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5|回复: 0

东关桥随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0 22: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关桥在永春县东关镇东美村的湖洋溪上,民间盛传此处观音十分灵验,建桥后年年香火不断,故又名通仙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 z: m& ~( u  }3 j1 J1 L. X- Y: U" a# M+ z6 W
  该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清光绪元年(1875年)复建,民国18年(1929年)里人李俊承母子重修。该桥较完整地保留宋代桥梁的建筑特点,为福建少见的长廊屋盖梁式古桥。泉(州)永(春)公路通车以前,这里是大田、德化、永春通往泉州的必经之地。
2 ?! t, j$ W4 H( I7 K; e" n% E' c# P& y# v- u0 X& @
  桥长85米,宽5米,用辉绿岩和特大木料构筑,有二台、四墩、五孔。墩呈船形,用石条逐层丁顺配搭,互相叠压而成,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墩下以大松木作卧桩,承载整座桥梁,古称“睡木沉基”,枯水时水清木现;墩上用巨石叠成三层支架大梁。每个桥孔都由22根长16~18米的特大杉木作梁铺设成上下两层。上以砖石砌墙,用木料做柱檩、桥板、护栏。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防止雨水浸蚀桥板及供行人歇脚,在桥上建造20间木屋,屋架、椽角和两篷都是木隼结构;正德三年(1508年),在桥上“砌砖为路,列椅两旁”,并在桥头用地产粘土青瓦搭盖雨遮。1963年,为加固桥梁,增置倒吊梁和四道雨篷。 / B: P+ O5 p) L
3 f% I# B0 y9 g
  桥第三墩处辟一壁龛,龛额书“观自在”,石刻楹联为:“幸指迷津通觉岸,愿瞻佛日荫慈云”;“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慈灯悬彼岸,千年般若常明”,供奉观世音佛像。龛下有青石雕刻的双狮戏球、荷莲花卉,雕工细腻。第二墩上设有“金坛”,供善男信女供奉香火之用,其石雕麒麟也很精致。 ) I8 A) |) o1 p6 k# z& G

9 w9 T3 _3 e" I7 G6 D" a2 T  桥西还存有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东关大桥序》碑刻和光绪元年(1875年)知州翁学本书写的《古桥通仙》木匾。6 n$ z9 A; f. w3 g# e' v
+ m/ T3 G" A4 D- u+ Y

+ V8 y6 v# W7 N1 ?+ M. `7 k8 ^+ q$ y, s' Y( d+ i. e2 ?" {( W

# ^( z. `2 \7 C9 M0 p
2 X  ^- ~9 l+ R" L* N- t8 S, B1 L) P) J4 R# T

2 Y* A- e6 i$ ~" n: \6 V
8 C# F: G% O8 H5 d; ^" E
: u) y5 \1 t# ^8 R  c# I
3 o& M( J# \$ P7 Z- ^+ a( h  t' j+ e& x9 T- H* J8 ^
! ]5 n) I) P( G- K
3 G1 W; H' ]( z  h; V% V) W

0 x( g" \: a& C5 @6 d) Y- ?& \6 X) q( h2 V- E7 |! x: h% i

7 ]$ i- n0 T4 j, U2 i4 s: g2 ]$ M3 ?% O) |
9 A* b2 k# C' T* o( I

, u3 u4 }0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 17:24 , Processed in 0.05686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