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推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2|回复: 0

红色老唱片经典回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9 08: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说,八十年代的歌是一曲曲优美的抒情诗,那么,广泛流行于六七十年代的这些红色歌声就是一首首庄严而又火热的赞美诗。八十年代的歌,从内容上来说,以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歌唱爱情为主题,而六七十年代的这些红色歌曲,则以对新领袖、新社会、新国家由衷赞美为基调;八十年代,歌声里着力表达的是一个又一个新时期的生活信念,而六七十年代的这些歌声里传达的则主要是ZZ信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六七十年代的歌唱家们,更多地扮演了ZZ宣传家的重要角色。这也是六七十年代歌唱家们最大的荣耀和骄傲。2 f" B, d1 ?/ i9 q# Q4 S( P% z
  
( \: b% p! c/ r" C7 L6 z; K% b$ ]  艺术作品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从这一个个不同时期的歌声中,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了时代流转变迁的脉搏。 希望这些歌声能给从六七十年代走过的人带来来自童年的遥远的回忆。
  R( F! |4 A& N8 B7 k' r& K
: U7 H3 X$ h8 a& y9 c2 ?4 [" i

: c8 Y0 L1 Z2 p& }* m
) j  U3 f/ M# b

5 j8 g* r, I; i( Q" o( ^6 v; l小时候,每天都是在堂皇庄严的《东方红》的歌声中醒来的。尤其是在冬天,夜很长,每天早上醒来时天还不亮,外面黑漆漆地一片。那个时候,最希望的就是从广播喇叭里听到《东方红》。因为这支歌曲一唱响,就表示天亮了。
! {7 E0 E% P1 g# N! W- o
' C  }$ X! C, t4 z 
: _1 V+ i$ q& I- Y- b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C-D,毛·泽东思想是不落的太阳。”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曾经在每一个夜晚入睡前同时响起在神州大地的千家万户。在庄严的《东方红》乐曲声中醒来,在雄浑有力的《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中入睡,一度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生节奏
: E4 k) b7 A8 h% N: D+ x% q- J- R; ?( Q
因为北京是伟大领袖居住的地方,所以北京成了伟大的北京,成了各族人民的心脏。北京的光芒照耀四方,各族人民仰望北京,想起北京就有力量。八十年代第一次去北京,在快要进北京站前的两个多小时就开始激动,把这首歌的歌词在心里反复默诵了好几遍……谁敢轻视歌曲的力量?
! q" \% K8 y% i% ~) @
5 M$ J/ p% j+ x' c# x) Q 
1 L2 |, O' u6 m% S在做这个之前,又找来新版的《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听了一遍,结果跟中气充沛激情荡漾的原版相比,简直是难以卒听。忘了是哪位古人说了,情发乎心而为声。没有了那个时代的信仰的力量,没有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无限敬仰,像这样的歌是根本唱不出味道的。所以,只能舍情而唱个声了。
$ `, T. q/ v# p4 n  u3 b+ a' _! _
" g3 \) M) u/ {6 J  ~ 
/ d5 G/ m# |5 Q( R小时候看《红色娘子军》,最搞不明白的就是这句词:“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现在,好像还是不太懂……  B7 f& U0 H4 S& Y
+ o$ j. H9 [! |( v6 d& ]( b4 A" ?
 
# a2 _1 ~* m5 N8 q$ A% P( D一花引来万花开,全国农业学大寨。毛·泽东思想来哺育,大寨红花遍地开。改天斗地意志坚,学习大寨干大寨。盐碱地里创大业,千难万险脚下踩……”难以想象,这样的词,也会唱出如此优美的歌声,也能让人深深地为之陶醉。
2 {9 \6 v- B4 a! r& h$ q/ G+ K. A7 b( ?* t) b; h7 c+ {% z( i1 E7 I; E
 . f+ u+ N7 x  n- K
是离战争胜利的时间不远,喜欢对战争津津乐道?还是感觉战争的阴影依然在头顶徘徊?我们的父辈给我们的童年准备了大量的战争影片实施勇敢教育。除了《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挺进中原》、《平原游击队》、《奇袭》等大量的老少咸宜的战争片以外,还特地准备了很多专门给孩子看的优秀故事影片。其中,《小兵张嘎》、《两个小八路》、《鸡毛信》、《红孩子》以及动画片《小号手》等大量伴随着枪炮声的血与火的故事,陪我们走过了难忘的童年。: m& U; }( S2 o2 t7 ~& L2 H7 ?
  & `' e7 I5 r; M+ q4 w1 l. l
  “军号答答答吹,来了游击队……”

1 {  V9 ~. M, _5 w" C
, L0 w' k  L' h , A6 ]: j, h! `; S4 z
我参加解放军,穿上绿军装,我走进红色学校,扛起革命枪。鲜红领章两边挂,五星帽徽闪金光。伟大领袖毛主 席,前进路上指方向,忠于人民忠于党,保卫祖国站好岗……”
; }* _' q5 G0 k3 a! M  
; k6 }, h+ L/ j8 h! D. k; j& y  这首歌好像是流行于1970年,那年,我的大表哥正好参军去青岛警备区当兵,穿上了绿军装。当时,我还没上小学。看见大表哥神气的表情,真是羡慕透了。大表哥临走的时候,说是走了以后会想我,于是,家里带上我特地去了照相馆照了一张照片寄给了他。那是目前保存的最早的一张照片。星星一眨眼,数十年寒暑转眼像云烟。

2 S9 _9 I! w# Y$ q" S% B7 R7 k' B5 e9 x0 S( [
我们班里出墙报,出墙报。学习雷锋好事多,班长一看心欢笑,心欢笑。一篇篇表扬稿,表扬谁不知道。找了半天没找着,噫?你看这事妙不妙?
. q: I3 t6 p9 p/ b2 K2 X; m8 X5 k  
3 ~' t: e7 w6 J  是谁帮助小同学,雨中打伞背书包?是谁最爱小树苗,搬家也不忘把水浇?....这些好事是谁做,是谁做?问谁谁都把头摇。”
: e* C0 B' R0 Y) [  
6 t4 Y/ E* O- O% |7 L* r  再听听这首上小学时常听常唱的儿歌,是不是觉得一下子飞回了童年
- _3 {$ m$ Q+ F; A! ?

5 D2 \, `) W$ J, a 
, h- B1 o  |& @' M# E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哪暖千家,暖千家……”
6 _$ C& u# \$ k9 @- o% g4 U  
, r7 v8 V8 k$ F* S( E  这首歌记得大约流行于1975年,小时候最爱的歌曲之一。那时正上小学,当时最浪漫的事就是刺溜刺溜爬到高高的大树顶上,扯开嗓子拼命地大唱:“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

: F- P7 ^$ W" W  \+ c( Q6 |' b' o* V" V
 8 j9 n( E1 ?3 F- L7 Y4 i
翠竹青青披霞光,春苗出土迎朝阳。迎着风雨长,挺拔更坚强……” 6 m; O/ t6 _7 ?) L  x$ @
  $ B! G+ y: i  G( T# z* U- z
  当时,听着这首歌,就生出了对南方那一片青青翠竹的无限向往。9 H! x. _) H0 v  R- Z
  
" u% D1 c9 w/ J  跟《春苗出土迎朝阳》一样,两首歌都是赞美赤脚医生的。而且,相比起同期的红色歌曲,这两首歌少了很多说教意味,因而显得格外清新可爱。做后来知道原来扮演女主角春苗的居然是后来的大明星李秀明。

( V& [  R% t3 ^5 E; g7 N2 g: \3 u+ w( f' g: J" j& D
 
1 K4 Y7 V4 P: R0 s& i4 r# {8 X& V欣赏上一辈的深谋远虑:在享受和平的同时,依然时刻不忘为战争积极地做好各种准备,尤其是对下一代的各种思想教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放弃了对战争的准备并不能避免战争,因为,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和平只不过是下一次更残酷战争来临之前的短暂的间歇。7 X0 C% _" b( S, J! P" n  [4 s

9 J- W1 M# U( w/ `" \小时候没上过音乐课,对音乐的一点点知识,都是从当时的《战地新歌》(相当于今天的流行歌曲选)里,根据广播里的歌声对照书上标的那些1234567学来的。这首《工农齐武装》就是自己学会的歌中的一首。
7 g+ _/ W4 O8 M' k; ~- E 6 }2 b6 n- s- t- L! S0 I2 h
/ L) C% E: c# {) @: M0 @6 ^, h$ {
手握一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一颗红心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上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 . x! ?+ S. l2 K- M
    J1 ?) S& _! ~. y' R5 P+ D
  在边境站岗,本来是一件又苦又累的事儿。但在这支歌里,却被描述得那么令人向往,感叹六七十年代艺术家们强大无比的宣传鼓动能力。
+ Q# q, e! O$ j# n6 Y
3 f8 t3 c1 I3 J  [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 e# Q2 z, z+ X
  
  K2 z: U& L; R# k7 I; e' m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可谓是解放军从井冈山根据地起而横扫全国的真正的治军和胜利法宝,因为正是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的纪律和注意使解放军跟流寇部队划开了界限成为一支真正的王者之师。这曾经可以倒背如流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歌词,如今你还记得几句?1 B0 o1 `" h+ F
  - H) E! d$ ]9 U: j5 }8 K' v0 Z
  当年,学唱这首歌感到最难为情的是“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每唱到这句总是要嘴巴变形。最不好理解的是“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现在想起来真是好玩极了!
1 s6 m3 l9 z: u7 t* h

3 @8 Z) G, x9 F9 V4 ~- ~, \8 O一唱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无比崇敬毛主席,敌人害怕你,我们热爱你;二唱周总理,和咱们心连心,你热爱人民啊,人民想念你,鱼水情谊深,永远不能分;三唱周总理,对党最忠诚,.鞠躬尽瘁几十年,终生为革命,功比泰山高,英名万古存……” 9 ^$ n6 p( Q# |: q0 w; J
  6 c! n& j! V6 H/ y
  听着这首饱含深情当年曾经让无数人泪下的《歌唱敬爱的周总理》,思绪不由地又飞回了三十年前的那个春天。那天一大早,当比我大6岁的大姐流着泪用针把一个黑纱缝到我穿的棉袄袖子上,告诉我周总理去世的时候,我记得自己也忍不住地哭了。当时,根本体会不到国家的总理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但这就是所谓的环境的力量吧。怀念那个遥远的年代,一个视领袖如亲人,一个干群关系鱼水般HX的纯真年代。

4 Q5 a/ s- u* o) Y. {/ r3 \# E9 W7 \  L! t  l
 
( K. {2 K0 a, }, Z, T- A# E% K1 Z毛主席教导记在心,记在心,全国学习解放军,全国学习解放军。解放军忠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人民。跟着毛主席,奋勇打江山……”. " i& ]  Q$ q0 k; [. Z7 Q- b" ]
  * u7 i& U# N9 t$ `/ K
  如果不是无意中找到的这些老,已经想不起有过这么一首曾经非常喜欢的老歌了。那个时代不提倡个人成名,所以,很多歌曲不知道出自谁口。直到现在才知道,演唱这首歌的艺人名叫陆青霜,一个多少有点武侠味道的名字。

9 @  u6 Q/ H! P# ]2 Q/ V8 _3 |  " N& m/ O: y' a8 }9 y

* h0 Y3 }% A5 }6 j5 J; i3 j# t登山攀高峰,行船争上游。社员斗志比天高,加快步伐朝前走。能挑千斤担,不挑九百九。迎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学习大寨要大干,粮棉年年夺丰收……”
4 K3 b! T% l6 q; J- t  8 F: N6 ?8 F4 q
  多清脆,多欢快,多火热,多豪迈!这首歌不听已经有30年,被遗忘也至少有20年了。

4 F; I' W7 y8 [6 W2 Y* |4 |( f3 j7 Z
" O4 B: \" r3 g' l5 [ ! Z+ \3 q, M9 S8 U: r9 ~! O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闪出新世界。红军队伍真威风,百战百胜最英勇……”
0 F9 W4 f6 u. L! ?  j# F  % K! g( @) U% U6 n6 P: N5 K
  对这首歌的歌词,原来只记得第一段。因为歌曲的名字很有诗意,所以,当时就喜欢上了。这次仔细地听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首歌的用意是发动群众参加红军的。动员百姓上战场打仗,却以八月桂花遍地开为开头,一步步不紧不慢地做宣传,越说越深:红军队伍百战百胜,粉碎蒋贼的大围攻,红军队伍要扩充,红色队伍最光荣,到最后才道出:拿起刀枪都来当红军。这思想说服的功夫真是艺术到家,浪漫豪放到家了。

, w, ]1 P$ g' `$ }2 s8 Y
1 h9 M) n/ W! e* R$ x0 @9 e 
8 H# e2 i/ K5 ^7 q8 z0 ~雄伟的天安门,雄伟的广场,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打从这面战旗在这里升起,中国人民的心中从此充满阳光,从此充满阳光。
1 y3 c; s! R1 e/ a3 b3 B  ! K, ^# m5 X' f. \
  雄伟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毛主席检阅革命队伍的地方。每当我们从这里走过,便会感到胸怀宽阔,胜过海洋,胜过海洋。
3 Q5 E& G* d/ b' X  
0 d+ H8 l! E' Z: B9 G1 z  ?5 v8 D  J  雄伟的天安门,壮丽的广场,各族人民衷心景仰的地方。虽然我们住在祖国各地,颗颗红心都朝着这个方向,都朝着这个方向,都朝着这个方向……”
' H) t. e/ F/ z) b9 [: _1 r    Z: ^  J. s5 [6 n3 y7 ^
  不知是这首歌有着什么特殊魔力,深深地拨动了自己的心弦,一次又一次地听着这首歌,听得热泪盈眶。
; o4 @% _/ ^0 k" b3 d  
+ k% H0 t" O2 _* |4 y  不知道这首歌的确切的演唱者是谁。听声音,很像关贵敏。但无意中看到一个帖子,说它的演唱者是李光羲。细听这声音,可以想见演唱者健朗洒脱的七十年代特有的硬派小生的丰姿。
6 @, \6 r* j7 n4 w4 L1 _
 
& L0 G: ?1 g6 w
- u- t+ U6 E# h; ]' D+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学习雷锋红心永向党,学习雷锋跟着毛·泽东前进,前进……” * I5 g2 W; ?/ o- e! n* J
  8 U% R& P, }" B- Y8 O7 S& U
  每当看到“我们亲爱的弟兄”这句歌词,看到“亲爱的弟兄”这熔岩般滚烫火热的称呼,总是不由地为之怦然心动:感谢摄影师们,他们给我们留住了一个个珍贵的令人回味的历史瞬间。

" e9 a# [# f  Q6 Q  P/ Y2 ^0 @& `2 I
 & u( K  ^9 o: d' b# k
我爱呼伦贝尔大草原,红旗如海,碧浪无边。红太阳光辉照亮牧区,我催马儿飞向前,接过前辈牧羊鞭,贫下中牧把我指点。啊,骏马行千里,雄鹰飞蓝天。新牧民扬鞭大声唱,我爱祖国的大草原……” * z& q; {+ q/ x5 X9 L
  - B/ k+ [( p" M( G6 W! w/ x
  这首歌差不多算是对草原的最初印象了。每次听到这首歌,总会激起对红旗如海、碧浪无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深深的向往。期待能够早日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催着马儿飞向前,领略骏马行千里,扬鞭高声唱,仰看雄鹰飞蓝天的况味。
( P+ r* w7 p+ U% u" {5 X# }+ K
9 r4 Q7 w/ [' t: O# B
太阳一出来呀,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满山红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哎嗨咿呀。C-D救咱翻了(呦嗬)身(哎嗨)咿呀,旧社会咱们受苦的人(是)人下人哎嗨哎嗨哎嗨呀,受欺压一层又一(呦嗬)层哎嗨咿呀。打下的粮食,地主他拿走哎嗨呀,咱受冻又受饿呀,有谁来照应啊哎嗨呀。毛主席领导咱平分土地哎嗨呀,为的是叫咱们有吃有穿呀哎嗨呀。往年咱们眼泪肚里流哎嗨哎咳呀,如今咱站起来做了主人哪哎嗨咿呀。天下的农人是一家人哎嗨哎嗨呀,大家团结闹翻呦哎嗨身呀,咿呀哪哎嗨呀,大家团结闹翻身。”. g3 [, W3 `" b, K; N& |
  
5 M. N4 ?, U0 [4 m  小时候听郭兰英的这首歌,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些哎嗨哎嗨咿呀,并从此就记住了郭兰英。现在再听,最感慨的就是这些歌词里对翻身农民心情刻画的高度精炼和准确,更感慨其中所阐述出来的道理之硬:为天下人谋幸福,天下人才共敬之
% k" F7 ~" {: h  Y

4 ]2 C6 \8 O  P( d( ?文艺作品既然有着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特点,因此,理应适当考虑其社会效果。文革时期的思想禁锢固然有过苛之嫌,但任其如脱缰野马肆意宣泄,也难避矫枉过正之责。赞赏《龙江颂》“一花独放红一点,百花盛开春满园”这种对大众有教化功效的佳作,更敬编剧和导演的高尚境界和诱人向善的情怀5 k# G  P4 W- p1 `/ C

, y  y1 {# e9 q # g# V) R+ N2 ^& {, t, z: a6 ?
“东海扬波红日升,南岭起舞飘彩云。珠穆朗玛雪峰献哈达,草原上赞歌唱不停。啊~毛主席,大江南北留下了您的足迹,五湖四海回响着您声音,您指引革命航船乘风破浪,您同各族人民心连心。6 C5 y# m4 K; C; Q$ @
  
! B( Z1 ~7 Y% y: \$ X6 {1 k  p  红梅傲雪报新春,高山松柏万年青。马列主义光辉普天照,毛·泽东思想暖人心。啊~毛主席,教导我们团结起来争取胜利,亿万军民斗志昂扬心向北京。我们高举起革命的红旗,我们永远跟您战斗前进!”
" N/ X: Z0 m8 I# t6 d  h1 f  
' _! \- f- f& o6 m/ d* j  小时候对这首歌的歌词喜欢不已。今天再看,依然喜欢不已。不愧是写给毛的颂歌,不愧能在当时众多的赞美主席的词章中脱颖而出,果然是大家手笔,不同凡响。
9 V9 s( \1 b' ?

' w4 l* M7 s! R" ~! H 
' H% j7 u& V4 T0 r) p! _# W: C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金匾绣咱的毛主席,领导的主意高。二月里挂春风,金匾绣的红;金匾上绣的是,救星毛·泽东。一绣毛主席,人民的好福气,你一心为我们,我们拥护你;二绣总司令,革命的老英雄,为人民谋生存,能过好光景。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你。”
8 s: ?7 [3 y% N' b$ [  1 m2 p9 T8 i' g  ~: t' {! w, d# w
  从遵义会议开始,毛朱周三人结成的核心三角对于建设新中国的大业起了最重要的作用。1976年,周、朱、毛三人同一年里顺次辞世。这不由让人想起三国时期的刘关张,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仅仅是偶然吗?王侯将相,谁说无种乎?
- e: [6 t6 o4 g! m
7 a9 r( [7 s3 C* Z  ~
 
5 L4 ?- A$ C# B “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
! e% h* e7 }$ B5 a3 z; L  2 f: `; K8 X' n. ]" q2 C- Z2 p
  公社的青藤连万家,齐心合力种庄稼。手勤庄稼好,心齐力量大,集体经济大发展,社员心里乐开了花。9 _6 |+ A% \* o, c
  2 _7 t3 L8 `0 H3 W
  公社是颗红太阳,社员都是向阳花。花儿朝阳开,花朵磨盘大,不怕风吹和雨打,我们永远不离开它。' K2 W7 Q8 v) J7 r
  
! r- M) B  w& C. g  p$ p$ r  公社的阳光照万家,千家万户志气大。家家爱公社,人人听党的话,幸福的种子发了芽,幸福的种子发了芽。 ”1 J' o" Y0 j9 R7 P8 I6 C
  
# F' d5 l. e" C8 [: r5 i' A  社员都是向阳花是唱给人民公社的一曲深情赞歌。我个人认为,人民公社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特定条件下,人们相互温暖和相互鼓劲的一种合作形式。它的快速蔓延和快速解体,只证明了一点:这种财产均分基础上的平等互助合作是人类的一个永远的梦想,但也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

. a6 q0 J, D* b, \4 m% I5 o( a6 e2 |% T1 `6 c1 n6 |* {: X8 u
 
. o& h0 J9 b' s2 D) m. H$ S响亮的歌是东方红,伟大的领袖是毛·泽东。毛·泽东,毛·泽东,你是革命人民心中的太阳,你的光辉思想是胜利的保证。毛·泽东,毛·泽东,你是革命人民的导师,你的革命路线指引着方向。我们永远热爱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我们永远歌唱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 y/ U- C2 d9 c$ U+ J6 n  ! ^6 r; o; r. f8 Q' k( A' L3 p
  这久远的歌声,听起来让你觉得可笑?那你就错了。这种崇拜和信仰,是一种无敌的力量。正是这种崇拜的力量,让人们凝聚起灵魂深处的巨大力量,战胜了今天看来似乎无法克服的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让七十年代的人们尽管生活在温饱尚未彻底解决的水平上,却依然能够拥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依然能够用无比的自信笑傲世界。今天物质的极大丰富,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一步步走过来的吗?

0 X* H2 c: I7 S9 g2 g
5 T* m2 W* J6 E& q8 r. _& G  l# _ 2 E, o, B( }3 K! K
红棉花开红万里,红水河畔歌声起哎,歌声起哎!千歌万曲歌唱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一片心意哎,呢嘞!毛主席呀毛主席,革命道路您开辟。井冈山上炮声隆咧,右江两岸风雷激咧,工农武装夺政权哎,翻身解放全靠您,,翻身解放全靠您哎!
; F7 J" z7 W' A3 r  
: [3 U( Q% I: |1 x' Y: G+ t  C1 z; h1 |  红棉花开红万里,红水河畔歌声起哎,歌声起哎!千歌万曲歌唱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一片心意哎,呢嘞!毛主席呀毛主席,您的思想光辉照大地。跃进年代第一春咧,我们幸福见到您咧,三面红旗迎风飘哎,万里江山宏图起,万里江山宏图起哎!“' |  G3 G' o% G+ E
  
; [; \1 l) H: }! h* P+ D  红棉花开红万里,红水河畔歌声起哎,歌声起哎!千歌万曲歌唱毛主席,献上我们壮族人民,一片心意哎,呢嘞!毛主席呀毛主席,您的革命路线放光辉。文化革命凯歌传咧,祖国南疆更壮丽咧,各族人民一条心哎,团结起来,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呢嘞,呢嘞……”
5 x( p. j1 S- I& K, ^  
% e9 v1 Q; ~( k. N  非常喜欢这首抒情风格的优美赞歌,小时候听这首歌,知道了在遥远的祖国南疆有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叫壮族,知道哪儿有大片大片火红的木棉花,有一条美丽的红水河……就是没搞清楚这呢嘞,呢嘞到底是啥意思。现在才知道,演唱这首歌的艺人名叫盘继红。

5 C  N: [* `+ ]& |5 H4 b
4 B! ?  W9 A) p* v" _ " j7 N8 A5 m1 z7 b: V/ l0 U
我是公社小社员,手拿小镰刀,身背小竹蓝,放学以后去劳动。割草积肥拾麦穗,越干越喜欢,哎嗨嗨,哎嗨嗨!贫下中农好品质,我们牢牢记心间,热爱集体爱劳动,我是公社小社员!”
! _4 {- g1 s2 s) F& E$ t* l  ' @/ f8 P) x' i$ F+ a
  七十年代最著名的儿歌之一,听到这首歌,脑海里就会闪过故乡六月宽阔的田野上那不停翻动起伏的金黄色麦浪。

. w$ A& g. Q0 J. T3 {4 n* N0 S; M" s5 d* Y6 a
 7 X+ h% n+ E$ H# M8 ~- W) C" Q  ]- D
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8 I- k3 H) o- A3 j6 G
  
9 P& u3 k3 k/ E" X- L/ w  看见了解放军,想起了老八路。那一年枪声响,同志们进了沟.刀劈狗汉奸,枪杀鬼子头.虎口里救出了众乡亲,狼群中夺回了羊和牛。一同打鬼子,一同烧炮楼。一同闹减租,一同护秋收.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八年打败了JP兵,你们又去打蒋匪,迎接新战斗., g/ s# U) G- F% H# U
  * ~% J) N5 e( x) {' b
  从打胜利到如今,山新水新天地新。总路线,大跃进,公社的红旗插在咱们村。每逢我遇见高兴的事,就想起当年的八路军。想亲人望亲人,山想人来水盼人。盼来了老八路的接班人,你们是咱们的亲骨肉,你们是咱们的知心人。党的恩情说不尽,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格外亲。”
  r, l% D- m* {, r. U: ^( R  & C* Y  M' ~# U
  对这首歌印象很深,小的时候曾经非常喜欢,直到如今仍然能够记得这首歌的歌词。它的演唱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玉涛。

) K: a! M" _7 n, N& p 
! P: w8 f8 G: N" D! D/ i2 y* c
( L+ m6 Y$ V+ n , u5 f5 Y0 _8 w( X3 X) ~- z
宝塔山上飘红旗,延安儿女想念毛主席。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哟)满山红,手捧宝书望北京。
* K1 q- `- G/ M8 @  
" c8 B$ u' V' F0 W, J; e7 b! r  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土窑洞的灯火映红了天。毛主席挥笔写雄文,革命真理天下传。砸碎了旧世界,推翻了三座山,中国人民站立起,红旗一展亮了天(呀)亮了天。
3 D! j( G' ^$ t  5 t) [; ~7 h! y0 K/ U  M
  宝塔山高延水清,手捧宝书望北京。” # @; u1 I2 [% _% }3 W4 }
  & Z1 M% j. m1 E/ o% J# q5 S
  非常喜欢这首歌里的抒情风格,尤其是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这一段,印象深刻,多年不忘。一提老歌,这一段歌曲就会首先浮现在脑海里。演唱这首歌的是以演唱陕北民歌著名的国家一级演员女高音歌唱家贠恩凤。

' E# y: M/ o! x
4 H  R) D; K3 i5 c9 g8 x ! ]3 p" |& @* I! S. D
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从草原来到天安门。无边的旗海红似火,战士的歌声响入云。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领导我们闹革命。啊哈嗬啊哈嗬,敬爱的毛主席,不落的红太阳,草原上人民忠于您,永远革命志不移。2 T# l6 S4 u" ^+ f* M
  
" h$ Z, }! j$ B  红彤彤太阳从东方升起,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为什么太阳这样暖,为什么幸福热泪流不息?因为我们见到了毛主席,我们和他在一起。啊哈嗬啊哈嗬,敬爱的毛主席,不落的红太阳,草原上人民歌颂您,万岁万岁毛主席!啊哈嗬啊哈嗬,敬爱毛主席,不落的红太阳,草原上人民歌唱您,万岁万岁毛主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医针推网

GMT+8, 2025-5-15 20:44 , Processed in 0.0291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