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法则
5 U9 o1 j1 J$ W& `3 L6 ?; ` 8 ?' c0 _* V( }$ z- P- p
老王和几个老友聚会,大伙争着说自己老了。老王觉得奇怪,这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呀,人们怎么那么愿意说自己老呢?
, ~- L* |& L0 L. @2 Q7 J : G1 }; X; U3 Y
老人A说,老伴让他去超市买甁山西老陈醋,他居然买了一甁广东老抽——酱油回来。
6 K4 ]. ~6 ?, X$ T, [4 A4 c$ z
* S! s5 H, s+ v, j+ m4 [ 朋友们说:靠谱,靠谱,又不是买了一瓶敌敌畏。
m, d4 J9 G7 N/ O' r, T 6 |+ w6 h( \' y' d, q7 _! {
老人B说,星期天本来计划去儿子家,上大巴时上错了,就去了闺女家。
3 R- U! f9 m/ t0 p0 X# r0 h* K7 D + v- m$ g3 f) E' b
朋友们说,谁让你当年不知道计划生育呢?孩子多是福气,去谁家不一样?4 X9 ]* E$ T+ H4 U
0 y" S. \7 `. h, r! i B说,不一样,欲言又止。看来还有点隐情。
; U7 T& I. m1 e8 _, p0 E2 J : p2 I' \# i3 S& l; p1 T3 `
老人C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数学家,他说:他们那幢居民楼的老人,锻炼身体主要靠爬楼梯,楼外散步已经没有地方了,原因是私家车与狗屎太多,占据了所有空地,而且汽油味炒菜味也不利散步。一天C走到四层楼梯的拐弯处,碰到楼上十二层一位老汉,两人聊了一会儿奥运会,然后十二楼的老汉忘记了自己是正在从上往下走还是从下往上爬,事关每天的锻炼指标,马虎不得,十二楼老很恐慌。
+ E+ g5 X' V% E' Z
1 L: F& j; A' v: [ C说,让我们想一想:如果您是从上往下,我就是从下往上,因为我们是顶头相遇,并不是一个追上另一个。那么,只要我记得清楚是在上还是在下,自然你就是正相反,您就不会迷失,请放心。但是,但是,但是我是在上还是在下呢?您瞧,本来我是很明白的,压根我就没有糊涂,叫您一说,我怎么忘了呢?看来遗忘是有暗示性与传染性的。要糟,关键时刻,我硬是忘了。
' ^2 ^7 O6 m' e7 k6 l2 `1 Z6 _ : k* y. I( u5 F/ X) j Q
十二楼的老汉说,且慢,你能百分之百地肯定我们是对头相撞,而不是你追上我或者是我追上你吗?万一不是这样呢,那么您即使记得一清二楚,又有什么用呢?# N; a4 o2 ?8 H' G2 j
+ w5 A8 B' M4 }9 ?4 b C一听,有点二虎,世界上什么事能说是百分之百呢?相撞乎迎头赶上乎?这可是前提呀,前提一错,推论也就都是错的了。一听前提有问题,他的血往上涌——也就更糊涂了……
% D1 F% |' H: O/ V7 w5 @1 w
8 L, v5 ?% ~6 h5 U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解决,成为遗案,十二楼老为此住了院。/ p1 ~( U, W, x0 ^2 x5 G
4 X6 @9 x* O! p 众老人反应:C的思考与表述方式不老,应该说是极精密极严肃极逻辑的。果然,C不愧是数学家,大家就是大家,博导就是博导。现在除了文学没有鲁迅式的大师,各方面都充满大师级博导,令众友愧死。大师就是老糊涂了也仍然是那么智慧,那么哲学,那么思辨。3 H% s! y$ n* [-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