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死春不雨,禾橫秋早霜。' `; z. R3 G( @, b5 \. q& t# C8 `3 ]
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 N0 _& a) A. b: U2 \- s采之將何用?持以易 糧。: M3 Z% g' E. a: {3 s
凌晨荷鋤去,薄暮不盈筐。, O7 l2 G2 v2 Z: c4 `+ p
攜來朱門家,賣与白面郎。, B: ^6 z9 U+ l& F
与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S2 J' o+ \) l M+ s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飢腸。3 J) m! D$ N. N8 q8 K
8 u4 v( U: x0 D5 Y7 V1 w2 _' l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詩人,其祖籍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居下邦(今陝西渭南北),貞元進土,官至刑部尚書。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娘也能听懂。涉及詠藥詩作多達百首,為唐詠藥詩之冠。《采地黃者》是其中之一,他并非漚歌地黃這一味中藥的功效,而是和他的《賣炭翁》一樣,通過采挖地黃這一具体過程,把采挖者那种艱辛和痛苦的生活情景,生動形象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詩的意思是說,今年春天不下雨旱死了麥子,去年冬天霜來得太早,損傷了麥苗的分 。年底了家里沒有吃的,只好到野地里去采挖一种藥材?地黃。挖它有什么用處?想拿它去換點口糧。天剛亮就扛著鋤頭到山野里去,可是采來采去挖到天黑筐子也沒有裝滿。拿到富貴人家,賣給那些白白胖胖的子弟。討好人家說:,"買下這地黃吧!拿來喂你們的肥馬,可以使它的毛色光澤發亮,都能映照到地面上。我別無他求,只想換一點馬吃剩下的飼料糧,以解救全家苦于飢餓的肚腸。"全詩敘事,曲折動人,情景交融,感人肺腑。作者通過采地黃一事,真實反映了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