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3|回复: 0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1 23: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竹子,是很奇特而巧妙的植物,全世界约有1200多种。其中有的矮小如庭园中的野草,有的却高达40公尺,足足有10层楼高。有的杆细如丝;有的却径粗达60公分,双手还不能环抱。有的杆黑如墨,有的却色加黄金,…¨林林种种真是无奇不有。
" p; A8 ?" a: o7 P% A( H' D  k/ `' `# p" J7 w+ K( b/ R* o
竹的原产地,除了两极和欧洲以外,其他地区,自海平面以迄于海拔4000公尺的高山都有。尤其是在亚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竹子的种类最多,生长也最旺盛,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连一起,形成奇特的“竹文化”。
' D0 B0 M' t# Y% m! E5 v2 o5 y; W
5 J7 [, T& m& W. _3 j竹子大概每隔30年、60年或100年才开花一次。开过花后,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可是,它却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植物长得快,有时甚至可用肉眼察觉它的成长,就像一个人可以看见一座钟的针在移动一样。譬如:在日本有种属于散生竹类的苦竹,一天24小时里,便能伸长121公分,比一个10岁的小孩还高;另一种丛生竹类在一天之内也可以长高91公分。更奇怪的是:它可以在短短50~60天里,由一个嫩笋充分发育为成竹。此后一直到开花枯死,不再长高也不再长大,只有老叶的枯黄和新叶的萌发,相互交替以及杆部的老化而已。. R/ l$ U) q9 [# `: q6 f

+ ]1 |. A% w8 }0 r( u: e中国人和竹子的关系,不仅密切而且历史久远,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朝,周公所写的《尔雅》一书,已经提到竹子。而完成于2500~2600年前的《诗经》上,也出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的咏竹诗。至于以后在诗、词、歌、赋、书、画和散文中描写与赞美竹子的词句,更是不胜枚举。; [; I/ s* [+ J- e! r
$ J1 ?2 T+ q. p* a
我国大陆原产的竹子,有300多种。当中以流传着 “孟宗哭竹”故事的孟宗竹分布最广,产量也最多。而两广所产的青篱竹 (或称茶棍竹) 则最有名,是过去唯一外销国外的中国竹,但是在商场上却常被误称为“东京竹”(Tonkin cane) 真令人扼腕。
( x, y) j! I- c9 s5 g" s- {3 O
( }$ @5 Q9 j* [* p2 F" w9 G) m3 e中国人还以竹子为“岁寒三友”之一,并且把它人格化,和梅、兰、菊共称“四君子”。竹茎中空代表谦虚,竹节分明代表气节,广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在白居易“竹解心虚是吾师”的诗句,和许敬宗的“惟修竹之动节,伟圣贤之留赏”赋中,都可见古人对竹子的偏爱与欣赏。
; p  k8 _7 j! ^+ g: y) A8 e) z4 i9 I9 k
竹在历史文化的传递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东汉蔡伦尚未发明纸以前,一些记事和重要的典籍,都刻在竹片穿成的简册上,所以才有“竹帛传芳烈、钟石记清英”的记载。: U: \0 M" x3 V0 s8 H' I
! r1 M9 q/ R4 B, {. C/ J; {5 w- {
竹子每年都从地下茎长出新芽,也就是竹笋。竹笋香脆可口,是我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除了鲜食以外,也常加工制成笋片、笋干、酱笋和笋罐头等,以便长期保存,随时取用。
5 |6 X" B$ D& E1 e, D: V0 P2 a% Y0 b3 R
竹子在中国的用途非常广泛。举凡屋内的摆设、家具、天花板、工具、装饰品、几乎无一离开竹子。各地出产的工艺品,如篮子、箫、笛、弓、箭、箱、床、椅、花架、洋娃娃、茶具、杯、盘……大部分都是竹的制品。有位专家曾统计竹子的用途,总计达1000余种之多。! B+ N2 [* U# Z2 K" I3 c

' A  O+ T. N0 w# m% v* p除了吃和用以外,中国人对竹子的优雅姿态,也非常欣赏。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和竹子生活在一起。关于这一点,苏东坡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最具代表性。此外,唐朝的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在他的辋川“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相当写意。) |& W/ d/ }: x* y/ o; J

/ m! Y# w0 ?" H& z晋朝的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之下,放言高论,至今仍传为美谈。他们相聚清谈的竹林,位在山阳县城东北,即今河南省修武县的清化镇,那里也是七贤之一---嵇康的家乡。如今,仍然长满了竹子,颇令人有睹物思古的联想。
9 f( @/ v4 F7 {: ?5 o$ r8 J: P% W( ?
- t& c% @" ^7 a+ y0 I3 `4 g竹子的枝干直立有节,枝叶挺劲恬利,极类似我国书法的笔划。用毛笔作画,可一笔一段竿,一笔一个节 ,一笔一段枝,一笔一片叶,整个昼面全用一笔一气呵成,所以古人都称画竹为“写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12:05 , Processed in 0.0671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