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3-15 07: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保国 明穆宗(载垕)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图篡位,李亦欲让帝位。定国公徐彦昭,兵部侍郎杨波,于龙凤阁严词谏阻,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不欢而散。
% h# a ~* k( r j 为生、旦、净唱工戏。见《香莲帕》鼓词。晋剧、河北梆子、同州梆子有《忠保国》,川剧有《保国图》,滇剧有《进本章》,昆腔、高腔、徽剧、湘剧、汉剧、秦腔均有此剧目。 | . \8 }- S) K& M* y- z
叹皇陵 徐彦昭谏李妃不听,乃谒皇陵,哭拜于先帝陵前,杨波率子弟兵至,共同会合。
, G) _* S. m: r6 G* I0 o' O& L9 I8 S 亦见《香莲帕》鼓词,以净角为主。 | : p+ Q3 o' S) l9 N e
/ {2 U" _6 W9 Q# l, A( G/ P& ^ ; R1 s6 {% m; o) B
二进宫 李良谋篡,封锁昭阳院,使内外隔绝,李妃始悟其奸,独居悔叹。徐彦昭、杨波二次进宫进谏,李妃感悟,遂以国事相托,后杨波领兵,诛斩李良。
7 H5 {& G" g" r 一名《忠保国》。亦见《香莲帕》鼓词。自《大保国》至《二进宫》有连演者,总名《龙凤阁》。川剧、徽剧、汉剧、湘剧、滇剧、河北梆子、秦腔、豫剧均有此剧目,晋剧有《忠保国》,粤剧有《徐杨三奏》。 | 0 ^; X. F; l- w: {3 y
{( m8 q: Z" B: s9 q, h
) `" R/ s Q% T, y; M1 I4 z
姚期 刘秀登基后,命姚期镇守草桥关,日久思念姚期,又命马武、杜茂、岑彭三人替回姚期,随朝伴驾。姚期入都后,其子姚刚打死郭太师,姚期绑子上殿请罪,刘秀怒而将姚期全家问斩。马武适因牛邈攻打草桥,回朝搬兵,闻信,闯宫保奏,逼刘发下赦旨,救姚期父子,使戴罪出征。
8 C" y* G% q* C5 q% L! U 一名《草桥关》(头二本)。净角唱工戏。金少山、裘盛戎又在原基础上加以发展。秦腔有此剧目。 | 7 b* p9 ^1 P, B
6 C- f: f4 Z/ r2 R: V4 |% D9 |, d
3 |$ f M$ f1 H$ \/ J3 Q& j- E
探阴山 少女柳金蝉元夜观灯,为无赖李保诱至家,逼婚不从,被缢而死。李保移尸,被书生颜查散发现;颜遂被逮,知县江万里将其绞死,颜仆告状于包拯。包拯乃下阴曹,令判官张宏代查生死簿,而簿上注明柳被颜所缢,包不信,再至阴山,访问柳鬼魂,更于油流鬼口中,得知判官为李保母舅,因袒李私改生死簿。
}* `) n! a- x7 v1 }+ z1 d7 U 略见《三侠五义》,人名同,而情节不同。净角唱工戏。晋剧有《颜查散》,徽剧有此剧目。 | ! S: s- H q# M; ~ L& x0 o
+ |" j( w* Z$ t" C0 [3 i
# l0 M2 \5 c1 E& L) ]赤桑镇 包拯铡死包勉。吴妙贞闻知,恨包拯忘恩负义,赶到赤桑镇,哭闹不休。包拯婉言相劝,并晓以大义。吴省悟,叔嫂和睦如初。
6 ?& J M9 ]; a4 @% a2 a' G 1961年北京京剧团裘盛戎、李多奎演出此剧,后成为保留下来的优秀剧目之一。 | 2 T [5 _+ L# i; y. z
6 s1 ^' |5 X" A( c6 q
) T8 Y/ J5 F5 A' T0 V除三害 周鲂之子周处自幼父母双亡,恃勇力,使酒,欺凌乡里,父老患之,与宜兴猛虎、孽蛟并称“三害”。宜兴太守王浚到任,知周处尚可劝教,乃乔妆老叟访之,与周遇于途中,王浚以三害之说相讽谕,周处闻而悔悟,打虎,斩蛟,改行为善。
) t& g# G) u t; Y3 a) @' d \0 Q3 U 一名《应天球》、《混天球》及《合欢图》。略见《世说新语》及《晋书·周处传》及明人《蛟虎记》、《风云记》、《双瑞记》、《中庸解》传奇,而删去双娶老儒时吉二女事。1954年中国京剧院加以整理,王浚改作时吉。 |
; i- x" D. J4 y, G g a7 y' o5 I! W; r
/ F, i9 J- P8 Z/ E/ E野猪林 宋太尉高俅子游庙时,见林冲妻张氏貌美,使林友陆谦约林外出饮酒,暗诓张氏到家。使女锦儿奔告林冲,林赶至,高逃去。陆谦又献计高俅,假卖宝刀给林冲,再使林持刀入白虎堂。高俅出,诬林冲行刺,发配沧州。陆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在途中加害。林冲在大相国寺新结识的鲁智深,唯恐途中有失,暗地跟踪,至野猪林,解差正欲谋害林冲时,鲁救林冲脱险。林冲到了沧州,陆谦又夜烧草料场加害林。正巧,林在山神庙避雪,不在草料场,杀陆报仇后上了梁山。& r9 a; k* y. o) c
故事出自《水浒》,一名《英雄血泪图》。清逸居士、杨小楼编演,原名《山神庙》。1950年李少春、袁世海等又加以改编演出,成为优秀剧目之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