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61|回复: 0

毛泽东眼中的佛教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16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毛泽东和中国佛教协会代理会长喜饶嘉措交谈; R- T* U# e6 w8 g. q, c

5 O& M: @% O9 }! \: U6 H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非常关注古今中外的各种思想文化,其中也包括佛教文化。佛教自古印度产生,发展到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自佛教传入我国后,得到空前的发展。作为一个以改造中国社会,改造中国文化传统为精神使命的思想巨擘,毛泽东毕生都以各种形式同佛教文化保持着接触,把佛教寺庙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利用,并与佛教寺庙有所往来。
' t& n, b" \- {. o, F0 ~+ s: h/ `( A
周恩来曾经写道:“毛主席常说,他是从农村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开始也是迷信的……”
) ~$ v: h5 N1 ?% Q. h1 [: r/ }0 E
8 {) e- ]3 B- ^毛泽东出生在一个佛教氛围相当浓厚的家庭,在他的母亲——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引导下,自幼深受具有典型的中国民间色彩的佛教文化的熏陶。父亲开始不信佛,毛泽东忧心忡忡。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故乡,在上屋场的故居,当他看到在堂屋供奉的神龛时,对神龛作了个揖,风趣地说:“这是我小时候初一、十五工作的地方。” , b6 C. b3 F! k. p( E; h

; h* C4 |' V# `' h- m1949年5月7日,周恩来在给青年作的演讲稿《学习毛泽东》中写道:“毛主席常说,他是从农村中生长出来的孩子,开始也是迷信的,甚至某些思想是落后的……他在小时候也是相信神的,而且信得很厉害。当他妈妈生病的时候,他去求神拜佛……毛主席生长在19世纪末的农村里,不可能没有一点迷信。”
8 o+ D6 M: R" S7 @6 G. U% J
6 C3 P- x3 E" C& w' l有意思的是,就在毛泽东的父亲因偶然事件开始信佛以后,毛泽东却“越来越不信佛”了。毛泽东在1959年6月那次回故乡时说:“小时候,我信过佛,后来慢慢不信了。”在长沙读书期间,毛泽东也接触过一些佛学知识,并在文章中有所运用。青年毛泽东对佛教的兴趣,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一种精深的学业来进行探究的。
% O- t( ^, C" v5 a. e/ O! d  z( B" w
“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几个宗教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
) M) ?( N+ ~2 t" C$ c; P7 [% x. t6 h) a* p. [; z* v7 |& b
1917年暑假期间,毛泽东邀约好友萧子升从长沙出发,开始游学。他们沿途调查民情,了解风俗,拜访高僧,参观佛殿,读“无字之书”。
7 @' s# U& ^- j6 q# _9 O! `' K  J5 p" |1 B
一天黄昏,他们来到了宁乡沩山的一座古寺内,沐浴之后,和尚要他们去佛前进香。他们说不是来进香的,是想见见方丈。和尚说只有当方丈讲经说法时,他们才可以见到。经过两人解释,和尚答应送一张便条给方丈。不久,方丈接见他们。 8 {& d2 Y) ^% s- K0 R; X3 e+ e# i

, J6 s) t, _, ]$ |% g. h当他们来到方丈住处时,看到方丈50岁左右,面目慈祥。屋子的四壁摆满了书籍,除了佛教经典外,还摆有《老子》、《庄子》等著作。两人同方丈兴致勃勃地谈论了近一个小时,从沩山寺院的历史讲到全国佛教的现状,从古典经籍讲到寺院的经济。
/ f4 k9 y4 h9 Z: t6 E: i( U, v9 @/ I" Z
最后,方丈问毛泽东:“佛教何以在中国千年不衰?”“自然有人信它了。”毛泽东答道。“简单了。”方丈摇了摇头说,“第一,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的人生哲学,对世间的普遍真理有重要的阐扬。第二,历史上的帝王都有宗教的天性。”毛泽东却持不同看法:“我以为不是天性,是维护其统治之需要。” ' V! n3 s/ W4 w0 I# k2 k

! q' G; ^$ F4 i( X“帝王有宗教的天性,”方丈坚持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唐代的皇帝,封孔子以王的称号,封老子为道家始祖,又派玄奘取回佛经,寺院遍及全国各地。这样,儒教、道教和佛教便共存于一种和谐的状态中。”
' D' D: [! M- ]) m/ F2 {; y
1 T. U# ^1 M  V3 l4 E“是的,中国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宗教战争,一打就是几百年。”毛泽东说,“几个宗教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 & h4 h. \1 U2 ?+ L2 @% N9 Y

: E' l1 t/ r. ]6 i9 N. R“我们住在这里,不要妨碍山下的老表们前来烧香敬佛,也不要妨碍二位师傅的佛事……”
/ {/ B5 u- T) l3 H5 ?# z# ?4 Z# |( y2 r3 D. H( n& e8 f2 T- F
1932年1月下旬,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叶坪东的东华山古庙养病。古庙厅堂正面,供奉着众多佛像,警卫员陈昌奉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雕琢精细、栩栩如生的佛像,惊奇地指着一尊菩萨说:“你们看,这菩萨的肚子这么大!”说着,还伸出双手在自己的肚子前比划。毛泽东笑着告诉他:“这是弥勒佛,他的肚量大着呢,能容五湖四海。我们不是菩萨,可待人待事,也要有他那么大的肚量才好。”毛泽东转身问寺里的老和尚:“老师傅,我说得有道理吧?”老和尚道:“真是宏论,有道理,有道理!”) H4 }# J; w, `% B$ [5 l2 B' L
8 J& t7 w5 _- I- T, c5 s
“这是释迦佛,这是观世音菩萨。”毛泽东兴致很高,指着佛像一个一个地告诉警卫员:“你们看他们成天笑眯眯的,真有点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样子呢。”他对众人说:“佛教是一种文化现象,要改变人们对神佛的信仰,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交代警卫人员:“我们住在这里,不要妨碍山下的老表们前来烧香敬佛,也不要妨碍二位师傅的佛事。我们这些无神论者和有神论者,可以在这里各不相扰。” : Q" g7 p7 A; ?' Y( ~* j

4 q1 X1 m) |+ S7 e  ]# z李银桥牵来大青马,准备让毛泽东骑马上山看庙。毛泽东却说:“不骑马了,看庙嘛,走去才显得虔诚。” " w1 s' I; \- P% N, m: {. `

. l6 @! S) c! `, R" O! D. T1 M1947年10月中旬,毛泽东带警卫李银桥等去陕北葭县(今佳县)南河底村搞调查。该村在白云山脚下,毛泽东问:“想不想去看庙?”李银桥说:“都是一些迷信。”毛泽东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吗?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遗产。” + B; A& v6 d: ^  q

: o* L& W  m- o" g9 {7 g李银桥牵来大青马,准备让毛泽东骑马上山看庙。毛泽东却抓起一根柳木棍,手腕一旋,半认真地说:“不骑马了,看庙嘛,走去才显得虔诚。”在白云山上的庙里,毛泽东看到泥塑神像时说:“这些东西,都是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一定要好好保护,不要把它毁坏了。”同时指示县里拨些经费,把庙修一修。次日,毛泽东和李银桥等看庙会,还说:“看庙看文化,看戏看民情;不懂文化,不解民情,革命是搞不好的。”
. p, K# i! ]# }; E
* j6 `5 M3 x1 }$ a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告别陕北,进入山西。4月9日傍晚,因大雪阻路,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一行登上五台山峰巅鸿门岩,当夜就宿于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在上山的路上,毛泽东对任弼时说:“寺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引以自豪。我们去年转战陕北时,还到过葭县的白云寺,这次来五台山,大可一饱眼福!”
" ]9 C! z* `' f: e
9 u% |9 o: `5 T$ z# t( t在参观中,毛泽东时而抬头对周恩来说:“几千年来,佛教在哲学、建筑、美术、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这是全人类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和灿烂文化的重要部分。”
  [, ^! O. t+ \3 o, J
0 K2 x1 S0 B! Y) q" ?3 [“庙不可以拆,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毁庙,这不对。庙是文物古迹,要加以保护。”
8 S, E7 p8 }& p$ @( e4 X3 B
2 q+ t, K1 |3 T$ _; s1952年10月8日,毛泽东和由家乡来北京的李漱清等谈话。在谈及乡间情况时,李漱清说:“清溪寺过去是一个名胜,去的人很多,如今毁得不成样子。”毛泽东听后说:“我过去到过那里。”停了一会儿,毛泽东问道:“清溪寺里的那些菩萨还在吗?”李漱清说:“那些菩萨打得差不多了。”“可惜毁了!应当保护起来。”李漱清接着说:“清溪寺前有一个大焚字炉,有人拣了字纸放到里面焚烧,也被当作迷信,炉子也毁了。”毛泽东听了有些气愤:“这是瞎搞!”
- v$ o3 ]4 O/ h7 @3 D. E  y6 Q) `+ P2 k; n* j" r' W
1952年10月19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罗元鲲给毛泽东写信,反映家乡新化古寺遭破坏,想请他题字,以便保护。几天后,毛泽东就回了信,说:“新化古寺有所毁损,极为不当,此类各地多有,正由政务院统筹保护之法,故不单独写字,尚祈谅之。” % c5 g* U  j3 g/ p( O8 i+ F0 J9 a/ T. e* b
% r/ Q# ~* C6 D1 W" }" }
在建国初期进行的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部分地区曾出现破坏寺庙的现象。对这个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第21条有明确规定:“祠堂、庙宇、寺院、教堂及其他公共建筑和地主的房屋,均不得破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某些地方却出现了偏差。对此,毛泽东予以高度重视。 ; \$ g, j; _% N2 x8 j4 n9 l3 c+ q6 _5 v
7 {/ S$ C, X; J5 {) w6 u" c" \
1952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统战部致电中共中央华东局统战部,电称:江苏有一些佛教徒反映,浦东“今年春天以来,拆像毁寺之风大炽,几所名胜寺庵全遭破坏”。12月19日,毛泽东在审阅此电报稿时,给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的李维汉写了一个批示:“此件望加衔发给各中央局及各省市统战部加以注意。估计此类事各地皆有。”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重视,建国初期毁寺之风得到了及时制止。
" f/ T" P: q( r& C% M$ ], j2 o0 y8 t, R
毛泽东用手一指木筒,说道:“侯波,你替我抽支签吧!” ) n' m: u6 c6 G; c% @( |, t  F

( _. H2 ?1 T8 K' F8 y% l3 K1954年2月,毛泽东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经常出去散步爬山。有一天,毛泽东一行来到一座山上,参观了寺观。据摄影师侯波回忆:山上有个庙,大概是警卫人员已经采取过安全措施,庙里只剩一个瞎眼和尚。供桌上有个木筒,里边装了竹签,那是抽签算命的。毛泽东用手一指木筒,说道:“侯波,你替我抽支签吧!”毛泽东看了签诗后,哈哈大笑起来。 ; U4 O0 G6 A. c' `) j) w

1 w) J, M% ]. i2 J8 C- W! _1957年2月27日,中国佛学院院长喜饶嘉措参加了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毛泽东对喜饶嘉措说:“我这个人以前也是知识分子,各种思想都有。喜饶嘉措先生,你那个佛教我是拜过菩萨的,我朝过南岳山,为我母亲还愿。”(游和平 摘自2007年6月《党史博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5 23:52 , Processed in 0.0305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