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京剧的语音系统
, j! u9 F N7 N 京剧唱念的语音,应该属于什么语音系统?长期以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想就此问题,粗略分析简单讨论一下。
! S9 J! C* h2 {9 l- g8 g 有人说,京剧唱念的语音是“京字京韵”。此说若符合实际,京剧唱念的语音当属“北京话语音系统”了。下面略举几例,看看北京话语音与京剧语音是否同系。
6 f1 Z4 k4 ], y4 ]1 Q 1、北京话的“博破莫,伯迫陌”等都是o韵;京剧的“博破莫”等是o韵,“伯迫陌”等是e韵。
; w: s* m/ f" w$ k3 l 2、北京话的“革克赫,阁课贺”等都是e韵;京剧的“革克赫”等是e韵,“阁课贺”等是o韵。
* d. o1 o- q; k- H$ Y 3、北京话的“娥恶饿”等是e韵;京剧的“娥恶饿”等是o韵。4 j; d- S( l |
4、北京话的“白百麦摘拆”等是ai韵,“北贼黑”等是ei韵;京剧的“白百麦摘拆,北贼黑”等是e韵。
/ A4 {8 u8 `* o1 X; V5 S 5、北京话的“虐略觉雀学岳”等是ue韵;京剧的“虐略觉雀学岳”等是io韵。( ^9 [: i% d6 d- |: Z+ t
6、北京话的“朱出书入,竹初叔辱”等都是u韵;京剧的“朱出书入”等是[ㄐ]韵(注:方括号内是注音符号,下同),“竹初叔辱”等是u韵。$ f6 |% U4 z% \7 I: y7 i
7、北京话的梭波辙只有开口吁。、e韵,合口呼uo韵;京剧的梭波辙,“开齐合撮”四呼俱全,齐齿呼是io韵,撮口呼是[ㄐe]韵。
3 ^8 [ o+ z' K7 {, o7 `& n 3、北京话的中东辙,“开齐合撮”四呼俱全,京剧的中东辙只有合口呼ong韵、撮口呼long韵(京剧的“开齐”两呼转入人臣辙了)。
0 l! O9 p# `" \; U& [/ Y! ~4 N; G! n 9、北京话的“宾≠兵,贫≠平,民≠明,林≠玲,今≠京,钦≠轻,欣≠兴,津≠精,亲≠青,心≠星,真≠征,陈≠程,身≠生,人≠仍,岑≠层,森≠僧,因≠英;”
/ ^' C4 N. g# E- c+ _ 京剧的“宾=兵,贫=平,民=明,林=玲,今=京,钦=轻,欣=兴,津=精,亲=青,心=星,真=征,陈=程,身=生,人=仍,岑=层,森=僧,因=英。”
! T, g0 R" N+ p! j 10、北京话是不分尖团的系统,“鸡=积,欺=妻,希=西;京剧是区分尖团的系统,“鸡≠积,欺≠妻,希≠西。”
) D2 r: T- j, n! [/ t 仅从以上粗略概比,北京话和京剧的语音系统,“楚河汉界”已清晰可见。! E* D/ O/ f; y; [9 ?% g
有的人说,京剧的唱念多宗“湖广音(即汉口话)。这一个“宗”字,就把京剧的语音派入了“湖广音”系统。下面,我们试列几例汉口话,对照它与京剧语音有何异同。
6 _2 {/ D$ D' O1 w/ }4 J4 ^6 } 1、汉口话没有声母zh ch sh r,“闸=杂,插=擦,傻=洒,折=则,彻=策,设=瑟,浊=昨,说=索,斋=灾,柴=才,筛=腮,招—糟,炒—草等。
' H2 ]) A3 ~9 x; T7 L5 F 2、汉口话的“真尊”同音,“阵正谮赠”同音,“身生森僧孙”同音,“人仍能轮忍冷”同音,“周邹租竹”同音,“臭凑助醋”同音,“收搜梳苏”同音,“六绿肉”同音。6 m% O$ H* E6 h! Q) T/ ?0 ]
3、汉口话的“朱出书如”等字,是j q x及零声母与韵母拼配,“竹初梳辱”等字,是声母与韵母相拼配。
- c# {; R1 C( D, P: Y& ~ 4、汉口话的声调无入声,所有古入声字(如“叔熟属束,歇协血屑,发乏法发”等)都归汉口话的阳平。
7 _" p( P2 a ]& o& Y" w5 e 通过以上几例,使我们看出“湖广音”与京剧语音,是方凿圆枘不能相合了。& [0 z8 A; y& \; Y! P1 c4 g5 f
京剧界有不少人,凡谈及唱念语音,言必称“中州韵”(即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韵》)。这实际上是把京剧语音推向了古音系统。《中原音韵》对后世的戏曲音韵有一定的影响,对北方话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京剧语音也受到《中原音韵》的某些影响。我们不能把这种影响视为系统的关系。下面,我们简单列举《中原音韵》的一些韵部,并摘录有关韵部所收之字。读者可从《中原音韵》与京剧语音的对比中,看出它们并不是一个音系。; | j2 ~7 P7 k, W
元代周德清著《中原音韵》,共分19个韵部,即“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 C6 _3 M; g; A# M$ Z8 P
齐微韵部收字:“必匹蜜非微低梯泥犁积七昔知池失机欺奚移日”等(京剧归衣期辙),“德贼勒劾黑惑国”等(京剧归梭波辙),“杯陪梅堆腿内泪最翠岁坠吹睡锐贵奎灰威”等(京剧归灰堆辙)。0 ~$ `3 y% P# Q5 M6 d
鱼模韵部收字:“补普母斧武赌土努鲁租粗苏助楚梳姑枯呼吾”等(京剧归姑苏辙),“女吕聚娶绪注处恕孺举去许雨”等(京剧归衣期辙)。
3 V+ A8 }& G7 h( i0 h& @, y 皆来韵部收字:“摆排埋带泰耐来灾猜腮斋钗筛该开孩哀皆鞋挨揣衰拐快怀外”等(京剧归怀来辙),“白泽百魄则责摘策麦革客赫额”等(京剧归梭波辙)。
/ V! W' n) O* ]! r! B: v% z 萧豪韵部收字:“包抛毛刀滔铙牢造草抄梢高考号袄标漂苗刁条鸟了焦悄小昭超烧扰交敲晓腰”等(京剧归摇条辙),“博铎凿浊鹤剥托作错索捉戳朔阁郭末诺落恶学角觉脚岳着爵雀削酌绰烁略弱虐”等(京剧归梭波辙)。. I j" { I1 L/ z5 W4 J) s& |
车遮韵部收字:“别撇灭爹迭铁聂列姐且写”。
0 `& l6 z5 R' l. z3 n 真文、寒山、先天韵部是n尾韵,侵寻、监咸、廉纤韵部是m尾韵(即“闭口韵”):
/ p" F6 x6 Q. O) M 韵尾收n的“邻巾新真陈申因”等,5 O5 z, |# i2 A" X4 x
韵尾收m的“林今心针沉深音”等,. l9 Y8 W, Q+ X' ^9 i; C. A+ N2 x2 L
韵尾收n的“丹难兰残山肝安”等,3 D4 f {) X. C3 L7 M$ b% `
韵尾收m的“担南蓝蚕衫甘庵”等,/ `) x. J( d$ h8 S
韵尾收n的“电天连千先见延”等,% P$ p# Q# r3 P; c
韵尾收m的“店添廉鐱纤剑炎”等。
2 V B4 f9 U' I/ W5 \. i 庚青韵部收字:“兵平明定听宁令净请姓正呈胜仍敬庆杏英”等,韵尾收》(京剧归人臣辙)。
6 |2 F+ k) j9 a% a( G! `( p, K 在《中原音韵》中,仍保留“见精”两组的古音声母系统。“见组”(不论“开齐合撮”)均为g k h声母,“精组”(不论“开齐合撮”)均为z c s声母。因此,《中原音韵》是不区分尖团的古音系统。0 g) s3 s8 T: E y; a8 p; s( H
通过以上我们对《中原音韵》及京剧语音的比较分析,使我们有了个明显的认识,即:京剧语音系统与《中原音韵》音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音系。4 S3 W* t# p% c& S3 C: E7 F# G
京剧语音的要素,是以艺术的需要而不断过渡到质的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以艺术的需要为出发点,语音新质的要素逐渐不断积累,语音旧质的要素逐渐不断衰亡,从而使京剧语音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京剧语音,是独立的、特殊的、典型的舞台表演系统。要说京剧语音属什么音系?只能叫做“京剧音系”。8 W! ~( u1 S4 h% G7 V+ J8 g1 d
二、京剧音系的特点
/ c: g3 P0 I4 x$ [0 o7 N 为了清楚便利说明京剧音系的特点,我们以北京话为对照依次论述如下:
( K% R5 G, P& F$ M* [ 1、北京话的声母是g k h零、韵母是e的字,京剧的声母仍是g k h零,韵母分别是e和。。
4 B! ~ D2 k: z. s% Z7 j( \; _3 | 京剧的韵母是e的字,为“不上口字”,如“格隔革,克刻客,劾核赫,扼”等;
; }5 ~: l8 ~5 c% x; | 京剧的韵母是。的字,为“上口字”,如“哥阁葛个,科壳可课,喝河贺,恶”等。
$ O* L) D( \: i 2、北京话的声母是b p m、韵母是。的字,京剧的声母仍是b p m、韵母分别是。和e。' G% v1 x- m+ W. s
京剧的韵母是。的字,为“不上口字”,如“博薄泊,坡破,莫末殁磨”等;
+ L0 \. e; Y$ g$ ^7 I1 Z! b/ N S 京剧的韵母是e的字,为“上口字”,如“伯帛舶,迫魄,墨陌脉”等。
& J( z! g, E( X 3、北京话的ai韵字,京剧声母不变,韵母变为e韵,为“上口字”,如“白百柏拍麦”等。北京话的“摘拆”,京剧唱念为ze、ce。
, w2 X# s* i6 u( ~) l 4、北京话的ie韵字,京剧声母不变,韵母变为iai韵,为“上口字”,如“皆街解界偕鞋”等。0 J& ?5 Q% t1 w: E& X( u
5、北京话的声母是n l j q x零、韵母是:ue的字,京剧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为io,是“上口字”,如“虐略觉却学岳”等。+ C8 U5 T) A! j/ J6 u: K4 m% t& z0 I
6、北京话的声母是zh ch sh r、韵母是u的字,京剧的声母不变,韵母分别为u和[ㄐ]。
% {- k" _, K- t4 C$ _2 k 京剧的韵母是u的字,为“不上口字”,如“竹烛嘱助,初锄楚畜,叔孰蜀数,辱”等;
! k( F6 J3 U! T! F4 t* n; P 京剧的韵母是[ㄐ]的字,为“上口字”,如“朱主住,出除褚处,书秫署恕,如汝入”等。
2 p9 n" g+ [) I3 F# T 7、北京话的声母是zh ch sh、韵母是uo的字,京剧的声母不变,韵母变为[ㄐe],是“上口字”,如“拙辍说”等。
: y& K W7 m3 h2 t: H, D& D 8、北京话的音节fei,如“飞肥匪吠”等,是开口呼,京剧是齐齿呼i韵,是“上口字”。北京话的“微尾未”等,是零声母的合口呼,京剧是齐齿呼,声母v拼韵母i,是“上口字”。& f9 I7 ?9 u% y
9、北京话的“内,雷磊泪”等是开口呼,京剧是合口呼uei韵,是“上口字”。. P: a4 v3 n1 w
10、北京话的声母是b p m f、韵母是eng的开口呼的字,京剧均为合口呼ong韵,是“上口字”,如“崩朋蒙风”等。
" I4 q& C. ~; j+ Y" d% j 11、北京话的声母是r、韵母是ong的字,京剧均为零声母撮口呼iong,如“荣戎容”等,是“上口字”。
9 o0 n. j2 I$ P 12、北京话的eng韵开口呼(除声母b p m f外)、ing韵齐齿呼的字,京剧均归人臣辙,变eng为en、变ing为in,如“灯疼能冷增层僧征成生仍更坑横,兵平明丁听宁令京轻兴英”等,是“上口字”。 \! b) y0 @' o# n
13、北京话“基=积,欺=妻,戏=细,据=聚,区=趋,虚=需”等。京剧是区分尖团的系统,基≠积(∧),欺≠妻(∧),戏≠细(∧),据≠聚(∧),区≠趋(∧),虚≠需(∧)”等。(字后带“∧”的是尖字)
( f5 n @4 F+ K) C 14、京剧声调有四个调类,即“阴阳上去”。京剧用的是舞台专用的唱念语音,因此京剧语音没有字调的“典型调值”和“变体调值”之分。京剧的“四声”在唱念时,均有高低不等的多种调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