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 力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
" n0 z0 t2 W* ^2 P( `- R+ S2 b) n
7 q# ]* ]& O% C+ Q4 Y# E1 O: J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元,元之又元,众妙之门。”(《老子》第一章)
4 G3 ?- l( L7 R' s- S 中华文明孕育了一门古老的学问——中医学,在深邃的历史长河中缓缓地生长。然而,当她遇上强悍的西方医学的时候,她迷失了。
# _) ?5 W/ l/ { 于是,必剿灭而后快者有之,蔑视而嗤之以鼻者有之,截取其枝条行嫁接者有之,忧道而彷徨者有之。; V* s) g* d% H
这一切,如何看待?怎样找回尊严,更好地存在下去?这个问题,大凡热爱她的人,都曾经认真考虑过。现在,让我们轻轻放下心头的成见,静静地借着老子的智慧审视这一问题。
1 ]! t. b* ?0 h2 Z" B/ U 抛开细枝末节,直接深入两门医学的核心,我们看到了什么?, {( S: M; t/ y2 {2 n; l
有一架庞大而细密的车床,数学、物理、化学打造出车床雄浑的构架,解剖、生理、微生物、免疫、遗传铸成轴承和齿轮,动物实验是连接齿轮的履带,齿轮的那一头有两个钻头,一个是手术、一个是化学、生物制剂——这就是西医。西医诊病,崇尚同中求异,务求将病变落到人体、病源体实处,虽同一病变,力求分析出细微差别。故西医数百年来,恒于理化上着力,以求取病源为贵。% Q5 \- }- v+ D; w! [9 }# `3 m
有一条摇头摆尾的巨龙,阴阳是如电的双眸,五行是五脏,六经是强健的筋骨,升降出入是血脉流行,方药、针灸是锋利的爪甲——这就是中医。中医诊病,崇尚异中求同,病变万端,努力指向阴阳、五行。故中医千百年来,恒于阴阳、五行上下工夫,凡大医必精哲理,以把握(或发挥)阴阳、五行为贵。
: K8 M6 f2 y0 m 让我们再进一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 ~4 ~9 [8 [$ {. ]; o! K 看清这个问题,只有去一个地方——差异的发源地。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本身不占据空间,但它依赖于人脑中消耗热量的化学反应,它并非实体,却能在一定程度上驾驭实体,甚至创造实体,这就是“思维”。老子认为,“思维”并不能将“道”进行充分表达,表现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的“名”字,可以理解为“概念”,这句话大意是——任何概念都只是近似的。说到底,无论中西医,都建筑在概念之上,犹如欧几里德几何学建立在公理之上,几何学本身的意义在于通过逻辑手段求取证明,而公理本身却是先验的,不证自明的。中、西医所设定的概念的差异,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别。+ u" W' v4 g2 u# f4 V& |
在差异的发源地,我们还能够看到什么?: N. J8 [* ^, s6 N$ O# H+ j1 o9 f+ y
我们还能够看到中西文化对待初始概念所采取的不同态度。西学重在推演初始概念,求取新知,所以逐渐善于逻辑,其中暗含了一个错误前提:初始概念绝对正确。中学重在找出合适的初始概念,所以强调悟性,强调内证,其中暗含了一个错误前提:初始概念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中西医的分歧,也包含在这个大的范畴之中。说到底,在老子看来,西学属于“有名”这一范畴,属于建立初始概念之后的探讨,应该不断在这方面探索,以推演万物,清楚地分析万物——“有名,万物之母……常有,欲以观其徼”;中学属于“无名”的范畴,属于建立初始概念之前的探讨,应该不断在这方面探索,以求取精微要妙的初始概念——“无名,天地之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 o3 @" ]8 u& t0 I) {9 z5 \ 看清了中、西医的本质及区别,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2 E( I0 d1 q9 `$ u$ V f
中学、西学,分属“无名”和“有名”。中医、西医,同样如此。此两者,同为思维范畴,但一者探讨概念之先,一者探讨概念之后,所谓“同出而异名,同谓之元”。独独研究其中一者,最终都会遇到巨大的障碍,当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应该去找一找对方,在对方的基础上继续进步,这样交替进行,即所谓“元之又元,众妙之门”。 o- u" o8 Z4 g5 J. v. L) [
4 v* N0 z% r/ J中国中医药报2007,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