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27|回复: 0

军医新书发布——《中医经典古籍导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28 10: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医新书发布——《中医经典古籍导读》(共5本)& s3 N. c9 @/ O) r, }6 f) H
* ^; J/ O5 X2 `$ l  p
第一本:《温病条辨》导读(16开,36元)* W' S# [/ T9 P& [! @: Y

+ t! Y  |- h: y7 G# P4 A4 F5 y1 U& l6 K( p! {" V

7 `) O9 N  I& C! W: z! ~5 }) h! A) Y     《温病条辨》是中医学的重要典籍,被称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较系统地论述了四时温病的病因、发病、传变、诊断及治疗,不仅是中医临床诊治温热病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全面继承了历代医家关于外感温热病理论和证治的精华,特别是汲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诊治温热病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结合了作者吴鞠通在温病理论证治方面长期研究的心得体会。本书的上篇除了对《温病条辨》的作者和全书作一简单介绍外,主要对该书的学术思想和现代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一些学术问题作了一些探讨。本书的下篇选取了《温病条辨》中上焦篇、中焦篇和下焦篇的原文,对其内容和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本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学习和研究温病学的理论和在临床上指导对温热病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 M1 f0 r# O+ Q* }1 i) O6 g, K

; @+ G  `6 `' C# V ) G5 m7 A$ ?% t; i1 A5 T& u$ p
第二本: 《难经》导读
4 c3 E: [9 t( z3 h* w4 d: Z5 d
( ]$ \: d; l( u* U2 A: M) A1 K" p& m( d4 e5 f

1 |8 R0 K5 S) p9 f. `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之一。在学术上与《内经》并重,故有“内难”之称。本书从《难经》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注家注本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使读者在阅读原文前能够对之有全面地了解。本书还对原文从校注、分析、相关文献、选注等几方面进行解读,并结合原文进行临床应用说明。本书适合于各级中医医生及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大学生等阅读。
# }& w4 f* C0 W: M0 n( `/ t/ y0 S/ ?

. y/ B- _, {0 W, j! Q $ ^0 k! V( z" ]5 u% W
第三本:《金匮要略》导读/ ]' s4 T6 R( O2 @5 L, G
! v4 y" D7 ?# G4 F5 L$ k2 A

! e7 n1 p! r/ o, W- L
# v. i5 u1 n5 Z, v
4 c- U/ v: A* p0 O1 |. r
      《金匮要略》阐述多种疾病的诊治规律,理法方药兼备,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奠基之作,一直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历来是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之一。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编者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和学习方法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校刻的宋本《金匮要略方论》为准,解说忠实于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解难点疑点。各类病症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症状、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本书可作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备考之参考,适合于各级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医生、教师、科研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大学生等阅读。
6 g! T5 a+ Z/ ?+ J; l, u4 Z# p 8 F; n: X- d. @" h

$ o6 C$ H6 q9 U% [( c* e! d) p第四本:《黄帝内经》导读5 N% _2 i, e' X; y- |0 s
3 g2 a/ s* b1 P) B

; F* `2 B$ c4 ^: O/ Q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源。对学习中医者而言,诵读《内经》,如军事家之于《孙子兵法》,文学家之于《诗经》一样,不可或缺。然而,近年来中医界对于《内经》的学习日渐怠慢。究其原因,《内经》一书年代久远、文字简约、义理深奥。为了帮助初学中医者更好地学习《内经》,特编写了此书。全书在结构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内经》成书年代、版本、学术思想、主要内容等。第二部分节选了《内经》中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临床价值的原文,并加以简要注释,以利学习;同时在大多数《内经》原文后,附有古代或现代医案,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内经》理论对中医临床之指导价值。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 n! R& K6 N* J9 d7 F" I, D% ]
( S# T; J' j- j4 \8 p1 W
- O3 i% y) m; S! G; Q( N% A第五本:《伤寒论》' e( m  s* A9 \' k
+ l) e2 V( Y6 X+ M& h9 b
! {6 G4 _' ?$ i/ _0 t0 R
+ h4 ^& s8 p2 ?, K9 l
     《伤寒论》重点阐述外感病与杂病的诊治规律,建立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理法方药兼备,是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奠基之作,一直受到古今医家的高度重视,历来是中医必读的经典著作。但原著年代久远,文辞古奥,阅读困难,不易准确理解和掌握。本导读立意于深入浅出,释疑解惑,详述原著的写作背景、内容安排、重点难点、学术渊源、学术沿革、学术体系、学术观点、学术评价、应用心得等。原文排列顺序以明代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准,解说忠实原著,力求平正公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临床应用,讲清难点疑点。各类病证都在释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病因病机、主要证候、辨证要点、治疗方法、对证方剂、药物配伍、使用方法、调摄养护等,前后系统连贯,要旨一目了然,密切配合临床,贴近医疗实践,便于读者学习、理解和应用。本书可作为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备考之参考,适合于各级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的医师、教师、科研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大学生等阅读。6 @9 N) N$ J9 f( U2 c1 G

& J) C6 R/ H7 {6 Z# m7 I1 f: s/ U& F
4 e9 i$ O  }6 B" d% O
4 z' _! a* o, K0 w
[ 本帖最后由 zxz111 于 2008-5-28 11:0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12:07 , Processed in 0.02376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