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96|回复: 0

【中华文化100个为什么】为什么退休称为“悬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29 20: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上载:“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又《汉.蔡邕.陈实碑》载有:“及文书赦宥,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四门备礼,闭心静居。”另有《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上说:“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这些古文里的“悬车”之年、“悬车”告老、“悬车”致仕,意思都是指年老(通常为七十岁)辞官退休。那么,为什么用“悬车”来表示退休呢?6 j3 W" p" W' C
2 z1 v; ?* \+ j
其实中国古代早有官员的退休制度,称为“致仕”、“致事”、“致政”、“告老”、“请老”,就是“还禄位于君”,即年老或多病而辞去官职在家休养闲居。如《公羊传.宣公元年》载有:“古之道不即人心,退而致仕。”何休注:“致仕,还禄位于君。”又《左传.鲁襄公三年》∶“祁奚请老”,《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另《礼记.曲礼上》说: “大夫七十而致事。”郑玄注∶“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
5 G; a/ m" ?! v7 T/ W0 B# A0 ^! U, x+ f/ g
而据记载,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缘于周朝,正式形成制度则在汉朝,而于唐、宋时代得以完善和发展。自西周有“大夫七十而致事”的记载后,其后的各朝代大都规定官吏七十岁致仕,到了明清两代,才改为六十岁退休。+ J, |* \& N, F; i

( ?: W& C( x' }" A6 n历代官员退休后,在政治上、物质上均享有优待,许用官家专车送回,沿途接待。政治上待遇主要有加衔晋级、参听朝政及恩荫子孙等;经济上待遇则有给俸和赐物。但各个朝代的待遇不尽相同,汉代规定,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者,可带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魏、晋时期的官吏或赐给实物,或采授之“顾问”性质的闲职,供养终身。唐代一至九品官吏告老之后,赐给“永乐田”可传子孙。清代对四品以下官员正常退休者,给予厚品休致。
: C* d% X+ T# F
! v% t, m+ R8 M. M6 f1 i- g3 @也有的人退而不休,年岁虽老,依然受朝廷重用。如《晋书.王祥传》就记载了晋武帝对王祥不仅十分尊宠,还照顾他安享晚年,在朝廷有大事时仍谘询他的意见。当然也有贪恋权势不肯退休的人,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了《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可怜八九十,齿堕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用以讽刺他们,并在当时的长安传诵一时。4 z. c8 u+ g& d# }
9 d- R9 @; ?- T4 \* F1 l
不过也有为人风骨清高备受史家所称赞的。如唐太宗时的李靖,他一生功绩卓著,六十四岁时患了足疾,自感行动不便,就“上表乞骇骨,言甚恳切。”另外还有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同样也在六十四岁时请求退休,谓“愿罢此官,庶礼让兴行由臣而致也。”  t( S6 f" c" y" O. b- y; r7 _. v

; Y; q, [1 [9 N8 E! X' x. w而把退休称为“悬车”是有其典故的。《汉书.薛广德传》上载有∶“与丞相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俱乞骸骨,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广德为御史大夫,凡十月免。东归沛,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县(同悬)其安车传子孙。”这是说薛广德和丞相赵定国、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一起上书要求退休,皇帝便赏赐他们每人由四匹马拉的、舒适的马车和六十斤黄金。薛广德便驾车东归沛地退隐,当地太守等在边界上来迎接他,沛这个地方的人们也以他的到来感到荣耀。后来,薛广德就把皇帝赐的安车悬挂起来,留给后世子孙。" x# s0 \4 ^% H3 J* U6 Y+ s/ K

5 ?+ |: d" `' F# w颜师古对这段文字里的“悬车”下过注解。师古曰∶“县其所赐安车以示荣也。致仕县车,盖亦古法。韦孟诗云‘县车之义,以洎小臣’也。”是说薛广德悬车以示光荣。而此种作法,在古代就早已有退休时将马车悬起的习惯了。另韦孟诗也有解释∶“悬车的意思就是让小臣安定下来,不用再辛苦奔波了。”
  L: n+ L' C8 l: g* {& [7 s0 m- M2 v- U
所以“悬车”象征着自己年岁已大,不能再四处奔走了。因此,后人就将退休称为悬车,也含有赞美的意思(光荣退休)。
( y; |4 X/ }! l; T3 K! }" X+ F, R
# I- x% B6 |0 R5 O[ 本帖最后由 jiuding 于 2006-12-30 00:53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08:22 , Processed in 0.02953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