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36|回复: 0

“小学”释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1 23: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小学$ k+ Z' h, }  Q" x: @
这里说的“小学”,可不是“小学生”一词里面的那个“小学”。这里所说的“小学”是对古代语言文字学的传统称谓,包括音韵学(释音)、文字学(释形)、训诂学(释义)三种学问。) n- K2 E$ K2 d) a2 S3 }5 n
& \) R) B- q: b7 K& V  Y
西汉末刘歆首创“小学”一词,他继其父刘向《别录》所撰皇室密藏书籍目录《七略-六艺略》中将经类图书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九部。之所以称之为小学,是因为当时的贵族初级学校——小学中,讲述文字的六书是主要的学习内容。《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西汉初年,萧何曾制定以“字”取士的政策,加之焚书坑儒之后古文献不断出现,古文经学兴盛,都为小学的创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 u, x$ Y/ ?; e0 g# D4 \. P1 H+ @1 E; E' Q
汉代的小学仅包括文字学的内容。到了隋唐时期,小学的范畴中纳入了音韵(《隋书-经籍志》),五代加入书法、书品(《旧唐书-经籍志》),北宋时期首次扩充到训诂学(《新唐书-艺文志》),还有加入蒙学和礼仪。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其涵盖最终定为如今公认的三学。
% J- L4 G# j6 _. K+ R, P- q7 y  \9 ]& i( K
西汉在刘歆之后,真正奠定了小学学术基础的是《训纂》、《方言》的作者扬雄以及《苍颉训纂》、《苍颉故》的作者杜林。此外还有作《凡将篇》的司马相如、作《急就篇》的史游。汉初成书的《尔雅》是训诂学开山之作。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标志着当时小学的最高成就。刘熙所著《释名》也是一部训诂学代表著作。; a6 E0 j/ s8 n: U* a6 r) `

- {; _, ?1 i7 _+ N. z0 ]二、训诂学" L4 o$ k$ y1 u7 j1 z3 Y
训诂学(“诂”音同“古”)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他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 N7 b7 E3 G- M" [, S( N2 ~0 C, r9 q- c( d6 R3 }) I) W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训诂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和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文字相对的学科。/ i( R% k0 {8 B. C6 l+ c

+ K. q# h! ~0 l; k& g# a( u训诂学从先秦就已经开始了,到了汉朝时基本形成。到了宋代,训诂学得到了很多的革新。元明时期,训诂学出现了衰退,而在清朝则是训诂学发展最辉煌的时候。现代则采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来发展训诂学。
* [" n: [% s) U8 x) J
/ s& \' `' v) V, K0 y- I2 Q6 V历史上每种语言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书中有许多词义已经变化,或语法变化,历史语言学家考证古书中词的当代意义,编著出注疏书籍,为训诂学。训诂学最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汉魏以前的古书中的文字。训诂学书籍有两种,一种专为注疏某一本重要的书,逐字解释全书的意义,如《论语注疏》、《毛诗注疏》、《韩非子集解》等;另一种是单纯解释古代的词汇,搜集古代词汇,分类注释,如《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此外后有对训诂学的书籍进行补充、考证、阐释的书籍,如《方言疏证》等。
3 P( ^* ~6 N& J) `. j" x' U# m2 D! y2 ]/ K  Z
三、音韵学7 T  G, W4 l9 B
在中文语境中,音韵学往往特指汉语音韵学。音韵学研究语音在某个语言中作用的情况,以及其系统。与语音学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研究的面向大不相同。
: ^  Y5 }: I. k4 b8 L/ B  f9 v0 Q' b& R) T
音韵学,相当于英语的Phonology,是针对某一语言作语音系统的分析。一般来说,目前学界谈到汉语音韵学,其内含并不是针对汉语所做的音韵学,而是汉语的历史语言学。) `1 r/ h% G# R, R9 U
) J) ]& p/ y  v" I* ~  _  k/ Y
四、文字学: a7 k1 B# Q$ e3 f
文字学,语言学的一个部门。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研究文字起源,发展,性质,体系,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正字法以及个别文字演变的情况。文字学知识有助于改进和改革文字,为无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古文字的了解有助于历史科学的研究。汉字历史悠久,结构复杂,因此文字学在中国特别发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4-29 17:00 , Processed in 0.0236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