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4|回复: 0

[跟师笔记] 陆瘦燕针灸传承研究中心(奉贤)分中心教学门诊实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7 21:5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甲辰年甲戌月庚午日农历十月初二,在这个深秋叶落、天气转凉的季节,吴耀持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及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氏针灸"第五代弟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针推伤科副主任张峻峰副教授不辞辛劳,百忙中来到陆瘦燕针灸传承研究中心奉贤分中心-西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教学门诊,为陆氏针灸弟子及中医师传授医道精髓,通过实际病例答疑解惑。
5 v" v# \& d' Y& G+ J& u4 A, }      现分享一则案例如下:
1 K; d9 Z4 n$ E5 m2 w; {; o患者,黄某,女,42岁( A, R6 M* {- R2 ]- \' h4 W
【主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4月余。- X: s4 f. C( O
【现病史】:患者自诉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每晚睡眠时间3-4小时,伴有心情烦躁、焦虑不安,于上级医院针灸治疗一月余,间断性口服艾司唑仑片,睡眠时好时坏,近几日睡眠状况较差,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中医针灸专家门诊就诊。刻下:患者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甚则彻夜难眠,伴头晕,心慌、胃脘部痞闷不舒,食纳欠佳,常常怕再次失眠而心情烦躁、焦虑不安,无口干口苦,肢寒畏冷,腰膝无力,二便通畅。, M5 k2 S  j0 O4 y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及手术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史。按规定接种疫苗。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激素”、“强心甙”、“化疗药”等特殊药物使用史。
4 t9 e8 D7 E( F8 o5 N0 \: V1 b2 \【四诊合参】:神清气平,精神疲软,面色萎黄,形体适中,未及特殊气味。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白腻,脉弦细。/ A3 `  u+ \6 j+ n: e
【中医诊断】:不寐病(脾肾阳虚,脾胃不和,心肾不交)) m% M/ r4 P- V5 u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 g/ ^9 ~- p9 i- L" U: ^! g【治则】:温补脾肾、调和脾胃、交通心肾。
$ ~$ y3 Q+ U/ |1 }5 r【处方】:" t) H& M8 r. K) G) W1 K
1、针刺穴位:百会、大椎、心俞(双侧)、脾俞(双侧)、肾俞(双侧)、安眠穴(双侧)、太溪(双侧)、照海(双侧)。* n" ?4 d3 S" O  Y' ~; u
2、艾灸:肾俞、命门,腰阳关。
% k% j, a; j6 @1 F- w3、杵针治疗:大椎、心俞、脾俞,胃俞行杵针点叩、升降、开阖及转运与分理。
4 E, O; G- I+ n! Z$ M  T5 F. ]4、耳穴压丸:皮质下、交感、神门、心、脾、肝、胆、肾。
! z* S$ H  H$ V& W& i【按语】* P- [4 e& R- E4 c2 _) C! n5 M( V
      张教授指出,本病当属中医“不寐,或称为“目不瞑”“不得卧”等范畴。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甚至醒后不能再睡,重则彻夜不眠,属于睡眠障碍的范畴。
8 \- Y& F3 {! `* n7 t! B( R9 v      导致不寐的病因很多,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调,体弱病后导致阴阳失衡、营卫失度和五脏不安产生本病。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其病机为心肝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不寐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阳盛不得人阴而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神失养,阴虚不能纳阳而发。但失眠久病可出现虚实夹杂,实火、湿、痰等病邪与气血阴阳亏虚相互影响,相互转化,临床以虚证多见。/ ]  q& h* x* P3 L5 d1 B
      不寐治疗当辨受病脏腑、辨病情轻重久暂、辨虚实。治当调整阴阳气血,佐以安神之品,结合心理治疗。
0 U7 e: |0 s2 X6 ?& V9 R. `! l      《内经》认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统摄协调五脏,主持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气虚则神失所养,心神不安,心神不宁则不寐。肾阳不足,火不暖土,脾土失温,运化失职,津液痰湿形成,窍道不通,阴阳气不能正常相交而发为失眠;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则不能下交于肾,水火不济,心肾不交而心神不宁,故不寐。该患者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子病及母,心失所养,则失眠多梦;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宿食停滞,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一则反使浊气上扰,心神被扰而不安,二则卫气运行失常,卫气行于阳,不得入于阴,则不寐。故患者病位在于心,与脾肾密切相关。病机多为脾肾阳虚,脾胃不和,心肾不交。7 P% H2 L% w8 j* O
      针对患者的病因病机,张教授在治疗上取心俞、肾俞使患者肾水得升,滋肾水而降心火,则心肾交通,水火既济,故寐安;取脾俞健脾和胃,胃和则卧安;患者肢寒畏冷,脾肾阳虛,针肾俞、太溪、中药热敷及艾灸:肾俞、命门、腰阳关能补肾除寒;大椎、心俞、脾俞,胃俞行杵针点叩、升降、开阖及转运与分理,疏通经气。安眠穴为治疗睡眠的经验效穴,照海可沟通阴跷脉阳跷脉经气,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百会穴属于督脉,位于巅顶,三阳五会,能贯通诸阳经,促进气血运行,定五脏,安神志。+ P7 ]+ a8 v5 s: p  R8 Y: X
      此次教学门诊,张教授着重阐述了不寐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大法,同时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让患者认识导致失眠的原因,以减轻心理压力:并让患者放松情绪,减轻焦虑,尽量减少对失眠的关注,避免精神刺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00:38 , Processed in 0.0295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