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首页 > 华夏文明
" y& n, e8 Y- `. Z3 ] 8 M2 O: w. s, f4 a) i
9 y8 |; S& F7 S1 A 王安石位高权重
3 n( i8 g L$ }4 D, u1 v7 Z/ E! Z$ M1 s' x
王安石生在宋仁宗年间,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众多文人之中惟一一个以直面改革社会而闻名的诗人。
0 g1 V& j& O4 j, h$ c6 f6 K$ S2 r8 ^4 N6 F; \
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作为一个外国人能知道中国古代的人物,可见王安石影响力之大。4 n2 ]! F. m! `0 t5 x6 U# H7 L
& Q- ]9 e8 ]; f! ?4 t 今天,我们不想从王安石的变法或者诗词讲起,本期堂主毕宝魁要介绍给大家的只是王安石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 o: Z# T/ M+ H2 M5 ^6 Z
. H! }% I, H0 Q# |; A 北宋是个重视文人的时代,文官的地位很高;北宋是个讲究享受的时代,文官的生活很奢侈。
2 G! [4 [! t% w, w
4 C% i& J: c2 n: e 就连被通俗文学塑造为清官榜样的寇准,一次赏赐给歌女的缠头就是一匹绸缎,乃至于他的爱妾桃都感觉有些过分,当即写作《逞寇公二首》进行规劝,其一说:“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可知寇准不但有妾,而且生活也很奢侈。
+ @7 W1 y6 }1 H# Y 清廉的官员尚且如此,其他官员的生活情形可想而知。在这样的风气下,一个做了八九年宰相,在政坛上呼风唤雨,炙手可热的人物,却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绝不纳妾,甚至别人给他纳好了妾,根本不会有任何麻烦,他也坚决不接受,这就更难能可贵了,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荆国公王安石。
. `7 D/ P. W% d3 _7 u" Y1 O7 L1 G" O% U: f+ |
拒纳妾,王安石不为美色动- x& f7 y8 S; u9 @7 e& g
1 q2 q& ^" o" T6 t 由于主持变法,王安石政敌遍布朝野,其中不乏吹毛求疵、没病找病、“洗垢求其瘢痕”的整人专家,但是在王安石的生活问题上,没有一个人说出一个“不”字。可见王安石在这方面确实有柳下惠之风。
8 N: D$ N) [# X, \& S* {5 b* p- S9 G
4 p3 O# k7 u0 i 著名理学家邵雍之子邵伯温著《河南邵氏闻见录》一书,卷十一记载了这样的一件事。邵雍和王安石曾经同朝为官,邵伯温对于王安石很熟悉,所记之事当然可靠。
) Z) Z/ B/ V: Q- Y! ]$ z' f5 ]5 |( A% B
王安石出任知制诰时,不到四十岁,仕途如日中天,正在上升之时,日理万机,非常劳累。一天,回到自己府邸,进入内室,不禁愣住了。) `- |% e1 i; L1 `! A
0 H, G6 f5 Q2 i( E: r 夫人吴氏不在屋里,椅子上却坐着一位二十多岁年轻貌美的女子。只见那女子高绾发髻,上插凤凰碧玉簪,身穿锦绣华服,淡妆细抹,颇有姿色。身子搭在椅子边上,羞答答地看着王安石,好像在打量,在猜测,表情异样,非常复杂。
# M5 L; U2 O6 ~% \ 王安石大吃一惊,问来者所欲何为?就是说,他不知道一个美貌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半夜到他的房里来想干什么,于是王安石相当严肃地盘问起来。5 w6 d% t, V4 J9 J9 I6 G% g
# L" _. L( F3 k 原来,此女子是一个下级军官的妻子。她的丈夫在一次押送军用物品的过程中在河里翻了船,损失了一大匹军品,被上级判罪,家产全部查没后还差九十万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