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声乐“唱论”中提到:“有唱声病,散散、焦焦、干干、咧咧、哑哑、尖尖,低低……”占人论演唱声病,谈到的这几点,也是我们今天演员功力不足、不求方法产生的一系列共性与个性问题。下面从六个方面分析声病: . }$ ]5 g, ~. P) ]" J7 j' x! b
①从音色、音质方面。
& g G4 N; q& _; [ 嗓音不纯净发沙,就是占人说的有“哑”音;不明亮发闷,小就是声音发“焦”、发“散”;不甜润发“干”;不宽厚发“尖”;不是自然的演唱,是压喉、挤喉、提喉演唱,这种唱法,唱一个多小时后,生活中说话没声了,变音了,这就是挤、儿、憋,逼紧喉头吊着唱后遗症。 / d4 s; G7 D0 a$ h, i
②从音域方面。5 Q; D% G* a7 d: Y# J+ R- X m) o
假如不是高音区、低音区畅通,那么就会出现二种倾向:一种是:有人演唱中喜高怕低。平时“唱高调门舒服,低门唱不山来“,这种喜高者,往往挤着唱为多,因高音她不困难,一绷气很简单上去了,但低音区就认为可以不用费力了,故气息松懈支撑不住,所以音域上像占人说的“尖尖”,只有高、中音,却没有低音区,视听效果声浅音薄。另—种是:有人喜低怕高。这种人平时演唱总在中、低音区转悠,正和古人说的“低低” 一样,西皮“E”调,或降“E”,提高—点变成“F”调就发横吃力,这样的演员难与老生、花脸、老旦配戏,尤其是《大·探·二》、《坐宫》这种合作戏,我们提倡同台演出调门应尽量统一,其中“对口快板、对口原板“,尽量不要把调门换来换去,否则既影响剧场气氛。同时也影响观众情绪。自己唱的也是声嘶力竭,如:《大保国》“不用徐、杨自为王—”(江扬辙)本身辙口难唱,又是开口音,板式是二黄,唱这种合作戏,一般花脸唱“正宫调”,因为以老生、花脸为主的戏,你旦角接唱只能跟着老生、花脸调门走。如果每唱到这里你先喉咙发紧,提肩演唱,共鸣用不上,就别想上去了。
+ l! [7 C8 N2 g- l ③从音量方面。: q6 D$ G5 n9 s* a- r/ L8 y
人的声带,长不过十几毫米,厚不过二至五毫米。每人声带的大小、长短也不一样,厚而长型:张力小,中、低音擅长(较弱紧张度)。薄而短型张力人,高、中音擅长(较强紧张度)。演唱中声音的大与小和气息的控制紧密相关,有人气息深足,共鸣通畅,调控能力把握得十分得当,听着声音不是那么大,但嗓音有声型,射程却相当远。也有人一听贼亮,很响,像个大喇叭,但反而无味,这叫“白声”。还有人不用气唱,像蚊虫一样含在嘴里唱,只有自己听得见,自我欣赏,那叫哼戏,不叫唱戏。我认为每个人的音量大与小,第一应根据自己声带的条件来展现,第二用气、共鸣—定要到位,就像吹“气球”一样,不用长长的气流去吹,气球能加大吗?或像吹“蜡烛”徐徐送气,—口气吹灭生日蛋糕的所有蜡烛,那才叫气足深长。
+ R) V0 B* {6 n2 C. {" F ④ 从吐字方面。
9 p" X$ J0 H7 I% ~+ v. j8 D 有人演唱时,五音极其松垮,分不清唇、齿、舌、牙、喉在十三个辙口中的分工与积极用,声中无字、字中义无声,含混一片。我认为京剧和任何剧种,不但要重声,更要重前辈们总讲:“要以宁带声,以字行腔,腔随字走,字领腔行。”这些精辟名言,就是我在演唱中的警言提示。
# {) C% J+ B! @* j% x ⑤从口型方面。 . I u' e3 Q5 S
有人在演唱中,一种是口张过人,既无字头,又拢不住气与声,所以,咬字不准,腔也不圆润,声乐讲“口大漏气”,口型发“咧”,造成音浊气短,费力不小,效果不佳。另外有人恰恰相反,根本不张嘴,软腭塌陷,上膛音打不开音色扁、干,既不好听,音量也不大。
+ s& ^5 n6 y: j. F4 w+ v ⑥从技能方面。
7 _( U0 N% L" x; A 演员的技能表现能力,不但表现着这个演员扎实的内功和外在人物严谨结合,同时代表着这个演员的艺术素质和高技能演唱水平。有人在演唱中,从渐强到渐弱,难以控制,大休止、小休止不讲究,嗓子直来直去,对技能手段极其贫乏。如:小的装饰、滑音,擞音、连续装饰,稍复杂就拐不动,灵巧不足,笨拙有余,更谈不到螺旋擞音、多装饰的叠音运用。我认为好的歌唱家,必须有高超的技能,—定要以止音行腔为骨架,以装饰润腔为肌肤,这样旋律才能优美、动听,回味悠长,久驻人心。
( f; s1 I6 y: ?$ y3 u 以上我们列举了演员演唱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但如何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我们先从“生理学”讲起,第一步先讲发声器官的作用。 . L! ?) b9 `3 C) I* H* F( h
简介发声器官、共振原理,发声肌肉群。
( T2 o2 G2 ?/ F9 V1 o (1)人的发声器官有动力,声源、语言.声腔。
7 W7 v2 ^- J9 U& k2 o$ e" S ①动力:" g7 a( O5 S4 Q1 k+ j2 [
指的是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横膈肌、丹田腹直肌。
/ F3 X, t- z. J" s" K ②声源:
l5 n& P9 _% |' s. m% F 指的是振动器官,包括喉、喉管、喉关节、喉头。
& v* ~0 v. h0 ~# [' \ ③语言: & t- C* e& R, C0 @# e' Y
指的是吐字器官(五音)唇音、齿音、舌音、牙音、喉音。从上面已勾画出,生活语言发音的路线图是:当你深吸一口气,存人肺部,出声时发自肺内的气流,路过气管,气流再走向喉头,气流吹开声门,快速通过使声带产生振动,这样发小的声音叫喉原音,也就是生活中的发言讲话,叫生活语言。生活语言的特点是:声量小、气息浅、声音白。
0 a% z" Q# P+ u2 F( R: E3 { ④声腔:
" I9 \! T$ ~6 Z% G7 X" M% | 指的是共鸣器官,包括口腔共鸣、鼻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I/ j6 T. r- X% {! c
(2)人体发声肌肉群:
0 [7 P5 V. M$ Q+ t# W, ` ①头部:前额肌、后额肌、后颈肌。! E: H2 H/ w# `, X O" [
②面部:鼻胛肌、笑肌(颧骨)、口轮匝肌、咀嚼肌、下颌肌。
: P) e8 |: g" Z# s- ]& ^ ③喉部:喉肌。
4 S1 E5 Q$ x, l2 m: e ④胸部:肩胛肌、胸大肌、背阔肌、横膈肌。" ]7 L: i2 w" P. m! M2 L
⑤腹部:腹直肌(丹田)、肛提肌。以上这些肌体在发声运动中,胸部与腹部是呼吸肌肉群,头部与鼻、面部是共鸣肌肉群、咬字肌肉群,这些肌体在歌唱中各有各的作用与分工,只有全部互通,协调一致,才能得到优美的嗓音与漂亮的音色,缺一都不能完美。因声腔的静止与跃动,都要通过发声肌体的运动来传递优美的韵律。
; d& Z0 N! i; _- [5 o( J1 B/ k5 E! Z (3)艺术嗓音如何倾心打造。" ^! K( ^% ?1 Z/ ^( G
①生活呼吸变成艺术呼吸,也就是把呼吸变成有控制、有节奏、有伸展的艺术性呼吸方怯。! O' k# w! w9 T* E& G# M, x* C
②生活浯言经过“唇、齿、舌、牙、喉“五音的修饰变成艺术语言。
3 a o0 @! r( X# g2 N9 r ③生活嗓音必须经过共鸣器官的润色变成艺术嗓音。
5 ^- i" r! Q# Y7 y (4)艺术嗓音的规格是什么?
0 q7 j5 g* V: a! U( k+ v 六个字:甜、亮、脆、美、水、膛。这就是我们今天京剧声乐讲座所要达到的训练规格。
, r. t4 Y7 f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