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38军 军长梁兴初 : r1 H# \. T. d' W. K# n- H
5 c$ R" O0 h0 M5 y6 U! c2 N j8 [ & g" z+ T' p9 X& R$ l1 Z# O; \( M
' t, s# }$ H9 ]2 x, D% F
6 B: o, L( d+ V梁兴初将军 ) I6 z' M7 _4 H
* d& I; P( W+ q* [0 }& L38军是原东北野战军1纵,是东野的主力部队。在国内战争中,相对于其他野战军的兄弟部队来说,38军虽然战绩赫赫,但要说全军排头,那肯定会有许多部队不服气。如果没有朝鲜战争,38军就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
+ X$ F0 A+ I4 \
6 {* }) X% _) }' v" V* O二.20军 军长张翼翔
3 b8 a6 m7 v4 K7 C3 a$ K$ p. C/ R. m) [

0 H4 j* A+ O% f5 Y3 U- I. J( R; d2 D2 e# b0 L
, g+ z5 u1 ]& [% }0 p
张翼翔将军 6 e! M. p7 \- }/ Y
- E W) \/ B2 y0 q$ q; D20军原属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余部。抗日战争时为新四军第1纵队,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在任何一支军队中,能有第一的称号,如果不是有显赫的战功,则必有辉煌的历史。20军亦不例外。
# k8 H/ ]) L& j) q) b4 J! E; Q! }% C/ y" g0 Q' H0 h5 w8 {
三.27军 军长彭德清
( d! U' I# \" Z: z5 k5 N0 [3 Q$ v3 t% \" s3 Y2 k4 S( g

' J& c7 m% k1 W- t/ y0 z6 R0 x1 E |
: I4 t4 ]9 P* K* X8 V- n- g: \: \% j" q5 Q1 Q. k( x) m
彭德清将军
: e) O; ^+ e. Y
$ r6 c. A+ b7 V1 Q% {' f) {27军隶属于三野9兵团,为原华野9纵,第一任军长是赫赫有名的“黑虎”聂凤智。这支军队打仗一贯勇字当头,敢打先锋,曾打出过“济南第一团”和“渡江第一船”。在渡江南下后,聂凤智调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23军副军长彭德清接任27军军长。
6 {+ m# Y) j7 s' z9 T: A. A9 ^
! f" s; e7 g$ G9 y1 N四.15军 军长秦基伟
9 m& @* @+ C0 f4 k6 A2 k
1 T4 d0 N4 y \2 A, j# ^2 r
, x1 I+ s+ ^& F. Z2 M- ?9 s- f: q# X1 d/ ~
# o8 ] G8 B W7 B% ^0 |
秦基伟将军
) C8 \0 |- P' o8 ~1 }! l( W- ^
) w: W- O( y# P/ ?: x8 d& T! T! \, ?15军隶属第二野战军,前身是中原野战军第9纵队,1947年8月由几支地方部队组建起来的。军长秦基伟出身红四方面军,曾是警卫徐向前的手枪营连长,参加过西路军远征,被马家军俘获又寻机逃出,可谓大难不死。 " N) w$ r3 x+ O3 w
( l, r; L) e4 e: x
五.39军 军长吴信泉
% @' J6 d2 S) N: I/ n* A$ s1 y
# O3 @8 [# x9 ~/ C% ?: p
% w. [4 y' u8 g- O! V/ z P" I6 m) f3 ]$ ^
4 q# M) `+ ~8 Q! a9 i5 w吴信泉将军 ( Q2 X2 K. {, P9 n4 x) l0 F+ D
9 g# f2 U! _7 ^( {% N/ V39军的前身是徐海东大将指挥过的红25军,万里长征的开路先锋。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参加过平型关大战。解放战争时发展成为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49年全军整编时被列为第四野战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是1930年参军的老红军,曾是东野2纵6师师长。 9 o6 z3 l5 t* x9 |- U" `7 I
9 a1 q. T/ C" P4 _
六.40军 军长温玉成 8 b$ Q" T7 K8 a! v
3 h: Z! B; P! U5 I1 p$ x
1 `+ w5 v+ l' ^+ h6 s. K8 j, W O j
& U! q; X* K7 I% b; m* v
温玉成将军
2 L) r- X6 N; o0 E- D; z* a* O( I
% U/ w! p% B2 C40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3纵。3纵则是由鲁中军区和冀热辽军区的老八路组成,司令员是赫赫有名的韩先楚上将。3纵在东野中以神速奔袭闻名,被称为“旋风纵队”。著名的四保临江战役,主要依靠的就是3纵。在辽沈战役中,3纵攻势凶猛,攻锦州,克义县,战辽西,歼敌3.9万余人,生俘国民党军第9兵团中将司令官廖耀湘。全军大整编后,3纵改编为第四野战军40军。在进军中南的战役中,40军连战湘赣、衡宝、广西,登陆海南岛,建功赫赫。
q) Y$ u i0 \8 `: T
, X) m& e- @3 w$ H! F。 3 f6 u% V8 A! n& V5 K
! z( |$ l/ S, x% t/ z七.42军 军长吴瑞林 1 |$ x2 \% ~5 U: r* P! q1 k. `5 ~4 ?- Q
" c' f5 K7 B; c5 Q, a- q

* r w" C z& [5 g* X$ V' E: C A N+ ]" L2 f. h% r! m
1 I" T/ T9 q, @; a4 W% R. P# r
吴瑞林将军 2 V9 k) [* ?8 q$ ~6 a5 N
% S" \+ \6 \3 f42军是原东北野战军5纵。说起来挺有意思,解放军各大野战军除东野外都没有5纵。为何?盖因1936年西班牙内战,颠覆共和国为纳粹开路的就是内奸“第5纵队”,此后便成了祖国万岁人的忌讳。林彪则不信这个邪,在全军来了个独一无二。5纵的首任司令也很有名,便是人称“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万毅中将。 . Y0 K; Z% w2 v; _! @
4 E# f/ q8 Y7 J) t8 k八.60军 军长韦杰、张祖谅
# m4 z1 ?( I8 P& s
- {+ v3 _6 u: Z) }4 z ( Y- ~9 y: A# d8 A* v6 I
$ D$ a7 `" ~3 S+ B# Y6 E7 j- ^# T3 c4 y6 \/ U6 f7 b+ K' I% y; s
韦杰将军 9 G) k% z9 F& ^ }- S, O8 N0 b# ?! L
( J2 S' M) F$ q8 T$ F. I2 x
5 U- b1 f! Z, E+ F( w6 ^9 Z
# I, F; N. }7 N5 F/ V" l! i. U/ Z5 P( Y$ n+ A, I, b
张祖谅将军 , j& W2 M* v7 N3 w% ~1 X& g1 W! \7 ~
$ {3 ^% s, F6 E" y$ Z! g
60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首任司令员是上将王新亭。后改为华北野战军8纵,隶属华北军区第1兵团,直接归徐向前指挥,参加了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该纵队第23旅,在临汾战役中,英勇奋战,首先登城,被授予“光荣的临汾旅”称号。在当时,以攻下的城市命名部队可是一种巨大的军人荣誉。1949年全军进行整编,8纵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第60军,王新亭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张祖谅任副军长兼参谋长。 # J4 N! J/ X; E, @8 m( @, A& t
! w* q7 K0 o0 t4 S" x* N0 D( w
九.63军 军长傅崇碧 + `) V, h4 m7 t/ b
* Z7 \0 T3 {7 f& f! F& h% S
& v% O- H" P; p* R Z7 T1 `; j/ I: f5 z( L. e/ }
8 t, x- M* M/ t
傅崇碧将军 6 E3 O* @. d7 D6 ^: u8 T
! y; R0 M9 G( y
63军前身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首任司令员是上将杨成武。后改编为华北军区第3纵队,曾参加过绥远战役、大同战役、张家口战役、青沧战役、第一次和第二次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石家庄战役、察南战役、冀东阻击战、平绥东段破袭战等战役战斗。1949年全军整编,3纵整编为华北军区19兵团第63军,军长为郑维山。其后,63军参加平津战役,会攻太原,再出兵西北,经过扶眉战役、陇东追击作战、兰州战役和解放宁夏等战役,协同第一野战军主力解放了西北陕甘宁地区。
) L( |+ I7 H. Y4 d' R9 M8 l9 _
1 H4 P* ]2 U* c% N v; V十.50军 军长曾泽生 C4 R3 R: G" U. q9 I5 I) M
T# ]2 H; [; S( p M9 M
& y9 G$ i2 f/ z! I! z* g) o1 ~" Z. d. N9 r9 R0 @* C0 |
9 Q" `4 I3 N y U8 c; M3 B曾泽生将军 # s9 [' h9 k. S& A4 z: z |2 A
& x0 b6 `3 B8 c- F5 l& T) R50军前身是原国民党军第60军,为滇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于长春起义。1949年全军整编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50军,军长为原60军军长曾泽生。50军成立后,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部队进行了政治整训,又补入了许多解放军军官和战斗骨干,全军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