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78|回复: 0

中医综合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5 14: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综合复习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1 X3 U8 K) U& Q" B' ?1 ~发布时间:2007-06-01 浏览次数:427  2 I* w( o7 ], U' a; A
  
4 ]5 ~. I2 n3 M7 b- F8 x3 W& ?% [) U7 C- `8 L* K
(一)明确复习目标
+ p) M! ]$ F2 U, ]3 t' L# c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w! H6 z/ v  g" W5 J4 x' v6 d
1? 全面把握医学全在线纲的要求
" l" N$ [. V, J2 N# x" ?& u医学全在线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医学全在线纲详细规定了各科目考查的内容、重点和要求,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重点与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内容详略不同,或者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常常和中医综合医学全在线纲有出入。平时任课教师不讲、一般考试不考的内容,大纲却常常作为考点或重点内容要求。因此,无论你是应届生、往届生或在职拟攻读研究生的人员,在开始复习之前,都有必要仔细地阅读医学全在线纲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医学全在线纲对专业内容的要求和明确复习范围。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复习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越复习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也不知道复习了有用没用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丧失了参加考试的信心。
" V2 _3 ^9 i7 I# p0 b4 j4 C2? 认真分析复习的重点 + }1 H2 _4 _! u' }
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是开始复习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对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对某些内容总是有的方面记得清楚,而另一些方面则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对照自己对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细致地将自己掌握的不牢固的课程、章节、知识点等总结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8 `" c$ C. S; c4 s0 T& ]7 M2 e) X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发现复习重点,那就是模拟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错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复习时就应当作为重点来对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的重点往往比较分散,可以作为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在复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对复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查时使用。0 q( c- x1 f0 w2 N+ f3 F
3? 适应考试的方式和环境
. f7 o* l, [' e$ ^5 L% H虽然大多数考生都已“身经百战”,应考经验较为丰富。但中医综合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结业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小时,题量多达180个,涉及的课程有六门之多,考查的知识点多达数百个。考试时间长、题量大、考查内容知识点多,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全部为客观性的选择题。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考试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的身心较好地适应严酷的考试环境。
' d; ^0 J8 p3 _# q- R7 R
+ ^+ N7 V6 l% T4 k; O% L(二)借鉴往年考生复习备考经验
% `: ^+ r0 ?5 U4 p今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较大调整,但是除增加针灸学和设立分专业试题外,大部分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题型等没有变化,因此,借鉴往年考生的复习备考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往届考生经过了考研全过程的锻炼,对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有比较成熟的认识和经验,尤其是在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复习重点、适应考试环境等方面,可以帮助新考生合理地安排复习计划、设定复习目标,并获得对考试环境的初步认识和了解。
7 ]1 ^' F' f7 e; n3 ]+ Y; x
& B! ]6 z4 |/ A- ](三)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 |, m& z) G( }1 z5 f& I* ^
制定一份详细而合理的复习计划是考试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中医综合的复习计划应当纳入到整个复习备考计划中综合全面地统筹安排。因为还要复习其他两门课程,进行中医综合复习的时间可能只有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半左右,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计划的合理性。复习计划是否合理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S* ~! @# O4 p
1? 时间安排的合理性
+ G5 J6 v! H' |" i- q+ Z; S充分的复习时间是取得好的复习效果的保证。时间安排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整个复习阶段的划分、每天与每周的复习时间的安排等方面。
: v: j0 @3 ?! {" |+ B( @& _% `: i一般来说,考研复习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全面复习阶段、重点复习阶段和巩固调整阶段。全面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系统地复习全部六门课程,需要考生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复习,记忆和掌握大纲要求的主要内容,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一阶段所花费的时间最长,因为考生掌握基础知识所需的时间有差异,一般在一个半月以上。重点复习阶段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结合适当的模拟训练或自我检查,发现专业知识的弱点和盲点,并专门进行重点复习和提高,使专业知识的掌握趋于系统和完整,消除弱点和盲点,这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巩固调整阶段是在前面复习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调整身体、心理状态,使之有充分的体力和精力投入到高强度的考试中。考研的准备时间非常珍贵,认真计划每天、每个小时的复习内容,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时间进度表,以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6 Z/ Z3 {* o/ N8 u9 x" m  L
2? 复习内容设定的合理性 - C! y$ u8 ^% x- z9 T9 R- @+ o
中医综合每天的复习内容应达到一定的数量,明确安排好每天的复习内容和进度,既不要感到吃力,又要照顾到时间和进度满足备考要求。即使不能明确安排每天进度,至少应当有个粗略的进度表。
4 c/ d6 u4 h/ P7 Z5 t1 q8 j3? 复习方法的合理性 * J9 ~. X% }; V  p( w
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虽然每个人在学习方法上都有自己的习惯和特点,但学习的基本方法却只有两个:不断重复、比较归纳。其他学习方法都与提高重复的效率和变换比较归纳的方法有关,以加强记忆。在复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特点和经验,针对不同的科目合理地运用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8 H6 [# V" o6 m4? 合理的休息和调整
2 R- A& k6 w$ [' e$ d# C在制定复习计划和进行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即合理的休息和调整。考研复习是一个漫长的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任务繁重而时间相对较为紧张。一些考生为了赶时间,不惜放弃最起码的休息时间,结果使自己身心疲惫,复习效果还不好。合理的休息和调整是人体的基本需求,古人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会紧张学习,又会放松休息,才会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考研复习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没有足够的睡眠和适当的放松调整,过度疲惫的身体会首先提出罢工,很难坚持到底。   U; M) d- n% v- c8 b# o

6 }! R- p% B' j6 ?' z9 d1 a(四)进行一定数量的模拟训练 5 U) w4 x, v7 n6 E' e; G
进行模拟训练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检查自己对知识掌握的情况,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二是可以使自己适应考试的环境,熟悉答题的节奏。适时适度地进行一定量的模拟训练对于考研复习有很大帮助。但模拟训练应适度,不能让模拟训练占用主要的复习时间。根据往年经验,集中的模拟测试训练一般以三次到五次为宜,再多的话应有可能影响全面复习的进度。每次完成模拟训练都应当结合标准答案、教材等分析和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之处,用以指导下一步的复习工作。但是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必要刻意地进行过多的题型训练,特别是针对X型题,既耗费时间,效率极低,又会影响基础知识的复习。 7 r- f9 J5 k) y2 S( s

: s2 t% F( C$ _& c(五)处理好三个关系
! Y5 ^- }3 B, s/ k' d% o1? 中医综合与政治、外语之间的关系 8 C& ~% g; i# o3 ?, @
今年研究生初试科目只有三门,较往年又有所减少,同时中医综合在考试总分数中所占的比例却大幅度升高。在这种新的情况下,中医综合的考试成绩对总成绩具有更大的决定作用。因此,应当处理好中医综合与政治、外语复习时间安排的关系。与往年相比,今年应结合自己的外语与政治的学习水平,适当安排更多时间放在中医综合的复习上,以保证中医综合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8 Q% |: F9 q9 G$ F+ T4 A' H
2? 中医综合各科目之间的关系
: `" [: `2 P: U7 ]中医综合需要复习六门课程,知识多、内容繁杂,复习每个科目都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容易出现复习后面忘记前面的情况,在制定复习计划时应仔细分析各门课程的特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这六门课程的复习时段和次序,对于联系较为紧密的课程复习可以间隔进行,相互联系较少的课程则可以采取交替复习的策略。比如:一天如果有六个小时用于中医综合复习,可以用两个小时复习中基、两个小时复习中药、两个小时复习方剂,并且制定合理的复习进度,以保证六门课程的复习都能按时完成。 / z$ @1 g7 _! `- T! Y2 e, l
另外,基础专业的研究生和临床专业的研究生,在中医综合各门课程的复习中也要有所侧重,如基础专业研究生侧重点在基础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临床专业的考生复习侧重点在中医内科学和针灸学等临床课程。2 f( @: r$ A8 ~  ^- K2 o8 H
3? 复习备考与实习、工作之间的关系 ) f$ S9 B. ?2 R/ f4 @* M
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多数中医专业考生在复习备考期间处于本科的临床实习期,而且实习任务也相当繁重,学习环境和学习时间常不稳定。复习与实习常常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以调和。比如,与实习所在科主任进行沟通,取得对方理解,适当减轻实习任务的数量和强度,获得更多的复习时间。另一方面,采取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 E! ]# Y; F# V6 v

5 F+ w$ U; A1 ^' [" f  N(六)做好应试的准备工作 3 U$ J# G: E; }% Z
经验表明,考前的自我调整对临场发挥的水平有重要影响。在考试开始前一周左右,应当自觉地进行一系列的自我调整,使身体处于较佳状态,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以保证考试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7 E; n/ [" L/ R0 c; o! G1? 调整作息时间,保证睡眠 $ L# u7 p) v! ?+ [% n& a
考前一周,复习备考的疲劳程度达到峰值,体能和精力在前一阶段复习过程中已经过长期消耗,而各科考试的时间非常长,强度非常大,必须保证基本的八小时睡眠时间,以使体能和精力得到恢复,以满足考试的需要。虽然部分同学会感觉还有很多内容没掌握好,急于在这一周内进行突击复习,但是,精神的过度紧张和体力的过度消耗对考试的影响常常要大于这一周突击复习的收获。 2 N9 r! v! m: G( m6 O; W
2? 调整复习内容,巩固复习成果,适当降低学习强度
" R$ O7 T) \1 I- u4 j& ~/ O考前一周,复习的重点不应放在全面复习方面,而应当放在巩固已有复习成果,强化记忆已经发现的知识弱点方面。通过对整个复习过程的回顾和总结,进一步使已掌握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尽量不要在记忆新知识点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适当降低学习的强度,适当延长学习休息间隔,充分发挥大脑潜在的自组织的特点和优势。
1 n6 q" y1 B- c; t% P; ^3? 调整身心状态,恢复精力和体力
) G! _8 i# S5 z4 v% v; m& _0 n长达数月的紧张学习,使人身心疲惫。在考前最后一周应当注意身心的自我调整,除保证休息,改善营养外,还应当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娱乐活动,以增强体能和放松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比如,每天安排半小时进行散步,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听听音乐,看看杂志等。但同时也应当避免进行大运动量和长时间的锻炼和娱乐。 $ ?( p+ [( G/ |7 ]- s- f
4? 保持平常心,冷静地对待考试 ! ^1 D2 D9 y0 w! W+ t( C9 N( ^
考研是本科毕业后的众多出路之一,研究生考试是对自己前一阶段复习成果的检验,要以平常心冷静地对待考试,充分运用自己的考试经验,发挥自己最好的知识水平。考研的整个过程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刻,平静的心态和丰收的硕果才是最大的享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7 16:19 , Processed in 0.0331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