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51|回复: 31

所谓的“诸子百家”到底是哪一百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 1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统上关於百家的划分,最早源於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他在《论六家要旨》中,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后来,刘歆在《七略》中,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并认为:「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后来,人们去「小说家」,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 Q8 u8 A7 {: L0 Q8 B- M/ [

! }9 H# ~: |3 {4 E6 L9 I9 s1 u; ?- h4 E; C: B2 F
, b: k/ L4 c' |  u0 e3 x' P, f3 e1 |
自此,中国古代学术界都依从班固,百家就成了「九流」。今人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一书中再增「兵、医」,认为:「故论先秦学术,实可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纵横、杂、农、小说、兵、医十二家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

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 ]; R. {4 H8 e0 \2 [( r, U8 x" k

* S2 P  q$ }% i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实践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尽自己的本份;「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礼」、「乐」,约束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性情。
1 F+ \$ A6 s. q: f) E9 Q
# a. B! o' V+ E, a$ P政治观∶主张以礼义治国,回复西周时期的德治。而社会各阶层人士应尽本份,以达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阶局面,这就是正名思想。 , k2 O' Z% i( F! q+ r
' `1 {5 `4 d/ e, k9 y3 o
教育观∶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教不应分贵贱贤愚。他认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学方法。他又提倡「温故知新」及「举一反三」等学习方法。 5 e+ k+ F5 y6 x7 d2 M! G0 z5 [

/ B* |5 z; V+ V9 t宇宙观∶对鬼神之说抱著「存而不论」的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但却十分重视祭祀祖先。
( l3 z7 z/ v- P! ~+ E* k5 O. v' @7 B0 O$ i
) V; t( u' x2 g: R" u7 F6 s
: O4 B% C% f" g8 h$ z7 M
其后孟子以「性善说」论述「仁」,「人之异於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善端,加以发扬,便可成为仁、义、礼、智的德行。 7 k! j% S6 s, ^3 o- ]

( ~# I6 j7 W" }  Z
  w7 P$ S6 z' I! M' V; g
, B' j; a, l( e- O9 x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与禽兽无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若顺从人的本性而行,必会引起纷争。他主张通过教育改变人的本性,为善去恶。荀子强调通过「礼治」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各阶层人士安守本份,社会便能安定。
- Y' ^. T6 m. @$ W6 j: c: j" j! I5 \# q) J& b
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历代统治者及学术界所尊崇,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代表人物

孔子
0 h+ N3 Y5 P! S1 n, u
' y7 }9 ]! t! S, K. e
" H0 n1 E$ g: I
. H- L+ L3 F& @. _1 K
孔子,名丘,字仲尼。据史记所说,他生於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创人物,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也被称为「圣人」。 % w. K, k5 n/ z; e

; v$ w7 c  Q+ s. I) a8 S  {0 K- {# S7 H; H

! j2 L3 x' n7 ]6 b' A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了卫、陈、蔡、楚、宋等国,宣扬其政治抱负,但皆不得要领。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负,心灰意冷,遂返回鲁国,是为鲁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岁。自此以后,他潜心讲学和著书,在此其间与弟子重新编订了《五经》和撰写《春秋》,为的是要记载春秋时代所发生的大事,阐发儒家的价值观。
9 `0 Q1 R, U1 H; a: w" i$ q4 l
9 y$ M" C- M  W2 B' K( j  p# s, L( G+ t/ R. {* D& }+ S

% p3 [& H0 Z- O% B- h五年后,孔子去世,终年七十三岁。及后弟子们将老师一生的话语,去芜存菁地摘录下来,编成《论语》,成为儒家学说的必读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 0 x5 K; z3 q- U6 R, r' q
- _  F( V6 j# v/ x" U% l

4 |) z% e  K' e: F9 y5 A
: r, X' v, K! @& G孟子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3 U# `% T. u/ \- h. q4 w5 Z( _* e5 f, S8 Z
. m* t) l9 K6 R' I  w( m3 O
! D2 H7 N; `/ n% z/ O
孟子在母亲的教育下,用功读书,学成以后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并且游历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他到过齐、宋、鲁、滕、梁等国,见过梁惠王,齐宣王等君主。虽然受到了尊敬跟礼遇,可是因为被认为思想保守,不合当时潮流,又没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4 b9 q! S$ m. N! m% T1 ?
1 y, W0 ^; {7 |4 q6 N9 E2 m

  D, |3 N# j' a' `9 p. x
* b: Q4 Z. u9 I9 O到了晚年,孟子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从事著书的工作,写成了「孟子」七篇。它的篇目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以及尽心。由於每篇的分量很多,又分成上、下两篇,因此全书共有十四卷。孟子的言论和事迹差不多都保存在这七篇之中。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荀子 % e& }9 t2 E2 U) d
6 Z, @9 ]# P2 z* ^( |
# z  y( [* K# w
4 w4 v  S; q, i7 L0 j$ H1 g& a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郇邑人,生於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於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关於荀子的记载很少,而且颇有出入。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以后最大的儒学的。他的思想记载於《荀子》一书中,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荀子曾经游历燕、齐、楚、秦赵多国,后家居兰陵至死。
( t" T2 G0 G& x
0 M/ ?. b& M7 u' g
3 c8 h6 |; E% d5 X' ~- R4 I% @8 [7 h3 F' z' C
在兰陵时荀子开始教书与写书,有名的韩非和李斯就是他这时候的学生,他也在这段时间完成他的代表作品-《荀子》。荀子虽是儒家之继承人,但他并没有盲目地将儒家学说全盘接收。反之,荀子将儒家学说融会贯通、加以发挥,提出了「性本恶」等影响后世深远的学说。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

「道」是老庄学说的思想中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源。「道」亦是循环不息。道家强调凡事均无须强求,应顺应自然,达至「道」的最高境界。道家精神在於精神上的超脱,不界限於形驱,只求逍遥及心灵上的开放。以下是道家的观念∶ 宇宙观∶「道」是无形及不可见的,是超时空的绝对精神,是宇宙最高本体及一切事物的根源。 7 X$ Y& v0 N4 w
, |3 w2 G: ^  o- Y7 o% x
政治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民生困苦,人们必须放弃逞才、逞智、逞强、逞力、回归朴素、无知的境界,以「无为」治理天下,天下才能和平安定。最终希望回复「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
* i# I% ]' m4 J2 e
0 p+ w9 O# e+ h# c( |( t人生观∶万物都有对立面,物极必反。因此,人们必须「知足寡欲」、「柔弱不争」、「顺应自然」,抛弃一切礼教的枷锁,才能避免灾祸。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代表人物

老子 4 z5 N( R# V! L3 r" @  Z

$ d& p" \9 T% s: K" V
/ h. U& u4 I% y  c; J3 c, C- g; q( p) o( ^8 ]" g0 y+ T7 K; e
据一般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生卒年不详,一说生於公元前604年,楚苦县历乡曲仁里人,谥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老子修道德,其学主无为之说,以自隐无名为务。有很多学者认为老子是战国时代的人,但是比较多人认为老子是春秋时代的人。 : G" S, B; }. x% P2 C" G
# x- L" x8 W- C1 _# R

5 l2 S3 q7 n  D; u, x3 k
; q6 ~1 k/ x- u8 O道家的理论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经》一书上下五千言,书中广论道的形上学义、人生智慧义,提出一种有物混成且独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论,也提出世界存在与运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动」的本体论思想。对於存活於其中的人类而言,其应学习的就是处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出来,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0: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
8 D8 c$ K0 D' R$ |, b
" }$ S+ ^# A8 |& @
: h+ c, B: Q* R7 f1 ~) J% @6 n" G2 q& n+ Y, F1 m. V8 P2 M) H" F( V
庄子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生卒於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据《史记》所记载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 B$ l, i) M! }
% v1 R* @/ Z3 H; a/ l; Y" O. q! L4 w3 K" i! B: f0 b

/ e9 q; z$ h& }! S庄子早年曾在蒙作过漆园吏,后一直隐居。他生活贫困,但淡泊名利,楚王闻其贤德,曾派使者赠以千金并请他作宰相,被他拒绝。遂终身不复仕,隐居於抱犊山中。
8 D; @9 \  [1 S2 d: F& V
& d4 j0 l$ W7 d1 l' u2 f3 @! ^) ?& @9 s5 l
0 s, x9 B" d8 _
庄子学识渊博,交游很广,著有《庄子》一书,大旨本於《老子》,然其要本归於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独到见解,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2 03:16 , Processed in 0.0271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