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81|回复: 22

一起学诗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8 23: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歌总是文字的精华,有着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表达魅力。作为炎黄子孙,对着浩淼的诗歌海洋,总会有投身为水滴的愿望。但是总觉得作诗很难,纵然有感情要抒发,但要用诗词的形式表达,却总觉得对不上线路,不知堵在什么地方了。那就从词汇开始学起吧。! @  m. V1 f% _9 s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不光是鸟兽草木之名,还有建筑物等名词,形容词,动词,以及修辞等。
2 G7 f) v; l5 b从前翻开古书,都会觉得很烦,十个字起码有一半不认得。总是开始是信誓旦旦自信满满,到后来就自欺欺人始乱终弃了。现在开个贴子摆在着,一个星期学几篇,有大家看着,说不定可以不半途而废。
4 q) `) e( N' M+ s6 [论坛里有许多高人,一定对这些都熟稔于心了,但应该也有很多像我这样想学又怕坚持不下来的吧。那大家就一起学习吧,每次上网的时候学一两篇,就当是放松,换个脑筋了,说不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H- _/ }% c: s. s' }% P$ ]5 o  M' Y8 z" K
[ 本帖最后由 wei_wei_1983 于 2007-1-14 10:51 编辑 ]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3: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风 周南
1 M! r7 N1 R: \关雎- w: l  r( G6 I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e- T) J0 `; X) N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0 U  \* z( W5 P7 _% Z' u  P/ s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p; \/ g8 k/ s. B2 H0 B% H3 s6 w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8 W/ K* E, W8 n/ ]. w7 G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 l6 R% m$ C+ B! q# Z
《诗经》第一篇。这篇课本里学过,就不多说了。# G: ?! O9 U6 ]0 |! k* U7 _
荇菜:即水葵。8 u: q. O9 u0 n& _# X" j7 n
芼mao4:拔。" R  w3 ~* {8 I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乐曲的结尾),洋洋乎盈耳哉!”
* J& W. J. P4 {- X1 _
/ `9 E# ?: {/ ?3 V- X( A" W  荇菜+ [  w2 U: z: G6 s% W0 u- b
# h9 s5 U0 `* @. ?) |, g4 |

4 a" X+ K( k  p# E; }( u1 J普通秧鸡 Water Rail
5 A5 }6 j( k; j  V5 @$ K/ [! d/ f' Q+ F
/ o7 x" r6 ~+ Z4 G$ ]2 f( p- \/ h
秧鸡(Rallus; rails)(Rallus; rails)9 {+ J0 [5 E3 O" v9 t+ `+ b3 ]
(据冯洪钱先生考证,雎鸠应该就是秧鸡,又名田鸡、稻鸡、关鸡、广鸡、水鸡、秋鸡)
  ]7 b8 R7 `0 q+ v7 y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3: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葛覃
2 ~, o* T. A1 ?8 R9 Y% a2 L+ Q7 p4 t2 E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 J& k# ^+ @7 v) G9 @  j) V% h
9 u* F! U4 N6 B# z7 y+ \% o: r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5 V. ?' F! i2 S' C- [9 v
; {2 R) n! ]+ S2 ]& n/ q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9 ?* U8 C; Z; Q

" q7 U, ^6 W( h葛:一种草本蔓生植物,茎皮纤维可以用来织布。, E* P' @$ Z4 f6 B# Q
覃tan2:延长,蔓延。3 q  c. `& |' Y
施yi4:伸展。
( E0 V0 U# h* [. w中谷:山谷中。% x+ b  w5 v5 Y; {
维:语助词。
8 i4 V& x1 b8 g萋萋,莫莫:草木茂盛貌(“萋萋”用得很多,如“芳草萋萋鹦鹉洲”,“萋萋芳草忆王孙”)。
1 l( N/ B" U* P0 y黄鸟:黄雀,一说黄莺(呵呵,不知两者有什么不同?)
1 }+ T( r4 n5 _/ z  O" J1 z4 N集:栖息。
$ v. P! _% Z: X" c( i喈喈jie1:象声词。鸟鸣声。, o2 z8 R( t: R: z) U" s) j+ d1 e5 [+ q( u
刈:割。8 y# V7 ^/ G* _$ d! L0 i
濩huo4:煮。, M1 S0 D; M8 k- q3 ?+ T5 T" }4 l
絺chi1:细葛布。) K- U/ \& d, W. L/ K7 @0 P4 V
綌xi4:粗葛布。
6 u  i1 e1 [4 y; ]% }% y! E- G斁yi4:厌弃。1 l- Y0 @) c, s2 [" p
言:句首语助词,无实义。9 Z" C$ o  `2 Y! a; {2 @" p  d
师氏:贵族女子的保姆。
/ `' R5 L3 b) j% K% [0 N归:女子出嫁。
9 d  B( @- T& u9 {* h. i: A薄:句首语助词,无实义。. f; X* a. p# J- S
污:搓洗去污。4 z# B) p, r6 ?. ^
私:紧身内衣。/ U* j) x0 w' ^. a8 l+ J
害:通“何”、“曷”。
8 @/ D( U5 m* \$ n8 l$ p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
# |% _- i* D% X5 O
! W5 m9 E' V% H$ V9 c9 z5 Y此篇写一位女子出嫁前的准备工作。其中第三章写她把准备婚嫁之事告诉加中长辈,并把所有的衣服洗干净,为结婚作准备,以让父母宽心(也有说是女仆采葛制衣工作完毕,告假回家探望父母的)。
8 \/ t" P" e+ K( r! _8 @& f& A此篇还有这样断的:
% a" T' P' c. Y' X, |# c4 o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e' A* B* J1 F9 b" }- s. k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0 J, |, \1 k' B* k

# h2 q7 `/ ?8 E3 E6 K: D8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 n6 K' p' z% F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O" M: ^- R0 l3 @2 A) W

+ {  B2 R( C: w9 }1 [! s言告师氏,言告言归。4 d4 ^: h, j- d8 I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x2 I  [- k. [! h5 W/ T: D# _! U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g& W9 ~; `* Y
<END><END>葛(右边的也许是雾水葛,不确定)1 J8 l1 p' `8 U/ ^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3: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本不一定可靠,还请多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3: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耳* O2 F- r. G% v, U! g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 n- H" Q# W' A) N, a.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 S7 ]: \+ R' c% ]1 _! f5 V- X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s8 k) H" Z3 t4 f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l( W/ v9 G$ ?  P% F/ L2 u0 ]/ ~
采采:采了又采。
8 r& v8 o$ p8 O- A' b卷耳:苍耳,其嫩叶可作为野菜食用。
  J3 S  p5 p/ \8 u顷筐:前低后高的倾斜的竹筐。0 t$ ?) ?  ?' D; j3 O& r
周行hang2:大路。
. Q+ j9 d% F/ v3 H$ k陟zhi4:登,升。
8 s8 d& T7 [" d  u; O* Y$ @3 J. K+ w崔嵬:高大崎岖的山。
9 b  i% G: ?6 D# ^1 F虺隤hui3tui2:马疲惫不能登高。& p. \. H& }" ?" _# f
故:姑且,暂且。
& ^3 {$ |0 s3 @/ J6 P罍lei2:铜制酒器。( K- R( j& K5 e1 u% N' h' k: z
玄黄:因疲劳而眼花。
* V0 R- J  J4 ^兕觥:用犀牛角做的酒器。, M+ B5 ]/ e$ I! o/ M  i. E0 h- z
砠zu3:有土的石山。+ x- N3 P6 T4 H1 H# Y( G8 ?/ s
瘏tu2,痡pu1:病。
1 Z% w/ x" l* t5 ]2 u0 c0 k, Q云:语助词。2 B) F6 G. m2 J, `7 E, ^6 r
吁:忧愁。% `) r( s  Q) i/ s6 }
此篇为女子怀人之作。她采卷耳亦不能忘记忧愁之情,所以就带上仆从骑马登高,后又借酒消愁(也有说后三章是写她设想所怀念之人在旅途中的种种困顿情形)。6 a  z6 V# v1 Y" B/ X, E* `3 M
此篇中所用的韵和现时的发音相差不大,所以读起来很容易感受到主人公的忧愁情怀。从无心采卷耳,到两个“姑...维以不...”,再到最后的四个“矣”,节奏不断加强,读后余味十足。记得以前读诗经时,这篇卷耳就曾留下过较深的印象。 
& g0 ^0 s! X" ~; J) R* K; I' a  9 z' O4 E3 S/ I) a4 x- c: Z
9 k- S2 Y, ?8 `2 b# O( X7 N
7 `, Y, b7 O. h; ~
  卷耳(苍耳)
 楼主| 发表于 2007-1-8 23: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先到这吧,觉觉了,明天还得上学呢 欢迎大家参与进来,给我点动力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16: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樛木  P, O9 c" Q3 |7 y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 ^% Q/ B0 p8 L7 N- d0 \% w# L8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 p1 `  w. c# n1 p% s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8 T* E% y( G1 X3 |樛jiu1木:枝干弯曲的树木。0 y6 x- [6 t' ^# m( X
葛藟lei3:蔓生草本植物。也有说葛藟分别为葛、藟(类似于野葡萄)两种植物。9 Q4 R. b" v9 U3 U+ i4 r! v! l4 m
累:攀援、缠绕。
# _0 J2 F9 R% Q8 H( Y6 S* G只:语助词。9 u! ~/ X0 U- z
福履:福禄。
/ ?8 r7 K( c+ x. |$ P绥:安。
' i- \% x( s2 ^+ x2 O+ s荒:掩盖,覆盖。
# I9 R$ `0 z4 Z$ ]2 j将:扶助。
% P( H4 P& |/ V) u; ?( {) g萦:缠绕。+ [7 j& J/ }! W7 _" B
成:成就。
! h/ |6 u1 U$ N2 ]; h* S' v8 n这是一首祝颂君子多福多禄的诗。全诗只换了六个字,通过反复歌咏,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7 ]0 S+ ]* H# X3 B. v( w. C) N

# s7 e$ s- M6 t( C
                             葛藟
 楼主| 发表于 2007-1-9 16: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螽斯9 a- d. }- f$ Q, A5 h4 I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 I  F+ K: F. P5 u) M) I7 E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7 b1 u$ A! Q2 N/ L  J( H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l7 d7 Q8 Y) l. r' `  \$ K
螽zhong1:繁殖能力很强的一种蝗虫类昆虫。斯:语助词。——也有说螽斯合在一起为名词。* ?0 m' f8 _  K6 T; A" |
诜诜shen1:群聚飞翔。5 x0 V9 @. G$ L  l1 |3 d& g
宜:多。
* d, m3 T& I, j+ ~7 I9 `- t, c振振:兴盛,昌盛。
# L1 Z6 X! d$ N0 m3 y4 m+ c薨薨:群飞的声音。
- ~9 l: g& L9 d6 F4 j2 \; K绳绳:绵延不绝。+ O4 q* ]: _2 n4 h
揖揖:会集状。
. y3 X* W1 W5 r3 ?! H蛰蛰:众多密集。
+ T6 @! B0 j+ y( e这是一首祝愿别人多子多孙、人丁兴旺的诗歌。
, J) M  c( Y- o1 `% S本篇用了六个叠字,即“诜诜”、“薨薨”、“揖揖”与“振振”、“绳绳”、“蛰蛰”。它们不光是在音韵上相对应,而且在对螽斯的描述上也是相对应的——“诜诜”描写螽斯群聚飞翔,而“振振”所指的“兴盛”正是表现了这种群聚飞翔的场面;“薨薨”,描写群飞的声音,而“绳绳”正是讲这种声音绵延不断(我觉得会不会是“薨薨”是描写近处听到的声音,而“绳绳”是描写螽斯飞走了,从远处听到的声音);“揖揖”描写螽斯会集在一起,“蛰蛰”正是讲这种会集的密集程度。* R" A! }; q( |
我觉得这首诗很值得反复玩味。
& J, `3 g5 j; |. Q
1 t. m7 f* z9 `( l, N9 F螽斯2 X+ M2 x2 O' K" B% p0 L
螽斯的若虫
& [  w  P5 o/ H) D+ ~$ F
# A, f7 V3 C/ y0 u 8 p+ Q6 B3 d* D. _1 Y% I9 [: l
多可爱啊 " ]) |* Y! u3 o& _7 n# v/ W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 14:16 , Processed in 0.0354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