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25|回复: 1

华君武:我改不了 “狗拿耗子”的习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1 07: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从小就喜欢坐在大门口画门前走过的人物,卖菜的小贩、甚至是挑木桶收买小便的人……”
: D& U7 V! k5 j3 A% Y0 P) c7 d- {8 t! T0 v
这是正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的《漫画一生·华君武作品展》上,漫画大师华君武的“序言”,就跟他的漫画作品一样,朴素,直接。 # U9 ?2 Y) l- g4 s
0 i1 F/ T% d2 t& B4 o- ~8 ^2 u
没有绘画“天分”的漫画大师 0 Z  V. g: I) ?& w, T

% G7 ~; {* n' ~# A华君武说,他小的时候其实并没有什么绘画的“天分”,只是喜欢自己乱画而已。初中时的图画课上,他的成绩总是勉强及格,因为他不喜欢画工笔画,觉得工笔画不随意、很呆板,不符合他的性格,总是用比较随意的手法画画,所以他的老师每次看他画的静物画,总要皱眉头。
, y6 P8 i. Q8 A2 ?8 G( a! c) f# U* Q& G. ^
华君武开始学漫画是在初一。有一次,他看到一群学生在打预防针,学生很调皮,虽然打针是有点疼,但是却故意装出很疼的样子来,于是他就画了学生打针时装出的鬼脸,没想到这幅画居然被他所在中学的校刊编辑看中,刊登了在校刊上面。后来,他又用漫画表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被《浙江日报》刊登出来,得了一块钱稿费。就这样,华君武开始了他后来漫长的漫画生涯。
  F! M& {* q% W- [
! E% z1 y/ `% f华君武的漫画通常被认为是“笔墨简约精练,风格拙朴隽永,体味世态人情深刻而醇厚,笔下人物形象逼真力透纸背”,而华君武对自己的漫画则有一句精确的定位,他说,“漫画是用笑来战斗的。”“战斗”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从一开始起,华君武就没少为自己的漫画吃“苦头”。 , ]3 j+ f4 k( v4 u0 J

/ A6 l5 {# A8 P  e: I/ v华君武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他的数理化成绩很糟糕,数学考试经常得负分。偏巧当时有一位数学助教对他们也很凶,他就在课堂上画了幅漫画嘲笑他。画面上是一把大大的尿壶,这位助教的头正插在尿壶的嘴上,标题叫作《清供》。他的表弟和他同班读书,也讨厌这位助教,竟偷偷拿了这幅画就往这位助教的教桌上一放。这下可惹了大祸,华君武说,那位助教大发雷霆,向学校提出:“不开除华君武不再教课!”华君武为此就被迫停了学。 - b% C! Z6 C$ I+ c( X! X* ~
) g8 d2 s! M1 |
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灵魂 " E: F" r  s- L

7 D9 o* E# ?% Z8 B  ?4 B+ z+ d  z有人形容华君武的漫画是“刀刀见血,入木三分”,为此他得罪了太多人,对此,华君武认为,讽刺是永远需要的,是天经地义的事,漫画家就应该具备这种独特的视角。
, v  Z# t& z  B# j6 X( l
( g. b/ C& K0 ]9 Y9 u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灵魂,为了寻找漫画的灵魂,华君武一直煞费苦心。他说,为了创作漫画《自动楼梯》,他曾几易其稿。起先,他画了一把扶梯,一个人正在拼命向上爬。可他对此不满意,觉得这样讽刺干部向上爬的现象,仅仅只是个思想品德的问题,得改。 9 M1 m3 h$ A5 n0 N/ Y6 b; y" f
! @9 E& e- F1 k/ c  k1 G( [" c6 y. C
于是,他又画了一群人在争先恐后地抢攀一把梯子,这样的改动比原来有说服力,但又不符合他想讽刺的干部队伍中的主要精神状态。画不下去,他就只得搁下画笔。 7 h% W  A8 q' U# @% A% B& `  U% g" L+ M

; O4 J" I9 J' W: C一次,他在北京车站看到了只能上不能下的自动电梯,心里豁然开了窍: “这样画,立意不就更含蓄、更深刻了吗?”于是,一幅深刻提示干部安排中的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的作品很快勾勒出来。 - W9 D9 O2 X8 D
. X3 |1 h" z  p0 o
华君武在艺术上有着一种特有的幽默,到了耄耋之年,他仍不失风趣。有一次,他在院中散步,不小心跌于没盖盖子的沙井,伤了腿。友人电话慰问时说,“听说你掉到井里了?”华君武马上回了一句:“你不落井下石就好。”
  v: s; V5 O5 p2 i( O% O因漫画曾被列入“黑名单”
2 I+ g: J7 w  f1 E0 f/ B' T7 n% d8 \' v$ a; i- X) k
“八一三”日本侵占上海后,华君武不愿当亡国奴,他瞒着母亲,只身去延安。正是从延安开始,华君武的漫画与中国社会的风云变幻紧紧的交织在了一起。1942年春,华君武与蔡若虹、张谔三人在延安开了个讽刺画展,其中有一幅漫画叫《首长路线》,画的是两个女同志在路上聊天,一个说:“才一个科长你就嫁了。”讽刺的是当时风行的“谁的官大就嫁谁”的择偶标准,引起了极大争议。 6 E2 E& G$ {# {' v: h0 |

4 }+ }. ~) A. j' _% ^在这次杭州画展上展出的《磨好刀再杀》,则是华君武1947年创作的,这幅漫画描写了当年蒋介石一边高举“和平方案”的盾牌,一边马不停蹄地在磨刀石上打磨他缺口累累的屠刀的场景。据华君武的儿子华方方透露,这个漫画形象的蒋介石穿着一身美国大兵服装,暗示蒋介石是依靠美国的援助才有力量来打内战的,而光头、高颧骨、小胡子和凹进去的眼珠形象和蒋介石太阳穴上贴的一块小小的、四方形的、黑色的膏药,则暗示天天打败仗的蒋介石无时无刻不在头痛。作品见报以后,老百姓大呼过瘾,蒋介石则气得咬牙切齿,哈尔滨的国民党特务组织为此以“诬蔑领袖”的“罪名”,将华君武列入了暗杀的黑名单。
4 T2 f5 s1 c! \' d' ~: o( X& u- p8 D- n7 N/ u
华君武在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杜甫检讨》等“内部漫画”在当时也影响极大。画中,唐代诗圣杜甫正在愁眉苦脸地写检讨,题目是“兵车行乃和平主义思想”,揭示出了当时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偏颇性和片面性。这样的“内部漫画”在禁忌颇多的五六十年代实在显得弥足珍贵。 * M: _. t$ p0 W* O  o3 B9 E5 K7 v
: @3 K' T' S# u8 j
如今,华君武已经是耄耋之年,但只要听见大到国际社会、小至街头巷尾发生什么事,他的漫画仍然会很快见诸报端。2003年SARS时期,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又凸显出来,不日,他的漫画《文明车队》和配写的短文《雪耻》就见了报;有餐厅挂起希特勒像、有照相馆开设日本军服照业务,他即愤起抨击;2005年4月7日,自称“漫画退伍兵”的华君武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幅讽刺台独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的漫画,引起轰动。有人称他为“社会监督员”,他自己说:“我就是改不了狗拿耗子、见了就想咬几口的习性。” 2 d% \+ X) X$ g* l( [! h; @- u/ C
, {& ~' Q6 b3 X' H
“我实在太喜爱漫画”
+ F0 R7 q* S  M  t) Z' z- |, X& ~- F/ l/ _% o% K" g0 p2 K$ y6 e
如今,精神矍铄、步履矫健的华君武每天早上打打太极拳,晚上也看一会儿电视。他说,听评弹、听京戏、静养功、太极拳、逛农贸市场、到邮局给“漫友”寄信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几乎全部。“小孙女画得不错,她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与作者和读者书信交流对我这个老头子大有好处,使自己学到了不少好东西,也锻炼了大脑,大脑不能不用,不用就会痴呆,我现在只偶有健忘,还不痴呆。”已届92岁高龄的华君武仍然身形板直,精神饱满,脸色红润,疏眉朗目,鹤发童颜的长寿秘诀也许就在于,他心理豁达,乐观坦荡,幽默风趣。 $ t. }2 m6 v8 A; k6 M7 {! h3 z3 i, [: k

) H5 H  q- ]' r; q7 Y不过,如今的华君武并没有就此闭门纳福、颐养天年,创作的旺盛不减当年。华君武谦虚地表示说,自己现在离生活远了,敏锐性也差了,创作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创作处于枯水期,“这是人生发展规律,无法抗拒,但我现在仍在挣扎,希望下坡路上滑得慢些,因为我实在喜爱漫画。”
- \' Z+ y. [4 X. q2 a) D0 D2 \' B; L% I0 i6 E$ R7 P8 }
华君武说,目前中国正在画漫画的约两千人,但很多人是靠自学成长的,美术训练的基础较差,而且现在美术学院训练方式也不适合培养漫画家,所以整体水平参差不齐。这两年出现的漫画,也有幽默,却少了讽刺。在华君武看来,这些讽刺是漫画不能缺少的。说到近年来的流行漫画,华君武说:“现在很多报纸喜欢休闲的、搞笑的漫画,我不是说它不好,但老百姓还得通过漫画知道一些事情。漫画和其他艺术一样,它要打动人,首先画家要有感而作。”
发表于 2007-6-27 16: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1 01:03 , Processed in 0.0290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