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3|回复: 2

军医新书发布——《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中医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5 15: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医新书发布——《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中医治疗》
3 C" W6 `! }4 V
( ^) U* z: G7 b8 B% j主编 聂莉芳& Z7 q" z3 c7 x2 W
开本 大32开
0 O: W% y4 m) B定价 18.00元
& c" L" v$ W6 @! s9 t* Z8 K/ M& {8 L" C, m

/ _/ Q/ d  _! E8 s  H  L3 m$ @3 m, n
内容提要, I5 r% R' i: I* @; Z7 _
本书由国内著名的肾病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博士生导师聂莉芳主任医师编著。全书在系统介绍慢性肾衰的病因病机分析、中医治法与方药及调养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聂莉芳主任医师数十年的临床治疗经验。内容丰富,特色突出,实用性强。可供慢性肾衰患者及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
$ H" e7 b% |& q( w. u1 w ' u) e) }- l" ]; o" f
前言
3 ?* G' T' u/ o1 Y( U  |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晚期表现,据国际肾脏病协会统计,它在自然人群的年发病率为98~198人/100万人口,在我国慢性肾衰亦为内科常见病。据有关国家统计,慢性肾衰的5年生存率为70%~85%,10年生存率为35%~45%。虽然近20年来国际上慢性肾衰的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然而它在人类死因中仍占第5~9位,可见慢性肾衰是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之一。由于其病程绵长及后期肾脏替代治疗等均给患者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积极探讨其干预措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7 @: f3 H" r! @7 {" y- {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尤其是对慢性肾衰早、中期患者,运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进行治疗,确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明显地减轻甚至消除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肾功能指标,改善生活质量及延缓肾衰进程,从而延长生命;方法简便,费用较为低廉,具有“简、便、廉、效”的优点。
" ~5 K9 u7 ]) S! y      我从医近40年,研究生毕业后专门从事中医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近30年,20世纪80年代初期,笔者就提出了慢性肾衰中医临床分期的学术观点,并拟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经过20余年的临床运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鉴于此而编撰本书,以冀对慢性肾衰患者及后学者有所裨益。不当之处,诚望指正。
) V4 _5 B3 K7 F. U我的博士研究生于大君、欧阳晃平、韩东彦、徐建龙在本书的资料汇集与整理工作中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a8 c$ n- h# z* Z, f" k9 X+ v
+ O6 }1 I9 u1 ~; f1 n聂莉芳        
. N+ ?5 \9 T  a戊子年五月      
. B" ]# d- w0 S1 R# J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1 ?1 A$ P# j" b. W- |1 z* ^& Q6 j- N3 [ 2 N# G& @4 N$ M/ x- }1 X
目录
3 t% X8 w' l$ l; N; {, @0 x第一章  肾脏的结构与生理功能/1
: Y1 V. N6 `$ H% o( H+ \肾脏的结构/1' w4 n3 ]9 f# f8 P/ t# ^
肾脏的生理功能/5
7 |6 U' t' v: |" m- ^第二章  慢性肾衰的西医诊断与治疗概况/11/ p2 z+ C& G! r& K. i. T, K  j' o
发病率与危害性/119 P# K8 h# o, Q
病因与发病机制/128 ~! Q, D! e, b3 [5 L. t) J: x- O
临床表现/14$ K  V! r; o! y7 ?# r$ l
相关的实验室检查/17
% B: \) ]+ v$ b诊断/24& u5 Q- |/ U3 D# {% D1 t; z7 T2 Q
治疗/26
4 S/ Y' A# p+ h6 E8 Q' c( g第三章  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与分期/33
/ V0 N5 f3 ^2 z中医病名/33
# Q5 V' ?5 K1 q  i病因病机/34
, _) Z/ S( u7 n7 X. l中医临床分期/36
% j. j3 h! A. H! i" x' h& \) V, p中医治疗的特色与优势/37! J4 }$ N; t; |# Y! B
第四章  常见症状病因病机分析/43/ a, ~8 p8 \& r9 y4 u' g7 k
水肿/430 y6 P/ ]' s+ @: Y* T% B& N3 I3 Z
恶心、呕吐/44
* \: f, i/ m$ A/ H; ?/ _' u- E7 ]乏力/451 N0 ^# E3 j/ ^' p5 e, V8 L' p) x: i
癃闭或下关/45
" ?9 {2 j. @* w- ?( ^% I皮肤瘙痒/46
1 \7 O$ l! N) M便秘/46
& M$ r0 T0 U4 Q$ {腰膝酸痛/47# T( T7 x: P; M. ?( x
夜尿频多/47# E, ~* Z+ G0 [$ t" ?! g6 C
面色萎黄、唇爪苍白无华/47
) b' R  E- o" B4 a头目眩晕/48
, n$ D8 v+ h8 e# a4 c第五章  中医常用治法/49( W) ?& h+ `. M$ C' ~0 i
补法/49
' Z8 w1 U% H# A% Q( Y发汗解表法/501 D* m6 A* i) W
利水退肿法/51
; P- ?; i$ R+ c+ q1 z, J* @调理脾胃法/53) [  g4 P* w  m( f8 Q+ r; }
通腑泄浊法/53
3 ^1 ~- C; m% a! E. D第六章  治疗经验总结/552 G4 ^- U( m- {2 X
虚损期/55; L7 a6 g! x% c
关格期/61
, d7 v7 T1 `: T- P! ]2 ^第七章  常用药物分析/64+ i. Z! e5 T5 o5 @
补益药/64
( C3 w* e0 x' _7 u解表药与清热解毒利咽药/86
) p9 ?9 g4 N" L' e9 w$ h2 Z; c7 @& F利水渗湿药/96- K* Z* g8 M  ~* N
活血化瘀药/1021 A, e) e# Z8 O3 H, y5 a( {
和胃止呕药/106
1 }- X# N  l, L4 E6 B通腑泄浊药/112
! m* M/ o, A' z( b其他药物/114
3 P, i. j4 B: L8 E8 t第八章  常用方剂运用体会/121+ Y" @. `( Y7 ?. T
补益剂/1217 b0 `. C' c; g0 ~" k# x) l
解表剂/130
! S- m4 Q# F1 B. N, c# O% z利水渗湿剂/133
1 b) F  W2 T  s& j* f  H' y调理脾胃剂/138
8 C, R5 U( s7 k( P3 {5 A; w5 T笔者经验方选录/141
9 x8 k4 ^) H" _1 n# q, K" o& u第九章  饮食调养/144
1 A: m4 E" d) L. v  M3 }! @) r: f饮食调养的意义/144
. m$ D( t) `% R% T0 r" k; X  F饮食调养的要点/145
9 L) I! ^* r: p$ c/ S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151
. {/ \1 N( Y& W7 r# I1 G饮食疗法认识的误区/152) I1 B& o2 {5 M& b8 v& ]
正确选择调补食物/153
6 q" ^+ E8 d4 v0 |第十章  情志调养/1554 t0 F4 k5 E& }, K/ \
情志调养的意义/155" H9 ~, }3 V+ n9 \
临床常见的不健康心理类型/156
2 Q, C  h- ]; @0 p/ F心理调适/157" b5 l$ |( E! x1 G1 f
第十一章  生活指导/161" }; b, c9 n6 w% T, [9 l9 K& o& W
预防感染/1610 v$ ?1 B9 I; j. x, h
避免过劳/162
4 {7 Y& Y: ^8 q6 S: N适当的性生活/164% K5 i2 n8 C6 X+ O
谨慎妊娠/165
+ q0 d8 I' \9 n" S; c8 l% o' N附录一  古代文献选评/1673 h7 z# p7 _2 }0 ]) B9 a0 {
病名的沿革/167
* j2 q  b5 i  r4 _* h6 D3 u历代医家对关格病因病机的认识/171
- B  y) g- V# u! e3 B* G9 E$ n治法选评/174
# ~) w8 ^3 I1 A' W( Q1 a! Z& F主要方剂与药物选录/178
$ q, Z' G6 R1 _3 e附录二  作者有关慢性肾衰的代表性论文目录/18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8-5 21: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8-5 22: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军医新书——《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与中医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07:03 , Processed in 0.0224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