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46|回复: 0

黄裳:饯梅兰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 07:2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梅浣华在上海演出很久了,从来没有想到去听一次。因为听说票子极不易买。而且博士的嗓音不如从前了,何必去凑这个热闹?今天打开报纸一看,临别纪念,只余两天,路过戏院门口,看看还有位子,于是就听了一次《汾河湾》。$ ~$ j! n5 S. e) ^. a6 B" h
  
' ^& Z/ L& C) p# j. J  我不懂戏,而且也从来不会作谈戏的文章。然而这次却不容自己想写一点“槛外人”的观感,给我们的博士作饯。0 W4 b) A! t7 m3 X
  - J! _9 b) N6 z6 E$ {! j0 e+ G
  我有说不出的感慨,戏散以后,谢幕已毕,走在大街上,车水马龙,华灯人语,如此热闹,如此荒寂,我想到梅浣华五十余年的舞衫歌扇的生涯,垂老还在舞台上作戏娱人。然而他的嗓音的确大大不如从前了,全失了低回婉转的控制自由,时时有竭蹶的处所。听说他的唱戏是为了生活,说好听些是为了一批跟着他的班底的生活。一世伶王,他没有馀赀,垂老卖艺,这使我十分敬重。6 H7 m4 F6 \9 |
  
! X4 J9 a8 I0 T3 ~& P  l# f" \+ U3 {  我又想起沦陷八年,梅在上海留须隐居的故事。这正可以媲美南唐的乐官,“一曲伊州泪万行,”有多少说不出的辛酸。时至今日,梅恐怕又将有留须的必要了,为了那些外来的“殷勤”,还有一个理由,嗓子的确不行了,为了保持过去的光荣,梅有理由从此“绝迹歌坛”。. k) _* J' U: ^7 E: C
  . P6 b# O) l1 j3 q" \) y: }
  《汾河湾》是一出老戏。老戏有老戏的好处,千锤百炼,经过多少时光的润泽,精练是必然的。英文名《一只可疑的拖鞋》,绝妙的一个小品。看看目前的角儿,哪一个能演得那么细致。几经雕磨,几十年的舞台经验,乃有现在的梅博士。虽然对白处处使我为他的枯涩觉得吃力,然而看那动作表情,无处不使人会心。盼丁山归来的忧心,见仁贵说出来意以后,她说出自己的真名。又羞于衣衫的褴褛,几次扶头,拂拭衣襟,如此的美。接过金印以后故意作出失手而未坠地的欢喜之情。与仁贵开玩笑说“与那人一块睡觉”时的微妙纤细的表露。听说仁贵还在作“马头军”时的失望,失望后无奈的寻笑话说。处处都是小动作,小表现,多么难得的表现呀,在现在的舞台撒谎功能找不到第二个。只言慧珠多少有一些像,言的聪明,学到了不少老师的细腻。. v; C1 Y' t( o! q! l) S
  1 Z  e: N! e5 x! @' x6 F- W
  唯一缺憾,听到丁山死讯后,哭儿子时两袖向仁贵身上一拂,博士笑场了。( g, l2 G4 v) T" [* G# q9 E4 b
  $ {( {. a2 L" j* [
  奇怪得很,赌气坐在地上时,装出不快活的脸子时绝似芙蓉草,可怕的“老”。
8 y3 O# p) G: S- [- N* d  Y- v  
' K# {# j) v& N' J' ]8 @& a; S5 j1 J  嗓子的竭蹶,几次争论马头山与凤凰山时的出语,使人气闷。又想起芙蓉草。回忆十年前在天津听梅的《贩马记》,“儿是夫人了”句的圆润,不堪回首。$ g: B3 k2 U7 x4 J
  
5 _+ B" s7 l0 |3 s! ~8 O) n  说到“少年子弟江湖老”(杨宝森不是这句)“红粉佳人白了头”时,“彼此,一样”,我不知梅有无感慨,我真觉得悲哀欲哭。" V2 y: g$ i+ U+ @1 b& j
  4 B. _5 H2 b+ I, y: f% y0 C
  穿青衫,拂水袖,容华依旧,我们的舞台上更无如实清丽的现身。后来加包头,加花袄,就少嫌臃肿。
; P" \) x( Q& J/ ~6 y  
. |. j5 V- Q+ P1 L! q  十年前在天津南开,当张伯苓校长与张蓬春先生陪梅来参观时,我钻到大礼堂的后台,突然出现找他签字。听戏时到结尾不顾前排人的厌恶,跑到台前去看得更仔细些。今天我又挤到台前去看谢幕,我鼓了掌,两次,三次。我看见梅的确是老了。0 N; w' E5 R( k3 s' H
  
6 H. q$ @0 s& M) d1 x8 X  “收拾铅华归少作,屏却丝竹入中年”。我们的博士又奚只中年,五十多的人了。《特刊》里正好有一张照片,多少年前梅初至上海时所摄,高领子,站在一盆花前面。我想象这一个历尽沧桑的人物,从《金台残泪记》时代经历若干年的风险,到现在的艺人。受多少人崇敬,盖非无因。& A% w( F# d9 @- c
  : A8 \% p2 ?' q  u
  《汾河湾》是个小喜剧,(就算我又下错了定义罢,梅博士最后的笑场也可以给我辩护了)。看了以后却有满心的感伤,如果梅浣华真是“绝迹歌坛”了的话,我这就算给他饯别了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4 14:11 , Processed in 0.0350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