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4|回复: 1

国画家口诛吴冠中:混血艺术就是杂种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4 07: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一烽 " }9 m* Y6 w1 v0 }: n- g% q

- W  _9 c9 Q. ^" |: l1 y+ J  ~6 x! v! T- l
一烽按:吴冠中先生在当代中国画家中,其成就和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其为人也激,其为文也烈,常引起争论,下文即是其中之一例——
6 g$ \0 R( n/ r9 s& x4 u- A  n! S- B! S* }/ |! o5 p
-史国良:对他而言“笔墨确实等于零”. D. G! ]4 \- i1 ?) I4 f

4 F+ A: J4 T$ n% r: k/ E-崔如琢:他的“混血艺术”就是杂种艺术# k% S' O5 Y* Y4 j1 ?

* j5 {2 Y1 E# u- J* w3月21日,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西厅举办的“首届中国画论坛优秀画家提名展”上,一批国画家集中“开火”,将矛头直戳向有“中西合璧”美誉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对他来说,笔墨确实等于零”、“他根本不懂得中国文化”、“他满脑子都是移民思想和移民文化”,按照他“100个齐白石抵不上一个鲁迅”的话推理,就是“100个吴冠中比不上一个齐白石”……诸如此类的毫不客套的言语让人无暇思考,只能“生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场面呢?国画家们为何集体炮轰吴冠中呢?
4 _. k1 J( t6 V- Z, @+ s
2 E# f5 X/ l4 W2 `- s: O4 ~-源起:吴冠中做客香港某电视台
" D; }( n9 I' R. s, E$ C$ L2 F
( h: ^& x) y) [5 `. ?$ O-言论:100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
" c* s* G. |! t5 F+ C3 T$ ?8 r/ X6 \
3月21日上午,发布会开始后,主持人邀请到场嘉宾讲话,第一个发言的著名画家崔如琢用短暂的语句提及当天的主题之后,随即话锋一转——最近有些老先生讲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就是吴冠中,他在香港某电视台提到了“齐白石没有创造性”、“100个齐白石不抵一个鲁迅”。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齐白石是画家,鲁迅是作家,两者没有可比性,也不能放在一起去比,因此这是一种谬论。& C* k+ P- `7 L6 c4 n. g, g4 Y
' p$ v- f  V  |/ B7 ]
崔如琢随后又表示,吴冠中的这一言论在国画界影响很大,影响也很坏,诸如此类的论点是在帮助当代艺术冲击中国画,他支持当代艺术,同时也在丑化中国画。对此我们国画界不能允许这种思潮的泛滥。
3 V" y  p; S  K
' F6 O# Y  [0 j% U1 T紧接着,崔如琢又抛出了更刺激的话语——他老说自己的艺术是中西结合的“混血艺术”,什么叫混血?就是杂交艺术,杂交艺术就是杂种艺术!(崔如琢原话)
& E( }3 k, x' X+ M* ~/ ?6 c) ?9 Q6 `; M& s3 P  w  m
崔如琢认为,齐白石有创造性,对于中国画有非常大的创造性,他一生在不断创新,但中国画不能用非常大的创造来体现,因为这要遵循非常丰厚的文化传承基础。“有些人知识认知度很浅”,不知道就是不懂,不懂就别乱说。$ Q% Q, m: m1 ^2 S* T

$ z* ^6 w' r% C6 V/ T3 }) P8 n当天出席开幕式的著名画家吴悦石也表示,中国画的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不管他有多高的地位。对此,国画界要坚定自己的信心。5 q  ?/ b/ a6 @/ j
  e, z: R9 ~; u
就此话题,记者次日采访了当天到场的嘉宾、著名画家史国良。史国良表示对崔如琢的观点十分赞同,他同时说,吴冠中在批评艺术人才培养制度的问题上确实有道理,但是谈中国画的论点却很糟,对于吴冠中来说,“笔墨确实等于零”,因为他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他身上的移民思想和移民文化很重,可以说他是“吃里爬外” ,如果说100个齐白石不如一个鲁迅,那我就可以套用他的话说——100个吴冠中不如一个齐白石。
3 w/ [4 N* }" d+ s" S: b/ g2 R& G$ {8 i8 _# }4 t( }  `
就国画界人士与吴冠中观点“交锋”问题,记者采访了吴冠中的代理机构——百雅轩画廊负责人李大均先生。李大均说,吴冠中先生确实说过这些话,他允许别人“骂”他,同时他也在“骂”别人,但“骂”要有道理,吴冠中的成就不是谁都能骂倒的,历史将证明各种观点的正确性。
0 E' [/ n. e, ]+ O) u, Z1 j$ `, q6 C1 X- [: P
-论战: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之争
2 ]) a; q( W/ {0 @: J& U& q/ G# Z0 j
-背景:中国画的市场遭遇冲击
& g; i. Z+ \5 B7 ^, H$ o8 `& O: M) A" j0 S/ `( D) h6 T! M
在“首届中国画论坛优秀画家提名展”开幕式上,主持人的一段话似乎可以道出这一论战的背景来——“中国画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和辉煌的过去,时下受当代艺术的冲击,中国画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似乎到了非变不可的时候,今后的中国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笔墨是零还是一切?国画家是固守还是蜕变?一系列的问题摆在画家的面前。”
! l9 R' A, D: y0 j4 I
5 Z( I7 h. ?# N2 L此次提名展的主题将围绕中国画创新和发展,提名标准围绕“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表现。”除了考核画面效果,还考虑画家在论坛交流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 G) w: R7 u+ B! ^# ^" Y4 _% o) @

5 _9 t6 Y- M3 ^8 y' V$ O“市场问题”是导致这次论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当代艺术受到了国外买家的追捧,一些完全不用笔墨的作品动辄拍卖出几千万美元,导致出现了此起彼伏的市场沸点,由此也带动了投资人士的目标转向——轻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重视当代艺术的投资,同样几十年的功力,同样多年的付出,最终在市场面前出现了高峰、低谷两种不对等的市场待遇,这似乎是让艺术家们心里不平衡的因素。
, M) r( K; J) ^! U0 G. d; s7 l2 }- Z! I; T) h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判断认为:当代艺术和中国艺术可以用“表象”和“根本”来定位,当代艺术受宠是表象,已有人怀疑是境外资金先炒作、最终套取中国人钱的一个陷阱;相比之下,中国市场、中国人的审美才是中国艺术的根基,即使当代艺术作品时下很受宠,但是摆在眼前的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国人并不能欣赏,也未必喜欢。* z+ t9 E6 y" x
* M+ @+ ?: T3 C* P7 e) p: M9 E$ v9 J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在市场经济的主体下,许多艺术家都开始由以艺术为“中心”转为以“钱”为中心,业内普遍流传着“画画等于画钱”的言论,在此实际情况下,出现争论,出现危机都是件好事,因为市场是最公平的,它会向创作力正在退化的艺术家们敲警钟。不过,关于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不能以绝对的观点对待,更不能要求任何一方一蹴而就。
6 t6 K4 b2 ?' M- ^; L$ t; p* K* t9 V! I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1950年秋回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1 [! h* ^  Z2 ]% ]
0 w; B' L( k& u6 E! Q5 n0 C0 G$ s1 K
崔如琢: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1944年生于北京,1981年定居美国,曾执教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崔如琢出版的著作有《崔如琢的世界》、《崔如琢画集》、《如琢书画收藏集》等。崔如琢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艺术博士学位,现任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兼中华名人书画院院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 }5 I5 J" q7 r- Y% b6 N, U, M
# y+ a# P# Z9 R* J; F史国良(释慧禅):生于1956年,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29岁成为北京画院一级画家,美术界最年轻的教授,是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史国良的作品《刻经》荣获有“美术奥斯卡”之誉的第23届蒙特卡罗国际现代艺术大奖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奖”并受到文化部的嘉奖。他的画风以写实手法反映时代生活为主,功底扎实、笔墨厚重、是中国人物画坛写实画派的重要的代表。
# w2 ?5 D" ?, A% [& r2 x# ^2 b4 y+ b
吴悦石:北京人,少年时开始学习中国画,为著名国画家王铸九、董寿平入室弟子,五、六十年代曾得到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的亲授,有扎实的国学传统和绘画理论知识。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作品集》等多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4 16:05 , Processed in 0.05695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