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古代音律的划分....
3 y- o+ x/ |* m% \0 B; E关于古代音律的划分....( x# B( N- p6 v. ~8 I. C6 o: a* J
% A# _2 I d" G" N# e, C# j+ Q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J' ^7 G$ p/ J
各律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又,奇数各律又称为“律”,偶数各律称为“吕”总称为“六律”,“六吕”,或简称为“正律”,乃对其半调(高八度各律)与倍律(低八度各律)而言。 0 R0 f2 g X/ ]' U: d! S' R
: c6 \4 a+ I4 M1 v: I1 ?2 D: D* x# F, `
4 l. z o% s2 d d6 a" U! r% t" [8 P) i五音:1):亦称五音,即中国无声音阶中的商,角,徵,羽五个音级。五音中各相邻的两音间的音程。除角与徵,羽与宫(高八度的宫)之间为小三度外,其余均为大二度。
S) C( w8 ]! S) ? \% ?4 a9 M2):音韵学术用语。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分为唇音,舌音,牙音,齿音,喉音五类,谓之五音。五音之明,最早见于《玉篇》前《五音声论》。中国传统声乐理论中亦采用之。! Q! w! b6 b+ P8 Y; Y
8 l$ R" B. a# `: R m
7 t& T- m7 U. M! I
( K e/ t% K- Z+ I+ q/ t, b7 B三分损益法:亦称“五度相生法”,“隔八相生法”(指相隔八律),中国古代计算系律的方法。在弦上欲求一已知音的上方五度音,就克发出该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欲求其下方四度音,则减三分之一。例如发出宫音的数值为3,则4为下方音(徵音)的数值,而其上方五度音(徵音)的数值为2。次法初见于《管子》一书,用以求五音。后《吕氏春秋》又用于求十二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