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北京日报】
, X' i F1 D1 d; U( [( m3 S8 h% t% T# o* P8 G7 O, r2 I" \ p: ^
吴汝俊是京剧界另类。他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曾为李维康等大家操琴伴奏;他独创京胡演奏法,让原本只是伴奏乐器的京胡一跃成为音乐会上的主角。近年来,他又以“吴氏青衣”独步剧坛,在日本成立了京剧院,先后创作并演出了《贵妃东渡》、《武则天》和《四美图》。尽管圈内人反应不一,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他把中国创新京剧成功推向海外。在日本,他拥有一大批忠实戏迷,常包机追随他去各地看演出。
" j4 ?% Z( @8 x+ {! u }' I3 X& N1 Q2 u3 R ]' T) i
昨天,在北京歌剧舞剧院排练厅见到吴汝俊,他正紧张排练新戏《天鹅湖》,将作为北歌改制两周年的庆典演出于下周在京推出。与前几个戏一样,吴汝俊身兼文学创意、导演、作曲(与人合作)、主演数职。把西方肢体语言转化成东方声腔艺术,是这部戏最大的创新。该剧基本保留了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的结构框架,将原来剧中独舞、双人舞的华彩片段变成了戏曲演员的演唱。音乐方面除保留柴科夫斯基乐曲外,还加入了圣桑的《天鹅之死》。唱腔部分全部为原创,其中融入了京剧、昆曲、评剧、越剧、曲剧等多种戏曲元素,演唱并不追求某一剧种的纯正,而是力求体现音乐剧那样的流畅、动听。剧中的舞蹈也很有创意,芭蕾元素被保留,也融合了民族舞、民间舞、现代舞。排练场上,看着4小天鹅手挽手跳起民族舞,西班牙舞秀的不是足尖是手指,的确很有意思。
( {% k& M/ @' T3 o* o; q$ v% z! |4 S0 ~- Z
有人说,是因为吴汝俊的跨界身份才让他有精力、有能力这么“折腾”京剧。对此,他一脸严肃,“将西方成熟交响乐与中国传统唱腔结合是一个新探索。今天的京剧艺术应增强音乐性,使其通俗化、生活化。人们走出剧场,要有值得回味的音乐唱段,舞台音乐可以强化歌唱性,而不只是西皮二黄。男旦唱腔融合了京剧与美声,与传统的张派、梅派都不相同。”
3 W7 Q6 k0 ~+ \; C8 F9 u- B( D
7 u* X& ~7 f8 h 吴汝俊的作品几乎都是海外演出场次要比国内多,该剧还未公演,明年日本巡演的档期就已排定,因此有人给他的作品打上了“外销剧目”的标签。他说:“仅靠国内市场很难收回成本,国外演出可以帮助我们回收资金,再投入下一个戏的创作。如果总是赔钱,谁还愿意投入?现在,我们基本建立了一个良性循环体系。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在50岁之前排10出戏,目前《宋氏三姐妹》、《百年江山·两宫太后》已经完成剧本创作。”+ d, p/ P- o1 x/ d; i t
3 R8 D* z e3 h# C; ?, w# z 圈里人给吴汝俊最多的评价是“这个人太能折腾!”他自己倒很乐意接受这个评价,因为折腾才能成事,才有可能成功。6 M, l" K* q+ ^0 C
- ?# I5 L( K! H/ |; N: b 本报记者贾薇
, h0 B8 c8 u4 p9 ]* @1 Y, f0 v# R( e8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