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19|回复: 6

阴阳五行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2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阳五行说
) g' r% Y( ^3 J5 z' F
3 H: M2 P$ _8 s  H7 L' V) g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 G# ~$ u; v; Y3 C) S
  阴阳学说
! b* J( [) B; F: t) O$ B& Q, ~  阴阳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  }5 S0 f: p2 x+ D. _0 G+ r& ?2 H1 R

" R  O; x2 f6 i' Q$ X( \  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为之对应;地之四象,人有气、血、骨、肉为之对应;人又有三百六十骨节以应周天之数;所以天有四时,地有四方,人有四肢,指节可以观天、掌纹可以察天、地、人合一。发展到后来,甚至某命理师屈指一自,一看掌纹,能断出凶吉,其实这种没有任何科学据的论断未免言过其实了。
7 ]$ m2 c3 O, p5 ~; W) G3 a& O, Q, z& a5 U9 W) @3 O  E
五行学说
4 p8 z' [- J( N0 P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别人纳人这五大类的范畴。
* E% g2 g# p7 x8 o  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志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迷这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厘论基础衍生而来的。
1 \) s" f( V9 c/ O% J+ {' r; A& Y+ _7 r. F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6 s1 x3 I7 j5 S
  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 w: F( \8 e  U3 z; C6 H: ?* S# k3 ~" O& ~4 C
  天干五行  甲乙同属木,甲为阳木,乙为阴木;丙丁同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戊已同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庚辛同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壬癸同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 {  g- C! u0 h& V; m
: S% z( `  m* a  [$ _% P9 [/ V  地行五行  寅属木,寅为阳木,卯为阴木;已午属火,午为阳火,已为阴火;申酉属金,申为阳金,酉为阴金,子亥属水,子为阳水,亥为阴水;辰戍丑未属土,辰戍为阳土,丑未为阴土。9 j; e8 c; a5 f8 V* L& r2 O6 [+ q
* s2 q  e* q( z' @2 A: q
干支五行  ) T  ]3 @5 U& A! K: L+ [. `/ {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戊辰已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旁土,
, f) V9 B) `  k6 \4 D壬申辛酉剑锋金,甲戍乙亥山头火,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已卯城头土,- L' Q: G$ g1 ^1 g" t% h0 t
庚辰辛巳白腊金,壬午癸未杨柳木,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戍丁亥屋上土,; b7 q: u& C8 G+ G5 {2 W4 F
戊子已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任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沙中金,
% ^2 S$ `& n! e4 g3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戍已亥平地木,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9 T( S2 k: h. h1 b
甲辰乙已复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戊申已本大驿土,庚戍辛亥钗钏金,
5 x6 z6 H- i6 W. h# u- f5 y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丙辰丁巳水各土,戊午已未天上火,
  h7 o3 r& f7 L3 h8 [- E庚申辛西石榴木,壬戍癸亥大海水。
发表于 2007-1-2 18: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不懂,努力学习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1-2 18: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exingcai 于 2007-1-2 18:02 发表0 a0 Y( c$ F  u8 v# V, b8 h
很多不懂,努力学习中~
  k8 J( o- T+ y. `2 U
慢慢学,中国文化很有魅力的。
发表于 2007-1-4 1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努力学习中,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
发表于 2007-1-4 13: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yexingcai 的帖子

一份努力一份收获,付出中将回报,谢谢yexingcai
发表于 2007-1-5 1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文化博大,中医文化精深。
& i3 v% n, `3 h/ m8 ^( `爱国,爱国粹,爱中医!
发表于 2007-1-6 16: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博大精深,古老而又新颖,真的是遍地是金,随处拾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0 01:50 , Processed in 0.0251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