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55|回复: 2

段向群--祖国医学的民族使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5 21: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国药用植物标准办公室 段向群" S( U$ M8 k7 T

) s1 K; s9 N; p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地说明了祖国医学,即中医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在历史上和现代的作用。指出了中药材品质存在的问题,它对人的健康的负面影响和对中医走向世界的阻碍,以及解决中药材品质问题的途径。作者认为,发展祖国医学是我们的民族使命。 % o# F5 J! Z6 X1 c1 K6 A
: }! ~& _' f1 w* }/ \& H* L
关键词  祖国医学  中医 中药  健康  民族使命 7 T" g7 k' P9 E) j1 k. ]* V8 r

/ K  m2 h" X8 f7 f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中药汤剂或丸丹散膏,都苦不堪言,真让人一脸愁容 。究其原因,是中医药的苦涩与针灸的酸麻胀痛。这让西方人匪夷所思,不如中国人习以为常,原因在于中国人都相信中药能治百病,能够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0 K9 d2 L3 M4 {! p* p5 J
8 o. {7 I/ A% K+ `9 Y, P
      祖国医学尤其是中药学理论,其中药物的验证和药物作用的原理,是中华民族远在炎帝神农氏时期就开始的创举。古人认为,医巫同源,所以繁体的医字为“医”与“殳”下为“巫”。9 w; l; y3 Y* B) U; E4 j
8 v$ {0 S; z2 |+ O) ]
     中医理论是从道家医学和阴阳五行学说衍变而来的。与道学有渊源的张仲景,华佗之师子规,子豹或医宗淳于意都是著名的道家医学家。所以东汉信奉道家药典《神农本草经》使道家医学领先于实验中医。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由名医华佗建立的中医疮疡外科,张仲景的《伤寒论》内科,摆脱了道家医学的唯心主义成份的炼丹术与长生不老理论的影响,各自成立实验中医体系与门派。华佗门生吴谱,樊珂等,张仲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形成了承上启下的传统中医学体系,一直影响至今。 9 C, l4 B5 l: K" O  N; x

+ A- s. I6 [1 z      中药学起源何时?《黄帝内经》开篇说:“上古人之道、精神内守、恬憺虚无、阴平阳秘、病安从来。”其中“上古人之道”的“道”即修身养性的道理与方法。这说明在2550年前的古人,就已知治病的原理与药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东汉女尸墓冢,出土一部《足臂十一脉灸经》,这大概是唯一可论证的近三千年前的医书。古人传咏“神农尝百草”,近似神话故事。说神农是(指神农部族人群)尝百草日中七十三毒,可以算是东方最早医学的佐证。而三黄伏曦,神农,炎帝既是明君又是名医。所以,如今称医生为大夫,郎中,大概是说明当时医生的地位与高官相差无几,或说明当时高官也会从事治病行医。商朝帝王成汤更是植药高手。他建都毫州,带头种药植药物花草,以礼治国,以药治伤。后人以“汤药”之“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汤王药君。9 s' ~" K6 d$ F7 ^( N
" ~  p$ f* t  z. S2 w* e, a" w$ e
      药王孙思邈是百岁名医,以其药为君臣佐使,称肺为华盖,肝为将军之官等。使医药为官人治病,可谓“官官相护”是也。神医华佗的名方《乌鸡白凤丸》《青佚方》《麻沸散》,医圣张仲景的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更是当时著名的长沙郡守的名字。这得益于瘟疫,否则,再多100位长沙太守又何济于医学之道?
  E8 h$ r- @' W( M/ q5 e, n2 O+ l2 B' |' I* @
      中药材、中草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国人吃了数千年,乐此不疲,以苦为乐,是建立在中药有疗效的基础上的。五味(酸甜苦辣辛)与五脏六腑有生理化学关系。苦人心,对调整人体病理器官的作用,对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在于药用植物中的茎橛类药性,皂苷与植物酸,碳化挥发物质,都存在影响人体技能或激活升高人体修复免疫机能。 1 t# }+ g. W4 V
. T, E" x$ f& Y. V
      关于疾病与病理的相互关系,中医有一句名言“上工治未病”,意思是好的医生治即将发生的疾病。如果只认识疾病产生的因素,不注重疾病产生的途径,同样是无法遏制产生疾病的病因与病理。 0 U2 e- N1 |( }, b  \8 k# a. C

* }* n# y3 [7 ]- P      中药治病有其规律与科学性,药物归经,通衢阴阳,达到恢复人体平衡的医疗目的,并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5 f/ L6 K8 ]( B5 W* \! E. U/ U5 o* n
# |8 D; g5 E0 g5 x# _- F
      中药作用刚柔并济,补泻迎随,玄机妙用,临症舍取,因果配伍。与西药相比,中药有其不可取代的优越性,治病救人、起死回生、妙手回春。但是,中药又有其显而易见的药源品质问题,如药用植物品质方面普遍存在重金属超标,农药存留物过量,微生物菌群,黄曲霉素(致癌物质)等,即所谓:“四大天王”。 ( _1 X7 t. S( Y7 o, D8 w0 w, {
0 ?" ~4 G* }" D9 [0 |2 v* i2 }7 x* L
      中药种植环节以及泡制加工环节,一直是中药材产供销中的瓶颈问题。种植药材方面,农业土地的过酸,过氧化。熟化等,其中化肥,农药残留的劣性影响,是造成严重药源品质污染的关键环节。中国的药用植物,多是茎橛类药用农作物。茎橛类中草药材多属于根瘤部位药材根部的成分与土地成分密切相关,易吸收土地中的微量元素、重金属及有害于健康的其它物质。因为药材加工过程和药材制作过程不规范,不严格,造成黄曲霉素与微生物菌群严重超标,导致二度污染,成为防不胜防的新致病源。从而,除了“治病”还会“致病”,成为前门拒虎,后门引狼;收之东隅,失之桑莘。
/ r( r2 G" R2 O$ u8 g8 C
% L2 D$ S0 p; w1 R      中药品质的确存在优劣并举,良莠不齐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把柄,被国外吹毛求疵的药监机构,例如美国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寻出破绽,穷追不舍。这导致中国20000吨人参出口受阻积压;在欧洲有601种中国的中药材含有有害物质,被禁止进口;新加坡有400种中成药严禁入关;美国至今未批准一种中成药进口,因为它们都不符合FDA标准。中药落入低谷如过江之鲫,过街之鼠。有些中药只有窝里横,外强中干,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纸老虎,被洋人过街喊打,一片嘘声。
# m2 _1 @" c  ]" ]3 z* c/ g4 D0 N, F8 H, L
      以往我们业内很多人认为洋人对中药材品质的指手划脚,是因为嫉妒,怀恨在心,或抑中褒西,偏心眼,图谋不轨。所以,嗤之以鼻,鄙夷的置之度外。俗话说:心里没鬼,不怕夜叫门。现在不行了,中药品质“内鬼”已经昭然若揭,药源品质的“大鬼小鬼,牛头马面,阎王判官”全都被药监科技照妖镜给照得原形毕露,几乎丢人现眼,不容分辩。
! J! `/ V, N6 l2 O/ @0 M- I1 S+ ?$ C/ Y/ A9 i# p
      中药品质俨如一道铁闸,使中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变成一句空洞无物的废话。因为药源品质的灾难性影响,中药材种植的不规范因素,药材加工行业的“图财害命”的不轨性负面作用,以及中药材仓储和交易环节等方面的问题,中药品质问题很多,被国外舆论以及药监机构斥为“毒品,毒药”。对中国的中药界来说,真是一种难言的悲哀。 + D# B. u5 Q' \
  \" y8 H; I- F
      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不应因为有姚明,穆铁柱,就被褒扬为大人之国;也不应该因为有潘长江或袖珍公主,就被贬抑为侏儒之都。中国还是中国,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药还是中药。$ ~0 N) K+ K! g7 ^9 j7 b$ A
% E# l6 G$ e6 G4 |
      按说,中药治疗疾病的作用已经无可厚非,外国人的嘴上不置可否;但是,中国大量出口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板蓝根冲剂,乌鸡白凤口服液,天津达仁堂的霍香正气剂,天士力药业的丹参滴丸,潘高寿的枇杷露等。由此可知,很多外国人还是很认同中成药的。只是有些中药材的严重品质问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造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连带影响。
/ o+ ~' y# D) i6 f, v$ u0 J1 Y6 [) S$ M
      尽管中药在中国还是红红火火,生意兴隆,可是这只是依赖人们对中药的顶礼膜拜的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如今,中国人也开始具有健康知情权和消费知情权意识。人们开始希望吃良药,吃好药,吃安全药。他们对有害药物具有防范意识。自从2003年“关木通”品质事件造成恶影响后,中国社会已经非常关注中药材品质不良的问题,对中药材品质不良环节提出了很多意见。
: E3 s8 i  D+ A, ?1 B2 M( @. Q$ J' L7 H0 F: s" I9 Y
     中药真的不行了吗?不是,中药还是最好最有效最经受得临床治疗学考验的治疗“重型”武器,关键是中药材药源品质存在问题。我们要从自身品质抓起,不要再放任自流,养虎遗患,应该有廉颇对蔺相如的负荆请罪态度,而不应有皇帝女儿不愁嫁或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理,死要面子,知错不改。 . [7 R0 H% j$ G! P" k

' u4 j$ t6 ?9 J9 g      中药吃了四千年,还要吃下去,再吃一万年。但是,有个众所周知的前提,这就是:中药必须科学化,现代化,优质化,必须拿出釜底抽薪的根治措施,切莫偷梁换柱或是患得患失,心存侥幸,固守井蛙与黔驴“精神”。
' i4 q" }4 k" N, P! P7 I! k$ L/ R, V4 O% ^! H2 ~0 Z2 g
      发展祖国医学是我们的民族使命。尽管中药材的品质存在问题,但不是不可解决的致命问题。对待中药材的品质问题,既不可因噎废食,亦不可“孩子洗澡水一起泼”,而应该戒痂排毒,去伪存真。只要从药源品质严抓狠治,就能彻底解决中药材品质问题。中药材还将发挥西药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祖国医学取之自然,用之人类,还原健康,保障生命。我们一定要继续发展祖国医学。
9 G/ r7 l" e8 K: K
# [& B9 q$ }" y! V+ W4 f       在历经四千年的风风雨雨后,祖国医学已完成了历史的跨越,成功地抵达现代社会的彼岸。她还任重道远,正在向未来社会跋涉。
0 _& R3 \% X. O7 D- r
" {/ m0 _  U! Y6 o: W       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的态度,采取有力的措施,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必定能够根本解决。今后装载中药材之船将出国远航扬帆,乘风破浪前进。中药将不辱民族使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贡献。
 楼主| 发表于 2007-3-1 15: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3-1 16: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
1 `, z. m/ z: w2 |7 F6 r1 U╔╩═══╗╔════╗╔════╗╔════╗
: Y% r6 u9 D: u& H) A7 q. G║真的很棒╠╣辛苦您了╠╣谢谢分享╠╣期待续贴╠
) W, o0 v" j* h0 m0 J  Y╚◎══◎╝╚◎══◎╝╚◎══◎╝╚◎══◎╝
) b. g& m: `' o  B$ L! k°﹒☆°.﹒.°∴°﹒°.﹒.°∴°.﹒.°∴°﹒☆......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17:42 , Processed in 0.0548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