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7 22: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惧“非法行医”引争议, i- A0 c1 _) `& g" @+ K1 U3 r
* g. W5 y! g( c( v1 T
然而,医科大学生没有毕业就进行医治,多多少少都会引起人们的非议。按照国家卫生管理规定,没有拿职业执照的人并没有行医的权力。张少聪的师妹何娜说,一般的医科学生除了感冒会自己开药以外,其他病症还是会去医院找医生,甚少自己开方,更别说写医案了。张少聪的恩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王黎甚至经常调侃他“非法行医”,要非常谨慎才行!
# P9 _% Z: h4 h, h0 G; m
9 [" [- r' j7 V- D" ]7 M 即便如此,张少聪依然胆大心细地行医,“中医泰斗邓铁涛(邓老)经常强调‘学生要早临床,多临床’,很多人不知灵活运用的道理,以为患者尽照书上所说得病,读书时颇为得意,到了临证才发觉处处捉襟见肘,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行。”
! G; B8 ~5 Z! W6 i2 q& F( J
7 J% W% `8 D# m. _! w 为此,张少聪有一个习惯,就是先不问他们的症状,通过切脉和望舌像先判断出病人的症状表现,当所说的大部分符合病人情况时往往更为信任,提高了疗效。
7 @" l$ Q( _6 x* q8 K
! @2 x" d* W, h5 G& s 最近,找他来看皮肤、妇科等病的人多了起来,“现在期末了,考试时间也紧,但还是和病人预约了时间,不想让他们失望。”张少聪说。(报料人:钟先生,奖100元)3 }" U- b' Q7 @) E
' N4 j9 z. d w. K3 n; y6 d
10年月经不调 吃师兄16剂药好了
+ x H U4 ~ Y* T) I2 x
$ S6 [1 R% g* F/ w' T+ T# x “嗯?你那个(月经)没有准时来?找张少聪吧!”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何娜不时对室友这样调侃着,她是被张少聪治愈的患者之一。8 v9 u$ f) L: @5 O+ C! K/ F: F
1 ?2 o& H& J# ~
何娜也是读中医的学生,在她看来,师兄能用看似平和之剂治愈一些大医院疗效欠佳的杂症。何娜患月经不调已有10年,常40天甚至半年才来一次。服用西药和激素病情反复不见好转。上了大学面临学习就业等压力,心情抑郁,睡觉一听到舍友的电脑响就烦躁不安。少聪对症下药,服药16剂后,她症状慢慢消失,月经周期至今正常。何娜称,花9块钱排2小时的队看10分钟的病,还不如让师兄看。中医不比西医凭指标看病,中医讲求经验和细心。像师兄看病问得细,开方讲道理,病后还追踪的服务十分难得。
! u7 p1 ]8 ?( ~2 E: o w; E, S: ^0 v
z0 a" G( `4 t, F 看病不收诊金 开药方让患者抓药
8 @& j( _6 R8 o' P; W
0 X" Q# ?5 p5 j' p( N 尽管看了几百号人,张少聪却从来不收诊金。他看完病后开药方,让患者自己去抓药吃。
* o: _7 I2 ]" B' w: K: B
/ ~* \6 g* k0 k, @; c “治病开方是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自己还是学生,不会把中医当作赚钱的工具。”在聊天工具里张少聪的昵称是“杏林墨客”。他认为,钱是身外物,他注重的是医德和医术,希望能够像董奉一样成为“杏林春暖”般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人。
, e& U/ k7 o' z5 ~2 w6 |7 G w4 ~$ R0 ]2 ^6 B1 P
然而,现实中医在国内的尴尬处境让张少聪感觉迷茫:“西医学得快易上手,中医要掌握精髓则很难。由于读中医的学生需要学西医,所以学习压力要更大得多。”虽然在同学口中的他相处融洽,但张少聪在奋斗中也有孤独和寂寞的感叹,他在诗歌《自嘲》中写着“性本痴顽难入流,于无声处独高歌。”5 t- g: N i" A7 S
3 A8 F( O2 b+ b# W, g 张少聪的座右铭是:用出世的心做入世之事。他告诉记者:“我对中医很执著,为它牺牲了很多。但是看到中医被误认为慢郎中,疗效日下就感到很心痛。我希望在某些疑难杂症上取得突破,成为真正的铁杆中医。”
1 R/ ]; D6 r$ ?5 a- ~# ~) p5 v& J( ~' h$ O5 _! p) `
物欲横流的社会,医生也有生存的压力,此时的张少聪保持着年少的痴顽和朴质,“很多中医医生为了增加收入在临证时纷纷开西药,但是不管怎么变化,我想我不会改变对中医的执著,即使当中医生收入不太高,我也要坚持用中医为病人解除病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