 [# n: H. k- P4 U 到达墓地,举行了安葬的仪式。周扬、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夏衍和老人的生前友好、亲属参加了安葬仪式。
/ ]5 i. {: C1 S/ v 在哀乐低鸣声中,灵枢缓缓地放入了墓穴之中…… 8 o7 @( E+ m! B! h1 j
5 ]1 {1 N3 E/ j" l( M6 _
他走了,然而他的英名和业绩永远留在人类的历史中。全世界人民永远怀念他
( s* \# z8 L4 n! J2 R——中国人民杰出的儿子、一代丹青大师齐白石。 8 g7 O) K0 H B! Q5 l
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里,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位西班牙诗人阿尔贝蒂,以《向齐白石致敬》这首美好的诗,表达了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心声。
7 W& d" N! f$ w: @& p/ ^
) [0 H1 W) n3 `) K: b 我向你致敬,画家,
* x5 y$ W9 G* ~9 { 出神入化的老人,
9 _6 i: @; Y; \1 S 色彩的大师。
( U0 D' k' X" Q2 V' I 我吻你那象牙之手,
* r& M7 l" `% x6 k- b 它象一朵鲜花, / o; i! a8 A% M% a
又使得这么多的鲜花为绘画而齐放。
# Z; _6 R& `$ u" u; g4 { 有了你,所有的白纸上都出现了光
7 r/ J, c( m' z/ W" h* \2 g$ ]( f; h 彩夺目的花园, , q8 @3 B: R: E1 X: u% p3 p$ f
有了你,到处都发出了中国墨汁潺
! i# J0 p1 _0 ~2 z4 j& A7 q! x8 W 潺细流的水声。 ! D3 A' V* }' ~/ z
水清得看见鱼,水上长满了芦苇。 . G$ x# D2 f2 `. ?
有了你,玫瑰花就呼吸得更畅快,
) y( g( T( @3 T* q! r) M p' ` 飞翔得更活跃, . T& Q/ W5 R5 b3 c+ V+ W
蝴蝶翩翩飞舞得更加优美,
& u& {' c7 i$ q' ]. p 水果生长得更加香甜。 0 R: X! T/ r L0 m" B& f4 e
画家,春光在你身上, 0 E; U% Q6 H; l: ` Y$ V% T! O. C
并不是徒劳地重复了它一百次的歌唱。
, M1 P `# Z2 [) s/ v 国家,你的绘画是登峰造极的花园, ! u% O6 y" i6 w6 u* I- q8 U
愿你在这个花园里跟你的人民一起 . n/ \3 k; x) N* h* x V
梦想, " R. ^, A6 ~) ]+ z4 N6 C
你的人民正在和平当中成长,
5 [& j! J* G5 r S* E 正如你的花园中最美好的树木一样。
/ i/ ?7 `. q#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