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妮子”于丹的这本毛草的小书,并没能勾画出孔子思想的本真,只是寻找到一些片言碎语,为她本人的“返回内心”当论据罢了。虽然勉强挂靠上孔子的“内圣外王”中的“内王”之说,也只是对孔子思想的阉割而已。
7 [- k* L; s2 e% c 这样的一本书受到《北京晚报》的大力宣传和赞扬,使得于丹一时间成了文化功臣。排队买于丹著作的读者大约由两部人构成,一部人听了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的演讲,赞同她的观点,另一部分人并没有听过她的演讲,只是跟风购书,这两部分人中间不乏儒学爱好者,他们在国学热到来的时候,想从于丹的书中得到些国学知识。这些被于丹教授当成圣贤看的大众读者,并不具备圣贤的批判能力,很容易上当中毒。不是已经有许多读者中了刘心武和易中天的毒了吗?我担心今后大众读者还要中许多文化名人的毒,细想起来真令我不寒而栗呀! , S0 \) n6 a3 b/ F! n7 W5 A5 [! i0 b
中国地方大,什么风也刮。各种各样的文化风此起彼伏。可怜的大众读者,忽而跟此风,忽而又跟彼风……4 X; H3 b! Y3 D6 J
我们因胡乱盲目跟文化风,吃的亏还算少吗?然而我们很少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以为今天排队买于丹大作的大众读者中的大多数,若是赶上三十年前的“批林批孔”运动,一定也会排队买几本批孔的书来读。 ( P# j% ?+ X, P& \) z2 c
在不同的时代里买不同的书,但没有质的区别。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左翼是很可能变为右翼的,况且多数人原本没有什么左右定位而已。8 J8 q" s3 K& D1 \
大众读者并不是因为想研究《红楼梦》而去读刘心武的红学,也并不是想研究《三国演义》而读易中天的《品三国》,当然这次争读《于丹〈论语〉心得》也并不是想成为儒学专家。 l! {: J1 m2 U+ @: r# j' \) I
刘心武不过是个索隐派,硬是要为虚构的小说《红楼梦》找到真实的原型;易中天以史书当武器,去批判虚构的小说《三国演义》,犯的是方法论的错误;这次的《于丹〈论语〉心得》曲解和阉割了《论语》,宣扬了错误的思想。
# ^+ I' z. L. N4 h+ C. e- U 以上三位文化名人都因错而名声大振。这是一种充满矛盾的文化现象。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有的人会说是强势媒体起了巨大作用。
1 R2 z# T! [/ s5 d 莫非强势媒体真能把错误的文化内容炒火吗?
; R+ E y& m! ] 我看媒体的炒作包装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确实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起主要关键性作用的应该是文化心理。是大众读者的文化心理的兴奋中枢被一下子点击中了。 " E, X" u: P4 k
我几年前读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勒·西蒙所著的《垃圾文化》一书,不明白他为何说:“所谓的‘垃圾文化’,无一不是古典文化在当代新现实中的翻版。”
% e! l9 U" U* V7 Q+ n6 J# ^9 H 读了刘心武、易中天和于丹的大作之后,我才理解了理查德·凯勒·西蒙教授的意思。原来刘心武、易中天与于丹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将古典文化在新现实当中翻了一下版,虽然是曲解的翻版,毕竟也是翻版,这样就击中了大众读者文化心理的中枢。正是:怒看名家又翻版,忍惜大众中毒深。正愁批评无写处,转眼又出新名人。以上四句是戏作打油,这么长的文章委实写得有些累了,自娱自乐而已。1 @1 _7 O2 R# H# L! \& K
还是接着谈翻版吧! ( R; ]# \' }; Z) X. z
刘心武、易中天与于丹等人无论走上“百家讲坛”,还是出书,都是为了媚俗,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媚俗的时代,媚了俗就有听众,就有读者,就能名利双收。
, Q8 B/ g' b1 a" C9 m/ O7 Y 欲媚俗,就得将古代精典文化作品翻成现代版,翻版的方法就是折散过去文化的全部结构,以期从中找到合适的材料。刘心武是拆散了《红楼梦》全部结构,从中找到了秦可卿这么个由头,然后经营他的“大众红学”;易中天从《三国演义》中找到曹操等历史人物为他“品三国”的由头;于丹则从《论语》上找到“回归内心”的由头。然后易中天与于丹再去给“大众读者”制造出“大众文化。% A/ z. s# Y: ?) K5 O9 M
这种制造大众文化的方式原本是以媚俗为目的的,怎么能不错误百出呢?
1 W& X5 j( V4 `+ b) o7 {* Q3 i 最不能容忍的错误是人文精神的丧失,在古典文化翻版成大众文化的过程中,丧失了人文精神,不是易中天与于丹二教授丧失了人文精神,他们恐怕原本就没有什么人文精神,我指的是由于翻版,使古典文化丧失了人文精神。 y% J3 V# v8 ]% V2 K8 j+ U
易中天教授在《品人录》一书中,将武则天、曹操等人归结为“最优秀最杰出”的英雄豪杰,并且还为这两位灭绝人性的暴君辩护,易中天教授写道:“如果曹操为人忠厚老实,武则天也心慈手软,他们确实不会留下骂名,但他们的前途却渺茫,他们的事业不会成功。他们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未必会有什么保障,曹操也许会在那乱世死于非命。武则天则只能在感业寺里了此一生。这难道就不是悲剧吗?”
2 I+ C% p( U2 L7 G 按照易教授的说法,曹操和武则天为了使个人不产生悲剧,那就去给社会和国家酿造悲剧吧! ( e H/ x! o7 d$ k4 f" N9 r6 Z+ t
武则天为了个人夺取帝位,先后谋杀了近百人,其中有她自己的亲人23个(包括她的两个亲生儿子),还有李治家族的34人。这样一个杀人成性的残忍凶手,被易中天教授称赞为“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高明的政治家”。她的心狠手毒、阴险狡诈、野蛮残忍、专横霸道、残杀无辜的卑鄙行为,被易中天教授吹捧为“伟大的革命”和“历史创举”。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