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医版新书介绍——《药食兼用保健中药》9 W9 q5 V' }% @' Z
1 }! d3 T& k7 x( x' L3 ?主编 靳士英 魏辉5 I% O& G- {4 E& X+ E
定价 25.00. k m& B/ p' \# s: [$ d( a
% d" M( c' R) ^2 s
: A% M- N' |( C
9 s! U; C; {3 D3 B, P
前言; ~- @& a5 I: D7 s9 v$ Y* g G$ T4 g
- C# W" J. i1 T. J中药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积累。它内容丰富,并且都是在长期探索中筛选出来的品类,其中有不少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的,具有首创性。现在不仅我国在深入研究,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也在研究,中医药正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愈来愈多的贡献。! z% |& s2 D3 t) _9 G) ~
保健中药就其所含成分来说,除少数外,本身即是一个复方,经配伍组合后则形成一个更大的复方。其定位多被认为处在食品与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之间,其中不少是亦食亦药,可以广泛应用于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它的特点是,着眼于整体,作用靶点多,通过调整机体的整体功能,使内部或与外部的不协调状态得以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绝大多数无毒副作用。
; O1 H8 {9 c8 n# l当前我国的保健食品产业正在兴起,其产品的原材料大都取自中药。它所以能快速发展,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中医学的优势领域,就是说,中医善于治未病,有良好的保健养生效果,且种类众多,资源丰富;二是有广大的需求,就是说,随着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
z- r6 M7 L! B9 d" F! P写作此书的目的,旨在普及此类食品中药的知识,为提高人民的健康服务。所选药物主要是亦食亦药的中药,亦选部分效果较好而安全的常用药物,多数都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保健食品名单之中。在内容上既论述了中医相关知识,又介绍了现代研究的进展和临床应用的经验,以解释保健方面的用法,提高一般读者的保健知识,也可为医务工作者、营养师提供参考。
- U0 |8 g+ z& ~, J0 O7 L凉茶亦是保健食品中药的一部分,其品质优劣关乎健康,对其源流、组成和使用方法等,我们亦做了相关介绍。
- y# j" h: `) ^0 p" _衷心希望广大群众能科学地、正确地评价其效果,合理地、有目的地应用;也期望广大产、医、研业者,继承发扬,努力创新,不断提高保健食品中药的质量,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 P) s1 X4 G; A, P2 x! a5 l
最后,对适时指导本书写作的出版社编辑、对给予协助支持的陈兴兴、韦丽萍、魏展庆、王小燕、靳朴、陈航、诸国志和本书所引用文献的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 I2 q& W" `9 e% J
靳士英魏辉. S \9 @# _6 |) B9 V8 z
2008年8月1日于羊城5 [% b( S! g" N/ b9 u
+ d. D9 z. L8 v* W目录, l: ]" M" `! }
概述6 V0 B7 ]5 m! M
一、药食兼用中药的涵盖范围& J4 G) r/ P" k! S
(一)中药的概念
3 G+ w( J* W6 Y' ^% h+ D! ^(二)保健食品中药的概念
. k1 G6 G! D/ x2 D- v(三)可以作为保健食品中药的品类( a$ I. i/ D0 \( ^/ I' Q
(四)保健食品中药的功能! a' f i! D3 w( ?# K$ @
二、中医食疗简史
* h' d+ u1 O% P3 C3 G8 d(一)先秦时期
4 h' @+ ~* `- j* G8 o2 d(二)汉晋隋唐时期- o8 A4 R0 M5 c% x- v
(三)宋元明清时期
9 \8 [* D% G3 k% P(四)现代
( U7 j9 A8 c7 Z三、保健食品中药应用的原则! Z0 k! K/ B$ x" {
(一)三品分类0 l& i* Y3 Q- v. q3 y
(二)整体调适
8 f" F4 U6 y8 [! R(三)食药兼行
( p( e9 C' y; b* K9 h3 D* K(四)食药有度6 I/ q! I. b- U
(五)性味合宜. F4 o7 ~0 ]5 ^& j {7 D, j
(六)体质差异) g( m# f* i; S( i Z0 F7 Y P
药食兼用常用中药
# [6 d3 f5 c F9 `0 r阿胶
4 m' P/ [) q# {( ?( I4 _9 F% H八角茴香
7 T/ r- z* ]8 c1 }. q巴戟天. E7 |/ V& Y- Q& X& w" j2 M
白扁豆% L1 ]0 O$ _" Y6 H8 Y# R5 e
白果) F& V. j! l) S
白茅根
5 k) S$ a8 A0 b, a7 g+ ~$ o, @白芍) `0 y* i6 D+ O% ^ {* Z
白术5 W* v( Z, x! \/ E, s
白芷# M; U$ Z/ r. @9 S j, [0 k
百合
) S- e' {; m' K& Q柏子仁 n. I e3 z" ~3 c' B
鳖甲 s |; f& p( N- e d
龟甲/ f5 k4 M4 C; ~
薄荷7 J7 g( {: E- d8 I/ K; d& I
茶叶2 R% [3 W( @, ?# ?5 R+ z4 d
川芎
& K3 L# O+ k- B* d2 g0 ~车前子、车前草( b; D) ^9 J! b1 q- w
赤小豆: J- b- ]3 p& T# l
贝母
- \' d+ [& }& y/ P牛膝
; Z4 x% D2 F! }9 {3 ?- ]醋
: Q# p1 n- F' j黄豆
) g0 }# \- u5 ~% ]6 m# D黑豆
. v1 b$ W; z& ~1 U3 `+ \大黄
& T7 Y9 }" c4 o3 V% _& Q当归
) m& L) w/ Z- s3 q2 O9 s, O# Q V% U7 ?党参9 x; l. r/ s" B: h
生地黄+ i1 ^8 Q0 S# ?4 P* K
熟地黄8 }2 R2 H, i: q' N3 w
丁香
) _0 w$ N/ _+ ^! g8 m1 ~2 F灵芝0 O1 z; F3 U. f$ x" q% s; k5 @5 @
冬虫夏草& n# F4 X8 I1 C- M7 {. ]
番泻叶7 V6 w5 B4 {+ ]" i$ r
榧子
) f' i- z: [* ]蜂蜜
* v4 m! h2 K- Y# [茯苓
/ ?0 u& t. W/ c& w% h$ E甘草
! X+ g" K9 G6 F; \, J葛根" d" ]' G5 z' ], i9 l7 y( V
枸杞子
& P1 u4 E/ u) Y8 m5 X1 u+ g何首乌、首乌藤
- k* e! E3 N4 z" G1 L+ h" u莲子
% j# F L& e8 H' a: m花椒, w' h2 D6 f5 q9 [$ t
红花
. Y1 O% M$ D" A槐花- w/ Y2 v3 u8 P) ~9 b: s5 f
黄芪/ y k" @% s* r5 r6 L- _& V# U
火麻仁
0 \- x4 y- ]( f }藿香
6 I5 T- ]" A* I" X$ c' t鸡内金
2 _# v3 r4 I; a& {生姜
- X6 H! V3 q6 b& Q绞股蓝9 h" i, i* P8 ^/ P) {- S
金银花' r6 o4 c( c I2 Y
酒
+ O m# W$ l. [+ y! U! D. ~菊花
I3 y) u8 ?, _4 r+ `陈皮
0 C! u N! N( y" {" ~- y决明子
1 ^; e! Y0 w# x5 V: D7 P1 c, Y5 L4 O龙眼肉! v l- ]/ h! h7 Y1 N3 d$ p
芦根4 }: P) m8 [; R6 Y* T
鹿茸( t3 ^4 M! ^1 p: u. c' d3 N
罗汉果
& s( v$ A7 n7 `7 R4 ]$ f麦冬
; A' C8 e# r) I3 F# T0 z# B* f麦芽$ q* m( X7 @6 H# C& \/ l5 W
牡蛎
0 n6 D7 @2 M; Q# E; e- E) Q u女贞子
1 G/ y: r6 ?# l胖大海
9 U. w# R2 B9 v2 t蒲公英, B1 ~# \/ t: Z
芡实
3 _* W7 O0 @$ I$ q$ E: q" K青果. Y$ Y7 }- V$ o! {/ \! q( I
人参4 F& U2 I3 ]( Q! g9 L
三七
! I) I2 x B/ _, {% r7 F9 Z桑叶1 j2 ~0 n8 E) F! Z0 s8 |
桑白皮
5 K! O0 t( M9 J' A' R8 x/ g桑枝 s5 i4 u1 e% Z% h* B! T
桑椹
6 [" B0 T1 k: F- }5 X- n: A, u桑寄生
4 z0 m. E( g+ k, S2 @, C, `# X砂仁
, ^% j7 o& y; M5 Q7 E" I5 M山药0 v, e* _2 n* L1 G; H# y0 W
山楂
3 J- v' o0 n- _7 }山茱萸; v# F/ ? N" [4 Y
石斛! l( q3 ?. X; N8 U# m' J5 F
酸枣仁
. h8 X, _* A$ `( @太子参% v" c6 Y* U( w0 d+ e, v
桃仁9 L- v& U: i4 q( F, M# q$ p
天冬% `, _" ?# I, \4 {( ?) l$ p
天麻6 O8 }+ L/ ~! V1 }$ d9 d$ F
土茯苓
9 D8 I' K! Z! a, a& p1 O/ ^( @& l菟丝子
# A6 G; P% Q6 \. h; e: [ ?5 d五味子& _! W+ u: r/ x
西洋参
: b8 n4 m9 Z" n3 X4 P' C6 V+ i小茴香
# o) W- T( ?6 q6 ?苦杏仁
2 L. u1 C7 L0 F; ~益智6 z1 W% v' f' s8 ~
薏苡仁
- G" @& W3 h% w+ L鱼腥草 k6 Y3 |" h! ]! n, k1 v8 `
玉竹
9 F* \& i) F& \( Y; ^) H' U _9 c7 n黄精 q, i! J2 N$ S% ]
大枣
" F* n @, g$ f; q& s1 S- P泽泻
8 }) G/ Y7 J& @9 C- l栀子" F1 U; B& Z9 S, ^5 j' V& b1 F
枳椇子# {* Z+ v) E; j1 L ~9 |' y! E
紫苏& \8 w5 {. q4 v& u: |
紫苏子
E) H: k4 ~; o3 O7 S黑芝麻/ [) C: W5 a* M/ h7 m/ b. b/ _
沙参
5 G) _3 o( g( Z* N- @) ~3 v保健凉茶. ^& L# D- [; a) ^$ I
一、保健凉茶的涵盖范围+ Q. i0 f# M W( q3 c) r: Z- B
(一)地区特色
i( c& B3 \3 f& Q6 I6 n3 l+ a(二)组方特色' {/ q# c" R( l4 I1 R7 W
(三)剂型特色( e' P u' g* d' r4 I( \- W+ P
(四)用法特色9 V2 l5 f1 W# Y1 ^
二、岭南凉茶发展简史% n3 B* M. f( l- {& v9 ?1 Q0 C4 O
(一)魏晋时期" h' _: C' H5 u# O) {% i# x; l
(二)唐宋时期( I+ A4 z! {2 v X
(三)明清时期6 E0 u( Z3 F6 @& W$ D2 z
三、岭南凉茶常用中草药9 p/ @4 X2 y7 M: A
广金钱草
; a0 u' }/ j: {& H9 v/ C ?火炭母
1 L! m0 E0 H' u, Z% `布渣叶
7 l* r: N% v/ G7 g山芝麻
; t8 e$ [: }& c) p) t/ V7 d岗梅根1 M; L8 \: ]9 z' x4 a' H! J
崩大碗
5 k# [% }7 r$ v- k) J淡竹叶" F8 _* W% Q @( n L+ J/ G' D+ e% `9 d
五指柑2 @/ h" {2 V+ G) n6 e
水翁花7 w |3 t( v. {7 H: l
地胆头
+ A5 {) p1 W$ z) q7 l) j四、岭南凉茶品类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