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9-21 22: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遗恨绵绵
3 \. c9 n* d0 I* U6 P. B
" V* @% i( G: m" M: ]8 u; ~ 前人说的好:“光武中兴,明章嗣轨”。这句话指出了这三位伟大君主在东汉帝国中的崇高地位与无上荣光。
# [5 F4 P3 S" s+ M/ F5 i 在两汉时期,有庙号的皇帝极少。东汉十三位君主,只有光武帝刘秀(世祖)、显宗(刘庄)、章帝刘炟(肃宗)寥寥三人而已。而在西汉十一位皇帝中,也只有高祖刘邦(太祖)、文帝刘恒(太宗)、武帝刘彻(世宗)、宣帝刘询(中宗)、元帝刘奭(高宗)五人有庙号。4 a# [1 b. i* M* R9 n! P, a0 l# c$ \
按照谥法,刘庄庙号中的“显”字有“有光前烈”含义;刘炟的“肃”则是“好德不怠”之意。刘庄的谥号为“明”,意思是“照临四方”; 刘炟的谥号为“章”,意思是“温克令仪”,也就是温和而且恪守祖宗制度的意思。, n. P( J8 r$ m& _/ l' [
从刘炟短暂一生的作为来看,这个评价可谓是恰如其分。虽说在刘炟治下也存在诸如外戚擅权、权贵奢侈无度等严重社会弊端,但从总体来看,刘炟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干的很出色,政绩是非常辉煌的。4 S! f k9 R8 _ f0 z
刘炟总共在位十三年,先后使用了建初、元和、章和三个年号。刘炟为政温厚慈爱,颇有世祖刘秀遗风,善待士人,极少杀戮。他改变了其父刘庄时以严刑峻法治国的方略,恢复继承并发扬了祖父刘秀在世时的政策。他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坚持“止戈息武、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刘炟在位期间全国人口增长的较快。人口多了,劳动力当然也跟着多了,创造出的社会财富也自然多了起来。
/ m9 M- W" }- Q$ S/ A. R 永平十八年(西元七十五年)八月他刚即位时,东汉帝国治下的人口总数是三千四百一十二万五千零二十一人,而到了章和二年正月他去世时,全国人口竟然增长至四千三百三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七人。短短十三年的时间,人口竟然增加了九百多万,平均年净增长大约九十万,而且这种增长的势头有增无减!这在那个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全国人口能取得如此迅猛的增长,这是与刘炟的宽厚政策分不开的。
0 ^2 ]( u2 v! x$ Y 在文化方面,刘炟继承了刘秀与刘庄的做法,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他的大力推行下,儒家礼仪道德深入人心,全国上下风俗淳美,民德淳美。建初、元和、章和之时的东汉帝国,“礼仪之邦”这四个字,确实是名副其实的。; a7 z& \ B, B- V4 D. r
在刘炟治下的十三年里,东汉帝国的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政局稳定,政治比较清明,对外用兵很少。然而在屈指可数的几次外战中,在伟大的战略外交家、军事家班超的努力下,朝廷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经营,游离在外多年的部分西域王国重新回到大汉帝国的卵翼之下。
' t. K3 j8 D5 g( d* A5 W 从这个角度看,刘炟真无愧于一代明君之称!史学家们为了纪念他的彪炳勋业,也将他与其父刘庄相提并论,还将他们父子治下的时代并称为“明章之治”。 西汉有“文景”,东汉有“明章”。这对中国历史盛世中遥遥相望的双子星座,真是璀璨夺目、光耀史册!
0 u7 k3 I3 j6 _* @1 z 明章时期虽不能说是东汉综合国力的极盛时期,却也可以说是东汉帝国最可珍惜的黄金时代。它的文治武功不仅是东汉帝国的骄傲,也是华夏民族的骄傲。它的丰功伟绩,是我华夏民族不朽的光荣!
0 Z* v* H0 t/ Y 每当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遇到危难尤其是遇到外敌入侵的时候,师长、教员们总会向后辈们提到过去那段耀眼的辉煌岁月:汉与唐。在这两个朝代中,人们总是首先会想到两汉。当记忆的思绪飞到了两汉时,人们总会由衷地赞美:前有文景,后有明章!故而,“明章之治”不仅是千百年来历代王朝称颂效法的楷模,也带给了后世子孙无穷的精神力量!
5 p+ p$ `) a' L: M1 [* ] 唯一遗憾的是,这个黄金时代实在是有点过于短促,只有短短的三十一年。本来,大汉朝举国上下的臣民们对刘炟寄寓了无限的希望,希望他如同当年的景帝、宣帝一样,再度为我华夏民族开创一个煌煌盛世。然而正当刘炟年富力强,正在发愤大干的时候,一个令人震惊的悲剧却突然来临:他死了。
" `! {+ e) G; \/ R3 u/ b1 c 这一令人无比伤感的事件,令无数人扼腕叹息!
|+ Z# O7 N1 M( o( ~# D 短命的刘炟开创了一个很糟糕的先例,他的子孙们噩运缠身,早逝的恶梦持续了一百多年。刘炟身后的十位皇帝中,除了末代君主献帝之外,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等九位帝王没有一人活过四十岁!他们即位时的平均年龄不到十岁,去世时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岁!难道,这就是光武大帝刘秀子孙们的宿命吗?他们祖孙三人的在天之灵若是有知,也会为此发出长长的叹息!
+ P) I: O7 m; K; i4 m 呜呼!当年世祖刘秀一生以救民拯溺为己任,重整河山,再造汉室;显宗刘庄、肃宗刘炟两代人励精图治,富民兴邦。按照他们造福苍生伟大功勋,上天应该厚泽其子孙才是。可刘氏皇族的命运却为何如此不济?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许,只有老天才晓得!2 \' P! E1 g" R, _
刘炟的死是东汉帝国极为不幸的事件,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剧,更是汉民族的悲剧!他的英年早逝,带走了煌煌大汉最后一抹盛世骄阳,从此也揭开了东汉帝国外戚和宦官轮流坐庄执政的新纪元。从刘炟下葬之日开始,东汉帝国的盛世光泽开始消褪,暗黑时代的脚步渐渐迫近了……: b9 ]) ?8 [8 a" O
( i8 P+ |9 ~ Z! s/ G |
(下卷 章帝之世卷终)8 ^2 D) ~0 K" T) ]
(第二部 全文完)
$ g7 y9 _4 p) v j, L - V# m6 O1 P) ] q5 e3 Y+ Z! H- |2 s
雪域桃源 写于桃源堂! p. |( }/ a8 j- a, j3 ]2 x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一日 第一稿
) S/ R3 m: d; t" {; x, H% M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二稿
1 _$ p! i1 G9 G) l1 Y. G" O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稿* ^1 G9 A, j, `- ~7 K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四稿
- l. g! B' E' b% R' r" S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八日 第五次修订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