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30 09: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六 质粒DNA的提取2 m+ w) U) _. V4 l5 r% O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和掌握质粒DNA的提取方法。
/ J p+ z9 m2 w( a【实验原理】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是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与线形染色体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进行分离的。在PH值为12.0-12.5时,线形染色体DNA的双螺旋结构被解开、变性,但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的两条互补链仍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当加入pH 4.8的乙酸钾使PH值恢复为中性时,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能迅速而准确的复性,而线形染色体DNA由于两条互补链已分开,而不能迅速而准确的复性,而是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结构。因此,通过离心,线形的染色体DNA,不稳定的大分子RNA,以及由SDS变性的蛋白质都一起沉淀下来,被除去。
* f: }% c) w8 A H, r, I% ~【仪器】 恒温摇床,低温离心机,高压灭菌锅,琼脂糖凝胶电泳系统,紫外透射箱1 i. N0 Z6 }% E: I! n
【材料】 含有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液
: L# a( [/ i N. ^! H6 O. O试剂盒提取质粒
' }* R" e7 }1 T* o试剂:
9 y/ C' z2 S' ]3 M7 m1. 0.5 ×TBE电泳缓冲液3 g1 k4 R; X: z. T& d
2. 6 ×上样缓冲液3 w! |6 p" b3 J, f, t
3. 琼脂糖" @! q6 a: d+ ~% d8 ?' F
4. DNA相对分子量标准物(DNA Marker)
* @$ Q4 D( p% }4 |$ V( n5. 溴化乙锭(EB); C3 Z& h* G2 C. T
6.无水乙醇. A) L X4 ]7 O2 ^
7.离心柱型 质粒小提试剂盒: 20次×2
/ w' q# [& S @- q7 A$ h' D溶液P1 7 ml( y/ K# X7 C' G1 h% P9 X
RNaseA(10 mg/ml) 70 μl
. A6 ]. r; r& f9 C/ r溶液P2 7 ml2 ], A4 F w- V; j* W' Q1 c
溶液P3 10 ml
% X+ h" J& W7 o- t1 a4 M7 O: r漂洗液PW 15 ml
! [- {+ c1 \% L& Z" W& C洗脱缓冲液EB 15 ml
" y6 W. b9 |+ A* Y吸附柱CB3 20个
) M! d2 B2 T2 i1 c收集管(2 ml) 20个/ A, @9 W9 _( X7 ^0 s& G4 s x# ]
【实验步骤】: b& B5 c6 [$ u# X9 f- R* D7 i0 S2 h
试剂盒提取质粒方法( E0 S v; y: s
1. 取1-5 ml过夜培养的菌液加入离心管中,13,000 rpm (~17,900×g) 离心1分钟,尽量吸除上清(菌液较多时可以通过几次离心将菌体沉淀收集到一个离心管中)。: n: D/ V h$ M
2. 向留有菌体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250 μl溶液P1 (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RNaseA),使用移液器或涡旋振荡器彻底悬浮细菌细胞沉淀。 V3 Z) v) N2 {0 r
如果有未彻底混匀的菌块,会影响裂解,导致提取量和纯度偏低。
. @- ~( T" Q( m1 b6 q0 X) C0 g3. 向离心管中加入250 μl溶液P2,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
. \. m p$ ?6 Q+ A; C7 r% b* ~8 Q6 T温和地混合,不要剧烈震荡,以免污染基因组DNA。此时菌液应变得清亮粘稠,所用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 ,以免质粒受到破坏。- g. }9 V* L1 L1 v) m
4. 向离心管中加入350 μl溶液P3,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会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13,000 rpm (~17,900×g) 离心10分钟,用移液器小心地将上清转移到另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 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 Y( b; {% y, R, t# [
P3加入后应立即混合,避免产生局部沉淀。如果上清中还有微小白色沉淀,可再次离心后取上清。7 V7 h! d! _; v& \) k7 v2 I! O( W: R S
5. 将上一步所得上清液加入吸附柱CB3中 (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室温放置1-2分钟,13,000 rpm (~17,900×g) 离心30-60秒,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 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_- \% h8 G9 o4 d f0 N
6.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700 μl漂洗液PW(请先检查是否已加入无水乙醇),13,000 rpm (~17,900×g) 离心30-60秒,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K; o9 X7 G7 r0 A( s: u( I, T
7. 向吸附柱CB3中加入500 μl漂洗液PW,13,000 rpm (~17,900×g) 离心30-60秒,弃掉收集管中的废液。。9 @6 v6 [$ b5 _' M5 z+ o
8. 将吸附柱CB3重新放回收集管中置于13,000 rpm (~17,900×g) 离心2分钟,目的是将吸附柱中残余的漂洗液去除。将吸附柱CB3置于室温或50℃温箱放置数分钟,以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洗液。
" i4 X4 Z! g/ G漂洗液中乙醇的残留会影响后续的酶反应(酶切、PCR等)实验。$ {9 Q% F7 E, b4 @! L: g2 h% i" g
9. 将吸附柱CB3置于一个干净的离心管中,向吸附膜的中间部位悬空滴加50-100 μl经65-70℃水浴预热的洗脱缓冲液EB, 室温放置2分钟, 13,000 rpm (~17,900×g) 离心1分钟将质粒溶液收集到离心管中。
4 A4 G4 Z: l+ F, J s10. 为了增加质粒的回收效率,可将得到的溶液重新加入离心吸附柱中,重复步骤9。
4 \9 [ N7 N) q8 E11. 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质粒提取的结果。/ R, i# M+ a# k+ D, V6 N
对于大小超过10 kb的质粒在吸附和洗脱时可以适当的延长时间,以增加提取效率。! q+ {8 A% Z% k$ X( J/ X" U+ z
洗脱缓冲液体积不应少于50 μl,体积过小影响回收效率。; s' A3 F; _" P {* _ Y
洗脱液的pH对于洗脱效率有很大影响。若用水做洗脱液应保证其pH值在7.0-8.5范围内,pH值低于7.0会降低洗脱效率;且DNA产物应保存在-20℃,以防DNA降解。. C8 ^% j3 b$ k1 e4 j
也可用TE buffer (10 mM Tris•Cl, 1 mM EDTA, pH 8.0)作为洗脱缓冲液,但EDTA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测序反应等实验。0 I6 X4 j; |" D; M
低拷贝或大质粒(>10kb)提取
; U) c0 C S& Z如果所提质粒为低拷贝质粒或大于10kb的大质粒,应加大菌体使用量,使用5-10 ml过夜培养物,同时按比例增加P1、P2、P3的用量,洗脱缓冲液应在 70℃预热,其它步骤相同。
1 s. |3 ]" \1 @, d1 |8 P* a质粒D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G: Q5 y: Q- j3 O: m, a4 A" j得到的质粒DNA可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浓度与纯度。电泳可能为单一条带,也可能为2到3条DNA条带,这主要与提取物培养时间长短、提取时操作剧烈程度等有关。OD260值为1相当于大约50 μg/ml 双链DNA。
- t1 q8 S9 w7 R3 S9 T O, fOD260/OD280比值应为1.7-1.9,如果洗脱时不使用洗脱缓冲液,而使用去离子水,比值会偏低,但并不表示纯度低。因为pH值和离子存在会影响光吸收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