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8-3 19: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大事记8 x0 h$ e# p q# U2 Q' Y- y
( @, J4 @& n( k$ w
l563年(明嘉靖42年), 俞大猷、戚继光追剿海盗林道乾入台。2 H0 L( h* U& j" Y$ v$ o0 m T
& Z9 f0 Z! z2 h9 A; Gl580年,西班牙耶稣会教士前往澳门,归途遇台风抵台。( _: e* L" a* x0 W$ h6 J0 f
" r- I7 d0 O& v. ]
1592年,日本海盗侵扰台湾鸡笼、(水+扈)尾。(基隆。淡水)& h5 l5 t! j( v# o7 j; ]3 V
9 u" `1 }$ k; s/ T7 f9 f9 l
1593年,丰臣秀吉派家臣原田孙七郎到台湾催促纳贡未成。
; n2 h5 u' [" S( C
) s% s, d, C1 S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9 {- L; U: R7 c
2 N: B! A9 d+ g6 z$ D, [
1602年,荷兰派韦麻郎率领船队东来,进攻澳门,遭到中国军民的抵抗。7 C; a. Q: S, X; b
- H$ E7 ?$ z; w0 Z& b1603年1月8日,沈有容全歼窜入台湾的倭寇。1 `% B) A* H8 b; f& |1 H2 W" \- [
8 {/ B8 K6 V8 Z4 {, |/ x
1604年,明朝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名为"游岁"的军事管理机构,并屯军.以防倭寇侵扰。
: [/ w2 S; l/ Z; u9 L, S& \9 \8 U' J E0 V4 E# E: e9 b
1604年8月,韦麻郎又率领船队进犯澎湖。6 b8 a' z: k' B4 v' W! m, M$ M
" ^$ R# y. R0 j5 K3 w6 B
1604年10月,福建都司沈有容率领战舰50艘驱逐进犯澎湖的荷兰人。
3 @, A" u8 ~/ d9 |5 i
; o* _% x6 E! q1 T2 Q6 G1615年,德川幕府派四千士兵远征台湾,中途因台风遇难。
5 H% e/ }9 x" q8 \; c7 V
7 I% u) ]2 H+ Q5 G X; G, Y1616年,日本军阀政府派船进犯占湾,遭到明军重创。
+ q* L/ q; X/ ?* o2 Y: c% v2 V( S
7 ~. X0 V0 X/ V2 c \8 V/ ]! R- L1621年,颜思齐率人居台湾,郑芝龙附之。
8 D$ |' p* ~1 D& V
a, M9 M# ], ^# f1622年6月荷兰再次派远征舰队总司令雷约兹率领军舰14艘,再次侵入澎湖并对福建沿海进行骚扰。* {5 d5 \" N) r4 C ~' k1 U; V
0 W7 D" g8 M, k( C1622年7月13日,福建巡抚南居益迫使荷军拆城。
& B: ?$ U* M9 V5 j! }7 w
7 _3 j6 N( f5 b9 w1623年,明朝禁止船只航行台湾。" c: X+ W+ H& P$ P
% j/ F& u; R8 S1 C1624年9月,荷兰殖民者侵占了台湾。1 m% L$ t2 D# k6 r, e" b
7 v6 o' X/ t! e& Y& ]& |/ b1625年,荷兰殖民者建筑热兰遮城(今赤嵌城)从此开始在台湾近38年的殖民统治。
' K- ]1 F+ L8 @+ f% ~4 w
+ K5 a" W. a4 D* m$ |- _1626年 ,西班牙舰队登陆鸡笼(今基隆)。0 }+ ]+ L3 Z4 a; k$ d. c
( M9 r! b" \6 Z- e/ k$ v7 d' {1629年,西班牙军在淡水建造圣多明哥城(淡水城)。8 Y! ?' Z' R' O& w7 I' f
5 W+ B7 z% l& C j, Q" M! j' g- Y1629年,荷人出兵征服小琉球。. z0 I% E. a* @( y. G0 ~
* n! u8 [; S, x( L) i7 h1630年,郑芝龙来台拓垦。
8 e8 d k s! \. p& V, H% f: @0 V8 g i# F' A
1634年,荷兰军于台南建造的热兰遮城(今赤嵌城)竣工。
: P- e+ D" D, k. G, y/ |* Z8 o$ I( I. H# y, x: ?# l% w9 P( J
1635年9月5日,台南麻豆社人民举行反荷武装起义。) R% }2 \! j4 d! T
/ r# v# K* I& p# p# c2 I
1635年11月,麻豆社被攻破。
r) Q! x. I( b5 n9 N- |
5 @, ~7 }9 y- R- m1636年3月,萧垄社被攻破。
( j! c* M0 ?7 J# j# t- n" m- X% ~* l$ ~7 n; p& w, |
1641年,荷兰人出兵占领北部的鸡笼(今基隆)、淡水,控制了北部沿海。
" z7 w: x- V+ ^5 ^9 _- _5 W
& x1 k2 M \3 h% t7 E4 L1 t6 e1652年,荷兰人建普罗民遮城。4 u" K8 p4 U2 {
& u3 o- ~$ G/ ~8 Q
1652年,郭怀一与福建、广东等移民密谋反荷起义。$ A) y, J4 w8 o% z2 j
; A$ c m2 Q' j, h- K/ r( O( A8 }1652年9月7日,郭怀一聚集义民16万人,袭击赤嵌楼。4 o4 R0 ~* g: V9 h
9 i8 h- L' `' H1656年,清政府实施海禁。" u8 k& b" E$ T" |$ o" z7 ~, E' R
9 j+ q% y2 I+ ?# b7 B1 Y4 y) S1661年4月21日,郑成功率将士2万5千余,战船百余艘进军台湾。: P8 Z- D& P" c" {
/ J4 J7 Q4 y5 L* U9 z1661年4月30日,郑成率军在台湾登陆。. y- ]' g, K5 [: J( N2 d
( p+ _8 o( G+ Z! k) l% L
1661年5月3日,荷兰方面派出两名高级官员与郑成功进行谈判。' D) S. X9 Y- u8 A
8 v/ s% Z( e, a8 g- g" I1661年5月4日,普罗文查城荷军签署投降协议。
, M+ S% A/ x" T+ h9 X4 U. X6 }( W$ {; ]7 s7 e4 s
1661年5月5日,郑成功进入大员市区,形成了对热兰遮城的包围。
, Y/ l; \7 [' s, Y! o4 N6 E- A# c! x) {+ {/ m
1661年8月中旬,荷兰援兵抵达台湾。
# H, v9 V$ Z# l' Y
& d& J# P7 X# \1661年9月16日,荷兰援军配合热兰遮守军向郑军水师发动攻击战败。
9 }1 j& |6 u# G. T6 F
- K7 x. j6 C* h1 o* g" H) O1661年12月,荷军主帅逃回了巴达维亚。# R5 U' ^! |' ], |" f
- d- v4 g! E: E8 \- ]& E1662年1月25日,郑军向热兰遮城发起猛烈攻击,粉碎了荷兰殖民者的顽抗。
, _5 ?( {. }- Q; k1 z3 M
% ^1 v4 ]) ^% F# @& `8 B1662年1月27日,荷兰的台湾评议会决定投降。% ?. E. @6 U6 T! R. J+ g& B/ O
$ I6 j: x4 Y2 P# c- A8 W
1662年2月3日,郑、荷双方的代表在大员市镇的税务所完成了协议换文。3 D3 q: x7 V/ ~% k: q) S! c
+ \; \! I" O3 c$ O+ h2 |' D
1662年2月9日,荷兰人退出热兰遮城投降,郑成功收复台湾。 i9 _ k. B% ?/ k# L
8 L9 ^9 ?- A6 i5 D- y
1666年,台湾第一座孔庙落成。( E2 H0 O1 P9 V
" f& ]4 p- o/ Z3 q/ Y, ^* v z- Y1669年,康熙皇帝派大臣到福建主持与郑经谈判。6 Y* A! Z' j2 S% X! N
* w/ V, ? X2 ~2 z* \& P" [' D
1673年,沈光文设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x1 t* S5 n3 E
) g: P( e# A( H) \, X# t+ D
1674年,大陆发生"三藩之乱",郑经乘机从海上出兵,遭失败。$ _5 c1 w* }! _
3 d. O) N! y m# N/ a# h3 w7 M
1680年,郑经撤出厦门,完全退守台湾。& H4 X! x0 T' j* T4 j3 L; m$ m3 i
2 m2 k8 A. s/ n( `' `
1681年,郑经病逝,岛内因争权出现混乱。
/ I. J) }( S+ o( l! E m4 G5 _, q" Y
1683年7月8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向台湾、澎湖进发。# f- P2 F. L# k, i0 \' T
5 t3 e8 ? d v3 d r1683年10日,清军向澎湖发起进攻。5 w* b) U1 W# l% F
0 z4 K: Q* [; f9 A+ S5 p* L6 D) N1683年10日16日,郑军与清军进行激战,郑军大败。, L1 n' L! w. r5 b K( v
8 f/ \2 @6 r6 v/ y
1684年7月31日,郑克塽派人到澎湖向施琅请降.9 ~2 j8 I* S5 S8 n: i( [
3 C, ~- \2 ^( x
1684年9月17日,郑军向清军正式递交了降书和所有印册./ E1 h: @5 [7 y6 J0 i' ^
5 w6 O+ f) G' k* i) j8 I9 L! ~
1684年10月3日,施琅亲自前往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 K/ @* I: S/ V* J" ?; Y" M3 S0 w% E
4 }( { Q4 x7 t4 R: H6 R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明谕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 t) o) r! d1 [2 Z* u9 M! R) ~
& o; W# l& `1 |/ B+ ]* a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吴球起义.) D( R, l# p+ G s- F& u
- V- Z7 B) v) r& i2 j. {
170I年(康熙四十年),刘却起义.! ?, e( @0 U2 e, E3 \: W X
+ m$ f. s# p7 }6 j- r0 d& N& w
1721年5月14日,朱一贵于罗汉门起义.# Q4 k5 [* p, y9 U0 D0 b
& s2 S2 K& h1 a7 [! e2 D: X
1723年(雍正元年),朱一贵起义被镇压.; N5 v7 P* o" d
7 N: i6 `$ n) s9 a, S5 v1723年,清政府增设了彰化县和淡水厅.
, V# [2 l" Y5 u; k
; M6 m1 C3 I2 d+ \( }8 e9 d6 G' h1725年,清政府开放熟番地区准租给汉人.' O+ F* |0 L- M3 Y5 ?' ~6 C
3 y7 o) N/ L N1726年,清廷将台湾盐业由民营改为官营制.) c8 n. L0 Z6 q1 ~/ b. H
, [8 p8 x6 e8 t$ i" f1727年,清政府又添设了澎湖厅,并将台湾正式定为官方统一名称.
' q' t( Z/ p/ E- _1 C: K6 O8 J' N5 @! } ~2 s
1732年(雍正十年),吴福生起义.4 p. ~! W% g% ], h6 s
8 F$ `1 c; l7 J( V" f
1745年,清廷允许移民携眷属入台.+ p: L& Y' i! b7 h3 Q) R: P
# [& l/ a4 K( }: e" D1748年,清政府停发来台执照.
8 J- H6 b# @" o5 g* P- r- v. M
% L, A% n& p+ N, P: T1770年(乾隆三十五年),黄教起义.
8 \6 ]4 L; m9 j1 O1 o1 I
" W. v9 ^# C; ^9 |1783年,大陆的秘密结社“天地会”传入台湾." k( G4 A- S# ?0 Q4 }
% N' V! O; v: m* Q' H- b9 e1786年,清政府严令解散“天地会”,并缉捕会党.
) J* ]+ @% \& @6 I; O6 Y
$ i- p2 G' B I2 p2 `# `( r4 u* m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11月底,林爽文起义.
' K. {' X. Z5 s3 Y
! ?; C% {5 d8 E, {- x1786年12月13日,林爽文义军攻下凤山.
3 L8 n& F. o1 \( e( T* [* X4 z7 N _- \* `! H* ], k
1786年12月19日,林爽文与林合兵围攻台湾府城.
7 m7 \$ y; C4 E4 ?% X3 e* D- B& V5 E- [# x
1787年,清政府派大学士福康安、领侍卫大臣海兰察,调川、湘、贵、粤四省兵分几路入台.
! @6 I! y; l6 V- w5 x7 p0 A) b/ W$ A6 x: ?
1787年12月初,福康安率兵抵鹿港.
2 Y, Y: O0 U+ y$ ]- K& n; v* [: x, ?5 v, N6 v9 f( b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2月I0日,林爽文被捕.5 Y- v/ ^# M# Z
' Y& C9 c' r! \
1795年(乾隆六十年),陈周全起义.
5 V. O6 O* d0 Q) ~4 v' y- i, r8 p4 `8 ]1 j
1796年(嘉庆初年),黄斗奶起义.
1 D' V8 ]( Q' A
. d; k) I! k# K) K) a1805年(嘉庆十年),林瓶起义.% J) }* ~$ ?3 ~
& |( M# n3 {2 g: x- D
1811年(嘉庆十六年),高勇起义.. i6 [* j; `# y
5 b- t9 D4 }+ ?+ O) E. v* Z1823年(道光三年),林永春起义.
7 [+ ~: D. p( z. v0 m) I' B$ @3 r8 R* Q1 L9 n2 x J @
1841年,中、英首次在台交战,停泊鸡笼的英籍船舰纳尔不达号(nerbudda)被击沉.3 H$ ~# s4 }7 \0 h' `
1 j& \. O7 ^$ Z7 W' P% g5 d, {1853年,李石与杨文爱、林清等十余人,在湾里街村起义.
8 H5 @$ R& @4 T5 [$ R! | J3 r3 F: J
1854年,美国伯理派阿布特率舰队开到台湾,调查台湾地质矿产,力主占领台湾.
2 ?" u) P. Y# l! O. { p- H2 |& \; J3 C1 P6 w2 p2 o
1862年,戴潮春起义.+ V* K' L3 c u# K
, q9 x2 E* {) o! G5 i1863年,戴潮春被捕、遇害.0 O* Z5 V: ~' D
( Q" \' E8 Y% h" J1865年,戴潮春起义被平息.
, L$ a$ M$ a3 u/ i V
, c/ T$ d! P0 q0 c1867年,美国入侵台湾,当地军民奋起还击,迫使侵略军退出台湾." {6 w m4 u P
4 m8 _6 N' j+ x9 e( a
1870年以后,实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开始对外“开疆拓上”,把琉球和台湾作为扩张的目标.4 X5 ~2 v p: U' o
, f; k! F' Q- |8 P" j3 D9 y4 `( D1874年4月,日本侵入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6 s$ d. G0 j7 u- _' V
/ A u, C p: {2 o5 q3 u1874年I0月,清政府对日本作出妥协,日本向清政府索取了50万两白银,退出台湾.* g+ N2 l \! h4 l; I
0 D" G C) v) W2 m$ `
1875年,清政府为鼓励开垦土地,在台湾设置了招垦局. V8 C* Y7 a1 A" }* r
4 I# T* Y7 _! a9 Z) I! z1875年,台湾行政机构增为2府8县4厅,统治台湾澎湖全部地区,并把原地名鸡笼改为基隆.
" y; C9 }1 o, X# h$ T6 C1 D
4 C/ |9 G: N. Z0 `' ~( s% ^1883年12月,法国挑起了中法战争,战火扩大到中国东南沿海,侵略目标首指台湾.
0 E2 ]0 c$ e: s* A6 l
. k' j" n' q+ n: Z* q1884年7月,刘铭传率军进入台湾,加强台湾海防.! l7 \7 c2 W. H7 k3 G% v3 R
* u5 J: e8 @+ L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军重创.
B3 [, c/ l* b6 P( `) d* u$ M' H. z6 L: A# y" ?* T
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订,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4 y, u; X+ Q6 |/ v7 a# ~* F. h% x) u
1885年7月,左宗棠上疏,建议立即建立台湾省.8 h% _: w) V5 O) {& l- q4 [
7 o" }: d6 s: }' T
1885年10月,慈禧太后下懿旨,诏准左宗棠提出的台湾建省方案.2 J. d, u$ s! |2 y
, w& P; G7 e5 I ]8 X3 q& a
1887年,刘铭传在台南台北两地分设“清赋总局”.
0 m2 m0 ?' L. H2 C! u) R% c, D8 g9 l1 ]+ B
1887年底,台北创设邮政总局.$ L3 f) T$ S' J5 y6 G. x0 g L; t) k
9 q! ], I0 `; X& M) t) [
1888年3月3日,首任台湾巡抚刘铭传正式上任,台湾省正式建立.
9 A; a% W$ Y# q+ r4 m- k. J4 P! U, b+ e/ g/ c4 L d8 t$ [# V( i
1893年,建成台湾第一条铁路。铁路北起台北,南抵新竹.( Z3 n/ O1 x) r. A7 F$ a8 P$ C
u) W% U7 y2 d+ s9 X. b# A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9 R3 ]: n- f# g7 I: F, C) J9 `3 a, C
/ J) w8 A/ K: q X& V5 a; T1 L. a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3 c; J" Z: [& T" ^2 Z
, U1 a- U- W6 s$ I4 q9 G; m6 q! h
1895年5月25日,上午台湾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为台湾民主国.
) Z+ L8 @6 \0 T* V. x- O' n
# o) M$ S! L. m& {+ E1895年5月29日,日军开始进攻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 D7 B, H; t: P0 r; w% M6 `
- M; R! ~ `- P# c& F& q I" |) j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经方与日本人签订《交接台湾文据》,台湾正式割让给日本.: I. L" O: |0 y1 w( N
7 h! ?4 M' N8 i3 n9 p. y3 k! D1895年6月3日,日本陆海军同时向基隆发起进攻,基隆失陷,台北危急.% _8 Z2 O( a: a& W
' j5 D6 D: w' K% G/ p \
1895年6月6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逃回厦门.$ t$ p0 ~4 @( J
/ ^5 r* ~ b# d1 u: T: T
1895年6月7日,日军进入台北城.
+ n! n0 M1 v7 C' ~& ^6 W/ ]- C8 f% u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A; g7 B* N" E1 ^+ k0 Y7 {+ x0 Y @9 A
- y! T. ]: v# _7 w* C: }$ {
1895年7月,日本的“总督府”派人在台北成立“国话传习所”,推行奴化教育.2 x" o+ w* |# l' J" ^: h- D4 g
. |+ X9 l8 x* s# _
1895年9月16日,日军成立“南进司令部”,调集4万大军,海陆并进,向台湾南部进犯. W5 _8 ^, h: {, w2 v
: z l( H9 @5 }$ N5 B& x$ T: V
1895年10月11日,抗日义军与日军在嘉义展开激战。日军战败.
, S4 O& A J, P5 J- a, B0 ]3 H& S4 e) l% p2 }1 P0 \& G
1895年10月12日,抗日义军退出嘉义城.4 v" E0 m- o1 D# S2 [% d1 s
* r% _6 v5 Y7 g! A3 l1895年10月19日,刘永福乘坐英国轮船内渡.* _) d8 e" a$ D1 P0 o/ @. d L
8 [! d# z4 V$ \8 N
1895年10月21日,日军占领台南城.
! r$ L# D! i5 W* T6 O7 i4 h" ?7 k; v$ r* i/ L ^5 f3 R
1898年,日本在台湾制定旨在实施奴化教育的《台湾公学校规则》.% b t o8 g p
Z, s& y# j l
1899年,日本殖民者成立台湾银行,控制了全岛的金融.. L/ ?8 B O; G4 H2 @
* h8 D0 V9 M( b6 ~1913年,罗福星领导的苗栗起义爆发.
# F& G8 v3 r( m7 a' G, G2 [# L7 ^& g8 T. R: b
1915年3月,西来庵起义.. N* }7 \. K% }
+ d, J: @+ r# zl9l8年,孙中山抵台北.
+ u( Z8 G( t0 `- m# d9 S. e' A' ~% ~. ~3 g
1920年,留日的台湾学生成立“新民会”进行新文化的启蒙宣传.
' A$ t4 i. N" c' Z& t [# G
$ @: b$ y, g* A6 c2 @. ]' @0 \1924年,台北师范学校学生罢课.5 k2 B9 s+ f; c" L) e! s
& v i g* f) T0 Q1930年,高山族人民的雾社大起义爆发.
) _9 W. m- Y2 h. X( Z
3 s2 ?7 H: F) Q4 @1931年,台湾民众党被禁止结社及活动.
6 n+ g6 g) W3 y0 V* C
9 C2 f* \7 C9 i2 O1936年,日本积极奖励日人移住台湾.$ m# Y! ^% i/ d u8 q0 X% _7 |
# M6 |. Z/ D4 q* ^9 V4 _" w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台湾人踊跃抗日,日本重派武官总督镇台.
! z; N/ F" u* K6 k" q
5 O0 {& D9 ~/ ^; ?8 h1941年,日本驻台总督在台湾发起所谓献金报国、储蓄报国活动,以补救军费的不足.* _7 M- s' s2 Y- V' T! k' p: b4 v
+ t7 p* B3 O1 H0 E) y; a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7 X6 N- R* b8 L- h- B; C% \+ b$ o
& u4 X- q! I" y# D0 ~$ `& h1942年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宣布废除中日之间的一切条约和协议.% V7 f/ F5 w0 b1 D8 `5 z$ m1 _
+ ]: Q$ p$ G; o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最高首脑会议,中国代表明确提出台湾、澎湖应归还中国.
$ H \" g) L* r* W
6 K; P+ G5 n2 a) v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开罗宣言》严正宣言:“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4 p g3 ?+ I' ]5 ^- x
+ x7 U) x2 p$ U( }: u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4 \8 m) b+ P$ Y' w
* @2 p! E1 i8 Z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将台湾、澎湖交还中国.
0 s/ |; L4 y5 e
/ w+ S; Q+ t; q9 B& F- A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款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
( ?1 s6 X9 j! p, r# V. {! B/ ~
: [7 O8 i6 \$ T" M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在台北举行台湾省日军受降仪式.
6 c1 D& ?0 R' d: m) {; O/ \0 j9 ~5 M) Y R& b
1946年,留台日人全部遣回日本.
& |0 P7 P1 N# X
( z* p6 Z( S+ _( n: ?1947年2月28日,“二·二八”事件爆发.; M" C) R8 \$ z
7 G7 F# k; |3 ^4 e
1947年3月3日,王添灯等人组成“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与当局协商解决问题.- Z. g9 N2 {/ A2 I4 c' l4 z
$ I1 v- r9 K8 o/ @4 J# p
1947年3月5日,工人、农民和学生组成武装队伍,攻打国民党军队据点,捣毁国民党党部.
8 H4 h& q: Y$ e! L8 |: V
3 i2 Z9 g2 N F. }7 A2 e1947年3月7日,陈仪拒绝“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处理大纲”.
+ y5 d5 |5 T ]7 D5 e% {' G4 `# H, q X6 R( ]& J
1947年3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其在陕北的电台发表广播,表示支持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 T. X" _) w* E* p
) ?8 R* b& n" A. g0 K: a# \% z1947年3月8日,国民党当局从大陆调来的两个步兵师和一个宪兵团分别在基隆、高雄登陆,开始大肆镇压起义群众.# T4 e3 W8 E% I/ m
7 N$ A# ~2 d- S; H2 B( Z4 b1947年3月I0日,蒋介石发表处理“二·二八”事件的谈话,陈仪宣布解散“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9 d) ~+ B0 L" P2 R% O" G% A: B. s% J
0 b) j" S3 L% C; W* u. o1947年3月17日,白崇禧在台湾发表处理“二·二八”事件的意见.
( ^, _: U; g: F6 N+ e
2 @8 G% D5 N7 k1 A. r5 H! ]1947年3月25日,国民政府宣布“二·二八”事件已经解决.
% v7 ~- c2 j, L% c8 Q! y1 Q
' c0 B( e& F1 l- G. r% d1947年3月,美驻台北领事馆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和“联合国托管”方案.
. {& b6 [4 a$ i7 H" w: e) b/ m
* Z3 V: }+ \4 W6 z1949年1月27日,美军顾问团撤离中国.
# c0 i1 T$ f+ W- h0 M5 |9 F) a; x K. V% \3 p
1949年3月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8 Y0 x7 o9 y9 C; k; e$ j, O4 x
! @. b8 u a: I9 J. o# d1949年4月,国民党当局颁布地租条例.
/ s3 s0 w( p: x, d: r& m3 h
* d- d$ B( a& u1949年5月20日,陈诚颁布“戒严令”,在台湾境内实施戒严. l( m! C9 z6 N9 V( f
+ P& \) F4 A3 W3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其中强调了“一边倒”的方针.4 m' t( e& X0 M2 E. i
) c3 I( k( E1 s# @2 P
1949年8月5日,美国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
! p0 s1 J% m1 e' I g* o8 a8 X* z% e0 \
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宣布退守台湾,国民党“政府”迁至台北,海峡两岸从此再度隔绝.
# r5 ^9 ]: k% s! W& i& S+ r' R
0 g. L. F1 V) {+ H1949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至台北.
. H [$ {" H4 `! G: f7 p+ U+ \; f! _- |$ m
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出《关于台湾政策宣传指示》说:“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9 ^9 h7 t2 ~9 {& R
2 w$ p! {) k* K% Z7 ~; w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在1950年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藏,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
! \. y6 R- J" g, t. M3 s' M9 K" E6 @9 O- v+ t7 f( p8 f8 F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代表美国政府正式发表对台问题声明,重申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 ^3 p; ^3 G( s2 n; ~/ T' P
8 z: H F* q6 H0 _% d( U$ U1950年1月13日,在美求援达一年之久的宋美龄黯然返台.
, X' \+ a$ y4 I8 |% j# Q- Y% H |& n' i# s$ ~0 P
1950年2月6日―13日,国民党当局派飞机连续袭击上海市13次.
9 k" z& x" Q O- U8 W, z; v7 a9 d1 O# ^
1950年2月19日,美制国民党飞机轰炸南京.& ~: v5 |7 g' T6 j
, @2 [# p0 d1 D8 Y$ B
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宣布继续行使“总统”职权.
% l& i; L9 V. |% @* N# {0 g: q, Y' l0 [1 }) k% R/ x
1950年4月26日,国民党当局修订颁布“惩治叛乱条例”,严格限制台湾民众与大陆人民的交往联系.8 w, y+ A2 V: V" N. e
, q% J6 o# t$ Q) N1950年5月9日,3架国民党飞机空袭福州.
2 C, f( J* Z" k. Z$ q8 p$ |; z& K# p7 g4 S( o$ e
1950年5月16日,蒋介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9 `3 n- j- H. G, U! m1 |
: {! x. r4 I) h2 g M1950年5月18日,人民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
8 j; u4 J- G/ N6 r( J1 R
' Y, v) l& _; Q; U. K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推迟.- k e. V' L! D$ d8 I8 y- u
- V# C6 [7 A: \# T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 l t2 O$ f- V6 O0 |$ O3 T1 P
0 ~% w% L6 F" Z8 l1 J
1950年6月29日,美国第七舰队的6艘驱逐舰,2艘巡洋舰和1艘运输舰侵入台湾海峡.5 l9 \* s% k4 U- C+ f& w% L/ F' K
) p7 P, `$ D" T& c1 V; A
1950年8月初,美国又派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并发表“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 A! k% |9 o. c. a
+ Q5 A7 w" B8 U* W
1950年10月,美国提出受到苏联和中国政府质询的关于对日和约问题的备忘录.
9 U, A8 Q3 z9 N) l+ _3 v/ o1 S4 i+ H* h
1950年10月,蒋介石集团召开国民党七大,通过关于反攻大陆的决议案./ E* s# M0 E* T7 O8 ^
# Y# o. H2 x% L5 G2 B1951年,“台独”分子在日本建立组织.3 x0 y8 A2 n+ |( v' E* c2 e
( q# _3 W: C* _1951年6月,台湾实行公地放领.
/ v- T, p5 z$ q5 V' R* C* |& ]( ?' @, J' z7 B
1951年9月4日至8日,“对日和约”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i" R' ^1 y7 U6 u' n9 a; I: X+ G
. Q3 y h) j/ o1952年9月20日,国民党军队袭击大陆沿海并一度占领南日岛.9 u) ^- R. D- m6 D0 T: P! V
/ q h& y. R. m8 N1953年,台湾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
E# h+ m: ~+ i% ?5 Q3 r G+ r# i0 }! G4 y3 b
1953年1月1日,蒋介石发表《告同胞书》,叫嚷军事第一,反攻第一,“复国雪耻”.
% s( o0 }) G8 V
: x0 v# p1 D x$ d1 x1953年2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将原来的“台湾海峡中立化”政策改为“单方面防守台湾”.
# _ b4 m) M% [# f3 w9 d
/ U% s% @" m4 J6 i1953年4月,国民党当局颁布具体实施条例,购买地主的土地.
: }* v! M2 E! j1 y4 p: x" t( ~ U# k) D$ j6 E5 k3 [
1953年7月16日,蒋军1万多人突然袭击福建省东山岛,被人民解放军击溃.) T i/ Y7 P" G
$ s6 ?* I1 F0 x- Z G1954年7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要解放台湾.
* g# s/ W! N6 N% E7 P+ o
2 N( F( Q+ `7 f: z1954年9月3日―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连续对金门、马祖诸岛蒋军实行惩罚性打击.* O0 V* s' l# C6 B$ m
6 B; Y% k, b1 u+ R* [2 D
1954年12月2日,美国同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所谓的“共同防御条约”.1 y0 J5 K2 m0 }7 g$ @
1 G. _; S c/ q) [
1954年12月8日,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非法的,战争的条约”.
+ S) w- w+ \6 s/ r
) |- O0 H" z0 L1954年12月10日,美蒋交换“谅解”“换文” 正式取得在台、澎及附近地区部署军队的“权力”.
, c8 q$ r: G. H$ m, u/ J$ f# l8 \1 a+ S( u: I) h% `2 }; x1 g0 t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了浙江沿海的一江山岛.. N# s' i; d/ D9 q/ {$ t8 u
8 s& t# k* J( \8 E0 S1955年1月24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美国政府干涉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声明》./ K, t" K/ B' Q' i- U" L
% e* r8 L+ \: e1955年1月28日,美国会公然授权美国总统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美国军队防守有关沿海岛屿.
6 o' m- j7 O/ t8 l2 s
' G" D9 |4 x$ i: m; M1955年2月初美国在台湾海峡集中了包括6艘航空母舰和近百艘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数百艘军舰.- ^* A4 c" R2 F
1 Z1 H& T; L: m+ o7 N2 c
1955年2月5日,蒋军在美舰的帮助下撤出大陈岛.2 p/ m4 w( C2 x$ C1 m/ B
1 v* j$ G/ H" q$ \: j1955年2月25日,蒋军又撤出南虎山岛.4 O# B! h. t, d, c% F0 P$ o
6 \! H5 c- K/ P+ M% w0 d1955年4月,周恩来在访问缅甸时说如果美军撤退,我们可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j& `' Z, t* X9 V0 n _
' z3 M) t9 r0 K8 q# o' d1955年5月13日,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条件下,争取和平的解放台湾”.- Q& G9 D' R+ F, Z# x* {
. \' h d) T! B$ C5 T. f1955年7月30日,周总理重申只要美国不干涉中国的内政,中国政府愿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
0 h z, q$ j- H: A8 b/ n& F
; y3 B# G! B, X2 k7 r1956年,“台独”分子在美国建立组织.5 e" E* R% G3 e; y3 \* E0 b& A, r% V
- [+ w9 X% F" y1 s+ X; R) q1956年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原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记者曹聚仁时,首次提出第三次国共合作的设想.7 v+ @6 V; L9 i1 g2 Y
4 y; z1 B3 _9 D) q/ T' I
1957年春,蒋介石派国民党“立法委员”宋宜山到北京与周恩来、李维汉等领导人接触.$ M7 \2 ]4 T( f6 [" r9 [. q
" I, f/ N# j) X, W! G2 m6 a1957年10月,国民党召开全会,由“保卫台湾,建设台湾”,发展到“反攻大陆”.
2 t) [4 M k0 ~. z3 [2 [4 E( f
& E& I! P2 T9 E Y/ D. E+ J/ X. t1957年11月,美国第六舰队在台湾南部海域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F6 }! |& B3 ^5 ~1 X
: Z8 q) F2 l# y0 l- ~8 s5 L* _) x
1957年11月28日起,国民党出动部队11万多人,进行全岛大演习.' }$ u+ I9 F4 c( d9 X4 Y' `: r
& z* l1 G; z( D1958年1月22日,解放军海军与国民党海军在马祖列岛附近发生激烈海战.3 s" [, ~& F/ o8 v
1 x& C0 a5 q1 l( |; f
1958年3月,美国成立了“美军驻台协防军援司令部”,全权挥在台美军和国民党军队.! d( {$ S# _/ @& n5 x7 S
`. d) U+ N2 b8 D3 q% |! l
1958年3月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到台,与蒋介石会商“台美合作问题”.
2 i+ S& J) Z% M3 `
) U" H- r, A# }. A' u1958年7月,美国怂恿国民党部队加强对中国大陆的骚扰./ @$ F5 {5 r# o! U# @+ N J
M' C% ]4 g. I+ q+ d1958年7月,美国支持蒋介石集团在台湾海峡地区进行战争挑衅.
4 x6 {- Y' a% y) f8 o( N0 a1 @ B9 t4 h' ^: G. f9 A( m" i$ C
1958年8月,美国援助台湾的第一批F-100型战机运抵台湾.
9 f7 A* P* t B8 f
% f- G4 D5 J, q: P! X2 ?' h+ b1958年8月6日,台当局“国防部”宣布台湾海峡情况高度紧张,命令部队进入紧急戒备状态.! k( V2 ]# D5 r- ^; y% P. D R
8 m. H' q: s) g3 u5 a) \% v
1958年8月17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炮轰金门,攻而不取的决定.
% K$ t3 r0 m- V7 c; W
9 W6 w& r5 T- t, X! o/ Y6 G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等岛屿的蒋介石军队实行炮击.! z7 s* Q# }$ v2 X- v# y
" F: b$ v4 |% x1958年9月6日,周恩来发表声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
; X# l9 B9 H) k3 }3 ] w% B" B) W0 `) G1 c
1958年9月7日起,美军第七舰队开始为金门补给舰队护航.: [( J- B- A" a' P
! A6 d5 O0 Q3 S
1958年9月下旬,蒋介石公开表示固守金、马.' [' G1 P+ P6 L! l* ~
' i6 @0 A+ l3 w9 _1958年10月6日,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 E( l; S7 r# r$ C* {. E1 X: K" p3 V0 a2 X1 }& d( K
1958年10月25日,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发表《解告台湾同胞书》.
& ^8 ^1 F( z& d0 n
) [* y9 J D* t9 W. {1958年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为其军事干涉制造舆论的美国驻外使团的备忘录.; t/ Z* T, _- l: { p
5 f; ~6 N4 l: _* q9 J1 P
1958年12月10日,美国宣布从台湾地区撤出部分海空军.. Q5 l/ f, W `& e
, v2 X% E* {) c7 C
195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特赦令,首次对确有改恶从善的国民党战犯实行特赦.& m3 X# W, R2 e3 F% ~5 c9 ^2 C
- q% _6 y8 P; [/ h2 |/ A; {$ H1961年10月10日,蒋介石发表文告,再次鼓吹“光复大陆失土”.% [8 J S& H+ K+ G. Y
8 x4 w1 U* a5 Q% A
1962年1月1日,蒋介石公开宣布:“对反共作战,已经有了充分准备,随时可以开始行动”! x% N, f; g. D/ o# f
8 `' K+ v/ }: r# Y4 Q
1962年,蒋介石成立“反攻行动委员会”,下达“征兵动员令”.
6 H; _$ ?; `, n7 f) ]
' W% q q7 w/ X% }1962年开始,台湾当局连续派遣武装特务窜犯祖国大陆.. }2 T3 D; h$ o) q: [$ k% @! ~
; Y2 o5 ]4 v9 K" H4 B+ ^5 @1963年11月,国民党九大确定了所谓“反共复国总体战方略”.0 i& H! f6 I1 T9 y% s0 p
8 [9 \7 ]' C* y! I9 C, o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7 \. ^0 o0 {+ M( G# b- q; K) t. ]
5 @9 H* b! ]: e: _1965年,高雄、台中等地先后建立了三个出口加工区,台湾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g% @# W% J0 D$ Y* ~" L- D, g) P
) R" }( P# Q: A2 n D1969年3月,国民党召开“十全”通过了“积极策进反攻大陆案”.
3 U: e8 X- W( C) X9 K. f! \ x7 A. Z, K# z4 C$ a
1970年1月,中美大使级会谈在华沙恢复.- N4 y0 W1 T# R8 B: @) M( D
* r/ A1 {( P! @ T
1970年1月,“台独”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国.
( B. T v0 p7 j# b# o
# J$ H% ?0 B& e: \8 O1970年,统一指挥“台独”的“世界台湾人争取独立联盟”(即“台独联盟”)在美国成立.) k1 l; I7 W3 b( V0 v9 t7 I$ l7 N
6 D L& ^0 q8 l/ u5 k a7 L
1970年10月25日,尼克松转告中国,美国愿意派一名高级使节访问北京.4 |; g! S( ], \* E2 M
9 o4 { E; W! m: K! Y
1971年7月8日,基辛格秘密访华.+ \9 ] P+ g9 R3 n% {6 D- `
! v" a1 y% L9 [, R* Y/ R1971年7月15日,中美双方就基辛格访华发表公报.$ W# r# W2 W) |) ?8 U% L; z
* C; {$ H9 A, [1971年10月25日,美国企图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的“重要问题”提案被否决.; O( L" ?+ h# ^* O4 U
/ ^& `" s: Z4 |- c
1971年10月25日,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2758号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台湾驱逐出联合国. W6 a8 d' j, y# |0 v( O# V
& G8 x9 B! b1 D7 s1 h
1971年,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 H2 \3 w# D! U! g! R
% [* o) R+ [: S w
1972年2月4日,台“外长”周书楷在“监察院外交委员会”上宣称,今后台“将采取弹性外交”.9 T" @7 Z- [8 q: k- E. C: W
; k; W" ]3 M, g8 A&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 U9 [6 c, f' f5 O( `+ u1 ?
7 l8 ^8 \' r$ H) T) ^; D1972年2月27日,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上海公报》.
1 s! C6 [7 l$ O( J& Y0 c0 k' S* ?! Q+ F/ y- c( o/ e6 L5 @( Z
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日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9 G# W7 v7 o: q& ?& B$ A' I
9 a5 U4 b' |6 p6 [( {
1973年2月,中日两国达成了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联络处的协议.3 U0 n. E& I8 A& s8 }
, A' L) i7 S3 g a( ^% d
1973年11月,国民党十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弹性外交”的原则.
& O% c& {& G# o# a* n D+ p8 J' ?" a+ q" o$ n9 D" D2 g
1974年,台南县左镇乡再次发现人类化石.6 K+ {3 ?0 D: \
r- f6 H; @; ^* s1 o! r0 D! f$ X# S
1975年12月,福特总统访问中国.% {" {) `* t5 r7 ]: b( `
1 X; n! [" v* d/ ~$ I1977年5月,卡特就任美国总统,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访华.
' M# P& m6 v. _4 D3 l4 n9 S
4 W- B2 u7 m$ X- o' j1978年10月8日,邓小平提出,我们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不作不使用武力的承诺./ G/ c8 k! ~3 h2 r4 `
+ J* F( j5 y9 U3 Z9 u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发表,美国再次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Q- x) k, e/ q( x
& z% o. M# p- e$ @6 J; j8 P5 ?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6 b: x# g9 ]& F( p% {3 ^. W
. c! b; y+ S0 c' b0 W2 k1979年1月1日,美国通知台湾:“结束外交关系”.
4 h" t# j5 ]# B& e
+ {. N% d2 t4 T6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后,蒋经国公开提出维持美台“新关系五原则”.7 H# Y5 G4 J6 [( q* ? @" G
$ K1 V* X8 c! r D0 y% [1979年1月8日,邓小平明确表示,将来台湾实行什幺制度,可以根据台湾人民的意志决定.4 x9 d- t }3 z) l1 Y9 n
" f1 r' b: ?: m% w3 Z% o6 H1979年3月1日,中美两国互派大使.
/ ?$ \( s* m, z3 G6 ^$ ~8 T0 C0 ?- L2 c4 R* E! T) x
1979年4月,美国会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 d5 d1 R+ K/ H! n7 K: {% H7 @
1 _( S; b; z. u7 `8 |# P$ ]1980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向中国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的决议案.
$ ?/ b( ]- j/ F( y# f# y* b' T/ d. v
1980年5月16日,台“交通处”通告,禁止外籍商船直接往返于祖国大陆和台湾各对外港口.
, G& N H F: [. _2 k+ J# Y& U. w6 ~: C8 i- G. k' f+ `
1980年6月9日,蒋经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政治口号.- R- `( l9 s/ N2 i" H! k
8 j( J( |; c9 T1 [* R3 I
1980年8月23日,“国贸局”通令“台湾所有输出厂商及贸易商,不得与大陆进行贸易”.) M0 \& {- \/ |) D, q
/ {) K0 {! W7 K6 P( d- f( R
1981年3月,国民党正式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定为该党的纲领.
. C- I8 N5 j, }+ |! C
$ @/ |9 i4 W% g7 h7 V' e1981年4月,国民党召开十二大,通过了《贯彻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
+ Q, w' f. ~, S5 T' e5 b$ ~4 d+ I7 q8 Z# w' U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说表示“和平解决不可能,不排除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 \& \" G/ @2 _1 J( g; N+ x
4 o- ^! o1 H5 d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向新华社发表谈话,进一步阐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
6 s" {4 z6 p* I2 V9 B$ m4 k( V" P4 m; U' f
1981年12月4日,中美开始就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问题进行谈判.
. r- b! G9 V7 s; \- k: d
- ^; k/ X& ~" B2 x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 F7 G& V6 {, k: \
# Y. ~4 D, J- T' L1982年8月17日,中美发表对台军售问题的联合公报,宣布分步骤解决.4 o7 C6 d' B3 k5 Q- t0 u7 k
& U% y8 S# `8 H. N8 D* C6 I
1983年6月26日,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 F! h* [; r, ?& M
0 w R2 E$ [* l' f% K/ Q
1983年9月30日,国民党的《香港时报》提出“和平统一六原则”.' l$ o) X. W" M: v4 Q1 Z9 r
9 `& u: a; U: }/ w1 {4 f1 E! }
1983年11月15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了一项“台湾前途决议案”.+ k9 [7 V0 ?' ]+ A/ s" X0 K
3 Z4 P' C/ q8 h, ~, |1984年1月30日,台“行政院长”宣布,台湾人员在“国际学术、科技、体育、文化等方面的会议和活动”中,可以与大陆人员接触交往.
/ C/ J7 I0 ~1 ~) E1 C3 T6 O5 `
5 k/ m D+ p: p0 V2 L r1 R% v" G0 o, ~1984年3月,美国宣布:美政府“工作阶层的官员”可以以“美国在台协会”顾问的身份赴台“旅行”
% u! p9 P1 @8 }7 D7 ], m2 D3 L9 D4 `) j
1984年3月,台当局“经济部”宣布放宽自港澳转口产品限制,默许民间通过转口形式与大陆通商.1 H8 P& c$ t& \/ g! n
4 u2 o8 O1 S7 D ]
1984年7月,台湾当局接受国际奥委会的改名决定,以“中国台北”名称参加体育交流.* L( |; I/ Q6 T: j
2 J0 `+ [2 }/ Q2 C9 j, J! c8 |
1985年7月4日,台湾当局宣布了转口贸易“不接触、不鼓励、不干涉”的“三原则”." }! l1 }5 L2 @. I* h
9 E7 O* L4 u- Y; A" d! N7 ~1986年3月,蒋经国在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国民党对于统一的主张”. @. W# f; v* {* k
/ q& ]0 z& v, q" W1986年5月3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机长驾机飞回祖国大陆.
7 |% L; [, Z; J- B4 i
) M9 l9 S; P ~# I( r9 Q1986年10月14日,国民党中常会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
" b( v' x7 M' ~' b& y3 w
/ }+ e5 P. y9 m5 k' o* X: S1987年3月6日,“行政院长”俞国华首次承认以台湾的武力进攻大陆“是不可能的”' `. K- x: A* N7 N) W8 j
. c+ k1 ^! l' p3 T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有关接待台胞办法.# R( t4 O$ _1 I- P
) W8 y, [( t. j( l1 ^% _' @2 C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度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 ]5 o: a6 k; k4 ~
/ [: k9 H+ |8 b
区号:008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