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6|回复: 2

《天龙八部》与珍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4 10: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围棋影视剧折磨高手 不是笑死就会气死

/ v' f- D0 [& h7 K, u0 {- P$ S% v& _8 _, r. g7 C3 f% E
  40集电视连续剧《天龙八部》时下在各电视台热播,2月5日晚上,北京电视台终了全局。在观众们享受电视剧的时候,像陈祖德九段这样的顶尖围棋高手却被一些片段折磨得痛苦不堪。
# u3 h# p7 D1 _+ z1 o0 q. t7 W/ {! o4 S) A5 h9 X5 N% |1 ^
  在谈“痛苦”之前,原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对《天龙八部》电视剧给予了巨高评价,“这是我看过的拍得最好的武侠片,作品忠于原著,演员挑选也非常成功,胡军演的乔峰具有大侠风范,刘涛演的小阿朱娇巧怜人……神仙姐姐王语嫣不会演戏,但不影响全局。可惜棋戏拍得实在太不严谨,简直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 }( R# [0 ]% d/ O- ]" o$ K
+ s- g( D* d% S* ^' _8 }) L/ b1 Z  陈老说:“现在涉及围棋影视剧,看完之后不是气死就会笑死,通病就是不请教内行专家,只要稍微懂点棋的人一看全是笑话。有的古装片,拍两人对弈,一看棋盘,简直就是拿围棋子在下中国象棋。有的更是东一个棋子,西一个棋子,摆得满盘都是,没有一块摆出了围棋的棋形。可见有的导演没有一点常识,也没有做任何功课。”/ n* v& w# Z+ ~" e. r
+ [& R& {) C7 W% S" K. e
  说到这里,一向温文尔雅的陈祖德院长简直有点愤怒:“段正淳找人解救段誉,黄眉僧和青袍客(段延庆)以棋比武,两人凌空对弈,飞来飞去的,看不清楚棋盘,那还没什么关系,关键是珍珑棋局那一集,好几个镜头清楚地照在棋盘上,我一看,天哪,这些‘高手们’都是下到笑到大牙的地方。段誉上去,后面还有几个,最后是虚竹,明明正解是送死一块,自填满,而他们好几个上来就走在单官上(对局最后阶段的官子,对双方地盘增减无关的公共地区),或者走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地方,看了真让人受不了。虽然高手们走得都不对,但相比其他围棋电影、电视剧,《天龙八部》还算不错的,珍珑棋局这场,摆出了棋形和棋势,起码下的是围棋。”
/ g% W, ~7 ^' Y3 j  ]8 V  H) T/ D5 Y3 ?! Z' E. v, B' t; K
  偏爱《天龙八部》的陈祖德说:“别的电视剧也就罢了,《天龙八部》是写围棋最多的一部武侠小说,电视剧也用了两个整集来描写棋斗,所以请教一下专家,做得更严谨严肃是很有必要的。”9 D4 K* \+ R! W, w

$ u) Q: h: E" b9 i
0 S% t3 Y8 c6 ?: ]3 _- a9 v1 O% p
9 c3 W7 A- l( l5 ~: |9 Q
  R) L7 Y5 M) G/ P' @
《天龙八部》棋局两个技术问题

7 ~/ v& h1 R# r0 x6 \
$ C# c) a( n! Z+ \金氏珍珑只是美好想象
) ^$ e. V! D; K7 e, T' S3 i  Y5 u/ r7 L: ]
" ?2 i; f1 o' [
  珍珑者,围棋中苦心经营编排的一类求活难题。《天龙八部》一书中,有一局著名的珍珑棋局让读者流连忘返。
9 M0 w1 `- K0 F0 L+ [! ~, ~) z  c/ C; S0 Z, _
  逍遥派掌门人无涯子花整整三年的时间摆出一个“珍珑棋局”,并命弟子苏星河当擂主,让天下英雄来破解。可是悬赏30年,黑白两道的高手均无人解得,最后,棋局竟然被虚竹和尚闭着眼睛以“自添满(自杀一大块解放全局)”的手段胡乱撞开。棋局中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这样的珍珑是否真的存在呢?记者从中国棋院求证得到,虚竹所走的地方属于禁着点,按照现行中日韩围棋规则,是不允许在禁着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填子的,如果非要走,中国规则规定要立刻拿起来,停一招棋,罚子,并警告一次,因此这样的棋局是不合理的(应氏规则除外,只要不是全局同型再现,走哪都可以)。古代围棋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围棋规则,但也约定俗成不能在这种地方行棋,因此金庸笔下的这局珍珑,应该说是一种美好的想象。2 `$ h8 Q; n" Y0 H

: y( m; G9 V. M$ X$ k0 e8 V  其实以金庸的棋力,按理说是熟知这样的技术问题的,可能写这段珍珑,更多的是为了写人生道理。段誉之败,在于爱心太重,不肯弃子;慕容复之败,在于权欲太盛,不肯失势;惟独这长相丑陋,出生卑微的小和尚为救人而出手,不惜自损大片,撞开棋局,获得逍遥子老前辈七十年的内力,并被授予逍遥派掌门人的位置,这样的解题正是喻示着“得便是失,失便是得”的道理。: h/ z* ]; ^, m% O' P6 l# F' t; ~. Y

$ t5 V* Y' S6 G" I! Q; ?一根脚趾价值7目半
: C6 z0 P; q: g
$ Q: h1 @8 r! D7 ]  在黄眉僧和青袍客以棋比武一场,自知棋力不如的黄眉僧上来便让青袍客饶上4子,青袍不允,又讲到3子,青袍还是不干。为了刺激青袍,黄眉说:“看来你的棋也不灵啊,我饶你3子算了。”青袍既不想占便宜,也不想被占,要求分先,黄眉终究底气不足,表示“不让先就不玩了”,青袍不吃这一套。于是两人开始猜先,黄眉说:“你猜我70岁以后,两只脚指头是奇数还是偶数。”青袍把各种念想在肚子里转了一遍,猜了偶数,黄眉脱光袜子一看,10个脚趾果然呆得好好的。
. a9 d! A* l" z1 e" ]. i, L  V7 p$ S5 x( f! ~6 a2 c
  但没想到,黄眉说:“老衲今年69岁,刚才我说的是70岁以后,你再看看现在是几根脚指头?”说完,抡起铁槌把右足小趾跺了下来,血流一地。连号称“天下第一恶人”的青袍也被镇住了,黄眉终抢得一先。  b! V  Z  z$ F& [1 ]

. F% R+ O3 {. a7 V% o5 f; W  ]  记者请国手们评判黄眉的苦肉计究竟值不值,结果是:“为了赢棋,当然值。”看到打着石膏还坚持比赛的刘星六段,女棋手叶桂感叹:“如果能盘盘赢棋,或者在重要比赛赢棋,让我断只胳膊少只眼睛也愿意啊。”高手之间对弈,让先意味着占了大大便宜,黄眉的这一根脚趾,用中国规则计算,相当于省去3又3/4子(约合7目半)的贴目负担,而同时,这种自残行为不失为损盘外招,对青袍也是一种精神干扰。
( u$ ~) s' {. P: u& P! F+ p- w7 t
6 F5 w8 N+ z# w$ H
2 r6 C0 @4 S* q2 X6 k; O8 y4 u- Y: E7 }7 ]5 E" {
国手点评《天龙八部》业余棋手棋力
$ n9 W: s+ }5 N- ^3 u/ y

8 y. U0 n$ X6 ^+ [) _  《天龙八部》一书中,许多高手武功高棋也高,这些古代业余棋手的棋力究竟有多少呢?记者请陈祖德九段、刘小光九段、邱继红五段等高手进行了点评并阐述了证据。2 i2 g# u5 ~/ w6 V3 B6 m2 O4 c

1 _& x* Q3 C( M  段誉:业余棋手中的顶尖高手,相当于业余6段水平。在黄眉和青袍比武一场,段誉在布局阶段就教了黄眉7步,这7步让黄眉从一先领先到两先,足以可见段誉之高。逍遥子的珍珑段誉没能解开,并不能断定他的棋力不行,即便是今天的职业棋手也会出现棋局盲点的情况。段誉天资聪明,但仅凭自学成才,还是很难达到职业棋手水平。
! U) X) N% x, M! ]
$ a& O* q3 J+ Y" E8 Z  段延庆(青袍):青袍让先黄眉,若不是段誉指点,并不显落后。段誉教完黄眉,青袍马上就指出来:“这是别人教你的,你下不出来这样的棋。”在落后将近两先时,青袍一看走不好就不走了,转攻黄眉另一块棋,黄眉立刻应接为难。说明青袍的棋力还是相当高的,感觉上比段誉略低,相当于业余5段。
6 ~9 @. u8 _# Q
+ M3 a2 v* J; i1 t* |  黄眉:下棋多年,但因为智商不高,棋还是下得很一般,被青袍让先仍很窘迫,最多业余3段。黄眉是拈花寺功夫最高的和尚,本来是帮保定帝(段誉伯父)打架的,没想到要比下棋,棋下得不好也情有可缘。
3 T* M( |4 M0 L) F; E3 ^
* x3 s& K1 y* O+ D  逍遥子:邱继红五段认为逍遥子可以算做当时全国业余冠军,他潜心研棋一生,云游四方,与天下许多高手过招,还能摆出那么高深的棋局,也是全书中唯一可能考上职业初段的选手。陈祖德九段却认为,这些都不说明问题,过去很多地摊残局,天下也无人能解,只能说明这些地摊擂主对某些局面比较熟悉,并不能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逍遥子的徒弟苏星河也是“地摊派”,能拆出所有供擂者的招数,但换个局面,可能就不会下了。
. }3 W3 S  |6 p9 A# w  A: r! q5 {
  慕容复、鸠摩智棋力都低于段延庆,大体可为业余4段水平。撞开珍珑的虚竹闭着眼睛也敢下棋,比棋盲强一点。可惜全书中女棋手寥寥,神仙姐姐王语嫣估计只是能看的水平。+ t: Y- \4 \! p9 d( n' S* i

/ J: W  M! ^* Z# a  综合大家观点,如果要在以上选手中搞一个内部循环赛,逍遥子和段誉有望排名靠前,第二阵营则包括段延庆、慕容复、鸠摩智等人。
3 p, H+ j5 e% M7 L  Z' ^
7 ]/ S: q4 k1 B" W" n0 p
4 T- V1 u! H+ G6 I7 I! f/ |6 s6 D+ S, v/ c% B- S- j
拜师过百段 下棋要付费 三位九段神侃金庸

2 K) @7 W; z1 d/ B/ D
. p+ r/ r7 s% z. l( f( B+ q  金庸乃中国文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师、大侠级人物,面对艰深的棋道和职业高手的指点,酷爱围棋的他常常诚惶诚恐;国手中也不乏金庸迷,要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用“互相崇拜”来形容。6 l6 X9 |. w8 B( e! _

0 I/ c0 u- x- D& s  上世纪80年代,金庸时常把书送到国家围棋队,华学明等年轻国手每天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他的书,抢到第2册的人一般会比较惨,得倒着看。金庸与中国棋坛的多位顶尖高手交往也颇深,几十年来,大师风采亦如和煦阳光,温暖着朋友们的心。' ^- X- d8 y. Z- S6 B( @
# ~8 _' K8 y- |( h. a
陈祖德:金庸是我见过最好学的棋迷1 G5 F% Q2 T$ D

8 B+ z& N7 J/ O  1980年陈祖德九段突患胃癌,命在旦夕,当时他与金庸只是神交,并不相识。金庸得知祖德病重后,亲笔去信:“香港的冬天比较暖和,适于养病,你就到我这里来吧。”祖德对金庸仰慕已久,也了解金庸的为人,便欣然前往。 - x) p+ B2 |8 b  k
* o$ [) g- W! E8 a3 ]
  1981年冬天至1982年春天,陈祖德在金庸家住了整整半年,1982年冬天,又住了4个多月。在近一年的长住中,两位不同领域的奇侠对弈无数,每次下棋,金庸总是必恭必敬,虔诚得让求道一生的陈祖德都感动。; T" c& p& V1 }. B* f) S0 _
$ C* f* ?  ]# o4 K) u
  “金庸是我见过的最好学的棋迷之一,他总是认真复盘,不懂就问,能感觉出来,他非常想提高自己的棋力。金庸并非是没有胜负心,在高手面前,他知道棋赢不了,总是以非常好的心态来下棋,孜孜不倦地从每一盘棋里吸收营养。”2 e# b2 P5 c7 T8 V9 P0 J

" o, U, q: T# v6 f0 {  v0 ?- H" G7 w
5 v# [/ c2 k2 H5 c. w) S' z" f  当时中国的顶尖高手陈祖德与金庸对弈,授4子,金庸稍弱,陈老评价金庸的棋力相当于业余5段水平,也有其他棋手评价金庸棋力大概在业4和业5之间。谈到这个问题,陈祖德笑道:“金老德高望重,以他对围棋做出的贡献,我看再加上个1、2段也没关系啊。”! |& j' C- H& v9 s9 A
4 m; Z% f4 u* ?) C7 G
  在金庸家中的“藏经阁”,陈祖德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并看完了金庸所有14部武侠小说,“我认为最棒的就是《天龙八部》,而金老自己认为是《鹿鼎记》。”陈祖德说。! F+ R5 q9 ^- ~* S$ k0 k" {
0 w1 u' l) o2 r8 c
聂卫平:金庸见师就拜 非要付我指导费+ R6 x& o- w: G7 `; c
8 `* C# t% X; R* p$ a+ E2 l0 n8 q
  聂卫平、沈君山、金庸,三位大侠以棋会友,分别相差10岁,颇有结拜兄弟的味道。但经常让聂卫平手足无措的是,每次金庸与他下完棋,都要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信封,必恭必敬地双手呈上,里面装的是或多或少的指导费。
! W4 \/ m  k4 N+ V" K$ K6 E) L  |
  “不收都不行,金老态度特别认真,他认为职业棋手以此为生,不收学费便是破了规矩。”聂老说,不仅如此,金老还有一个爱好,只要是棋力比他高的棋手,有机会金庸都要拜于门下,而每次拜师,全是仪式庄重,要行拜师礼,并恭敬地奉上礼金或礼品。”如今,金庸的师傅可谓遍天下,据说加起来百段都不止。
4 U1 n6 E( `5 u$ x
) C0 S7 J" D# J" P' x) f  k   聂卫平夸张地告诉记者:“有一次,金老一看常昊,喜欢得不得了,拉着就要拜为师傅,我就暗自叫苦,常昊是我的徒弟,金庸也叫我师傅,现在他要拜了常昊,岂不是乱了我们的辈分?好在江湖人士都知道金庸的师傅多,不会取笑于我。”
4 c! k. |: k! v% n9 f% h/ b4 k! T4 v: m; U9 b/ b  ^1 y1 m7 g7 D
0 {+ H% d# `/ f! V; q* z
刘小光:金庸下棋耐性比我好
, P$ ^+ _- ?& V) P, ]7 p
: E7 ^5 U) I# J( c  刘小光九段在香港的家离金庸的家只有一路之隔,回香港探家时,刘小光经常都会拜访金老,陪他老人家下棋。
9 t: p8 f5 t( r0 w# |! N* g% _2 l, j4 r: u# e' E8 @: l
  刘小光的夫人幸佳,也曾经是一位职业棋手,人生得修长美丽,夫妻俩颇受金老喜爱。一看见幸佳,金老就说:“咱俩一边,一人一步,合伙把小光打倒。”于是就经常发生三人下一盘棋的事情。( v# {4 @: u! B0 o

+ p5 |" }* i8 ]  ?* I7 U  遇到夫人长考,刘小光左磨右蹭:“我都等得不耐烦了,忍不住要催她快点。而金老总是正襟危坐,不急不躁,儒雅风范,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e$ X& V# w; O7 ~- k) y+ l
3 ^) ~& T7 V* t
  就算是两人连手,得胜的一般都是刘小光,即便如此,金老还是乐此不疲。下完棋,金老和夫人一定要留刘小光夫妇吃完饭再走,这也是到金老家下棋的规矩之一。
5 o9 o# u$ k6 G- X  i& U0 k/ ?% i  n% I6 q

/ f4 S7 o1 i6 z参考珍珑1 B) D5 o; @' u: V+ |; q
7 Y6 {" p% o3 h+ h# m" z& ~8 x3 ?! Y

" P% F/ G% r$ z4 `4 e9 p2 ~/ D8 e) F% V, Z' i7 m1 F& ~
# C8 P4 Z% c3 U- v% i
发表于 2007-1-6 15: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一集我也看了,只是没看出来这么重要的东西.

我狂晕,向我们这种外行介绍点关于围棋的基本知识吧.满眼 只看到黑白蝌蚪!!!!
 楼主| 发表于 2007-1-6 20: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围棋是易学难精,基本规则只有四条,下起来却千变万化,所以有“千古无同局之说”。
1 K1 V$ [+ O( c5 g5 H3 d* F. I' @2 A/ E+ U9 u( O8 C: x3 O
一时也说不清,买本《围棋入门》,和朋友多下下,自然就能学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30 01:33 , Processed in 0.0285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