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4 2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拨开人群,伍员拉着公子胜进去一看,却原来是两个壮汉在打架。' @: o3 g- A, Q$ ]7 h! s: q S
# T4 z4 I2 }1 v$ t$ i+ R! f
打架变成精彩的演出,给寂寞的趋镇带来些许的热闹。% Q0 E9 i3 ~% m3 l
% Z/ R* o! w- d3 p( E 那个突额深目、状如猛虎、势若奔马、声似巨雷的家伙一拳过去,把对手打成深度趔趄,眼看就要倒下,幸亏后面的人墙挡住,才没有倒在地下。在被打的那家伙摇晃之际,人墙哄的往后撤去。伍员发现人群只是远远的跟着看热闹,并没有谁上前劝解。+ _) s) h% o- q ?
/ d" P6 `9 Y6 |: Q: x
就在此时,有个白发苍苍、颤颤巍巍的老太婆走过来,人群自然分开,让出条道来,那老太婆喊道,专诸还不回家?6 w4 w( ?' }) y. J
$ p! G: a! d# n* m 那个在打架中占尽上风的家伙,顷刻间变得象做错事被家长捉个正着的孩子,低垂着头跟在老太婆后面一前一后走出人群。
8 Y8 q4 h0 c# m1 S
: Z1 f& g+ X, r$ X: |2 C 伍员问旁边的老者,如此壮士,为何怕一妇人?
) `% h3 U9 G0 T7 M6 X9 ]# }
5 o7 R2 I5 @6 w 那老者说,专诸是江南闻名的勇士,天生神力,万人难敌,义字当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刚才叫他的是他老母,专诸奉母至孝,盛怒之下,他老母一叫即止。
; R" w, J% L+ i f& N 8 m* P# p3 v2 C' g& j* s
真是刚烈至孝之人。伍员感叹的说。1 @& y* c( |9 ?8 x; M
' H' E @0 @/ Z; P8 c; q
挨专诸打的那家伙,是祸害乡里的地头蛇,他敲诈街头的开布店的老张头,恰好让专诸碰上,他虽强壮,但哪里是专诸的敌手?专诸一拳,他就吃不消了。老者对专诸津津乐道。8 w1 {3 e$ C( H h8 \5 m' _* A+ J
' j$ U, x/ p( K D5 r' h: Q. N, n
告别老者,伍员去拜访专诸。
1 T9 U/ t0 W+ U1 |2 |5 n; T
( D0 S# O0 W& N 专诸家在十字街头西北角的巷子里,伍员敲响专诸家门,专诸出来开门,看到伍员带着个孩子站在门前很是诧异。伍员自报家门,陈述伍家蒙受奇冤的始末。专诸说,你身负奇冤,为啥不晋见吴王?借兵报仇。
) g/ G- g. S' |! V6 u: H/ a5 B0 O; g
8 G v3 x- U- M0 k, A2 u; @ 谈何容易?没有引见之人,如何得见吴王?伍员说。. Y2 m" e/ q2 z% {
2 a8 C8 D& t) x% E 你说得在理,王城深似海,实是不易见到。今天到我家来,不知有何见教?专诸问。8 O2 o. W" s1 ]/ j7 M+ z
2 ^- u+ _3 G+ m/ i1 H8 r c 伍员说,敬佩你的孝行,愿意与你结交。
. @- x- I$ Q$ b % n& I3 E8 \7 x, `( L
专诸乃是性情中人,高兴得像个孩子手足舞蹈。专诸喊来母亲、妻子和孩子在门口与伍员相见,专诸母亲说,让客人进屋坐,哪有让客人站在门口说话的道理?专诸傻傻的笑挂在嘴角,说,只顾高兴,忘记了,快到屋里坐。9 Y( M% y4 R' x
, U. k( n6 X& s9 w& t$ N
专诸之子趁伍员和公子胜进屋之际,一溜烟的跑街上玩去了。就是这个贪玩的孩子承继专诸的荫护,后来被拜为吴王朝的上卿,专诸家族从这个孩子开始告别趋镇,走向王城。' V. s: r; a: X8 S' o
) C7 t2 P; g% T 这一切都和专诸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打了一场正确的架所导致的与伍员的相遇有关,从这个层面来说,人生的每次相遇存在改变个人的进退和家族的命运的可能。
3 w4 o; p7 |: e 5 R) w% ^4 [; e. Y6 \5 b
专诸客厅里陈设简单,一张八仙桌,几把竹椅摆放两边,伍员把公子胜和专诸母亲让到上座,自己和专诸在两边陪坐,专诸的妻子忙活家务去了。
- l# R; H, d, l; r
/ c3 M, e% f& U& m+ O 伍员说,你盛怒之下,有万夫不当之勇。听到老母亲的召唤立即罢手,实在让人敬重。俗话说,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你虽居草野之中,终会有出头之日。( f" G/ r+ m# F( J% U; v
/ X' g8 o; m% e: E" R
专诸说,看见不顺眼的事,爱管个闲事,倒是没有想那么多。3 N4 S! d9 X }4 B
7 _8 U) ^1 ~' }4 x
可惜你那一招一式都是街头功夫,两军阵前建功立业,还须弓马娴熟,回头和你一起交流切磋武功,你稍加磨砺,必成大器,定立不世之功。伍员说。2 ?" z, d I! A' D1 Z1 v
( s" S3 N! B/ G) U/ `$ u" q
子胥你得多教他,他哪里会啥武功?也就是有些蠢力罢了。专诸母亲说。% X, H0 K4 h) A/ P6 a
9 K! A' G* i. A3 J
专诸是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了?立马就让伍员到院子里教他武功。
( X1 \4 B# S7 G+ \2 D& j& x 8 m) }' W- `9 z& r
院子里的桃树花开得极为繁盛,春风在几近狂热的繁育的冲动下,对花瓣和花蕊的倾情之吻,让花儿感到凋零飘落的迷醉,繁花似锦的景象即将退出春天的序列的信息在枝头的绿叶间传达,蜜蜂更加勤奋的忙碌是对艳丽花容的至深的怀念。: q T: C y4 o1 \" i2 S
- E! U: L1 G* j- E% I
伍员把伍家剑法演示一遍,剑气所指,落英缤纷,演绎了豪情与温婉的迷离。看得专诸如痴如醉,等伍员演示完毕,半晌才拍手鼓掌,连声叫好。感慨的说,我的天,这剑法,没得说,绝了。我拜你为师,你教我剑法。5 B7 s2 l) B) [3 Y: `! ~# S
l1 D. b- q y7 q& ?! x; e
拜师不敢当,那就结拜为兄弟吧。伍员说。
1 ]+ ?3 K* E b% |
3 j. g0 A5 O4 M) z9 \( K 待我禀明母亲,就结拜。专诸说过,丢下伍员,就跑走了。没过一会儿,就扳着香案出来了。# R* |$ Q! ^! w! G9 d& g0 b
7 A5 a7 E; L" X1 } 在院子里的桃树下,把香案摆放好,两个人叙了年庚,伍员二十八岁,大专诸两岁。伍员为兄,专诸为弟。兄弟两人恭敬的点燃香火,一鞠躬,把香火举过头顶,再拜,把香火插进香炉,然后跪在地上,三叩头,指天发誓,结拜为异姓兄弟。
% I; y( P( J& L; p% ` 3 F4 @- U/ J* Q, ]2 g i) o
完成结拜仪式,专诸站起身,说,这剑法我回头再学,我去给你做饭去,晚上好好的喝两杯,给你洗尘。做菜我是行家里手,今个我下厨,保准我做的菜象你舞的剑。 ]- C! q+ t# n$ D' A; G
9 m/ b& |. N& x, ^! r3 y6 u 专诸开始杀鸡宰羊,他妻子给他做下手,忙活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丰盛的晚餐在松油灯下蛙鸣声中拉开序幕,那专诸喝到尽兴处,哪里管得住自己?只喝得酩酊大醉,在座位上,就已鼾声如雷。
4 K2 r4 P% k; } s
3 r% n! A: G' n 伍员把他扶到床上,和他挤在一起囫囵睡了一夜。
- u/ B" Q+ Y; M 8 B. v( b4 Q4 Q4 w, O
住在专诸家里那些日子里,伍员把伍家剑法择其精要点化专诸,专诸学得虔诚,在伍家剑法中物我两忘,在伍家剑法的门坎旁徘徊。伍员牵挂行程,就对专诸说,兄弟,我也算把你领进门了,我得去王城,你在家要好生习练,回头我会来找你,再教你些弓马骑射的功夫。- K* s% z9 F9 o1 q
4 r% ?& H( w6 z- }0 s
你去吧,到了王城,寻机会求见吴王,以求进身报仇。有用得到兄弟我的,你一句话,刀山火海我都去。专诸说。7 d. M2 }& j" b- }9 C8 c
7 h( g4 K" d' j/ b0 w7 U0 G/ j 那就这样吧,我走了。伍员说。* R; ?! b6 F3 W& Q! a# E- S/ |
; o& l+ K0 G8 ]# s" ~: V. c
伍员领着公子胜在春日的清晨离开趋镇的十字街头,沿着青石铺就的街面,朝着王城梅里走去。; Z" h- o& [/ Q2 ^
0 t, k6 U) H9 U3 L7 S9 `9 \ 到梅里去。这是伍员坚定的步伐所透出的信息。
: i3 ]! A9 r* Q/ _( b
* J' D0 y, z0 P7 n9 S) E 12、山雨欲来风满楼。伍员到达梅里以后,宣告逃亡以来空间概念上的行走暂时结束,行者无疆,但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走即将展开,这种通往权杖的旅行比过关逃亡更加凶险,过关是当面鼓对面锣,敌就是敌,我就是我,成则英雄,败则狗熊;追逐权力的路途充满杀人不见血的阴谋与暗箭,更加血腥,防不胜防。
2 c7 T7 [; p" c- t2 \; l+ B5 W7 H $ g' n ^" _7 g
血雨腥风之路在王城梅里为伍员铺开,从踏上这条道开始,就走进权力等级的金字塔的空间范畴,开弓没有回头箭,从此在权力的角逐中迷失那坚韧的背影。$ n7 K1 S9 o4 |* T$ T
2 [% `* @& V$ L K0 ~# r 那就从此开始,讲述伍员另类行走的故事。
( x; n8 ^1 { c/ J5 Q& Y$ ?( ?6 x" ^5 o' C, o" d0 f
梅里在太湖之滨,云蒸霞蔚,烟雨蒙蒙,如同从江南泼墨山水中走出的山野少女,天生丽质,窈窕妩媚,只是缺少大家闺秀的雍容华贵和万方仪态。! @2 {6 f. Q4 [% g
* E& y" w [4 A$ W% E2 t 王城建筑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街面的喧哗与水面乌篷船的写意互成动静,气韵灵秀,但遗憾的是城墙低矮,朝市粗立,与王城的身份不相匹配,距离恢弘大度和王城霸气显然非常遥远。
$ q4 N6 z8 n, z+ O8 w+ I( S; T 4 j( j2 W) R! J' C
伍员牵着公子胜走进梅里,王城的舟车如流、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在伍员眼里只是冷漠的背景,异国他乡的隔膜让他感到举目无亲的孤寂。# y' E( u9 r3 \8 F {+ _
2 z& h. C4 o5 a; I 生存是需要解决的迫在眉睫的问题。伍员到梅里首先施展的是乞食的才艺表演,才艺展示是从包装秀开始的。
- M+ n5 N& _, K$ m
+ O* z; s0 U- Q 伍员披头散发赤脚灰土涂面,装作丐帮子弟的模样,手执斑竹箫,招摇过市,往来乞食。箫声渐起,歌声遏云裂帛,声出金石。5 \& R# x/ E8 q1 G/ s" x! C9 x
4 M; [* f' y( M" h. {9 D
伍子胥,伍子胥,逃亡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凄复悲,父仇不报,何以生为?0 M1 P# W+ D; k- R! r* g
& U9 l8 G# R8 l/ v# D; D
伍子胥,伍子胥,过得昭关改须眉,千惊万恐凄复悲,兄仇不报,何以生为?
) N( P( m" H4 D/ S: r 9 N5 ?6 s8 x+ y( m3 V( Q% ]0 }) I: S
伍子胥,伍子胥,芦花渡口追兵急,千生万死凄复悲,身仇不报,何以生为?* _) Q7 P+ x- T" u" O6 \
7 S5 O1 A6 w8 q. z, q
王城闲杂人多,呼啦就围过一大群人来,象看耍猴的一般,看伍员吹箫歌唱。, ~( @" e$ N! K5 h6 D; I* P) O
0 R, o2 E0 X( r 这人还带一孩子,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呐。围观的人说。
" O+ { x/ D9 C$ k
& T* g$ T5 |+ ]- k/ {/ z 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伍子胥你都不知道,孤陋寡闻了吧。人家可是楚国世代贵族,家里犯事了,满门抄斩,就跑他一个,如今沦落街头要饭了。书生打扮的人说。
0 m m6 ^7 y* C* Q3 x1 I! J % N5 y; c1 v# c6 x
箫吹得不错,歌唱得也好,真是太有才了,我看能唱红,一不留神红遍梅里都说不定的。象追星一族的家伙说。6 H; Z1 S) o9 N5 ^3 S& i
# o7 c$ p, m9 b$ S* k# ?3 z 那孩子是世子的后代,听说过昭关的时候就带着个孩子,不容易呐。那个书生模样的人说。
: A& r0 ~. x% b2 d- M
# Y. f5 z6 l" U% z& b7 H6 w% Z 俗话说的好,艺不压身,多学门手艺是很有必要的,落魄的时候,可讨口饭吃。老学究模样的人摇头晃脑的说。
2 ?, [6 R: ~. n6 Q& [ ( w" {" K R$ J ^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万,传得梅里城里沸沸扬扬,大街小巷都知道王城来了个伍子胥。0 _0 X3 d7 I. s2 U
# K% k; L* \1 g( s+ e* F 关于伍子胥来到王城的故事,以各种版本在坊间广为传说。
7 Z' J N) N/ L4 L& d' @; R$ c O / s' }4 C5 M% } r( r& w+ q8 K0 u
初到梅里,伍员的主要工作就是才艺展示,舞台是街头露天剧场,目的是乞食,兼作个人宣传。宣传很快从坊间传到官方,吴王宫的老板吴王僚和另一举足轻重的重量级的人物公子姬光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伍员身上。这就是伍员要的效果。
7 `0 t2 R; z1 k+ L7 { 4 B) B$ G+ B! U, f
做如此宣传更极端的例子,是那个帮助周文王夺取天下的干瘪老头姜子牙,这老头古稀之年穷困潦倒郁闷不得志,但他想出更绝的主意,垂钓渭水,直钩钓鱼,结果传扬开来,钓得周文王这条大鱼,赢得青史留名和偌大封国,荫及子孙后代。
8 x1 a. V0 Z3 J: \+ t! c3 T1 o
$ @9 ]+ [' _/ X( a6 O3 _ 历史的实践雄辩的证明,思路决定出路。
& v) `3 f4 Y; B+ j$ Z; m
( u6 M# r0 {3 G 被离是在满城柳絮飞扬的时节出场的,那时桃树已是花落叶茂,桃花不再笑迎春风,只见绒绒的柳絮漫天飘舞,这昭示春的美丽容颜已经迟暮,生长的冲动在桃花凋零过后的枝头颤动。春的成熟在于告别虚幻的美丽,去孕育秋的收获。 X0 a+ X' ~9 R( \/ ^4 T
y' A9 N& l5 V2 \0 q8 s
走在街头寻找箫声的被离,在熟透的春的气息里穿行,不时用手挥去眼前的飘落的柳絮。当被离听到箫声的时候,他感到那箫声悲愤哀怨,绵绵的仇恨随那低沉并极具穿透力的箫音回荡在王城的街头巷尾。3 j6 |. J! D1 |5 L5 [
& K# a* F5 W2 K6 d& y
拨开人群,被离仔细打量坐在街头地上吹箫的伍员,心头大惊,想,我相了大半辈子的人了,从没见到过象眼前这人相貌雄奇的。
0 ?, y P- t# a) {' A; G1 G
' |# \5 c/ @, i `* J 被离心情激动,急不可耐的走进人群里,对着伍员抱拳作揖,对伍员说,我听说楚国的忠臣伍奢被陷害,他的儿子伍子胥出逃,你就是子胥吧?
# g: ~8 H# @7 {1 Z# Z$ x$ D 1 c5 _, O" d# M2 \8 J v, B. S
伍员只是专注的吹箫,箫声依旧。3 P, L1 i3 l8 q" t# | _8 T
, {' B0 G1 Q1 L. w2 W9 |, j5 o 我没有害你之心,相你有非常之貌,想引见你求取富贵。被离说。
9 F1 s u# p# I& {( W9 [/ o& ]! t
. C9 G+ g# T9 _+ G" Y! V) d( x6 G 敢问阁下是哪一位阿?伍员放下箫,淡然的问。1 T& { g! b) k: H/ t+ p7 g
# i* E) e8 V" |
我叫被离,平生善于相人,相人特准。被离说。
8 b( c' h0 v: `( |: B + Y; {) d4 [& D9 r" v8 D
是云梦子曾经介绍过的被离,伍员想,被离是公子姬光用以相天下英雄的,看来姬光已经先于吴王僚在暗中瞄上自己了。, Y9 J4 u7 s6 w: ^: ~. ]
7 H) |& m( U/ W 只见人群外,王宫内侍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而来,到人群边下马,人群哗啦散开,远远的站着。
) i% k+ e! i# V2 c) g; Z X * I' N4 d, B2 Z% e; A+ T! N% `1 g
那内侍高声喊道,奉吴王旨意,着被离即刻引伍员晋见王上。
- r) R0 f. y' T + ]/ e( a- g6 ^( f% p- D6 _
那被离一面暗中让人报告公子姬光,一面引伍员沐浴更衣,一同入朝,进谒吴王。
3 b6 L% y3 v, X/ B+ V& o . l6 ~* f" t3 U4 x# f
伍员安顿好公子胜就和被离踏上去吴王宫的路,朝思暮想的吴王宫就在眼前。* o, r1 g: i- t5 n" S
8 m/ T- ]; g5 F4 S* x8 F2 ?: u1 ^
宫殿两边的卫士的刀枪在春日灿烂的阳光中发出耀眼的光芒,在通向正殿的路上只有伍员和被离的脚步声啪沓啪沓的响着,除此之外,再无声响。
9 B7 h6 t" p& G0 w1 l4 E( c 9 k8 o1 U4 q4 J
想到与吴王近在咫尺,即将直面君王,伍员的脚步更加坚定。0 ^4 \$ V5 S% X t G' _" R
9 D! b" f3 n* C$ J 到宫殿门前,内侍挡住。侍卫搜过身后,等待吴王的召唤。
- m8 s% }- U' B F- ~3 x2 d
/ N/ R- c1 ]) ]( T2 x/ H 宣伍员进见。内侍喊道
$ p5 a' H+ s) V3 M& @: I0 b. J
: B" \: c1 C. k/ g6 Y( p* [ 走进威严空旷的大殿,伍员看到吴王端坐在王座上,便恭敬上前在王座前跪下叩拜。/ h5 X- C- z3 N% l8 Y+ H. @
; M# S3 t# H( Y
吴王僚看见伍员状貌雄伟,非常高兴,说,子胥请起,看座,子胥坐下说话。
9 y9 K4 ^; t$ _# `) A# r' r 9 w' n% W, x( F* j7 V1 c3 E7 `& K
谢过大王。伍员说过话后款款落座。6 o4 @$ x v2 J
" i5 I- n; k7 q7 H# r# D 吴王僚见伍员雍容大方,更加欣慰,对伍员说,子胥何以见教?
+ u0 a6 z* h* h s S) J # K. M3 x. ~: C4 W% X2 ^
伍员说,周平王东迁以来,王室暗弱,诸侯纷争,桓公首霸,但其后一百多年间的基本格局是晋楚争霸,如若晋胜,则诸侯小国依附晋国,如此则楚国就不会善罢甘休,就寻借口,攻击依附晋国的小国,那些小国就向晋国求救,则晋楚之战不可避免。谁若再胜,那些小国就会再依附谁。但为牵制楚国,对楚国形成夹击之势,晋国自先王寿梦时期,就派巫臣帮助吴国,吴国自此始兴。4 ~4 v: u1 r: G* Z
) g M+ |3 x" {& t 在吴国兴起之时,晋齐等诸侯大国,公室业已衰弱,大夫日盛,中原争霸进入尾声,流于形式,属于雷声大雨点小的那种。. h6 e: Y5 n7 ?2 Z% S( h. B' u( x
: f3 U6 ~8 S, }7 E 二十五年前,宋国执政向戎倡导晋、楚、齐、宋、卫、郑、鲁、陈、滕、许、蔡等国在宋国商邱盟会,秦国虽未参加盟会,但同意向戎弭兵的结果,那就是除齐、秦两国,其他诸侯国原属楚的同时朝晋,原属晋的同样朝楚(《左传》语,晋、楚之从,交相见)。
' q1 g$ P/ K9 ] j1 S. S - D- A! Y, P3 D# r7 F4 \
向戎弭兵以后,晋国六卿专政,国君成为木偶傀儡,六卿只顾内部纷争,无暇外顾。齐国陈、鲍、栾、高四族之乱,逐渐演变成为陈氏独大,渐有代齐之势(《左传》记载,晏婴与晋国叔向谈到齐国时说,吾弗知齐其为陈氏乎?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国从此内乱不已,哪里还有争霸的雄心?秦国独霸西戎,无力觊觎中原。! c. _% V$ J2 ?0 Z+ v" S" ]# m. G
" C5 i; e, t; Y1 T 当此时大势了然,当中原诸侯国内政变迁之时,吴越崛起于东南,与楚国在江、汉、淮三江之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楚在吴越之西,吴在越北楚东,越在吴楚东南。楚自平王以来,疲态尽显,日薄西山,加之执政者众,意见相左(《左传》语,楚执政众而乖),计无所出。吴当乘越在兴与未兴之际,外和齐晋,全力伐楚,蚕食鲸吞,据而有之;再挥师南下伐越,灭其国,占其地,开疆拓土。先兴起于三江之地,而后率王师北上争霸,问鼎中原,敢问天下谁能与敌? w% N+ A R+ b
) T) [! A2 x ?9 T; y4 f 吴王僚心中大悦,说,天以子胥赐寡人,得闻子胥之教,让寡人茅塞顿开,如同拨云见日。子胥去楚就吴之时,当是吴兴楚亡之日。当庭拜伍员为大夫。9 V: t) Z5 |" g3 Q# [! A% ?
& d3 h! D9 U0 E! p; y$ s
次日清晨,伍员到王庭拜谢,吴王僚让坐,说,听说你父兄被奸臣费无极陷害,你跋山涉水辗转宋郑,再到吴国,能够躲过楚郑两国的围追堵截确属不易?大难不死,必当有所作为,寡人会给你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的。9 `- f B7 d- D# I+ I
( R9 Q- }: R5 ^; b( d7 Z! B 那昏君奸臣害我父兄,我须臾难忘,但进见大王,须得先公而后私,先献策助大王称霸,再请大王发兵为我报仇。俗话说,父母之仇不与戴天覆地,兄弟之仇不与同域接壤,此仇此恨不共日月,愿大王发一旅之师为子胥报仇雪恨。伍员面色赤红,眼若喷火,咬牙切齿的说。
0 l2 l7 Z1 A$ D9 h8 e0 F- A" Z 5 q" s7 l- \% _( @
吴王僚非常同情伍员的遭遇,答应为伍员兴师报仇。3 M% z' Z6 J6 k' j
0 X% p; o1 s, ~" R! ^) J
伍员赶忙从座位站起身,走到吴王僚的宝座前跪下磕头谢恩。2 z$ |) L! t- I) d- \
8 t' k; f- \ q3 \9 m$ W$ H 那姬光早就听说伍员才智过人,勇武绝伦,有心接纳他,没承想伍员去拜见吴王僚,若为其所用,无疑是让吴王僚如虎添翼,那将后患无穷。姬光寝食难安,恼羞成怒,心想,无论如何不能让伍员为吴王僚所用?
6 a' N- W7 }" M% n6 n' h9 H+ I- x3 p
& N! K$ Y0 H; b/ f7 ?, n 吴王僚和公子姬光的角逐从争夺伍员开始拉开序幕,这场角逐是残忍的淘汰赛,输者,将被红牌罚下,从肉体上被消灭,作为物质存在的人将被历史除名;赢者将获得一个王朝作为奖励。5 }1 T& l& X" H! K% u
& [% q6 N5 x2 ?8 g$ n* w) C% @
通往权力金字塔塔尖的游戏向来就是以命相搏,玩的就是心跳。
) C D! t( I6 U & v, d' X n5 X( s" b+ e
刺激。" k( q m$ Z# p* ~2 @1 z6 J# S+ X
. _: r0 N& b) W5 T' n
险象重生。) {0 ?5 b/ \+ _/ L6 Y
% b3 Q. Q* T. j: k5 o0 Y/ m 有高血压和冠心病史的绝对不能参加。
2 e+ l. M1 K7 I9 W/ v % R, r0 z& \5 @( S: a
自然比赛注定举行并决出胜负,按照惯例,在比赛正式开始前,首先得介绍参赛选手。
* A5 F" f! L4 q( s1 M" |$ n/ i / g, z- S. Z$ f# G' |+ @& O
姬光是挑战者,他认为上次王位分配极为不公,既然季扎也就是他的四叔高姿态让出王位,王位就应该归还到长门,他作为长门长孙理应承继王位,而不应从长门到二门传到三门就嘎然而止,由他三叔的儿子僚继位。王位分配方案,直接造成他除去鸿鹄之志和与之相匹配的才华以外,一无所有。六年多的等待与正在进行的不可预知的等待,带给他的痛苦与孤独谁人知晓?眼看来了个伍子胥可共谋大事,却让僚捷足先登。这对姬光来说,太不公平了。在漫长等待的岁月里,他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暗中结纳天下贤能之士,为谋国作准备,为未来执掌吴王朝的权柄健全班底(《史记》语,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 n- V' J: j% l, x/ ` % T, M8 M7 Y w& P3 _4 w+ l
此时的伍子胥已被公子姬光视为掌握王朝牛耳的救命稻草。3 Q+ A# b( G2 q4 N3 a# Q: s
! T$ h6 o8 S+ v 如若让姬光用一句话来慨括他的参赛体会的话,姬光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说,我非常想得到伍子胥。
7 ?: M1 {) d4 p& J' x . \) f3 n u, D, N& W% R) q
吴王僚是王朝的掌门人,把握王朝于股掌之上。他是王朝满朝大臣拥立的王,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根基相当的稳固。吴王僚的两位舅舅掩余、烛庸并握兵权,在那个刀把子里面出政权的时代,兵权是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最有说服力的资本。更要命的是吴王僚的儿子庆忌,筋骨如铁,万夫莫当,旦夕随护在吴王僚的左右,是个超级称职且忠心耿耿的保镖,谁人能近吴王僚之身?( s; m! t9 S2 C. z$ Z
6 i {3 }$ j' o- ] 吴王僚需要伍子胥的智谋助其称霸天下,他的目光和心思都集中在争夺霸业上,他没有看到灯影下那片黑暗,他在明处,姬光在暗处,这就是吴王僚不利的那一面,更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 h% U6 A' W& z4 \" a- t9 H% C
( x+ a- j' e8 [# ^# S! F7 m" _4 @ 所以,吴王僚并没有意识到争夺伍子胥的斗争已经开始,比赛已从他眼皮子底下展开,他却毫无准备。
8 n: D7 C% I( {9 `; o
8 y) q5 L- v: g x) z4 ^ 当问道吴王僚参赛的体会的时候,他会一脸无辜的说,啥比赛?寡人不知道,没人通知寡人参赛。- o* I P3 N7 W# |' {9 }
+ r5 j& j. L' A" N
比赛已经开始了,吴王僚还蒙在鼓里。
/ S: E! G1 i, o+ _8 Q * [ N% U: \" o; c: v2 G
此后吴王僚对姬光的高度信任更加证明这一点,这一点犹如千里之堤的那个微不足道的蚂蚁洞,如不得到有效的修补终将会酿成大祸。
- f: [, s2 }1 D8 O c6 j 2 o8 I" z7 q2 r0 L. Y% A
在比赛的过程中,任何破绽和漏洞都会给对方可乘之机,让自己流下悔恨的泪水。
+ |5 m6 o4 ] y4 h3 {& ~- f1 g2 E. U% c5 {6 L
比赛之初,姬光主动出击,他到王庭进见吴王僚,说,我听说楚国的亡臣伍员,前来投奔我国,大王,你觉得伍员是个什么样的人?
- N9 W; S- G3 \! c( G* X! p2 H + d! K7 k) \8 n8 _2 [
贤能忠孝之人。吴王僚回答说。: O* ]* ~9 d& H
- D2 w2 U2 p# q% I- k
何以见得?姬光问。
5 D, T7 a- y4 }( a- L4 \% }0 Z4 _( N ) ^' A5 T" W- ?- z+ E6 v4 p; Z
伍员勇武异常,吴王僚说,向寡人进策,句句切中要害,是难得的人才,足见其贤能的一面。忆及父兄之冤,怒发冲冠,须臾不忘父兄之仇,乞求寡人发兵为他报仇雪恨,足见其孝行的那一面。大孝之人必大忠。所以,寡人说他是贤能忠孝之人。/ Y6 n! E* \9 _: P
% s; S; v) g" S& u 大王答应兴兵为他报仇了吗?姬光问。# ^% }4 @( n* q( D* m% x- V3 j% o
& b8 k* k$ n' I9 @ 寡人怜悯他伍家的惊天之冤,已经允准为他发兵报仇。吴王僚说。
4 t0 O L+ [2 I & u; o1 r0 ]' O& s; F* ~
俗话说,万乘之君,不为匹夫兴师。何况从大王继位两年以后,吴楚交兵日久,未见大胜。吴国虽兴,但国小力弱;那楚国虽衰,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楚国的军队比我吴国的人口都多,以我三万雄师,对楚当徐徐图之,骤然兴师,把匹夫之恨看得重于国家利益,那可是本末倒置呐,我的大王。即便对楚之战侥幸取胜,只是为伍员报得私仇;如若战败,受辱的是吴国。愿大王三思而后行。姬光循循善诱的说。: f) E5 F& m/ F2 w
2 A; W6 f _/ ?1 C/ ^2 m/ |) ? 吴王僚很以姬光的话为然,从此不再提伐楚之事。* i3 N/ m% P4 m/ O! x5 ~, ~
3 _5 I+ D$ L. K3 k 伍员知道姬光进谏阻止伐楚,仰天长叹,说,云梦子料事在前,那姬光志在萧墙,不可和他说外事(《史记》语,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我夹在吴王僚与姬光之间,稍有不慎,旦夕祸至。当归隐田亩,以待天时。" M' O9 t$ k/ p3 P- L
# R/ K* @& x# ]: \
于是伍员向吴王僚辞去大夫之职。5 x) x9 A1 ]) C& Y- E& B( U
$ `& C& N4 p7 v# _+ }1 i! g4 C 吴王僚若有所失,心有不忍。
9 B, W5 U% O; J- C9 p9 t# p4 w
: |2 F, s2 m! h: Z; R; e 在吴王僚犹豫不决之时,姬光再次觐见,说,那伍员因大王不肯兴师,心生怨望,所以辞官,此人不可用,用则生乱。
# H; D/ J% L7 L$ \5 f* \" }$ G " h+ J3 q- V4 P' j1 B8 _' p
那吴王僚就此疏远伍员,准其辞职,任其归隐,赐其王城郊区阳山百亩之地供其耕种。
' @) Y# }6 F4 @1 \4 B
, ~( A1 }4 N: `" K0 U9 C7 }- ?9 ^ 伍员王城之行暂告一段落,带着公子胜到阳山种地去了。9 S, v5 a3 L$ c+ q$ P; b4 _
# y$ W3 \- {3 }1 G# ~: d& c) P+ F 好在伍员和公子胜没啥行李,搬家是很方便的,而且有了归宿。- ?/ F+ B' U3 _
" B3 z' O$ T6 D5 x% B
离开梅里踏上去阳山之路,伍员无奈的张望了帝国王城的夏日,蓦然感到王城的夏日是那么虚幻迷离不可把握,欲望在无边炎热中汹涌,但他却别无选择的离开纷争与暗斗的王城,被放逐的感觉在刹那间击中了他,他情绪低落的走进隐居的日子,东山再起成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