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昭素,宋朝酸枣(今河南延津)人。他学问渊博,博通“九经”,同时研究老庄学说,尤其精研《诗经》和《易经》,其为人敦厚善良,乐于助人,清心寡欲。6 G8 W8 Z( B% [! W; L
1 x, b- _; p. R/ W# b
" l, c8 A5 D2 m. l: A0 M王昭素自小好学不愿作官,品行卓绝,受到乡里人所称赞。他常聚集四方学子,亲自教授他们。乡里人发生争执,他们很多并不去找官府理论,反而会去找王昭素来解决。由此可见,人们对王昭素的尊敬。 , }4 K$ W: o5 z- n7 I7 n9 u
王昭素每次买东西,都随卖主所说价格如数付钱,从未与人讲价还价,也不论说价格高下。县里人都互相告诉说:“王先生购买东西从不还价,我们都不能向他要高价。”) q/ o$ r' O& ?; s% f
, Q, J# T, w' A
* w1 O% S/ N7 j: w$ n0 {
王昭素整理所居住宅时,把橼木堆积在门内。晚上有盗贼挑门进入准备盗窃橼木。昭素发觉了,并没有作声,反而将橼木丢到门外。盗贼见此情景,非常惭愧的离去了,从此乡里再也没有了盗贼。 9 r+ S, O8 }( V, t
王昭素的家中有一头驴子,有很多人都来向他借驴用。王昭素要外出时,总是先问仆人:“外面有没有来借驴的人呢?”如果仆人回答说:“没有。”王昭素才放心出去。原来他是怕自己外出了,来借驴的人会找不到人,他就是这样的善良,愿意帮助别人。
) z2 U5 S# Q& y* V
( H; ]" W* h2 b0 \. J & P6 A2 F6 T1 z, x
王昭素的学问和德行都如此深厚,在民间的声誉很高。宋太祖赵匡胤曾专门向王昭素请教治理天下与养身的道理,王昭素告诉他说:“治天下,莫如爱恤百姓;养身体,莫如寡少嗜欲。”宋太祖于是将这两句话书于屏风和几案上,希望可以时时警省自己,不致遗忘。& J7 P! c- h0 W7 L% [
4 t# B0 R( T0 v( U- ?8 W
m7 A/ n/ Y+ I$ [5 P, I- O2 v
宋太祖希望王昭素可以留下来为官,但王昭素淡泊名利,志不在此。宋太祖于是授其为国子博士(最高学府国子学中的教授官),赐茶药及钱二十万,让他回家养老。王昭素安享高寿八十九岁,卒于家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