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00|回复: 7

董氏72绝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3 16: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
& ]- ~4 G0 |1 Q4 c' M: d7 J, }" M2 |) ~$ O' p9 h5 R
1.外三關一穴:在外踝尖與膝盖外側高骨之直線上。外三關二穴与外踝尖連線之中點。7 s: ~% J- F  [! Y8 T2 u/ y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腮腺炎、肩臂痛、各種瘤、紅鼻子(特效)。青春痘、粉刺(效佳)。瘰?(特效)。以三稜針點刺出血效果卓著。
  ?4 t8 H- y. p9 ~2 _6 E
2 _% ]1 K+ x% }$ t0 }3 s2.外三关二穴 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m6 \8 r' ~" a- I

" m3 m7 I' |: c3.外三關三穴 为外三關二穴與膝盖外側連線之中央點$ F7 n/ B, f* U0 U$ u& ?7 y

2 j2 G6 {; _, P2 B8 r' Y4. 雙龍一穴 :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脛骨外側骨陷中。
) h8 |  M) J- V' W/ s% O, c/ H0 `解剖位置:外側腓腹皮神經、肺支神經。& m! X( ~* W" s9 K4 v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3 D  P$ N1 r. c: O
( F/ D% \. J0 f' A$ F
5.雙龍二穴 一穴下6分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頭炎
$ U4 ^' d8 ]: H7 E; u3 P* @5 B
2 S4 H$ w5 P" |1 h6.雙靈一穴: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之間,橫紋中央(四縫穴)內側二分半處。
' j$ d  T) b+ k解剖位置:固有掌指側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腎分支神經。% B4 G! n$ E+ c, n( M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5 m' f5 P' G4 _  Z
8 b0 @- M; `# H) }- X
7.雙靈二穴6 {+ Z4 c) \( K) i
穴位:掌面中指第一節與第二節橫紋正中央偏外側二分半處。
" L3 H* P/ K& I$ w( `* ^+ ~主治:肺癌、骨癌、心臟內膜炎、腎炎水腫、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風、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兒瘠積、小兒消化不良、心臟擴大、狹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以三稜針淺刺、從針孔擠出少雀壎梜z明液特效。刺出黑血亦佳。! |* D. L" Y) c: X  t3 i4 Q
* D: v# Y& `. c
8木靈穴 ! T( c* I8 _6 ^3 _
穴位:掌面無名指第一節與第二節間之橫紋中央點偏外側二分半處。! R% Y7 e9 F( k* E: w3 e/ ~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枝、肝之神經。& C. d; Z# V8 `. p- J6 T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兩?痛、膽囊炎、膽道蚵蟲症。痿症、半身不遂。以三稜針刺出黃白色液體、或刺出黑血均效。 1 B. n+ g) A: v! E) s2 K
! i2 p9 H- B# C) x8 P' `
9.婦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節外側,從掌指橫紋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計五穴。! S( [$ ~8 b; p. i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子宮神經、六俯神經。
! d' Y0 F, W# \$ U6 U- H主治:子宮癌、于癌瘤、子宮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陰痛腫痛、赤白帶下、陰吹、產後風症(月內風症)。: `' l# X  K- U

0 G: z4 {  g7 m/ y* Q$ o/ r0 q7 \10. 婦科五穴之三穴11
8 {: h$ I* h0 L) T11 婦科五穴之四穴11
$ O0 j: v2 c$ t9 K- [12. 婦科五穴之五二穴11  j0 n& o( c. K0 |
13..婦科五穴之五穴11
* o" ~; h9 m9 Z; z: J& j3 W/ [8 E, t2 ~* J/ \. P9 ^
14.木火四穴$ b0 b- v8 r' b5 [
一穴 穴位:手背食指第二節、三節間橫紋正中央處。) Z+ z& \& N* f9 [8 ?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皮下淺枝、心臟及肝分支神經。; w! \2 B% ]4 c1 L/ a( c
主治:半身不遂、(木火二穴曾用於治療高棉總統龍諾元帥之半身不遂奇效)腿痛、中風後遺症、草鞋風。三稜針淺刺出血奇效。
8 H6 a- S5 b1 }2 C9 x, Y% v注意與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叫針一次以不超過五分鐘為原則。連續取用五日後,限用三分鐘。* L; M1 K/ b4 U: f- q3 ]
二 三 四穴 分别在3 4 5 指上位置同上   i. k4 H* H% H2 Z0 G/ }0 F1 d9 n
% \* ~- }/ A2 z4 @: o7 q$ Q! L0 Z
18.八关穴之3穴: e( b2 p% l; v& A+ n# V$ O; `
1 穴 . 2 穴 穴位:手背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五分 下二分半處(1穴)。 偏外侧5分(2穴)' t. A0 e6 ^* Y- n; T% y6 J( E9 h# p: Z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肺及肝分支神經、腎神經。# n. Y4 ]: c! ~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可配正会);腦貧血、耳鳴。
) O& a$ L4 |1 k: x- b交叉取穴 与下向上刺
; v. l3 M1 n6 K& D. c$ U% ~0 T8 F
19.八关穴之 4穴:手背中指第一節正中央偏內側五分下二分半處。9 l3 ^8 M( t) f, W9 W! ]% U( ]$ A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皮下淺枝、心臟神經、肺分支神經、肝之神經。, p* V& Z  x* W) C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手臂不舉(特效)、腿痛(特效)耳鳴、痿症、五十肩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6: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下高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m& _" l* S; _; d9 |% }
  J( R6 p1 W3 J5 X: t& n描述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一寸半為下高穴0 U; A" V0 Z* Z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 D8 a4 O+ G7 X* h' l5 o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
! K8 R7 P6 r4 a, x  C* d
4 F2 p6 @& |- `( E21.上高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G6 |" _% A) G  V1 Y
, k' M: w+ o$ f1 L9 J
描述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間處。手解二穴(於小指掌骨與無名指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尖所觸之處。距掌指橫紋一寸的上五分)上五分為上高穴
9 l( |/ O! W+ p  e解剖位置:正中神經淺枝、尺骨神經分枝、腎腦神經。
. y! h9 o* {- I* F主治:腹膜炎、肋膜炎、盲腸炎、卵巢炎、急慢性小腸炎、增高。2 s; ^4 c( u: g) {) t4 y- y2 K' a

% H/ [) |" w4 Q9 S" y+ f' R  e& r- h  22.中白穴22(又名鬼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7 A! e$ J1 Z- s2 v0 i

6 I& a' \- `8 \( `: @描述  穴位:手背於無名指掌骨與小指掌骨下。(上一寸為中渚穴,有人誤以中白穴乃中港穴,實為錯誤)。7 Y2 W0 z- J6 b1 t
解剖位置:手背靜脈網,尺骨神經動脈,與手背分枝、腎分支神經,(又稱機動神經)。
5 \( M; h/ {2 a* }/ l) H主治:急慢性腎孟(腎)炎、膀恍炎、腰酸痛、背痛、頭暈、眼散光、腎虛耳鳴、腦鳴、重聽、四肢浮腫、偏頭痛、脊椎炎、退化性關節炎、小腿痛、閃腰。坐骨神經痛(奇效)、骨刺(奇效)、岔氣(特效)
$ m9 _0 V9 N5 q# @6 q
& o( o) u& b7 \2 u# @9 _, G7 l23骨關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0 K- h  X3 j  D; }" x6 d3 f( Z
3 a6 H) _; Z2 ]( M描述  穴位:手掌朝上,當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外側五分,腕豆骨下是穴。亦節食指與中指叉口直上腕橫紋處下五分。7 T+ P: m# \+ y9 k6 D
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肺支神經。; q1 j: ]' K( W0 r% q
主治:坐骨神經痛(奇效),半身不遂(特效)脊椎骨增生壓迫神經痛(骨刺)十二指腸炎、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l# C$ _* W% G, k7 q2 e7 e

' B9 u6 s' j" I3 R+ J' e2 {1 y  穴24.木關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6 S9 ~2 ^/ P9 P6 o
$ @/ H: G  A" x/ A. m+ S
描述  穴位:手掌於腕橫紋正中央下五分偏內側五分處。
8 Y" m; y% f9 j: q解剖位置:正中神經、腎之神經、肝膽神經。
: T1 g' |* G, ?1 L5 h( L- H6 \2 g9 u主治:腰痛(特效)心悶、兩?痛、黃疸病、坐骨神經痛、腿痛、腹膜炎、全身關節痛(特效)解尿酸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0 ~! [, G4 x4 `

" z/ J8 T1 y& ]25腕順一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t6 ^7 l# W. K) g  j% m0 _0 F
描述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側下緣,手腕橫紋下一寸五分處。解剖位置:此處為小指外轉筋、有腕骨背側動脈與支脈、尺骨神經、腎分支神經。
* o( s/ H5 }# M主治: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特效)、腎臟炎、腎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腫(奇效)、背痛、兩腿痛、骨刺、耳鳴、耳型、頸項骨刺(特效)。1 u0 {0 R6 f! a) A& o
0 k1 ~. R" L9 s# G: X% e* }
. h0 m) _- J0 R8 I2 I8 `! O# y& E
5 v! \/ V0 c( r6 Z$ p% p( h
26.腕順二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D1 P( N1 |) C描述穴位:手背側面,當小指掌骨外側下緣,手腕橫紋下二寸五分處。/ G7 e; `6 Q$ t% F8 \. }
解剖位置:此處為小指外轉筋、有腕骨背側動脈與支脈、尺骨神經、腎分支神經。# r" {5 ~% G! J/ p) {8 k! e5 A
主治:腎虧之頭痛眼花、坐骨神經痛(特效)、腎臟炎、腎孟炎、膀恍炎、腰痛(特效)四肢骨腫(奇效)、背痛、兩腿痛、骨刺、耳鳴、耳型、頸項骨刺(特效)。兼治鼻出血、失枕奇效。
" f/ ^: J1 D, ~2 z+ z: P
3 b/ c9 N. x: j7 h" f27.三叉一穴22(七十二絕針之一)
  }9 ~8 Y3 W! q6 C6 \* @
1 V1 H: Q  k4 h% p1 F穴位:在食指與中指叉口之中央點處。
3 }: d. N) s5 A4 b解剖位置:橈骨神經淺枝,肺分支神經、腎之副神經。
4 }) E) t1 J$ _( B( [  M. @0 ~0 f主治:角膜炎、眼睛酸痛(特效),腰痛、坐骨神經痛(有卓效),眉稜骨酸、脹痛(特效),視神經萎縮,半身不遂,痿症。
7 j# K/ u$ r5 z+ A. P/ m# b: u+ F9 f
2 R; o9 a5 Y1 y) R7 `+ ~28三叉二穴220 q. b1 ~2 O% @- T
5 ]7 q3 X, s7 M" N5 |9 s; a" @
29.三叉三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r0 D0 V6 b, H% V, n6 r( g5 p1 N
穴位:在無名指與小指叉口之中央點。
5 r+ M; k  O; b9 ?9 c解剖位置:尺骨神經手背枝,腎之神經。
4 q( |) D8 z$ q5 R主治:重感冒、頭暈頭昏(特效),坐骨神經痛(特效),長骨刺(特效)、腰酸、腰痛(奇效)、腎盂炎、腎臟病水腫(特效)。7 }3 q- u) r; \  w! s

# v' \( p# U& y4 s+ j% V+ V  b* n  穴30.靈骨穴22(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u5 L; E# S! f5 M* A- F
描述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與食指叉骨間,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接合處。與重仙穴相通。% Y7 I* _, c) }" g; ^
解剖位置:淺層分佈手背靜脈,曉骨神經淺枝。深層分佈正中神經的固有掌側指神經、肺支神經、心及腎神經。
- @( t: i4 S$ k( A9 [主治:肺氣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氣腫、肺癌、坐骨神經痛、腰痛、背痛、腳痛、半面神經麻痺、半身不遂、頭痛、偏頭痛、婦女月經不調、經閉、經痛、難產.、冠心症、心律不整、狹心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腎孟炎、大小腸炎、面斤、眼疾、耳鳴、耳聾、及一切久病、怪病、鼻病。各種手術麻醉,靈骨穴配心靈穴後通電。治療久年胃病、胃潰瘍配大白穴、中白穴。) Y- F. k! O3 |' Z
注意與禁忌:孕婦禁針。因此穴有收縮子宮之作用、孕婦針之有流產之虞。4 s: l3 X$ {2 i( S1 k

, R  t  \* r; {' C$ Q31.心靈一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3 B8 [3 n6 {" G6 b- P
7 |! Y  c- Z- J+ l3 o5 H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一寸五分9 J# Y" \% n8 D; b& R" l% R9 S8 m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2 a1 w9 {5 f7 o0 a: s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7 Q* h# M# o/ `: r2 p
& S7 Z# H6 d* D2 ~0 T  32.心靈二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v& x# Z  W6 J( X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二寸五分, ^" c# _( g! @3 j* R! I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4 _9 ]; P1 h3 _3 f+ X% T5 T' v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X; @: f: l  V6 F. x4 ^

5 o/ c9 l1 }0 K/ L+ [33.心靈三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B% R; Q- b( `* b) R
描述穴位:手掌朝上,手腕橫紋上三寸五分& ~0 ?  p# r6 ?
解剖位置:橈側手腕曲肌鍵和長掌肌腱中,淺層分佈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有正中神經、心臟支神經。
, D! o$ X% J4 B$ g* ^主治:心臟內膜炎、狹心症、心律不整、心臟擴大、心肌梗塞、胸悶(胸痛)、胃烷痛、腿痛、前額頭痛、頭暈、手腳麻痺,亦可當麻醉用治頸項手術。
+ q; f) Y0 f4 o9 \& Z* a  t$ N" w/ p# p: V, g7 j
34.肝靈一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3 F; w8 `# g3 K- X* }) T

( t4 o( U8 C# Q9 \穴位:肝靈三穴(掌心向上,手腕橫紋腕豆骨前緣直上三寸)直上六寸( n) R: y$ G" @
解剖位置:淺層分布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分布前骨、間動脈靜脈和正中神經。肝之神經、腎之神經。! j/ a' |* e$ u3 }
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兩?痛、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 A* i7 y  F& a' ?2 a: x
# H/ l. X8 p' u
35. 肝灵二穴333 W2 c2 y7 A, R# g7 W2 \
9 {" V2 b1 Z+ Q
36..肝靈三穴33(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5 Y, k7 p  ~3 w3 p: u1 @
穴位:掌心向上,手腕橫紋腕豆骨前緣直上三寸。
  M, y7 c5 F( ~( K9 W解剖位置:淺層分布前腕內外側皮神經、深層分布前骨、間動脈靜脈和正中神經。肝之神經、腎之神經。
1 u7 r5 U, l. u* }  A主治:肝炎、肝硬化、脊椎骨膜炎、肝痛、兩?痛、血癌症(白血球過多或過少)、脾腫大、坐骨神經痛、半身不遂、腰酸、筋骨痛。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6: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37.地宗穴44 亦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X0 t( \# t& S5 b/ n/ D( ?0 u
描述穴位:在人宗穴(在上臂脈骨內緣與脈二頭肌間之陷處,肘窩橫紋上三寸五分。)上三寸處。即肘窩橫紋直上六寸五分。( N9 H3 H6 z) k0 d- k
解剖位置:在頭靜脈後,有迴旋上膊動脈、腋窩神經、心之支神經。
: S* a7 Q* {: u. n$ }主治:能使陽症起死回生。腦溢血之急救穴,針下立解。心臟。心臟麻痺、心絞痛之急救針。治半身不遂、心臟性喘息、肝昏迷、手腳麻痺、動脈硬化、胸痛背痛、呼吸困難、腦血管阻塞等症。8 ^9 g& Q: ]4 r' q
* E8 ?' b' a+ N/ \+ g
38..肩中穴44
/ ?& G3 d6 D! R穴位: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五分處。)直下二寸、肱骨上。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二寸半處
+ ]4 C4 L6 S9 ~/ @6 p  L% j+ ?解剖位置:此處為三角肌中央下緣、有上膊動脈、頭靜脈,心之分支神經。
2 P9 U. w" l' n1 r; ^主治:膝酵鷏`炎(特效)、膝誧廑芊]特效)、皮膚病(頸項皮膚病及殿部皮膚病有特效)、小兒麻痺、半身不遂、心悸亢進、肩痛、五十肩、流鼻血、血管硬化、瘰?(特效)。腰痛。(肩中穴配通天穴、通關穴、建中穴、腎關穴治全身關節炎、尿酸性關節炎、遊走性風濕
2 h) t8 U3 T$ z8 z7 z: z3 n: U7 e8 y9 N/ t
39.正脊一穴
+ Q( K; j5 b4 g- J6 v1 N穴位: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為正脊一穴
' A) H! f8 a, G2 x! ?/ Z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f0 V) g& X( ~$ N0 w/ H
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 F& k+ K- Q$ o+ I  s9 c0 K% x/ M% ^
% ~. l! q, v5 L4 l7 C40.正脊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H+ s$ V0 e/ m& ?7 C' c
7 R2 M4 }  Y" j% X+ q$ e$ A* a5 I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二寸處,在肱骨上。. m  J1 p% L; Z4 y# T
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5 @& x; p; W8 B: x( k0 f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
$ x$ h+ U5 {  w0 ~
" u9 ~1 n  f9 W! v41正脊三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7 ?9 ~. {2 b+ ^

5 _/ G. B# N9 x' w8 P7 R7 i" g' |描述  穴位:正脊一穴(手臂肱骨上正中央、叉橫紋直上二寸)直上四寸處在肱骨上。
) n0 f  g. c& Q* X! {4 M5 H解剖位置:肝副神經、心之副神經、脊椎神經。
) F2 K; I* q2 A0 b6 I. f主治:脊椎骨膜炎(骨刺)、退化性脊椎骨增生症、僵直性脊椎不能彎曲症、坐骨神經痛、頸椎骨刺。慢性腎盂炎。8 R, x# ]4 H5 \: G

! m7 ~, Y6 a% ~5 P, r% b4 C, l42三神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44& d7 r: l1 ^( P: F& {: C
8 e2 L0 A8 ?; H! u2 v) \: r2 R
經絡系統:董氏針灸
0 H9 ~( x5 H! p/ i" w: E6 P描述
, H4 z2 N" T# m2 \4 X%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
1 t) `2 x( n% ~) U  H! _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p- i" B5 B4 \: M/ Z1 _! G  ?6 L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4 g5 S, }5 q" U: T$ @
0 y4 n. H- [4 `& Y6 t43.三神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P# a( L( M" W* L0 U) z; n- l# F& h$ P) P1 Q, k' ^4 R
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一寸。去肘尖二寸五分。; v# p$ ^7 ]" s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
  {6 {; v0 e  M& x' o  r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V; Y; B# F/ }( K5 J+ r

: G# [  N8 |# m8 z! B44.三神三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u5 f; `1 [+ ]* J5 @# b4 q/ ~6 Q) m& v: G, D
描述
) I/ Q' Q$ m$ k' ~9 U5 B穴位:手臂肱骨之外側,肘尖直上一寸五分的上二寸。去肘尖二寸五分。& M8 g' {3 m* `" A
解剖位置:腎之副神經、肝之副神經、肺分支神經。5 x6 X1 b5 B8 f% j$ O( e0 V
主治:腎盂炎、蛋白尿、陽萎、早洩、腰酸、腰痛、腎結石痛、口乾、喉炎、支氣管炎、老人咳嗽。腎之補穴。(三神穴三針同時下針,效果神速,為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4 n9 z9 u  P2 J. M# B
) g2 i" D) p9 S/ L+ `' G% F- ]45穴位:肩峰穴與雲白穴連線之中央點。肩峰穴-在肩骨縫之正中央下五分,即十四經肩顒穴下五分處。雲白穴-在上臂肱骨後緣,肩中穴內二寸處。
0 F2 N0 B' m& n1 n% w解剖位置:有鎖骨上神經、腋窩神經、肺分支神經、心之分支神經。
* y! q3 A5 [0 Y主治:小兒麻痺(特效)、腦出血、腦血栓之後遺症(半身不遂)特效、手臂麻痺、大腿內側疼痛、麻痺(特效)。(治療中風後遺症中,對於患處手臂不能動彈,五指不能伸屈者,連續針五次左右即能運動自如,不楓O董師七十二絕針之一。), Y6 o$ [5 \; F: X, I& U9 }* `# R
  . ~" ~# E& L0 g7 g: F
46.三靈一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2 }9 U# q0 e2 p: x% a
穴位:位於肘窩橫紋(即十四經尺澤穴)之上方,即肘窩橫紋上五分處。
( c  Z; B' G9 u1 Y3 y  u1 n# k) w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7 r# Y0 s+ E' t' N5 U3 C
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三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神效,點出紅血) C0 X2 k# u  e0 i/ V

4 m! Q" x$ d0 K* L: t! `: W47.三靈二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W0 p' w8 K( h) y
穴位:位於尺澤穴外五分橫紋上。1 ]( ]2 x" K  }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
' H- _. A# M, F  Q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三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神效,點出紅血
" N5 y# C) `' w9 S/ p3 W! J6 _# N. I/ N: H. V6 r* e
48三靈三穴44(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K! I6 n' M6 J; L
穴位:位於尺澤穴內五分橫紋上。% b+ Y2 x6 @+ A" h6 U) J3 I# z
解剖位置:前腕皮神經淺枝、心之支神經、撓骨神經、肺分支神經。! y/ O  q- r2 }/ Q
主治:急性心臟麻痺(奇效)、心絞痛(特效)、胸悶(下針立解)、胸痛透背膏盲(特效)。心臟缺氧呼吸困難。( 用三稜針淺剌或點剌出黑血神效,點出紅血亦有卓效。)+ o3 b# H3 C# X) {9 ?$ r' f& P
49" S( g1 r+ E$ B7 F" j, K- M- |
穴位:三聖一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往足跟方向)往前上一寸。即十四經湧泉穴後一寸。
: Z& J1 f/ o+ j/ F9 D6 I$ i6 l0 R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6 L, i/ y1 V: v6 a# z( n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 A3 T! w( m8 b2 S7 q" A2 _) c4 S: K# X
) e' [4 z4 P2 O& Y2 w! Z50.三聖穴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 s3 I4 f/ q6 V# R( G  S3 [6 D
描述
+ x3 u7 [0 w$ r8 z" B% F% c4 X; T: z; T穴位: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即十四經湧泉穴後二寸(往足跟方向)7 H: ]4 z. [/ y6 n$ m
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i! W  j! I% K; U
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v1 L  l0 N5 i/ }

* {4 E3 n$ w9 ~( G1 n51三聖穴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f" m6 ~+ \' x
0 p1 G2 R- c5 _3 z- }
描述  穴位:三聖三穴在腳底正中央點處(往足跟方向)往後一寸。即十四經湧泉穴往足跟方向後三寸。
3 I0 R" i9 v8 m% w* u9 D3 A解剖位置:腳底神經分枝、心之神經、腎之副神經、腦神經。
( \% c0 U$ W! T# d主治:高血壓(特效)、低血壓過高症(特效)、腦溢血、腦血栓症。
$ B+ I3 M6 |: R# N/ `- |* S+ p7 ~( ]: }- T/ K
52.木黃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R  ]- E! f/ K$ {, g
描述  穴位:在其黃穴直下三寸。其黃穴在明黃穴(在大腿內側之正中央。)下三寸。- [/ p7 i: o: d, `) r6 y
解剖位置:大腿神經前皮枝、膽總神經、脾之神經、肝神經。" ~8 F4 l# R- W8 T' P9 P
主治:黃膽病,膽囊炎、脾腫大、脾臟炎、白血球減少症及明黃穴主治各症。又為骨刺特效穴。木黃、其黃、明黃、天黃四穴除木黃外又稱為上三黃穴。4 `+ z, `0 }: i$ u" P6 V! W
/ A7 K! H0 F, b1 f" b) g5 h
53.金營上穴(董民七十二絕針之一)88( t7 |7 ]. x* @, N" G" u; I0 k
描述  穴位: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2 |. h% Z' l% x4 a" j; g+ A
解剖位置:肺之神經、心之分支神經、外側大腿皮神經。
; p. B' N+ u4 y) m; m& h! K;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症之急救。金營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穴之一
8 q  f' c, K% I9 F! d: \
6 [7 M3 R& n+ r( q( I54金營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 M- m4 x7 i9 L7 r5 {/ B描述
  I1 F% T! q8 [* g& ]( M穴位:在金營上穴(在中九里穴上二寸,向外橫開五分處)直上二寸。' t* k8 W: S' E9 P6 ?# [0 p: u
解剖位置:外側大腿皮神經、肺之神經、心之支神經。. M" ?& P1 ~: O0 ~& O
主治:藥物中毒、食物中毒、急性胃腸炎、全身痛之止痛,各種急症之急救。金營下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3 a- ?8 f! M8 V/ E6 L0 ?! h
) }* u- u% z4 a& S$ p5 P6 ?* r# Y
55火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3 _# ]  i1 }& A- D% Y- {
穴位: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
9 o9 M& f. k/ k3 ^4 `, U, Y/ w3 u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經。$ L8 h% Z7 R2 j4 ]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後腦部挫傷、腦神經痛、項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取穴、效果顯著。
7 L$ ]4 v6 G; Y& }7 O) Z
8 Z' @0 G! N" K) [8 f8 \+ O# x9 ~56火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1 W+ \5 i  @4 V, j0 c0 \穴位:當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即火府穴下四寸處。亦即「十四經」之殷門穴一下寸處。. |; A7 `$ U1 o& u  i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經。6 P) [/ n  H2 O! T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經痛(特效)、頸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後腦部挫傷、腦神經痛、項緊痛、偏頭痛、胸悶、腎臟炎。痔瘡(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火府、火梁、火昌三穴在臨床上同時取穴、效果顯著。6 |6 s, q' v9 o* z3 k4 A

* j* F. N3 b) z.57火昌) V& x; N, q! I7 L1 ^
穴位:在火梁穴(當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七寸處是穴)下三寸。即在後腿橫紋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 ~; P: f5 `4 }
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脊椎神經、心之分支神經、腦神經、腎分支神經、坐骨神+ ^/ G. ^, g% K) Q* s  c  B% C
5 t9 Q3 v6 d, z5 u! F; M
58.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 ~  m* P! e! R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0 O: c9 P, r3 @5 [) T* ?5 A$ K2 V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2 t# P; L2 T( M" H+ F9 z7 {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節炎,冠心症(特效)。' z6 I7 O2 w  A' [

; g! n& b2 [/ r9 ]" {% \/ ?59.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3 K  H# x2 _* ]
" X- v; v) W4 v% z8 q
穴位:在木府穴直下四寸。即火梁穴向內橫開二寸。木府穴在火府穴(臀下橫紋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臀橫紋二片寸。
7 p$ z- Y& {- ~/ i( o8 f% }! K+ t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 x  I0 k; a  V
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
$ |5 \+ _, N1 @4 l6 Y) x* z
; K+ g3 Y: K$ B2 I  e5 S& L! W# ^/ F60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 P" Z. e+ S) L. [+ |+ k2 [穴位:在火昌穴(後腿橫紋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內橫開二寸,距膝橫紋四寸。
) c9 `" o: D( F# s; y8 k. A% E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肝之副神經.脾之神經,閉鎖神經。
* l3 q) U( H: M4 q$ s- ]+ R主治:坐骨神經痛下腰痛有背痛、頭痛、肝炎、疵氣、持瘡、經痛、攝護腺腫大、骨刺、便秘、腹瀉、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風濕開節炎,冠心症(特效)。三稜針點刺出黑血立即見效。1 {6 T7 P% {, s* v

9 p" a* s1 b% S, A61.三靈一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9 z( \& I) j+ ?9 S2 S. N8 W! m. L%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上一寸
1 k# s$ Y; E- V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 r1 f( d* k) L" c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6 m  M5 Z% W3 q2 q' T9 s0 |

5 M' s5 ]  B% i/ y62.三靈二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 W' T$ n3 P$ ]8 ]* C描述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上二寸
4 p' E/ c7 w7 \: D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J" A% _# k! S; o: L
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 R6 E4 J/ R' _6 X- Z1 x. w( A
7 u$ u" K  ~8 {$ F63.三靈三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88
$ d) s' a7 R8 C) M描述# b4 {4 X3 W# _7 z0 Q6 R
穴位:膝窩橫紋正中央(部「十四經」之委中穴)直上三寸
) H( l0 |- w/ v# A" R解剖位置:後大腿神經、心之神經、肺之支神經、坐骨神經。
5 b& ]) P1 Y0 u7 u3 W" P) e主治:後腦頭痛、項緊痛、肩痛、背痛、胸痛胸悶(特效)、冠心症(特效)、坐骨神經痛、腰痛、腿酸、腿脹痛、抽筋(特效)。偏頭痛、腦神經痛、久年頭痛。以三稜針點刺青筋出血立即見效。( d& t6 Z+ m+ O  X3 e  @

, a1 S  R' L7 t& U' [9 J64.神耳上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d8 ]6 g9 F) x7 C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上緣、距內側1/3處。- d- M% ]* ]+ u8 J
解剖位置:耳大神經、枕小神經、肺之神經、肝之神經。
8 O" U# a" a! G# K6 D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神耳上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U7 O, w$ |9 S% Y6 S& }* @
; L- \* g* \0 `( Z: f* P
65神耳中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3 N& V) V
穴位:在耳廓背面中央偏內側二分處。6 t4 ~# {* N5 @$ `; ~/ [
解剖位置:肝之神經、心之神經。
# L$ ~5 n, o( b& l( c% T+ ~9 T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兼治肝硬化。突發性耳聾。神耳中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7 L1 G, x9 q$ s) x" t7 }66神耳下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n  Z; b4 k- f! X; u- |- ?穴位:在耳廓背面、降壓溝下緣、距內側1/3處。
% h5 S- \' J$ x; o: o: ^. |" J  F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脾神經。6 a0 L5 O( M* m0 f+ Y
主治:各種急性病症之急救、心臟麻痺(特效)、心臟病發作之急救、頭痛、頭昏、眩暈(特效)、嘔吐、肝機能衰竭、四肢無力、虛脫症、休克腦貧血、腦溢血等症之急救。膽固醇過高之頭暈、胸悶(特效),胸背痛、高血壓,腰痛、暈車、暈船。兼治腎臟炎、腰脊痛。子宮下垂。神耳下穴也是董氏三十二解針之一
1 c/ N' R+ w  J, G- e% P* N! I
9 r$ [5 _+ C% H67外耳穴(董氏七十二絕針之一)
* j% l. |: E+ P0 S' Q2 N# `/ x% \穴位:在金耳穴(在耳殼背之外緣上端)上三分偏外側二分。
. e" w5 K; ?; w" M( d$ `解剖位置:腎之神經、肝之神經
. Q7 H8 {$ h7 i% g主治:心律不整、心悸、中風昏迷之急救、頭痛、低血壓過高、頭暈、頭昏眼花。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6: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氏掌診及其相關應用
3 a) Y$ O$ U8 ]"董氏掌診"氏正確的診斷,並對癥施針,即有良好的效果。在診斷上除了四診八綱外,"董氏掌診"也是一種重要的診斷方法,然後考慮應在那些穴位下針,或在穴位附近是否有反應現像,而用三稜針,靈活應用,即有良好效果。說明:* w0 f+ V; ]) }* Y6 [+ N/ Q: e
1、察看掌上浮起之靜脈管(筋脈),色青者主寒、主虛;青黑愈甚,病則愈重。 顏色紅、紫紅主熱、主發炎。; t! q0 n5 e, ]& f$ H2 l: u
2、呈青色之診為多,多青多病,多黑久痺。8 S3 _% p5 ~! p5 ]/ N
3、肉軟內陷者屬虛。* `9 A- F2 H; P8 e3 G
4、掌背三焦經上,中白、下白一段診脾,凹陷為脾虛。
6 z3 C2 f) S" n$ Y% L" I  L1 p5、掌外緣(尺側)小腸經上現青筋或肉軟內陷為腎虛。
8 }0 x6 Y3 F# z6、生命線靠魚際側緣上段青黑主內傷、久年胃病、胃潰瘍、下段青黑主十二 指腸潰瘍。' Q! g8 |  h% s. d5 ]* V7 Z8 p# Z
7、大拇指掌連接處附近為外感胃病。
0 U9 K. b: q7 u8、生命線靠手心側屬肺,青筋浮起主肺虛。
9 q/ n* h7 `& i* b9、虎口色青主婦女白帶;色紫為慢性發炎。: R! E5 p6 P2 X
10、手腕內側為婦科病,紅筋主發炎,青筋主寒、主血虛。
8 M0 P2 Z  C' ~% m11、胃下垂區青筋浮起為胃下垂、色愈青胃下垂愈甚。
# u0 |0 a1 ~8 M$ R, k( M9 u12、脾腫區見青筋主脾腫腹脹。2 p( p% G' V" G: M6 @
13、二、三尖瓣至肝區(標有*記號附近)、同時出現深青黑色為死 診,董先生名謂"生死關",為不治之癥。
; @' ?; o) Y0 D8 O* P9 i1 i$ a+ H14、掌中氣色淺病在表,色青病在中,紫青或灰‧病在裡。
/ [* J/ R# r$ w8 w' D9 g15、掌中氣色浮新病,氣色沉者久病,肉陷者虛弱,無病呈粉紅色充滿光澤。1 b: c% b8 v5 S/ a
16、血脈(絡脈)肌皮嫩薄者視之可見,手掌粗糙則不易鋻‧。4 m& m. k. I$ F2 ~- f4 O1 ^6 F
17、血脈(絡脈)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久痺。" A0 T4 W- I1 L
18、其它診斷秘訣:
: X$ U- v$ J8 m/ J- C% \/ p0 V(1)、指像:指側有脈,主病在陽;青筋串指節主血毒病深,故應重剌絡放血。
3 v" O+ a$ Z+ N- e, Q" `0 F0 G(2)、下肢下側:凡青筋多者,主血氣病、胃經病。4 g% N8 U9 [+ `7 Q
(3)、足背外側:凡青筋多者,主血毒病、腸痛。
$ E' ~- L2 x, T6 B(4)、膝蓋:有青筋者,主內腸血毒病,其重者,主半身不遂預兆
  c9 ?6 h" u# A: C(5)、委中附近:有青筋者不是痔瘡,就是腰酸背痛。
6 K: ^) p- W! T2 D" @% L( {' m、尺澤:見青筋易發氣喘。1 H! n4 {) _) C+ F$ S$ Y, [- I
(7)、曲澤:見青筋易發,主心髒 痺。
' B* W: I: |$ ~6 X5 g! c% v% U、 門:見青筋或腫脹,主心髒病變。
" S- X. O3 n1 o; ?7 i& A# R2 L) _5 s(9)、四花上穴:右腳有青筋密布,主肝有病變,左腳主腸胃。& x6 u$ w& w% c) k
(10)、上腹部:見青筋交錯,繫肝硬化末期。9 E* f7 s1 D) E9 ]9 A8 x" F3 a7 p! L
(11)、胃倉穴及京門穴:有壓痛點,有膽結石病變。
  p- U3 ?# u- z- e+ l( k) O% M(12)、脾俞及胃俞穴:右側有壓痛點,有胃潰瘍病變。3 B: r! \3 r8 Q/ o1 L; N4 n+ d
(13)、風池:有壓痛點為病毒感染。: e& t* c% J) h& N- y+ \, T# u
(14)、百會:壓診現凹陷,為血壓亢進,神經衰弱病變。為了使大家進一步了解,今以"三重穴"為例,加以說明 :
7 g1 T& h6 M7 g: Y一重穴:# M# b/ O! \) i  x7 z6 e# D
穴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
  ^( M$ h3 g; D' Q/ s$ x3 J: |解剖: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脾神經。
: \* [2 N; p7 X: t; a主治:甲狀腺腫大(心髒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經麻痺)、偏頭痛、痞塊、腦瘤、腦膜炎。& _( c" Y$ r' Z, t# r
取穴:當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處是穴。
0 H3 o2 g2 c# i6 e手術:針深一寸至二寸,三稜針點刺出血。( W: e5 M  m# ~  ~' C. Q
二重穴:$ O1 l- ]. @  ]. o% {) d) N" M
穴位:在一重穴上二寸,其餘同略。
1 o( m, E2 h9 p三重穴:2 k% o- u* d/ X( k: k" e+ _
穴位:在二重穴上二寸,其餘同略。
" b- `$ r7 W* j* N: _  b' W8 }三重穴是組合穴,包括一重穴、二重穴與三重穴,由三個穴位組合而成,通常所稱三重穴是指三個穴位而言。# C4 ~" F' y/ c# g0 T2 Y, X/ ?
穴位之探討:依照一重穴的部位是在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這不是說"董氏奇穴"某些穴位的範圍是僅限於某一點,根據恩師池琛(江蘇省江都縣人,一九八一年四月四日蒙主恩召)面告:"董先生曾說某些穴位的面積有郵票那樣大,針在郵票中心有效,針在郵票旁邊也是一樣有效的,不可拘泥於一點或豆大的一小塊面積"。又根據個人研究心得,三重穴的穴位是在外踝上三寸至十二寸,亦即在腓骨與脛骨之帶狀地帶,在此範圍內下針是都有效的。所以為了減輕病人痛苦,下針的地方要常常換,不要老是扎在同一個地方,易使病人產生對針灸的恐懼感,至於扎在腓骨或脛骨上,則其效果就很差了。" @) U- y' J' G
解剖:在這裡有"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脾神經"、還有"正中神經皮下淺枝"、"眼神經"、"胃神經"等等,這些解剖名詞與一般針灸之解剖名詞有別,也與西醫人體解剖學上的名詞不同。因為"董氏奇穴"是將人體分為肝、心 、脾、肺、腎五髒,而將六腑並入五髒中,如肝合膽、心合小腸、脾合胃、肺合大腸、腎合膀胱、子宮、脊髓、腦,以五髒列入解剖之中,其中有一穴屬一髒者,也有一穴屬數髒者,都分別予以詳細列出。所以"董氏奇穴"的解剖部份,實際上包括了該穴與某一髒腑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繫,或該穴之主治與那些髒腑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繫,譬如通關穴屬心之神經,則其主治大多偏向於心髒或與血液循環有關之病癥,故其解剖著重於作用之分類,與反應區的顯示,而非一般人體之解剖學。主治之探討:大體上說"董氏奇穴"每一穴位之主治都具有一定的療效,且大多繫董先生親自以該穴治療過這些疾病。事實上某些的主治列舉似乎太保守了,還可以治療其它的疾病。今以三重穴的主治雖列舉為甲狀腺腫大(心髒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眼神經麻痺)、偏頭痛、痞塊、腦瘤、腦膜炎等。又根據本人經驗,對中風、三叉神經痛、舌強難言、肩關節痛、上臂痛、手腕痛、腦震蕩後遺癥及意志力不集中等病癥,都有十分良好的療效。在這裡特別強調,治療以上病癥時,三針同時下針即有良好療效,不需另行配針。( C4 [3 U* e! c4 |+ v
手術深度之探討:針深一寸至二寸,事實上下針的深度一定要夠,對小腿特‧粗大的病患甚至可超過二寸,不可拘泥於酸、脹、麻的針感就停止,這樣療效就很有限。同時為了減輕病人痛苦,不要捻轉進針,可以‧儑。動氣針法:當醫生下針後,應請病人在病灶處,用各種方法促使氣血流通。譬如三叉神經痛的病患,當醫生在三重穴下針後,病人即在疼痛的地方用手按摩,隨著疼痛減輕,按摩的力量隨之加重,按摩的範圍也逐漸擴大,由臉部到頭甚至到後腦。有時因指甲過長或用力過重,很容易傷及皮膚。後來考慮用梳子梳頭,其療效較用手按摩為佳。但是不管用手按摩或梳頭,對病人來說是種沉
& [/ n/ T: o- u, s% {1 C: }重的負擔,有時病人因疲勞或意志力不集中,做了幾下便自動停止,這對針灸療效影響甚大。後來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在下針前,先請病人喫口香糖,這樣既可松馳病人緊張情緒,減少暈針及減輕病人痛苦外,同時由於病人在患側不斷咀嚼口香糖,使病灶深處之骨骼、肌腱等不斷運動,促使氣血流通,有利於疾病早日痊愈。! N4 p" b: J' n, V! S  o
禁忌:在喫中藥或針灸期間,醫生們常請病人要注意那些事情,不能喫那些東西,最近西醫也有這種趨勢。而"董氏奇穴"禁忌食物特別多,計有水果類:木瓜、西瓜、香蕉、芒果,蔬菜類:芹菜、空心菜、酸菜、苦瓜、白蘿卜、茼萵、辣椒、小白菜,豆類:綠豆、花生、芝麻,+ f; q0 S% U4 i" A
魚類:沙魚、甲魚、鯽魚、無鱗魚、蝦、蟹、牡蠣,肉類:牛肉、鴨肉、鵝肉、豬腳、豬頭,蛋類:鴨蛋,
: |3 ~" X* d9 Z8 m7 c油類:麻油、花生油,飲料類:酒、咖啡、茶及冰冷飲料等。以上禁忌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你們在針灸時,依照中醫理論及經驗,決定患者在針灸期間禁忌那些東西,如皮膚病患者應禁喫水產食物,筋骨傷痛者應禁食香蕉、花生、鴨肉等。
4 A' r5 a! f7 i/ X8 Y3 {左右三重穴療效之比較:通常"董氏奇穴"是"上病下治、左病右醫",左右穴位療效也以健側穴位較病側為佳,但是三重穴為例外,左側三重穴的療效,較右側三重穴為佳,即使毛病在左側,亦以針左側為佳。
2 {. ~/ k7 f. }% W針好一種病可否馬上針第二種病:通常"董氏奇穴"一次以針治一種病為原則。記得有位林女士前
. u/ T  `/ |8 A# G; m7 g董氏掌診及其相關應用 - 景昌奇穴 - 中國景昌特效針灸網來求治肩臂疼痛,經針三重穴後,數月來的疼痛一次而消失,林女士對針灸醫術大加贊揚,並要求再為其治療膝蓋痛,我雖然說明今天不能再為其治療膝蓋痛的理由。但她說她家住在臺灣南部,今晚一定要回家,央求再針治膝蓋痛,最後隻好針肩中穴,當時膝蓋痛馬上好轉,她很高興,但過了9 t" ]. x2 P' L9 T% V
十幾分鐘她的肩臂又開始酸痛。所以針好一種病後,不可馬上再針第二種病,尤其是先治上病接著治下病,或先治療左邊再治右邊的病,其不良反應往往很快顯明。. Z9 \5 ^  ^7 g3 ^2 G
結論:
$ o8 B4 O6 f: e/ l8 Q6 \( u"董氏奇穴"是由董景昌先生的祖父、父親及董先生三代所發現的一千四百餘穴,可說是我國針灸史上前無古人,恐怕後無來者的發現,這是從實踐經驗累積的成果,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豐富的寶藏。當然其中還有很多地方尚待後人研究、補充、加強與發揚。譬如:理論體繫如何?每穴位所列舉主治疾病是否有效?那些疾病有效?那些疾病無效?那些穴位還可以治療其它疾病?那些穴位治療何種病有特殊的療效?除了針外還可用何種方法療效更好?等等。這一連串的問題是需要我們來完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9-1 15: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您好

请问老师有董氏针灸所说的穴位图吗?希望老师帮助谢谢了
发表于 2007-10-20 21: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氏72绝针

. .望能多见这样的文章.
发表于 2007-10-21 0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网上有很多好东西,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帮助,相互学习,而后共同进步!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发表于 2008-2-28 19: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董氏67:绝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6 17:39 , Processed in 0.0816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