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 ^- x* K3 ~6 t0 C. S# ~; a, M+ |3 u- L, i9 ]; F
1860年火烧圆明园,实际上是在同一年烧了两次,第二次英法联军携手将之彻底焚毁。然而,令人难以置信,也难以接受的是,为列强谋划这次行动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大学问家龚自珍的长子龚孝琪!
- r! p5 E$ w2 l' r3 s; M/ j 龚孝琪原名橙,晚年号“半伦”。据孙静女所著《栖霞阁野乘》记载他,“自幼好学,天资艳人,其父所藏书,无所不读,为学浩博无涯”。由此可见,他不但有天分,而且好学多才。青年时期,跟随龚自珍入京城。此时他已经通晓满、蒙兼西洋文字。然而他却性格孤僻,落落寡合,很少与人说话。道光十四年,参加乡试,未中,恼怒之下竟发誓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 O% t2 v; g$ u4 F, w( M% A
龚自珍去世之后,他搬到上海,时近中年,生活寥落,靠卖书维持生计。这时候,结识了英国驻上海副领事威妥玛,并且成为他的幕宾,出任记室之职。
4 c; o& N' E6 z* |# ]1 o" f0 V 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城郊,威妥玛任额尔金的通事(即翻译),龚孝琪因此而与额尔金相识。额尔金“欲径攻京城,孝琪力止之。言圆明园珍物山积,中国精华之所萃,毁此亦可偿所忿矣”。额尔金采纳了他的建议。联军绕过德胜门,直扑海淀,直奔圆明园。- ^! A2 \. j' _/ u$ r( ?+ w
这次进军“孝琪实通往,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栖霞阁野乘》)。他的不义行径为世人所诟骂,就连他的家人朋友都不再理他,他唯一的弟弟也和他断绝往来。
- p! p/ ~0 `) p6 }& u 他本来娶有妻室,并生有二子,在事变之后,又纳一妾。并且从此改号为“半伦”意思即为从此以后,他已无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而只有一妾。其处境和为人可见一斑。! v+ s% i9 s6 j
客居上海十多年,恣意挥霍,所得的不义之财很快被涤荡一空,晚年穷苦潦倒,所纳的妾也很快离他而去,1869年,患上精神分裂,发狂而死。
& n6 t$ O$ x" H; j8 Y5 t 俗话说:天作孽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用在他的身上可谓十分恰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