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9|回复: 0

中国戏曲经历的三种经济社会与三个艺术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8 2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戏曲正走向现代化。这是今天的现代社会带动文化艺术同步跟进的大势所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期间社会的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而,我们研究戏曲,不可不由社会经济的发展演变着眼。% l! Z* q/ W  b- I
; {% {7 k3 C  W0 n, K6 C
中国戏曲是在中国社会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下生成和发展的。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改朝换代,但是就起根本作用的社会经济基础而言,却至今只可归纳为经历了三种不同经济形态的社会生存环境。这就是:长久的自然经济社会,40余年的计划经济社会和刚刚起步的市场经济社会。
: z* D. }7 t  W3 A. e4 [# @- L/ @; W
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植根于这三种不同经济社会的土壤,中国戏曲的发展自然会呈现出三个不同的艺术时代。研讨这一问题,对于中国戏曲为什么会现代化和怎样实现现代化,对于审视和改变当前不景气的戏曲现状,都可谓至关重要。
2 Q8 x: K9 y- e  K% {# o0 P7 O; L( G
(一)自然经济社会与古典戏曲时代0 b+ C8 _" V  U
7 C; G0 [7 T* `9 v
中国戏曲是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科技手段发展到一定高度的艺术产儿,也是相应的文化水准和审美观念达到相当高度的综合体现。她的成熟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是唐之前各种戏曲因素萌生、积累的必然结果。! s# F) ^7 d$ g+ T8 z2 t& |3 Q

4 H' p; J! s/ o, Z在唐代最辉煌的开元盛世里,一代天骄唐明皇李隆基汇聚能歌善舞的贵妃佳丽及其他各路艺人,以真人歌舞而演故事于宫苑梨园,开创了第一个皇家专业演艺团体。故而至今戏曲艺术也称梨园行业,戏曲艺人也称梨园弟子。" C* U; N$ `  S1 |
2 F8 j$ F! i; K9 l2 J$ r  F6 p  i; N
唐代以降,中国虽然还经历了好多封建王朝,时间长达千年之久。但是包括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入侵和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国民党统治期在内的中国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却都一直不变地延续着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制社会。中国戏曲千百年来,在这种自然经济主导下的私有制社会里生存、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和艺术实体。, I5 i& f3 N3 h
1 D8 ]4 S$ f: p4 v; U
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戏曲,可以称之为古典戏曲时代。8 h0 X! B1 @: v3 k

9 c: Z; B: u$ m$ P古典戏曲在其发展中,曾有过以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为双峰的元杂剧岁月而红极一时。再后的明清传奇和民国前后的地方戏曲,也各领风骚、光彩照人。但由于社会快速进步而戏曲趋向保守滞后,使她逐渐显露出内容陈旧和形式僵化来。和我们称私有制社会为旧社会相似,人们也称古典戏曲为“老戏”了。/ R' w, t: t" G& |- o" V4 |

- z- K6 z* i% |(二)计划经济社会与革命戏曲时代
3 e! `0 Z" w9 A- k2 r0 @
" Q) z4 V& p2 w1 \1949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进而跨越式发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3 n" G1 _' S( o$ {' {" [
- S5 U# K# r" O0 c) v- I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不仅建立起崭新的政治制度,而且在经过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运动以及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基本消灭私人经济,建立起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社会经济制度,开始了在计划经济运作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与此相应的是整个上层建筑领域的全面脱胎换骨、更新换代。其中包括文化艺术,当然也有中国戏曲。+ ^7 e- v# V0 a1 c" h

5 @) F3 |  c  S1 B! }1 A这一历史阶段的中国戏曲,可以称之为革命戏曲时代。
& u2 [2 s! K- K7 }1 i/ j- X
/ S+ G0 s5 w- g1 V/ g9 G9 |革命戏曲在解放前的延安,已经孕育并初具雏形。毛泽东等革命家在延安这个共和国的摇篮里,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为指南,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革命化进行了全面探索实践,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开展了文艺革命运动。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以旧瓶装新酒”:即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旧文艺形式宣传革命的新思想内容。中国戏曲在这一新的革命环境中推陈出新,在实践探索中把古典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引向革命戏曲之路。当时涌现了以马健翎为代表的革命戏曲《血泪仇》等,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3 d2 [. ^% q6 q3 w
2 o+ S) u. P6 a" b  O% s
新中国成立后接连不断的公有制革命化社会改造以及戏曲改革运动,终于在全国范围使自然经济下的古典戏曲彻底转变为计划经济下的革命戏曲。在革命戏曲时代里,戏曲艺术成为革命的宣传工具,戏曲演出为党的各项政治任务服务,剧团经费、工资和设施统统由国家包揽。由于和社会的经济生活协调一致,这期间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现代戏、新编历史戏和改编传统戏。8 S# a! }4 Q3 z- N2 u! O7 L

" w, N" G1 F& m+ R9 d革命戏曲走上极端的典型,是文革中古典戏曲一律被斥之为封建文化,并遭全部禁演。和计划经济使中国经济难以搞活一样,革命戏曲也使中国戏曲的路子越走越窄,甚至成为政治说教的附庸和传声筒。$ u3 r' z% J8 G% c) l9 l

0 }, }) Y6 K8 `: m3 H# D+ \(三)市场经济社会与商品戏曲时代
9 R8 _+ q: U! ~1 B; R0 I6 w3 m) e- J, R* Q; f
改革开放以后,古典戏曲由极左禁宫中完全解放出来,曾经可喜地风靡一时;但好景不长便门前冷落了。中国戏曲似乎没有看清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历史性变迁,而是仍然沉浸在古典戏曲的美梦和革命戏曲的惯性中。很多地区面对戏曲颓势,提出了“振兴戏曲”的口号,加强了领导力量和宣传力度,加大了投资拨款的数额;但其所想挽回的,却依然是古典戏曲时代和革命戏曲时代的往昔辉煌。岂不知世易时移,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已经不同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戏曲已经无法再走前两个戏曲时代的旧路了。* x6 C# m( z/ ~  J6 b1 {
/ X" f( j) n- g& a' a( L7 z
对于市场经济到来后中国戏曲的这一历史阶段,按其必须投身国内外文化市场并在其中作为流通商品实现自身价值的基本特征,可以称之为商品戏曲时代。
  g% p4 n2 |& P6 e1 S9 x# u- m/ O; ~. o, S2 o
和市场经济社会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划时代意义一样,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是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无比辉煌的新纪元。当然,昨天是前天的延伸,今天是昨天的继续。从艺术长河的发展而言,中国戏曲的各个历史阶段必然是相互依存和递进相承的。商品戏曲无疑是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 q# k1 ^7 m& |8 B3 Y! |0 j: I% k" e) e. q* S7 X+ x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商品戏曲。首先戏曲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二为”方向,责无旁贷地担当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使命。由社会制度保证,我们今天的商品戏曲不会使戏曲人才重沦为卖艺糊口、生死无着的艺术乞丐。艺人既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又是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戏曲由国家给以政策性扶持和保护性投资是应该和必须的。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开拓市场。而这市场,其实就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需求。
' ?. n; j/ ^, @0 N7 b  Q  A5 s& M! y9 k3 x
市场经济要受市场规律调节,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戏曲也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这就必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否则将受到惩罚:或在市场滞销,或在市场亏本,或被市场淘汰等等。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价值标准是以市场赢利来主导生产和销售,商品戏曲时代也必将以演出市场的观众爱看来决定排戏和演戏。不收费白演、白看的戏,已经不是这一戏曲时代的主流,更不是这个时代的宠儿了。. Y/ e$ S# a3 m: K" N* h

7 V& Y( _, J6 l2 j& e在这个商品戏曲时代,观众爱看是至高无上的褒奖。这也是现代社会的群众观点和人本理念在艺术领域的具体体现。解放戏曲,还戏于民!观众不仅是检验戏曲质量的主宰,也是推动戏曲发展和决定戏曲命运的终极力量。市场经济社会里顾客是上帝,商品戏曲时代里观众是上帝。评委只是观众意见的集中代表。那种广大观众不上座而却有评委评奖的“应奖戏曲”,将难以再维持下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着眼观众,服务观众,成为这个时代里戏曲产销的最高原则。- G/ g! n+ r* e, H- N" W7 J
+ b0 b7 Y, w3 M, _
其实市场对于戏曲并不是新事,更不是坏事。中国戏曲早就和市场发生着联系。她从一形成就自觉不自觉地进入流通交易场所,如教坊、瓦舍、勾栏、戏园子、剧场等;并据此而为市场,传播自身艺术和实现自我价值。只是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社会虽然也有交易市场但不起主导作用而不算市场经济社会一样,古典戏曲和革命戏曲时代虽然也有演出市场但因不起主导作用,也就算不上是商品戏曲时代。
% k. j3 q4 j1 ~* E8 ^4 h" R: m  w7 H2 C" V- N+ ?  W2 O: f$ ?
我们不必担心市场经济会加速戏曲没落。其实正好相反,正是这伟力无限的市场风浪大潮,才是激励中国戏曲全面更新换代最终完成现代化历史嬗变以适应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强大动力。一方水土长一方生灵,一个季节开一批新花,一种社会经济生活必然养育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芬芳。自然经济培育了古典戏曲,计划经济促成了革命戏曲,市场经济也一定能催生出更绚丽迷人的商品戏曲。她必然是在汲取前两个历史阶段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适应新的社会土壤,生新根、长新芽、吐新枝、开新花、结新果,繁荣旺盛,生机盎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1 01:09 , Processed in 0.0396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