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鲍学谦
; S/ F0 d, A- }# a1 M8 b# V
/ i9 Q* \8 e {# p( D8 O* b$ ^- K 戏曲的剧场与剧团是一个整体。没有剧团的剧场,是一只死了蜗牛的空壳;没有了剧场的剧团,是蜗牛没有了壳,很快会死。
/ L8 y- _2 G& S6 U+ d( B
. C# |' }& G2 D5 U' e2 U 戏曲的剧场与剧团又不是一个整体。没有了这个剧团,剧场可以接待那个剧团,没有了中国的剧团,剧场也可以接待外国的剧团……就是剧团都没有了,剧场还可以变成电影院、舞厅、甚至游乐场……当然,那也就要改个名字,不能再叫“剧场”了。2 l- @& g9 O2 ^
8 |3 R J2 u- t: r 同样,如果没有了剧场,剧团也可以搞“流动演出”:在单位的礼堂里、在农村的晒场上、在部队的练兵场中……实在没人要看戏了,剧团还可以化整为零,去拍电影、拍电视;或者进军歌厅、舞厅;甚至混迹于酒吧、浴室、洗脚中心、理发洗头业……不过,那倒可以不必改名字了,因为,剧团已经成了每个月发一次生活费的地方,根本就没有人还在乎它叫个什么名字。
( m, b9 a9 B0 A0 O1 \ {% S; U7 o$ T4 l% Q0 E# ~% a3 R2 ]' j
那么,戏曲的剧场与剧团是处在整体的情况下,还是不处在整体的情况下,是什么最在乎?是谁最在乎?其在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L. a( y5 V& h5 v4 k
4 {& H0 t) E+ o
无疑,是生存在戏曲的剧场与剧团中的,戏曲艺术最在乎;是赖此以为生,将戏曲作为终身事业的艺术家,以及热爱这一切的老百姓最在乎;其在乎的本质是:希望保护我国的戏曲文化事业;要求维护与继承我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为我们的老百姓,保留一个千百年来,展现在舞台上的精魂!
" o, O8 i% ~. R! D! E8 ^1 v, E, o. e
只要翻开戏曲史看一看:几乎每一个剧团——如果一个在城里“撂地”,在乡下“赶社”的草台班子,可以这样称呼的话,都梦想着能有一个自己的剧场,进而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剧团。而如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经过不懈地奋斗,而取得的剧场,又几乎在一夜之间,一个接一个地,处在消亡灭失之中。4 o, N5 T4 u' K$ {
O. w2 b1 J7 @" g, y: {% w
这对上述的“在乎者”而言,是个多么大的打击和灾难啊!
: `5 U- ]5 f& U: X! C8 D2 b5 `1 p& \
对此的标准答复是:现在国家还很穷,要用钱的地方也很多,你们得走市场化的路,靠自己去努力。但是,事实是:国家仅在北京一地,盖一座“中国国家大剧院”,就花掉26个亿(一说36个亿)!而且,在其示范作用下,全国各地都在挥金如土的,盖豪华无边的剧场!
# s1 }5 C4 l' b6 h, H: h1 Z3 {1 i2 {; i' x: a4 X: G
显然,这些神宫宝殿,可不是来与我们的戏曲剧团,结为整体的。虽然,我们的戏曲剧团可能会有机会,进去演那么几场戏,可是,如果要做日常的演出,又有几个老百姓是买得起,与之相匹配的天价票的呢?!
* d2 I: O: W: R6 v. L2 R5 y5 C% X$ b! j
没有了成千上万的,爱好戏曲的老百姓进剧场当观众,戏曲的剧场和剧团,早晚都得死!$ _3 B: b- L6 ]1 m5 I2 u8 b
* o- s* x; G' T$ \* X1 r 为什么不能把巨资拆开,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和中国的戏曲艺术,盖一些我们的戏曲剧团,可以与之有机结合,形成整体的剧场呢?!/ D M& _ ?9 w4 p
. _2 j' T4 J, x
为什么不能省下一些,装饰老百姓走不进去的地方的资金,扶植一下继承着,已经有上千年历史,而又渐次衰亡的,我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的剧团呢?!
" B( s6 o. o; i! C' k' J T5 l7 F: ^0 l
同样是一笔钱,它到底应该为谁,为什么去花呢?!
! j) O: U' G* V( U$ q/ N$ {( Y9 L$ E' s! n3 a5 n& ?
要知道,我们普通的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我们应该受到重视,应该有优先权!* `$ d8 }5 m4 W! a5 g
' m; N% V8 \1 V$ x; G" X
我们自古流传的戏曲艺术,是民族的灵魂,必须在目前艰难挣扎的情况下,得到最有力的扶持,以便将其及时地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
/ r. C* o- n7 v- r0 p0 }0 A" {2 `8 h8 P& f1 W: D
因此,我们期待着今天的状况,能及时地有所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