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5-30 22: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189)- t v4 L* I8 m+ K* `: o
L5 T2 f2 f; d0 N9 @$ O
一觉醒来之后,刘鋹就改了主意,或许是他的祖先们在梦里告诉了他什么吧,他决定马上派兵增援韶关。但是一个老问题又出现了,派谁去呢?
2 p9 \# L, Q4 A* u! Z' I; A 这个问题一而再、再而三地跳出来折磨刘鋹,最后终于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说实话,这个错觉很无奈的,但是非常美丽,让每个人都向往。因为它源自一个终极幻想――天下无敌。
* R/ d5 O$ m8 W6 u/ m, A 翻开中外各国所有的传奇小说,所谓的英雄都必备三大装备,宝剑、骏马、美女。尤其是其中的骏马每每被夸大,它让英雄居高临下,它让英雄日行千里,而且人们总说,“人高马大”……总之更高更快更强就是了。但这在南汉的君臣心中就根本不屑一顾,因为他们得天独厚,有世界上最高最大最强的动物――大象。" E/ A$ C2 w0 U! p2 A
一头头比房子还要高大的大象顶盔贯甲,上面坐着十几个手持超长武器的战士,在矮小得像是一条条小狗的敌人骑兵阵中往来冲杀,所向披靡……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啊,难道真的只能在梦中才会出现吗?如果能够变成现实,宋朝派来的那些敌兵又算得了什么?
( z+ ^, M9 q: Q+ ^) e9 u7 w 这样的念头在刘鋹的脑海里升起,也被其他所有的南汉人所认同,于是一个南汉将军的名字就被确认了――李承渥。他就是战象在南汉国内的代名词。刘鋹决定派他带着战象,率领大队人马去增援韶关。
, U/ X% h% J0 p. [. G 这时候,就要肯定一下刘鋹和龚澄枢的工作成绩了,他们为了应付这次战争,在短短的二三个月期间,已经在都城兴王府(番禺)城内集结了至少20万兵力。
! O: D4 _2 }+ z( K& U6 j 20万,不管怎样,这个数字都绝对惊人了。据考证,当时宋朝的全国总兵力也不过就是这么多。而且刘鋹变得理智,他似乎一下子就回想起了韶关有多重要,一次性地派给了李承渥10余万兵马。/ o7 U# o+ h. C: v7 C
举倾国之兵的半数以上,再加上那么的超级战争武器――战象,刘鋹没理由相信这样的军队还会失败。就这样,在当年的12月,李承渥在韶关城外的莲花峰(今广东曲江南)下,终于和潘美相遇了。他没有犹豫,在第一时间就甩出了他的王牌。$ i, }0 ^2 I8 m+ t
好多的大象啊,突然从南汉的阵地里冲了出来,每一头上面都骑着十几个南汉大兵,史称“皆执兵杖”,向宋军冲了过来。
* b, I: ~, J8 M( M 据史料所限,真的不知道宋朝的大兵们在面临这个场景时是什么反应,更没有理由说潘美在事先就知道了南汉人的阴谋诡计,要用这些肉山来对付他。进尔像传奇小说那样,事先准备一些大象的天敌,比如说耗子之类(真遗憾,到现在我也不清楚耗子到底对大象有没有危害),当然他也没办法准备水了火了之类的超人类武器。他的办法非常简单,进而极其粗暴,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Q" `3 j. L- B" O# N6 t 他先是命令军队把拒马(挡马的)都搬出来,在阵地前码好,虽然肯定挡不住,但是能顶一会儿是一会儿,然后命令全军所有的弓箭手都站到最前排来,一个字――射!
' n$ J& b0 ]- W+ z 这就是一个军人所能做的一切。无论面对的是人,还是鬼,或者是神仙或者是大象,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兵刃与弓箭!: E; c! g q: a! q' y l, [3 M+ b# f& `
潘美的粗暴有了完美的结果,打个比喻吧,一只箭头与大象的吨位相比,好比蜜蜂的尾针和我们的体积的比例,但要是有一整窝马蜂的屁股都冲着你扎了过来,你的反应是什么?
9 U3 Q9 v! n. D' p! H 原谅大象吧,它们真的迫不得己。9 a; R: n% f2 B2 r- H$ ?- F7 r! V D
1 n4 Y( m( m2 l, T0 ~# Q
连载(190). p. Y& m4 t, I
1 W# Z) R' A1 ~- }, l3 F( r# A 大象们发现它们被骗了,自从它们玩这种游戏开始,就永远都是它们追,人类跑,它们乐此不疲,但是从来没有人这么虐待过它们!- u+ d9 b1 N4 @( ^9 A0 m/ D3 P
它们转头就往回跑,速度之快,史称“乘者皆坠”,而且一头扎进南汉人的队伍里,玩了命地继续跑。潘美就跟在它们后面,跟着这些大象一直冲入敌阵,再冲出敌阵,之后就再也没有敌人了,他一直冲进了韶关。
4 j+ i5 O8 U$ Q' u% d& c& k; q. X9 d 南汉的门户就是这样被打开的。5 P( m6 p" e9 d5 p: Z
之后收拾战场,发现死了好几万人,不过李承渥不在里面,这位李将军可能一直想追到大象问个明白,所以脱离了现场。宋军抓到了韶关刺史辛延渥和南汉的谏议大夫邹文远。潘美对他们很客气,但给了他们一个任务,要辛延渥派个使者替他正式给刘鋹传个话,要刘鋹马上投降。
, P# \# k4 O$ C( |; l 局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大门开了,一大半的兵都死了,还有反抗的可能吗?但是刘鋹不这么想,他接到口信后的反应让潘美大吃一惊,经典,太经典了,这人居然想到了中国面对外敌入侵时最传统最经典的防范办法――长城!0 X8 j$ O/ z/ i# q4 }8 f2 K
刘鋹要在韶关和兴王府之间的马迳(今广州北马鞍山)筑垒挖壕,来阻挡宋军的进攻。想想吧,垒得有多高?壕得有多长?才能变成另一道屏障?而这一切都要抢在潘美进攻之前完成才能有效。潘美没有办法了,他想起了贺州城头上那些没法“劝降”的南汉人,看来上行才有下效,南汉的皇帝比他臣子们更难对付。
( w: P9 |/ M' _+ [1 D3 A/ g 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的正月,潘美从韶关进军,接连攻克南汉的雄州(今广东南雄)、英州(今广东英德),这期间刘鋹也闲着,他说干就干,已经在马迳开始筑垒,不过让他抓狂的那个老难题又一次出现了,他发现他还是没有人!
1 @2 h* A: j; ? 要派谁去守马迳啊……这时他终于想到了老将潘崇彻。不过一个消息紧跟着传了过来,让他彻底变冷。消息说贺水终于丢了,潘崇彻主动向宋朝投了降。
, z, ?1 ?& \( j 潘崇彻居然叛变了……得承认,这是个巨大的打击,让刘鋹很是震惊,也很痛苦,之后他痛定思痛,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再不派什么军中宿将了,这回他派出去守马迳的人是他皇宫里一个姓梁的宫女的干儿子,叫郭崇岳。他封郭崇岳为招讨使,统兵六万赶赴马迳。, _% \; O0 ^ E9 L, V. L
这是他的身边人,他的亲信,该不会再欺骗他了吧?!/ D- x& J$ C2 @7 N3 n1 E
郭崇岳到了马迳之后,第一件事是在堡垒和壕沟的中间再立上了一道栅栏,第二件就是非常虔诚地向鬼神跪拜祈祷,每天早晚坚持,从不懈怠。史称“崇岳无谋勇,惟日祷于鬼神而已。”
2 N( @ f2 o5 S e; m j 就在这时,潘美意外地接到了刘鋹的信息。这是刘鋹自开战以来第一次主动向宋朝人提出的建议――不说战,也别说降,我们谈和可以吗?万事好商量。
! p1 X9 ]# ^. {$ J 潘美的反应是马上把使者给扣了,然后全军开拔,向马迳挺进。行军途中,他再一次感谢了刘鋹,马迳的前面是泷头,那是一片真正的险山恶水,他一直怀疑那里有伏兵。现在好了,有这位使者的带领,宋军一路平安,迅速通过,直接来到了郭崇岳的面前。
, X4 W. f0 ]! V% S: v! T 这时是公元971年正月的27日,距离开战已经过去了近4个月,兴王府近在咫尺,潘美的速度并不算慢,可是历史很快就要记录下他毕生的一大遗憾。他应该更快一些,不过就算再快,他也无法挽回那些巨大的,没法弥补的损失。 {% @& ?: z0 t. `8 C
在以后,他可以对曹彬表面嘻笑,内心不平,也可以埋怨他的皇帝赵匡胤对他不公,尤其在下一场和并国之战中无视他平南汉的灭国经验,只让他当副将。但是谁让他这时真的把事给办糟了,让赵匡胤到嘴的肥鸭子变成了鸭骨架。 |
|