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14 1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会员来电说道:. L9 h: X9 g8 {6 z
, @* N2 N3 {% b1 i& z
你好:您的家传前人总结的太好了,如果不吝,能否传我一份,当遥祝谢。论坛上很多人妄论,不要睬。
[' ~$ J& z* J9 Z$ b( x諸脈六部主病四字訣
6 M0 g* o& O& M9 h+ ]浮脈為陽(仲圣原文),風邪在表(风邪主表,主浮),無力表虛(轻取在表而无力也,若重取则为里虚也),有力表寒(此为大多数情况,在风伤情况如是).0 \. Q- R; z/ ?* o2 {9 [7 t6 E1 U% f
右寸(右寸在脏为肺,肺开窍为鼻)脈浮,傷風鼻塞,右關(右關在脏为脾)脈浮,風傷脾胃.
8 m h% h! t: B# v Z ~右尺(右尺在脏为命门)脈浮,風犯命腸.左寸(左寸在脏为心)脈浮,傷寒頭痛.(此当为行医之经验)
& G' M5 R) @3 k& g左關(右關在脏为肝)脈浮,肝膽風邪,左尺(右尺在脏为肾)脈浮,太陽犯本(肾为本)3 D1 k7 Q7 k' c' T
1 c) u" E. a- _. U. B# X( w谢谢这位仁兄的厚爱! E8 B3 q3 r# b$ K5 Y
" y0 d/ r, G; q
说实话,我收集了近40年的中医书,包括进几年网络上pdf,pdg,djvu,doc,txt等,就连我的手机都装了千余本Txt书和pdf,pdg,djvu电版书.过去购的纸版几近万册.但是真正具有实战意义的中医药书首推清代王锡鑫的<寿世医鉴>.从这本书问世以来,深受医家喜爱,争相传抄,就连当今裘沛然为此书追索到民国河南省图书馆已荡然无存.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指导委员会牵头,由赵敬华教授编辑的<玲珑医鉴>.也只能是一鳞半爪.而且错漏不少.关于此书的一些介绍我在望上发过一些.我说这些干吗?这些脉歌也是后人貂续之作.我手头的也是家传的手抄本,残破匪全.我想这个手抄本在国内肯定还有一些人保留.目的是发动大家找出来核对比较,逐步公开.让大家分享祖宗的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