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30|回复: 4

先秦诸子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09: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秦诸子散文 & U0 x7 o1 k! W( r% x6 E
先秦诸子十家:
0 J4 o- W+ f3 F7 }2 J3 E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 小说
  d, A  @  H* ?! t3 g《论语》
  f$ O8 y5 d3 i  Y《孟子》 ' v. {0 d* q, O: k% p
《荀子》 ' B; c4 X; X% R6 \9 ?
《老子》 1 s& l# P5 u* o
《庄子》 9 b9 @( F) ?/ A
《韩非子》
" L/ c# ^# E( a: P' y1 G& w《墨子》
. {: G* G! E" H4 m* g1 Y6 n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 r8 U, y2 w( [1 o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 x8 N0 f: K$ J: O6 l  B, Q2 E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E2 ^5 j3 F7 X9 G3 d/ E3 J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9 n2 j: b7 k( `9 V: A; K) P
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 2 u2 s& Q+ l7 c9 n: t
语录体为主 . y" A8 L: }4 R% I4 _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 s9 g: [' l7 V  e; _8 ], b《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 `. O: X( L5 Z! C
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2 S5 N6 g- H8 @& }; v# B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7 a1 O" _- M& c  H0 q. E
《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 B9 I4 G; N/ T1 K6 c
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 c  Q9 a; _6 C4 t3 _. k4 i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 S* l- e0 Y; e: Z! u! e6 E《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3 C( Z; W" j- \$ _: c5 K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2 v( {( [0 @0 F$ |& l2 K5 e. F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5 B1 q1 E! d# H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9: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据有关典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这样十一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卿;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宋钳;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陈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9: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散文大多是哲学著作,故又称为哲理散文,详细地论述他们,无疑是哲学家的任务,但诸子散文无论在文体、语言、结构各方面,又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但是,诸子百家并非文学流派,各学派之间的区别主要是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不是文章风格、流派上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不周学派的文章,有时在体裁、风格上往往有一些相同之点;而同一学派中各人的文章,却又常常迥然有别。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诸子散文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语录体阶段,代表作是《论语》、《墨子》。后者在语录体中开始夹杂有朴质的议论。对话体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前者开始由语录体过渡到对话式的论辩;后者则开始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了。专题论文阶段,代表作是《荀子》、《韩非子》,这些文章篇幅普遍增长,风格也由简补到开拓。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9: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诸子散文繁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其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奴隶制社会已经开始动摇,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相当激烈。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从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掌权者公开实行自己的主张;无权者也奔走游说,发表政见;观点对立者相互争辩不休,同时各派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又竞相著书立说,系统地阐述各自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于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对此,《汉书·艺文志》即已作了明确闻述:“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诸子活跃的思想,单纯用诗歌的形式是难以表达的,于是论辩说理的哲理散文就大大发展起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9: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

儒家《论语》《孟子》《荀子》
' z+ R2 s) i1 Y3 o道家《老子》《庄子》
. k$ c+ h* x3 P8 P墨家《墨子》 , L4 \  v  n8 }+ ?0 Z
法家《管子》《商君书》《韩非子》 8 _( y$ c1 }+ g' n( `, I$ l
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8 U" y' o; x* m" _1 h8 W: g杂家《吕氏春秋》 ) j. {0 u# B8 j6 F# r
名家、纵横家《尸子》《公孙龙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2 00:17 , Processed in 0.0225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